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人走上前来,没说什么,也直接对着慕长歌行了一礼,才问道:小公子,我是这谢家商队的领头人,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慕长歌点点头,问道:谢家商队,你们谢家是哪里人,做些什么生意?谢三良就说道:我们是平海人,平日里做些海货生意。
我看你们商队的人可是不少,看来你们谢家的生意一定做得不小了?谢三良对着慕长歌虽然恭敬,语气却是不卑不亢的:承蒙祖宗保佑,在海商这一行当里,谢家还是有些名头的。
慕长歌没再问他什么,而是冲着双喜说道:双喜,你去把我的名帖拿一张来。
慕长歌有了封号,也算是正式开府了,虽然她还住在宫里没有嫁人,可公主府的名帖,还是有的。
双喜躬身答应了,转身回到马车上,很快就拿了一张红色洒金的名帖过来。
双喜,将名帖给这谢三爷。
双喜愣了一愣,他面色有些犹疑,慕长歌就说道:我以后怕是会有麻烦到谢三爷的地方。
慕长歌这样说了,双喜也就没说什么,双手捧着名帖,递到谢三良的手中。
谢三良瞄了一眼名帖上的簪花小楷,面色便是一肃,接着他便恭恭敬敬把慕长歌的名帖收好。
慕长歌坐在马上,朝着谢三良说道:三爷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可拿着名帖来找我,只是这名帖只有一张,三爷还是要好生保管。
慕长歌说完,双腿一夹马肚转身便走,双喜见她离开,也赶紧带着护卫追了上去。
等她走远后,谢玉伯才走了上来,小声问道:三叔,那个小公子是谁啊?谢三良转过身,嘴里就说道:是贵人。
说了就跟没说一样。
等到谢家的商队又重新上路,谢玉伯还是有些BBZL纳闷,那个小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身份,他可是没说一句关于自己身份的话,三叔对他怎么就毕恭毕敬的呢?就是那个小公子的穿戴,虽然看着富贵,可穿着富贵的人,三叔平常见得也不少了。
杨叔见他似乎有心事,就在马上问道:玉伯,你是不是才在想那个小公子的身份?谢玉伯点了点头,杨叔笑着晃了晃头,最后还是低声把身子挨了过来,低声说了几个字。
谢玉伯的眼睛顿时睁大,见他不敢置信的样子,杨叔就小声说道:三爷也是看出来了,才对那个小公子那么恭敬的。
咱们谢家在平海算是数一数二的,可在这长平城,却什么也不是了。
这长平城里,一块砖头掉下来,都能砸到三个跟皇亲国戚沾亲带故的人,在这长宁城里,你要谨记四个字,谢玉伯不由得就问道:哪四个字?谨小慎微,杨叔说道:千万不要以为有了钱,在这长宁城里就能为所欲为了。
你记住了吗?谢玉伯点点头:杨叔,我记住了。
回到轿子里的谢三良,把刚才的那张名帖又拿了出来,放在手中细细摩挲着,他拿到这张名帖的时候,心里的愣怔,其实并不比侄子的少。
定国公主,这是哪个公主?他倒是知道几个公主的封号的,可却没有一个公主是这个封号。
这倒不是他孤陋寡闻,定国公主,这个封号能看得出来这位公主肯定极其有分量的,按说这样荣宠无双的公主,不可能在京城里籍籍无名的。
至于这张名帖是造假的,这根本不可能。
这可是在长平城外,只要进城一打听,就知道这定国公主是谁了,怎么会有人敢冒充?若是在偏远地方,可能会有人冒充皇亲国戚,可在这长宁城里,谁会凭空编造一个根本就没有的公主呢,这都不是胆大包天,而是蠢笨如猪了。
所以这定国公主是绝对有的。
他几年春日里刚离开长平城,那个时候还没有定国公主,现在却有了,这说明这个公主是陛下今年才册封的。
能有这样的两个字做封号,这个公主必定是陛下十分宠爱的女儿。
谢三良又小心把这名帖给收了起来,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条通天路,他可要抓住了。
虽然这只是个公主,可只要得当今圣上的宠爱,比起一般的皇亲国戚来,能办到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到了谢家在长宁城的店铺,吩咐两句就让人都出去了,只留下侄子谢玉伯,杨叔和掌柜的。
他没问店铺里的事,直接就问道:定国公主,这是哪位公主?谢家是做海货的,而珍贵的海货,主顾大都是长宁城里的豪门大族。
掌柜的对长平城里的大族,虽然不是了若指掌,可大概也是知道的。
听到三爷问这个,立即就说道:陛下前不久册封了三公主做定国公主,还准许三公主享亲王的俸禄,论BBZL起贵人的宠爱,这定国公主可是头一份,就连几个王爷都赶不上的。
谢三良听了,没再说什么,就询问起店铺里的生意,接着就让掌柜出去了。
等到掌柜的出去,杨叔才问道:三爷,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难道?谢三良点点头:那个小公子怕就是定国公主了。
杨叔不说话了,谢玉伯就急急说道:三叔,这可是一个靠山,若是我们能抓住了,那...他没说完,可谢三良却知道侄子的意思,像他们这些跑海货做生意的,没有靠山可不行,靠山越大,生意才越好做。
这定国公主,虽然无权却有盛宠,的确算的是一座大靠山。
这个我当然知道,可定国公主也说了,名帖只有一张,机会也只有一次,我们都是要想想,怎么才能抓住这次机会。
像她那样从小在珍宝堆里长大的人,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一般的东西怕是不能打动定国公主,什么时候去拜访,要怎么拜访,还是要仔细斟酌一番。
再说了,若是真的要上门拜访,还是得大哥来才好,这样才显得我们心诚。
说着他便说道:等咱们带来的货物都交接清楚,账目也对好了,老杨你带着信亲自回平海一趟,把这件事告诉大哥,让大哥来这里,到时候亲自去定国公主府上拜访。
杨叔点了点头,三人就把这事按下不提了。
慕长歌带着人到了西苑,天色还早,她到了西苑没先会寝宫,而是先骑马在西苑的马场跑了几圈。
这会儿太阳已经落山了,可天色还没有暗下来,西边的天空,被已经有了灰暗颜色的云彩占了一大半,剩下的小半个天空,还是明亮的蓝色。
绵延的灰暗的云彩下,是黑色的看不到本来面目的山峰,因为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那山峰的曲线像是蛰伏的巨兽,好像随时有可能活过来,踏碎那些黑云,朝着她咆哮而来。
慕长歌坐在马上,仰头看向西边的天空,整个人都愣住了,她还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竟然有些心悸。
可心悸过后,就是惊奇,原来以前看过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景色,在这会儿,却有了不一样的景象。
慕长歌正看得出神,赵嬷嬷带着人到了马场,她见慕长歌坐在马上愣愣地看向远方,不由得就紧走了几步,喊道:公主,您怎么在这儿?这会儿天已经黑下来了也凉了,公主您要是被风吹到可怎么办?她这一喊,慕长歌才回过神来,就笑道:嬷嬷,我又不是泥做的,哪里就这么单薄了。
好了,我们回去吧。
慕长歌从马上下来,把缰绳交给身边的人,上前就又笑着说道:好了,赵嬷嬷,咱们走吧。
赵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跟着慕长歌回了寝宫,趁着慕长歌换衣服的功夫,她把双喜拉到一边,小声问道:你平日里最是妥帖了BBZL,怎么今日让公主在外面待到这么晚?这西苑可不像宫里,人气少,别再出个什么事。
今日里公主高兴,我倒是忘了这茬了,双喜此时也有些后怕,西苑是陛下行猎的地方,可是有不少野兽的,这会儿是秋日里,野兽正是储存猎物的时候,野性最大了。
虽然马场是养马的地方,一般不会有野兽,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他粗心大意了。
嬷嬷,这多亏您提醒我,我今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这茬给忘了,光顾着让公主玩的高兴了。
赵嬷嬷就说道:谁也有大意的时候,下次注意些就好了。
公主年纪小些,正是最爱玩的时候,我们要多提点着些。
我这个老婆子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在公主身边待上几年,剩下的这些人里,首琴她们几个虽然也算是稳重,可年纪到底小些,双喜,以后公主就靠你了。
这话说的好像赵嬷嬷就不在慕长歌身边似的,双喜心里好像有了些不好的预感,赶紧就说道:赵嬷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公主身边可离不开您,这底下的所有人,可都得靠您老坐镇呢。
赵嬷嬷就笑道:双喜你怕什么,我只是多嘱咐你几句,我现在身子还好,不看着公主做母亲,我是不会回家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