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长歌头也不抬,直接就说道:云歌,你在宫里还能听到外面的事,消息还挺灵通的。
慕云歌被噎了一下,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下午下了课,慕长歌没去皇后的凤仪宫,而是先去了冷宫。
自从跪求父皇赐婚之后,慕长歌就没BBZL去过冷宫,今日她忽然想去冷宫走走了。
冷宫还是那个样子,门前冷清的很,墙缝处的青苔,都比旁的地方要多一些。
和以前每次来的时候一样,丽嫔正带着冷宫里的人做活,不过这次做活的,都是年纪轻些的,那两个岁数大些的宫人并没在。
丽嫔带着人给慕长歌见了礼,慕长歌让双喜也给她拿了个板凳坐下,就问道:怎么我每次来,都见你们在做活呢,你们也有歇着的时候吗?丽嫔停下搓衣服的手,说道:怎么没有,只是公主您来的不巧,没见到我们歇着的时候。
因为慕长歌来的次数不算少了,看着也和蔼的很,一个宫女就大着胆子说道:回公主的话,我们玩的时候也很多,不是每天都做活的。
慕长歌就问道:那你们都玩些什么?那个宫女就说道:摘枣子,踢毽子,晒着太阳说说闲话,很好的。
慕长歌就笑了:是很好。
本宫给你们送来的药丸药材,你们都收到了吗?丽嫔点点头:都受到了,谢谢公主大恩。
丽嫔,你先出来,本宫想问你点事。
丽嫔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就跟着慕长歌出来了,这会儿院子里没什么人,慕长歌就问道:丽嫔,假如你想让人替你去办一件事,但是你又怕那人养大了胃口,以后不听你吩咐,你会怎么做?说完慕长歌就笑吟吟地看向丽嫔,她是想把丽嫔当成自己的臂膀来培养的,若是丽嫔只会管家,带着这几个人做事,那她就只能坐自己公主府上的管家了。
丽嫔沉思了一会儿,问了一句:敢问公主,那件事是什么事?慕长歌轻声说道:是利益很大的事。
照妾的意思,既然这事利益极大,公主何不多找几个人,一个人有自己的心思,以后养大了胃口不好管教,若是多几个人呢,互相制约,彼此制衡。
慕长歌看着她,忽然就笑了:你倒是和本宫想的一样。
丽嫔,你家在江南,亲朋里可有做海货生意的,本宫听说这海货利润极大,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慕长歌刚说了一件利润极大的事,这会儿就说海货的利润极大,话里的意思倒是很明白了。
丽嫔没有立即回答慕长歌的话,而是想了想,然后才说道:妾家族中没人做海货的生意,倒是妾父亲的一个朋友是做这生意的,家资巨富。
妾听他说过,南边那里的岛屿众多,有的岛上的人,甚至还不知礼仪不识文字,个个坦胸露乳,却金银成堆,有的甚至会拿着金块换些碗盘,还有的用宝石香料换丝绸布匹。
慕长歌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想起自己打听到的事情。
海货利润极大,可也是要拿命才能换来的,海中暗流漩涡无数,风暴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到,还有各路海匪,吃这碗饭的,可以说是先把生死BBZL置之度外了。
除此之外,有些真正精美的货物,一般的商户是拿不到的,只有真正手眼通天的大商人,才能拿到那些东西。
慕长歌虽然是个公主,可有些事情还是能做的。
带丽嫔从冷宫出去的事,还得要再等等,她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够出格的了,若是在这个时候把丽嫔给带出去,父皇怕是会真的多想的。
谢一平和弟弟又来了公主府两次,慕长歌觉得差不多了,便把自己的意思跟他们说了。
谢一平听到她的话一愣,接着便问道:公主您的意思是?慕长歌面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慢慢说道:你们谢家的生意的确不小,可若是跟真正的大商人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本宫不想做你们的靠山,而是想做你们背后的东家。
本宫听说,上好的丝绸和瓷器,在南边的海国上可是十分受欢迎的,就连他们的皇室都以拥有大越的瓷器和丝绸为荣,可真正上进的丝绸和瓷器,你们谢家能拿到吗,又能拿到多少呢?谢一平没想到定国公主打的是这个主意,可是她说的也没错,真正的贡品丝绸和官窑的上好瓷器,他们谢家是拿不到的,那得是皇商才能得到的东西。
若是谢家能拿到那些东西,生意更上一层楼自然不用说,甚至还有可能做了朝廷的皇商。
谢一平的心火热起来,谢三良自然也想到了这些,兄弟两个对视一眼,便隐晦地点了点头。
两人一起起身,冲着慕长歌行了一礼,谢一平就说道:公主能看上谢家,是我们的福气,我们但凭公主驱使。
慕长歌就笑道:你们先坐下,我话还没说完呢。
但凭公主吩咐。
等到两人坐下后,慕长歌才说道:本宫听说海货利润极大,本钱和风险也是极大的,只有你们谢家本宫不放心,你们还是要多找几个人一起来才好。
从定国公主府出来,谢一平没有说话,而是进了马车,谢三良跟在大哥身边也进了马车。
等到马车动了,谢三良才问道:大哥,你心里怎么想的?谢一平闭着眼睛,身子随着马车晃动:三弟,你没跟着出过海,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那些人,对真正上好的丝绸和瓷器是个态度,拿黄金换瓷器不算什么,还有人拿宝石换丝绸瓷器呢。
若是真的能拿到那些东西,一本万利不是说说的。
可是定国公主刚才也说了,要我们找几个帮手,看来她是不放心把这些生意交给我们谢家的。
谢一平没有睁开眼,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我本来以为定国公主年纪小,路上碰到我们家的商队,给了名帖只是她一时心血来潮,现在看来是我想错了,她找上我们谢家或许是一时兴起,可今日跟我们说的话,却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
她年纪虽小,心思却深沉的很,若是BBZL把生意交给我们一家,日后若是我们真的不受她掌控了,也是有可能的,现在多找几家入伙,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谢三良没接着他的话往下说,而是眉头皱着,说道:定国公主这样受陛下宠爱,想要什么没有,怎么还会想到跟我们入伙做生意呢?一般的皇亲贵胄,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些商人,虽然会在背后给我们庇护,却不会真的入伙的。
定国公主年纪这么小,她是为了什么呢?做商人,为的就是赚钱,可定国公主看起来并不像是缺钱的人,加上她年纪才这么大,怎么就会想到这一层呢?谢一平还闭着眼:这个不是我们能问的,你就不要想了。
那大哥,我们要答应她吗?谢一平睁开了眼睛,看向自己的三弟:若是我们拒绝了,还能找到像定国公主一样的靠山吗?定国公主就是不找我们,也有的是人愿意跟在她身后做生意。
谢三良没说话,大哥说的话他何尝不知道,在这场交易里,掌握主动权的从来就不是他们谢家,而是定国公主。
这条大鱼,谢家自己是吃不下了,谢一平在长平城里住了几日,拜访了几个朋友,就马不停蹄地回了南方。
这是个好机会,想搭上定国公主这条线的人会有不少的,不过到底要选哪几家一起合作,他还是要好好想一想的。
入了夏,安国公就上了奏折,请立二子白洞庭为世子,只不过他的奏折却被昭明帝给压了下来。
一日安国公进宫奏事,公务完毕以后,他从昭明帝的宫中出来,却正好碰到了慕长歌。
安国公给慕长歌行了个礼,慕长歌指了指远处的廊檐,说道:安国公,请借一步说话。
尽管慕长歌被昭明帝下旨赐婚跪了白玉庭,可她和安国公中间并没有什么交集,甚至就连话都没说过两句的。
安国公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定国公主找他,是有什么事?难道是为了两个孙子的事,才来找他的。
这段时日,两个孙子在定国公主府住的日子越发长了起来,这次甚至已经在定国公主府住了半个月了,家人去接了几次,也没接回来。
到了廊檐下,慕长歌还不等安国公说什么,直接就笑吟吟说道:安国公,本宫给明济找了个蒙师,已经给他启蒙了。
安国公没想到她竟然做了这个,只能先告罪道谢。
安国公你不用谢本宫,毕竟本宫以后的指望,也在明济明石身上。
当初求父皇下旨赐婚的时候,本宫便说了,除了白世子,本宫谁也不嫁,他活着,本宫嫁他,他没了,本宫守着他的牌位过一辈子。
现在他不在了,他的儿子便是本宫的儿子,本宫自然会像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般,好好教养他们,也要为他们好好打算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