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开辟于三十三天外的无尽混沌,是最接近天道的地方。
妲己站定在紫霄宫巍峨的宫门外,将眼前之景与后土记忆中独一次来到此处的印象对比。
那境中没有白天或黑夜,也无春夏秋冬亭台楼阁朱栏玉砌,仙草琅環,皆浴在紫色光影的烟霞里。
门户还是那样的门户,却是冷冷清清,少了那些来听道的修士。
历经两次量劫,曾经不可一世的妖皇尚且陨落,除了稳稳当当的几位圣人,当初的紫霄宫中客还剩下多少呢?仿佛是殿内主人的催促,一种玄之又玄的道韵铺开来,她轻轻抬手,却是若即若离,不可捉摸。
你来了。
道祖……妲己收回了思绪,目光循着道韵的方位而去。
大许只是脑海中跟着动了一念,她的身形未移,周遭的景便已不同了。
宫外的亭台楼阁消失不见,也不是记忆中道祖讲道的大殿。
她身处一片半暗不明的混沌空间中,两个空置的风火蒲团对着摆开,中间放了个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圆形几案。
有三道微光于案上闪烁。
光芒柔和,不算刺眼。
三道光的颜色显然不同,却又不能用世俗常规的颜色去界定。
强行要去定义,大概是一紫、一玄、一黄。
妲己知道她是一时大意,被鸿钧拉进了类似于六道轮回后面的虚无空间里。
进出与举止,恐怕都得人家做主。
对此,妲己也不意外。
她清楚自己跟鸿钧的差距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磨平的。
既然决定了支开通天前来赴约,对于这种情况自是早有预料。
妲己的嘴角微抿,无声坐到脚边的蒲团上。
面朝那对坐的空置蒲团微微稽首,我来了。
玄之又玄的道韵始终充斥在整个空间中。
妲己闭上眼,对面的蒲团上便有一个人影清晰了起来。
那个人影颔首笑道,后土道友,久违了。
*昆仑山,玉虚宫。
主殿中布下了几百道无形的禁制,太极图定下地水火风,诛仙四剑分列四方。
盘古幡在最外重禁制悬绕,引动紫色的天道长河虚影。
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圣人端坐蒲团,正在合力以各自圣道影响天道长河。
上一次道祖鸿钧引天道沉睡,本来能持续有许多年。
然而恰逢封神大劫,人间战火一起,难保天道不会有感,提前醒来。
人间的王权之争对圣人来说不算什么,怕只怕会阻碍了地道和人道的计划。
所以通天才会回到昆仑,希望合三圣之力,混淆天机,以求给妲己的计划留下更多的时间。
三圣将要进入这行动的关键时刻,通天却莫名地有些静不下心,乃至坐立不安。
老子瞥过去一个眼神,淡漠中暗藏警告,通天。
通天接收到大哥的警告,安静了片刻,又小声道,我就是有点不放心……另一边的元始黑着脸,斥道,没出息。
顿了顿,天尊不知想到什么,没有继续骂弟弟,反而难得宽慰一句,后土已定下六道轮回,对圣道的感悟堪比圣人,纵使你我兄弟亦不能伤她。
还有什么好担忧的?通天想说天道就很值得担心,但转念一想,他们此来就是为了遮蔽天机,保全后土师妹的安全。
他实不该拖延时间。
于是努力收敛心神,不多时就进入状态。
待通天闭眼入定,元始跟老子对视一眼,看了看尚在定中未觉的弟弟,不禁叹了口气,眸光微暗。
但凡活得久一些的大能都知道,原来三清的共同道场在昆仑。
这玉虚宫过去也叫三清宫。
后来成了圣,三兄弟因为理念不同而分家。
大哥老子去了首阳山,弟弟通天去了东海金鳌岛。
元始天尊也就把宫殿改名为玉虚宫。
到如今兄弟和睦,总算又有些三清宫的意思了。
却不知,若通天知道自己跟大兄把他诓来,好让后土独自去了紫霄宫见道祖以后,这份和睦还能长久保持的下去吗?只希望后土道友能尽快归来吧。
元始心里没有底,阴霾笼罩心头,但该做的还得做。
在大兄眼光示意中,他悄然打出了一道法诀。
最外围的盘古幡游走间撕开虚空裂缝,将一抹神识送出玉虚宫……*尔倾,三教教众脑海中不约而同浮现出元始天尊威严的传话——凡三教门下,当静诵黄庭百年,闭关修炼。
擅自参与人间封神劫者,死生自论……阐教十二金仙尽皆俯首,谨遵恩师之令,不敢有违。
却有那跟姜子牙同时拜入阐教,被收为圣人记名弟子的申公豹,闻言紧绷着脸。
这申公豹自认天资也算优良,比不上元始天尊精挑细选的十二金仙,但神通也远胜于没有仙缘的姜子牙。
然而入门的这些年来,他始终不得天尊看重,跟备受重视的姜子牙大有不同。
不患寡而患不均,姜子牙就成了申公豹心里的魔障。
听闻姜子牙领命下山,成了商的相国,申公豹稍经思量便投身了西岐,要跟姜子牙打擂台。
此刻得了天尊号令,心中的嫉妒跟不甘愈盛。
凡三教门下都不能下山,凭什么姜子牙可以?他比姜子牙差在哪里?这些年不得看重,申公豹在外游历却是交友甚广。
挣扎片刻,申公豹一咬牙,暗道,贫道偏要跟姜尚分个高下……眼下三教弟子不能出山,姜子牙也不能请师兄们相助,正是他发挥的好时机……*同样收到天尊禁令,金鳌岛碧游宫中,截教弟子众说纷纭。
有的长嘘短叹,要关百年不能出去,那不得无聊死。
有的聪明提议,只要不参与人王之战就好,别处还是能确定吧,例如西方?却还有许多叛逆的弟子自由惯了,表示,怎么办?越不让我我越想去了。
阐教只有那么点人,不像截教万仙来朝,有何可惧?我们是截教的人,要听也是听本教教主的话,管他说什么……该不会是那位怕咱们人多欺负了阐教的,才搞这么一出吧——几个嘀嘀咕咕说闲话的叛逆弟子很快遭受到了大师兄的毒打。
孽障!师尊早有言,他不在时,教中事务一切听二师伯做主。
尔等是个什么牌面的东西,也敢在此说三道四?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一巴掌扔出去一个不听话的师弟,舌绽春雷。
贫道代行掌截之责,告知尔等,如有不听从圣人之令,参入量劫者,一律逐出师门,死生勿论。
截教弟子面面相觑,稀稀拉拉的应下了,却还有部分神情忿忿,不太甘心。
多宝把众弟子的情态收入眼底,并不言语。
*幽冥地府。
收到元始天尊的训诫时,杨戬正在向地府之主告辞。
他走过地狱血海,沿着浑浊的三途河抵达奈何桥边。
着黑裙的孟婆依旧看不清形貌,仿佛没有主观意识地将瓮中的汤递给将要投胎转世的魂灵。
火一样热烈的彼岸花照亮了无光无暗的幽冥,让杨戬胸中平添许多不舍。
娘娘,杨戬今日离去前往人间,定不负娘娘所望……他说得诚恳,孟婆没有给出丝毫回应,但杨戬知道她是能听见的。
不知是缘分还是有意的安排,同样将要离开地府的卞庄也来到了奈何桥边,恰好与杨戬相遇。
哟,杨戬师侄也在。
作为跟卞庄关系最好的兄弟,赵公明势必要送好友一程。
看到杨戬,当即眼前一亮,想也不行就开口打招呼了。
因元始的训诫而愣怔的杨戬听到有人喊他,方才回过神来。
赵师叔……卞庄道友。
赵公明自然不用说。
同在地府,又是一批考进来的,杨戬对卞庄也并不陌生。
而且因为妲己是把他当未来的泰山府君培养的,杨戬还知道卞庄的另一重身份——天庭卧底。
拱手喊了赵公明一声师叔,杨戬想到之前妲己吩咐他去人间时说的话,主动开口询问,卞庄道友也是来同后土娘娘道别的吗?我只是要离开一段时日。
卞庄抿抿唇,含糊地答了一句才留意到杨戬问的是也,惊讶道,道友莫非也要走?要去哪里?杨戬笑笑,人间。
这个答案倒是让赵公明惊了,方才二师伯才说了不许三教弟子去人间,师侄莫非没听到?我收到了。
赵公明闻言竟也不怪,反而一拍杨戬,很欣赏他的样子。
行啊师侄!没想到你还有这胆气,你应该拜入我们截教才对啊!杨戬无奈,摆手解释道,弟子已入地府,自当以后土娘娘之令为先,也不算擅自出关。
怕赵公明详细问他,杨戬又问卞庄,卞庄道友呢?卞庄默了默,天庭。
杨戬点头,他早知卞庄有天庭的背景,刚刚也是明知故问。
两个人怀着各自的使命,将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心情不免沉重了些。
赵公明看到,眼珠子转了转,嘿笑着接两碗孟婆汤来,一人递了一碗,故作正经模样。
似笑非笑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聚。
来来来,干了这碗孟婆汤,他日二位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地府的贫道啊。
公明道兄!后土娘娘当面,你莫要瞎说。
卞庄憋红了脸,抬头对着,郑重地宣告,我办完事肯定是要回来的!我亦然。
杨戬端起孟婆汤,也看向仿若对此无知无觉的孟婆,来日再会*紫霄宫——听到道祖的神念之音,妲己以神念看去。
道祖的形象乍看是须发皆白的老者。
再一看,又似个清冷淡漠的青年,甚至也可以看做是孩童。
合了天道的道祖鸿钧,即是道祖,也是天道。
准确来说,祂是一团不可描摹的意象,正如她无法用世俗定义的颜色去描述案上的幽光一般。
自鸿钧出现,这片空间好像活了过来。
而祂的存在好像一个关隘,背后是沉睡的凶兽。
谁也没再说话,案上的三团光芒却突然刺眼了起来。
纵然妲己未曾睁开眼,那光芒也映入她的心眼——那紫光大盛,含括了另外两道。
无边浩渺,好不得意。
玄色光芒深沉而坚定,黄色光芒闪闪烁烁,难以支撑。
道祖叹息,为洪荒计,往后便委屈道友在紫霄宫修行了。
妲己摇摇头,抬手将玄黄两色的光捻到一处,幻化出六格□□的虚影将其罩住。
意念一如往常的嗓音温和。
只道,我也是为了我自己。
龙凤二族做的事也该完成了。
她不会被困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