第78章 跟随

2025-04-02 00:57:11

旁观的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都知道,柳闻澜的父母只有他这一个孩子,柳太医表面上严厉些,可其实还是事事都依着他,他不想做官就不做,他也只是嘴上骂一骂。

柳夫人更是溺爱这个儿子,体贴周到,处处维护他。

从前我总是嫌我爹唠叨我,现在我好想让他再来大骂我一场。

柳闻澜哭的不像个样子:我还想吃我娘给我包的饺子呢,一直念着这口,到现在也没吃上。

萧潇愧疚的站在那里,双手揪着衣角。

都是因为她,是她困着柳闻澜不让他走,才导致他没见上柳父柳母的最后一面。

柳哥哥,对不起。

她小声的说道。

可能是声音太小了吧,柳闻澜就像没听见似的。

他径直走向门口,萧长渝赶紧拦住他:你不能回去。

柳闻澜抹了把脸,扯出一抹难看无比的笑容:你放心,我不回去。

我只是想给我爹娘磕个头,好好送送他们。

他把萧长渝的手拿开,光着脚走到院子里,扑通一声的跪下。

他朝着西南边,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起来的时候,额头都磕破了。

他一句话都没说,拄着腿,慢慢站起来。

萧潇迎了过去,满脸内疚:对不起,对不起。

不怪你,柳闻澜终于回答她,双眼无神的说道:不怪你....不怪你.....他苦笑着:如果不是你,或许我也和我爹娘死在一块了。

王妃,来信了!又一个小厮拿着信挥舞着跑过来。

江影紧忙迎过去,是苏合的来信。

柳闻澜没有过去,头往那边看了看。

青城现在正流行瘟疫!苏合在那!江影焦急的说道。

柳闻澜一听,一步跨过去,把信夺过来。

我于半月前抵达青城,前几天正欲走,却发现有百姓中出现了聚集性的疾病,该是瘟疫。

我决心留在此地,找到解决之法,与青城百姓共同抵抗。

安好,勿念。

劝住他,别让他来。

她的字迹有些潦草,看的出来写的有些匆忙。

我去找她!柳闻澜急的要夺门而出。

萧长渝紧忙拦住他:你是不是疯了!她一个人在那儿得多危险!柳闻澜此时就像是一只发疯了的狗一样,什么都不顾。

江影上前劝阻道:现在我们都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情况,你茫然前去不就是送死吗。

柳闻澜双手攥拳,使劲敲打着自己的脑袋,发出咣咣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安静了。

我爹娘的死,我无能为力;我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她自己一个人犯险,我得去陪她。

萧潇在一旁看着他的样子,试着说道:可是她说,不让你去。

什么事都能听她的,这次不行。

柳闻澜坚决的说道:反正就剩下我自己了,再无牵挂了。

哪怕是会死,他也愿意和她在一块儿。

萧潇在一旁自嘲的笑了笑,她大可以用自杀来威胁他,可是到了这种关头,他肯定什么都不顾了。

她输的可真够彻底的。

想去就去吧。

萧潇抬起头看他,眼神清明,她笑着说:我不拦你了,再也不拦你了。

还是别让他为难了。

柳闻澜闪过一丝不可置信,但他还是回应道:谢谢你,萧潇。

我不拦你了,但是我要跟着你。

萧潇继续说道。

萧长渝一听紧忙急了:萧潇,你别跟着瞎胡闹!我没有开玩笑,我很认真。

萧潇笑着看着他:你跟着苏合,我跟着你。

一直不都是这样么。

我跟着你这么多年了,不能在这时候放弃啊。

而且我也不是去拖后腿的,我这医术,最近见长了不少。

江影看着她这强颜欢笑的样子,皱紧了眉头,真是个傻丫头,她刚想开口,却被萧潇的话堵住。

你们谁都别劝我。

萧潇坚定的说道:我心意已决,他去,我就去。

萧长渝不容置疑的说道:不行,你们谁都不能去!江影过去拉住他:别说了,他们一个个都那么犟,你拦不住的。

他们怎么都会想方设法的逃走的。

他们三个人就僵在那,谁都不肯让步。

行了。

最终还是江影出面打了圆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谁都左右不了。

你就让他们去吧。

谁的人生还不得有一次奋不顾身呢。

最终,他们送走了二人。

萧长渝就像是一个老年人一样,瞬间背就塌下去了:希望我还能再见到他们俩。

会的。

江影与他十指相扣,紧紧的握住:一定会的。

早朝陛下,据吕将军的消息,青城现在城内正横行瘟疫,他们已经撤到城外十里处了。

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没有往日的气定神闲,他身子往前探着说道:可查清楚源头了?萧明岑答道:启禀父皇,还没有。

什么!皇帝拍案而起:那青城是边境最重要的地方,一旦感染瘟疫,岂不是要羊入虎口了!据儿臣分析,青城地处边境,此番这场瘟疫绝非突然,据探子来报,他们发现,代国那边,正在起兵,整装待发了。

估摸着,事项趁乱起兵。

底下开始有人小声议论着:说起来,前段时间,柳太医全家,不正是因此丧命吗。

是呀是呀,听说谁要是感染上了,最长一个月,最短两天,就死了。

那咱们可都得小心点啊,可别遭这飞来横祸。

是呀!这青城可不能丢啊。

萧长渝侧耳听着这些话,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有多少兵马?可知道?皇帝焦急的问道。

萧明岑凝重的说道:起码二十万。

二十万!二十万!朝堂上瞬间议论纷纷,像炸雷了一般。

皇帝着急的站了起来,拍打着手,来回的走着:这,吕将军的兵也不够啊。

儿臣认为,我们应立刻派兵前去增援,以备不时之需。

萧明岑提议道。

可显朝向来重文轻武,全靠先祖们打下来的基业,放眼朝堂,如今哪还有合适的人选过去带兵啊。

老六,你去吧。

皇帝考虑了半天,他曾经领过兵,熟读兵法,对代国也有些了解,是最合适的人选。

萧长渝低头领命,内心却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