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慕慎思躺在了床上,慕慎言的地位越发水涨船高,尽管慕慎风也开始在朝堂上展露头角,到底还是比不过慕慎言根基深厚,明争暗斗中还是落了下风的。
自然的,慕慎言的外家也是水涨船高,哪里有人敢这样不给成平侯府面子,可今日在慕长歌这里,他们却着实是碰了个钉子的。
后来成平侯夫人进宫的时候,便把这是跟孙淑妃说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尽量客观,因为成平侯夫人知道,淑妃娘娘不是好糊弄的,若是掺杂了个人的想法,淑妃自然能听得出来。
孙淑妃听完,叹了口气,才慢慢说道:嫂子,你回去好好管教一下德佑吧,若是再出这样的事情,三公主会做出什么来,本宫是管不了的。
孙淑妃明显是不想出头了,成平侯夫人倒是也没想让孙淑妃给自己家出头,只是没想到连一句安慰都没得到。
安国公把自己的孙子也扔进了池塘,虽然下人立即就把孙子给捞上来了,给孩子连惊带吓,回去还是病了一场,现在还没好利索呢。
成平侯夫人心疼自己的孙子,可不管是定国公主还是安国公,她一个都不敢惹,也只敢在孙淑妃这里抱怨两句了。
可没想到,她还没抱怨呢,孙淑妃就直接把她的话给堵死了。
成平侯夫人心里不满,面上却陪着笑:娘娘,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以后不会让德佑胡闹了。
可是那定国公主也实在是太胆大,那把匕首可是锋利的很,她若是真的不小心,事情怕是就不好收场了。
孙淑妃看向自己的嫂子,慢慢说道:不好收场?若是真的如此,定国公主最多只是被陛下责罚一番,难道还指望她给人偿命不成。
成平侯夫人听出孙淑妃的心情好像有些不好,赶紧打了个哈哈,把这事给略过不提了。
等到成平侯夫人走后,孙淑妃才慢慢说道:这个三公主,可是咱们陛下的眼珠子,胆子可是大得很啊。
慕长歌的这个性子,都是昭明帝宠出来的,现在就这样无法无天,以后呢?以后若是自己的儿子登上帝位,为了显示恩宠,怕是还得继续供着她。
谁让她是昭明帝BBZL唯一的嫡出公主呢。
那件事发生之后,慕长歌就当做没事人似的,该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不过倒还是有一点不同的,也不知道安国公怎么了,开始跟自己的两个孙子亲近了,竟然要把白明济接回自己的身边亲自教养。
慕长歌刚开始的时候是不同意的,明济刚在安国公府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她怎么放心把人给送回去。
为了这个,安国公亲自上门,和慕长歌长谈一番,最后两人商定,白明济每日回安国公府一个时辰,由安国公亲自教导武艺。
宋如琢走在东街上,时隔两年,长平城依旧繁华,景物也没什么变化,两年的时间,根本就没在这里留下什么痕迹。
前几日他回到了京中,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今日他是受朋友之邀,来参加一个诗会的。
今日里出门,他只带了两个小厮,也没坐马车,就这样从家里走着出来的。
东街上人依旧很多,他慢慢走着,反正时间还早,倒是也不急。
马上就要到玉华台,街上便响起一阵马蹄声,很快宋如琢便看到一群人骑马过来,为首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公子。
可看到那个小公子的第一眼,宋如琢就愣在了那里,因为那不是别人,正是三公主慕长歌。
两年不见,她的面容好像长开了,身量看着也高了一些,这张面容曾经在他的梦里出现了千万遍,可现在碰见了,宋如琢却闪身进了旁边的店铺。
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只是知道现在自己并不想和她见面。
他怕自己控制不好情绪。
尽管已经过了两年,可只要一想到那个名字,他还是会恨。
只听见店铺里有人说道:定国公主又带着她的女护卫在街上骑马了。
宋如琢自然听到了,他不动声色的侧起耳朵,继续听着。
离开的这两年里,他从来没打听过她的情况,家里人来信也避过她不谈,所以他并不知道她的近况。
是啊,因为定国公主喜欢穿着男装带着自己的护卫在街上骑马,最近高门大户的夫人小姐,倒是流行起穿男子的衣衫了。
到底事关皇家,铺子里的人议论了两句就不再说话了,宋如琢听完便走了。
刚才在那个铺子里,他差点就没忍住,想开口问问她的事。
不过好在他还是忍住了,不管怎么说,他和她都没可能了,何必再因为她的事,乱了自己的思绪呢。
整个冬日,朝堂上的气氛都不算好,昭明帝生气的时候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也就只有慕长歌才能劝住昭明帝了。
也因为这个,慕长歌在朝臣中的名声慢慢好了一些,那些朝廷重臣见了她,也越来越客气了。
能安抚住皇帝人,朝臣们自然会客气的。
不光前朝,就连后宫之中,嫔妃们对慕长歌也更加客气,尤其是孙淑妃和林柔妃。
她们的儿子正在争夺那个位子,赵皇后和慕长歌都是她们要尽力BBZL争取的人。
赵皇后在后宫中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自然手段高超,不偏不倚,谁的账都不卖。
赵皇后这里下不了手,慕长歌这里自然就得多下些功夫了,能让她在昭明帝面前多说几句好话,那也是好的。
谁知道慕长歌也是圆滑的很,后宫的嫔妃不管位份高低,她都尊重的,孙淑妃林柔妃像她示好,她也一概接受,可若是牵扯到前朝之争,她便什么一点都不沾了。
这样难讨好的一对母女,让孙淑妃和林柔妃实在是没办法下手,不过让两人庆幸的是,赵皇后和慕长歌也没被对方给拉拢过去。
这日慕长歌进宫陪母后说话,双喜却派了个小太监过来,赵皇后把人叫进来一问,原来是昭明帝又发火了,这次甚至要赐死莫温茂。
赵皇后皱了眉头,说道:莫温茂一向以‘善于进谏’出名,陛下一向不和他一般见识,怎么今日倒是生了这么大的气。
璎奴你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你父皇生了这么大的气。
慕长歌点点头,便站起来说道:母后,儿臣知道了,这就去看看。
慕长歌带了自己的人就出了凤仪宫,她上了肩舆,吩咐道:好了,走吧。
到了昭明帝处理政事的广明宫,她走下肩舆,带着自己的人快步进了广明宫的宫门。
吉祥正在殿门口来回踱步,见慕长歌来了,赶紧小跑了迎了过来:公主,您可算是来了,陛下发了好大的脾气,要赐死莫大人呢,好几位大人都跪着求陛下收回成命,陛下就是不肯,正僵持着呢。
慕长歌就问道:莫大人做了什么,让父皇生了这么大的气。
昭明帝的脾气算得上好,莫温茂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御史,时不时的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个奏章,昭明帝看重名声,一向不和他计较,怎么今日倒是非要处死他?吉祥扭头看了看,然后凑近一些,小声说道:莫大人以死相逼要陛下立褚,因为这个惹怒了陛下。
慕长歌垂下眼皮,没再说什么,心里倒是想到,怪不得一向好脾气的父皇这次却要赐死莫温茂,原来他触了父皇的逆鳞。
人越上了岁数,便越想抓住手里想要的,父皇迟迟不利储君,就是不想让人以为他年纪大了,可朝中的大臣却纷纷上疏要父皇立褚,父皇的心里本来就闷着一股气,这会儿莫温茂却以死相逼要父皇立褚,父皇能咽下这口气才怪。
慕长歌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吉祥,你去取两样点心来,我给父皇送进去。
吉祥赶紧答应下来,亲自去广明宫的茶水房里端了两样点心来。
慕长歌又问道:莫大人现在被关在哪里?吉祥就说道:暂时关押在羽林卫的牢房里,因为众位大人求情,还没挪到刑部大牢去呢。
天子一言九鼎,既然昭明帝说要赐死莫温茂,那就不是闹着玩的,BBZL只是因为还有几位朝廷重臣为他求情,所以他的命暂时是保住了。
慕长歌点点头,说道:吉祥,你派个可靠的人,去羽林卫的牢房看看莫大人,千万不能让他受了委屈。
吉祥听了慕长歌的吩咐,立即就招手让一个小太监过来,吩咐了几句,然后就跟在慕长歌身后进了正殿。
慕长歌手里捧着托盘,进了广明宫的正殿,像是没看见里面凝重严肃的气氛一般,笑着说道:父皇,璎奴给您送点心来了。
她进来后走了几步,好像才看见这里还有几位大人在,就笑着说道:原来几位大人也在,父皇是不是再跟几位大人商量国事,女儿是不是来的不巧?昭明帝沉着脸,见女儿来了,才硬挤出来一分笑容:璎奴你怎么来了?说着他看向吉祥,冷哼一声,说道:吉祥,是不是你又把璎奴给叫了来?朕一生气,你便把公主叫来,若是只有定国公主能平息朕的怒火,那要你们还有何用?昭明帝这话自然不光是对着吉祥说的,此时还在殿内的几位大臣,都把头低了下去,没人敢再说什么了。
慕长歌就笑着说道:父皇,不关吉祥的事,是女儿想念父皇了,所以才来看看父皇。
说着她把两碟点心摆在昭明帝手边:儿臣来的倒是巧,正好父皇这里有新做好的点心,便给父皇端了过来。
昭明帝余怒未消,慕长歌又亲手端了一盏茶放在昭明帝手边,笑着说道:父皇今日为何发怒?儿臣小时候最是顽皮,每当母后发怒想要惩罚儿臣的时候,父皇边说儿臣年纪小,好好教导就是,何必发怒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底下的子民都父皇您的儿女一般,在父皇您的庇护下生活,他们犯了错,父皇您可以处罚他们,可以好好教导他们,却不要因为这个生气。
若是因为这个气坏了身子,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慕长歌说完便走到昭明帝身后,帮他轻轻捶着背。
昭明帝端起手边的茶,放在手上,却也不喝,只是怒气倒是慢慢淡了。
下面的三位大臣,见定国公主三言两语间就把昭明帝的怒气给化解了,倒是微微松了口气。
天子之怒,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更别说陛下看起来的确气的不轻。
慕长歌见昭明帝的气消了,便试探问道:父皇因为什么生气的,跟儿臣说说,若是真的是他们错了,儿臣帮父皇去骂他们。
昭明帝皱了皱眉头,慢慢说道:都是朝堂上的事,璎奴你不懂,还是不要问了。
既然昭明帝都说了不用问了,慕长歌自然闭口不提这事,又说了几件小事,见昭明帝面色好转了,就找了个借口退了出来。
回到凤仪宫,慕长歌把昭明帝那边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赵皇后,赵皇后沉吟一下,便说道:等过两日BBZL,用我的名义赏赐莫家些东西,算是安抚莫温茂。
慕长歌便问道:母后,父皇刚罚了他,你就赏了他家,这会不会让父皇心里不满?赵皇后摇摇头,说道:若是母后膝下有儿子,你父皇肯定不满的,可现在母后膝下只有你这个女儿,你父皇就不会多想了。
慕长歌自然明白赵皇后话里的意思,因为母后没有儿子,所以父皇根本就不会多想,只会认为母后是在为她分忧。
慕长歌低下头,嘴角露出个冷笑来,父皇太轻视女子了,若是自己是个男子,这会儿虽然能在朝堂上有一箭之地,可父皇肯定也会最防备自己的。
慕长歌虽然安抚住了昭明帝,这次的风波却远远没有过去,反而更像是个开始。
从这日起,朝堂上不时有人上疏,要昭明帝立太子,可昭明帝却态度清晰,此事以后再议。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违背意愿,昭明帝的脾气也一日不如一日,他发落了几个官员,后宫中的嫔妃也有好几个被申斥降了位份,前朝气氛紧张,后宫中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这些都和慕长歌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前朝争斗的再厉害,也不会波及到她的身上的,毕竟她再受宠,也只是一个公主。
还是一个发誓不再嫁人,想拉拢都无从下手的公主。
求了赵皇后好久,她终于松口,去跟昭明帝求情,想把丽嫔带出冷宫。
昭明帝现在被前朝的事弄得心力交瘁,对后宫诸事也就不怎么上心了,不过听到赵皇后说起丽嫔,他还是愣了愣。
丽嫔已经被打入冷宫好几年了,她的容貌昭明帝都已经记不恨清楚了,若不是赵皇后这时又提起来,昭明帝早就忘记自己的后宫之中,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了。
梓潼,丽嫔犯了大错,才被送入冷宫的,你这个时候提起她,是有什么事?赵皇后就说道:陛下,不是我,是璎奴。
璎奴眼前不是喜欢去宫里的马场骑马吗,正好路过冷宫,她觉得好奇就进去看了两眼,正好碰到丽嫔在里面做活,她觉得好奇,就跟丽嫔说了几句话。
丽嫔读书识字,樱2奴就想把她带出宫去,在自己的府中做个管事的嬷嬷。
昭明帝没说什么,只是拿起手边的茶盏来慢慢饮着茶水。
赵皇后就又说道:按理来说,丽嫔算是璎奴的庶母,给她做管事是不合规矩的。
可璎奴就是相中了她,跟臣妾说了好几次了,臣妾被她磨得没法子了,才跟陛下您说的。
这后宫之中的嫔妃,昭明帝放在心上的极少,更何况一个早就打入冷宫的嫔妃,昭明帝是更不放在心上了。
只是丽嫔到底是后宫嫔妃,出宫去给公主做家奴,的确不合规矩。
昭明帝没有答应,赵皇后见状也就不再劝了,只是略过这话不提了。
赵皇后没有说动昭明帝,过了没几日,慕长歌就亲自找昭明帝说情了。
BBZL昭明帝听了她的话,有些微微不悦:璎奴,让这后宫嫔妃给你做家奴,这怎么能行?慕长歌微微睁大眼睛,说道:父皇,什么家奴,丽嫔到底是后宫中有品级的嫔妃,女儿怎么可能让她做家奴。
她朝着昭明帝撒娇:父皇,王府都有长史,帮着处理一些下仆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女儿这是公主府,有些事情需要识文断字的人来处理,难道女儿还要找一个男子来处理这些事情吗?丽嫔才学虽然比不上那些科举考试的男子,可在女子中却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女儿想让她做府上的长史,帮女儿掌管公主府。
昭明帝就不说话了,慕长歌便上前挽住他的胳膊摇晃,做出一副小女儿的神态来:父皇,求求您了,您就答应璎奴吧。
昭明帝被她缠的没办法,只能答应下来:好吧,你既然相中了她,便带她回你的公主府吧。
慕长歌得了昭明帝的应允,心上松了一口气,面上也是一副欢喜坏了的表情,继续说些闲话,逗昭明帝开心。
从昭明帝这里出来,慕长歌带着自己的人便去了冷宫,丽嫔见她来了,赶紧从凳子上起来,给她请安。
慕长歌脸上带着笑,说道:丽嫔,本宫已经求了父皇,你今日就跟我走吧。
丽嫔闻言,脸上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而是慢慢跪了下去,郑重慕长歌磕了个头。
公主大恩大德,妾无以为报,若有来生,必定结草衔环,以报大恩。
慕长歌便笑道:你若是真想报答我,日后在我身边尽心做事便好,本宫不信来生的。
公主放心,妾必定尽心服侍公主,绝不敢有二心,有违此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丽嫔发了毒誓,慕长歌就说道:好了,你赶紧起来吧,去收拾东西,我们一会儿就走。
丽嫔和冷宫中的几个人朝夕相处,感情十分好,这会儿她要走,冷宫中的几人都去帮她收拾东西了。
其实丽嫔的东西也不算很多,左右就是几件衣裳,一些簪环首饰,还有一些书。
她只收拾了两身衣裳和一些书籍,剩下的东西都没要。
她把剩下的东西都给众人分了,众人自然是不肯要,丽嫔却说道:我去定国公主府上,吃穿自然是不愁的,这些东西你们留下吧,算是个念想,也算是给你们傍身了。
这冷宫中唯一的太监便叹了口气,说道:若是桃姑姑还在就好了,她没等到你出这道门,她在的时候,最盼着的就是你能走出冷宫的大门了。
丽嫔眼圈也红了,桃姑姑是先帝的嫔妃,她当时被昭明帝打入冷宫后,因为受不住打击,进了冷宫就病了,要不是有桃姑姑的细心照料,她怕是早就没了性命了。
桃姑姑大半辈子都在冷宫中度过,见了好几个进了冷宫的嫔妃,这些嫔妃进来后就都没出去过,丽嫔是最有可能BBZL出去的,她就一心盼着丽嫔能出了这冷宫。
只是她到底没看到丽嫔出去。
丽嫔擦了擦眼睛,她没说的是,其实刚过完年的时候,定国公主就漏了口风,会跟昭明帝求情,带她出去。
只是那个时候桃姑姑病了,她实在舍不得桃姑姑,就跟定国公主求了情,等到桃姑姑病好后再走。
这一拖就到了现在,桃姑姑去了,她也可以安心离开冷宫了。
我虽然走了,可咱们的情谊还在,你们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就托人给我带个口信,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丽嫔又仔细嘱咐了一番,才拿着个小小的包裹,跟在慕长歌身后,出了这座冷宫的大门。
等到出了皇宫的时候,丽嫔坐在马车上,挑起帘子,往后看了一眼。
今日的天气很好,屋顶的砖瓦在阳光的照射下褶褶生辉,这就是整个大越最有权力的地方,也是不知道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去的地方。
可这个地方也像是一座樊笼,不知道困住了多少人和冤魂。
看了一眼,丽嫔放下帘子,从今往后,她不是丽嫔了,她是木兰了。
慕长歌带着丽嫔回了自己的公主府,让首琴给她安排了住处,并吩咐道:以后丽嫔便在我身边伺候了,不用她做什么,只管跟在我身边就好。
丽嫔,你可有什么想说的?丽嫔便朝慕长歌行了一礼,说道:公主,妾已经从宫中出来了,丽嫔这个名字怕是不能用了。
妾姓木单名一个兰字,以后公主直呼妾的名字就好。
慕长歌直接就说道:那好,以后府中上下,只管叫你木姑姑便好。
从这日起,木兰便跟在慕长歌身边,以前慕长歌身边的人虽然不少,可有些事情却没法跟身边的下人商量,她一来,慕长歌顿总算是有个能说话的人了。
她的确也是有才华的,慕长歌和她讨论政事,木兰倒是也有些不一样的见地,因为这个,慕长歌更敬重她了。
进了腊月,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的时候,宫中都是气氛最欢快的时候,就在宫中诸人马上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前朝却出了大事。
吏部尚书宋赣被人弹劾广结党羽培植亲信,又列了宋赣罪状一十三条,条条皆是大罪。
一时之间朝堂就如同暴风雨下的海面,风声怒吼波涛汹涌。
宋赣宦海沉浮几十年,手段高超处事圆滑,一向让人挑不出错处。
不过也因为他为官几十载,又做到了被称为天官的吏部尚书,的确也称得上门生故交便天下。
若是可以的话,宋赣这样位置的官员,做一个只效忠昭明帝的纯臣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他的女儿是后宫中贵妃,外孙是三皇子,太子去了以后,三皇子便成了昭明帝还活着的儿子中年岁最大的。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由不得宋赣做选择了。
宋家已经彻底绑上了三皇子的战车,要么更上一层楼,要么就粉身碎BBZL骨。
这中间不存在第二个选择。
就是宋赣,其实也是野心勃勃的,在这宦海里沉浮,谁不愿意进一步在进一步,做到那最高之下那最高的位置呢。
宋贵妃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只在皇后之下,三皇子占了年长的优势,又是个聪慧的,天时地利之下,坐上那个位子的把握也就更多了。
可谁能料到,就因为一场意外,三皇子便躺在了床上,彻底起不来了。
那场意外到底是不是意外,宋赣心里也是有诸多猜测的,可到了最后,却没有查出什么来,只是发落了三皇子身边跟随的下人。
三皇子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跟那个位子彻底无缘了,宋家虽然看起来还热闹的很,可也危险的很,以后继位的新君,不知道能不能容得下宋家呢。
宋赣为此每夜煎熬,却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若是宋家跟三皇子没有血缘关系,那或者还好脱身,可有这一层关系,三皇子倒了,宋家也脱不了身了。
若是他没在这么高的位置上,说不定还能有转圜的余地,可他身为吏部尚书,又是三皇子的外祖父,四皇子和六皇子是绝对容不下他的。
是一定要把他给拉下来的。
到了今日,这一切终于来了。
宋赣自然知道这是别人的算计,不过这一切躲是躲不过去的,他自然要为自己喊冤。
昭明帝的脸色也不很好看,他却没发脾气,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宋赣在家里反省几日,却没说怎么处置他。
这样宋赣的心里却更不敢放松了,这就像一把刀架在你的头上,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这样心里反而更没底了。
宋赣被告发,最着急的就是宋贵妃了,儿子现在已经没有了前程,父亲若是再出事,那宋家可就彻底完了。
宋贵妃收拾一番,到了昭明帝的寝宫,却连他的面都没见到。
自从慕慎思摔断双腿躺在床上,昭明帝待宋贵妃反而比往日里更好了,不但平常的赏赐加厚了几分,宿在她宫中的日子也多了。
可宋贵妃是万万没想到,出了这种事情,往日里十分宠爱自己的昭明帝,竟然连自己的面都不见了。
宋贵妃神情哀戚,对着吉祥说道:吉祥公公,麻烦你再去通禀一声,本宫想见见陛下。
朝堂上的事,吉祥比宋贵妃知道的更多,看在往日里宋贵妃没少给他送礼的份上,吉祥小声说道:贵妃娘娘,这会儿您还是不要求陛下了,照规矩,后宫是不能干政的。
宋贵妃不是蠢人,吉祥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谢了吉祥,没再说什么,失魂落魄地回了自己的金华宫。
前朝发生的事,慕长歌自然也知道了,赵皇后皱着眉头问她:璎奴,你看宋赣这次能躲过去吗?慕长歌拨弄着手腕上的珠串,轻声说道:母后,宋尚书结局到底如何,还要看父皇的意思。
只是四哥跟三哥BBZL一向不对付,宋赣跟四哥之间龌龊颇多,这次有人突然发难,若说背后没人指使,我是不信的。
赵皇后就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慎言现在风头正盛,怎么能容得下宋赣坐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呢,要知道整个朝廷的管理考核,都是吏部的分内之事,宋赣在吏部一日,慎言就一日不能安心,自然是要拔除这颗让他坐卧不安的钉子。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我们只要坐在这里看戏就好。
慕长歌和赵皇后的想法却不一样,她看向坐在高位的母后,轻轻松松说道:母后,即使四哥和宋尚书争斗起来,真正的得利者却不是我们,六哥可在后面看着呢。
我可不信六哥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定会在这里面添一把火的。
慕慎风以前在宫中并不怎么引人注目,行为也是十分中规中矩,可自从慕慎思出事以后,慕慎风突然就开始展露头角了。
直到这个时候慕长歌才发现,她的这个六哥并不像以前表现的那样常鳞凡介,相反他才思敏捷礼贤下士,在朝堂很快便有了贤名,就连仕子当中,嘉阴王的名声也流传开来。
一个平凡无奇的人,当然不可能突然变得聪敏起来,这样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慕慎风以前不出风头,并不是他没有这个头脑,而是他收敛锋芒,装出一副平凡的模样。
怀德太子在的时候,储位自然轮不到慕慎风。
等到怀德太子不在了,他前面还有慕慎思慕慎言,慕慎风一没有得力的外家,二年纪稍幼,三朝堂上也没什么势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展露头角,慕慎思慕慎言自然就会对他防备万分,日后不管这两人谁继位,对他都不会太好的。
相反,他若是个平淡无奇之人,等到新帝继位,为了显示自己仁厚,反而会对他这个平凡的兄弟更恩宠的。
谁知道慕慎思出事了,因为慕慎思出事,昭明帝对慕慎言也有了防备,这个时候他在显露出自己的才华来,昭明帝反而会更高看他一眼的。
距离慕慎思摔断腿刚半年的时间,慕慎风在朝堂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了,虽然实力还比不上慕慎言,可也有了和他争夺皇位的资本。
慕慎思出事以后,在慕慎风办好昭明帝吩咐的第一件差事后,慕长歌就对慕慎风有了十二分的警惕。
在她看来,能蛰伏这么长时间,慕慎风的心性毅力和心机,都实在是可怕。
他甚至比慕慎言,还要让她警惕。
赵皇后点点头:是啊,只要这把火能烧到慎言身上就好了。
慕长歌和她的想法却不同:母后,若是四哥真的被父皇厌弃了,七弟年纪还小,那六哥怕就是皇位的第一人选了,六哥心思缜密,怕不是轻易会让人抓住马脚的。
赵皇后不说话了,她虽然是这后宫之主,可对前朝的争斗,是真的插不上什么手的。
慕长歌也不BBZL说话了,先不说慕慎言真的会不会出事,就是他真的出事了,后面还有慕慎风,这两人都失去几位的资格,慕祺然才能上位。
慕长歌垂下眼睑,开始在心里思量对策。
这几日朝廷上风云诡谲,除了宋赣,又有几位大臣被弹劾,他们都身居高位,背后都或多或少有着皇子的影子。
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有一根弦在紧紧绷着,一派山雨欲来的紧张之感。
小年的前一天,昭明帝终于下了命令,把宋赣和十余位大臣下了狱,这些大臣有的是三皇子的人,有的则是四皇子的人。
前朝动荡不安,后宫中也萦绕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即使是过年,也没能冲淡这股压抑的气氛。
这后宫的嫔妃,低位的小心翼翼,不敢触了高位嫔妃的霉头,高位的几个嫔妃,也都因为儿子而小心翼翼,就只有赵皇后,和往年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好像根本就看不到这宫中的气氛不对似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昭明帝往赵皇后宫中来的时候更多了,只有在赵皇后这里,昭明帝才能放松心情,暂时不去管前朝的那些事。
过年的时候,宫中的嫔妃和宫娥太监,就是装也装出了一副笑脸,昭明帝也暂时忘却前朝的国事,和妻妾儿女们同乐。
可前朝的事一团乱麻,不是昭明帝想忘记就能忘的,过了十五首个朝议,便有人上了奏章,告发四皇子东阳王勾结西胡,倒卖军中武器与西胡人。
这就像是一滴水浇到了油锅里,顷刻间就炸了起来。
对此赵皇后也是有些惊讶,慕长歌倒是平静的很,赵皇后见女儿不慌不忙的样子,就问道:璎奴,你怎么好像一点也不意外?慕长歌看向赵皇后,笑了笑,才又低下头抚摸自己手上的珠串:母后,宋尚书和四哥势同水火,手里怎么可能没有四哥的把柄。
先前三哥出事,宋尚书并没有做什么,现在他和整个宋家都被逼到悬崖边了,自然要反击了。
至于她,只是去见了宋贵妃和慕慎思,挑拨离间而已。
慕慎思的残疾,是他和宋贵妃心上永远的恨,这会儿宋赣又被下了大狱,摆明慕慎言不会放过他们,既然如此,玉石俱焚倒是也好。
勾结外敌可是死罪,昭明帝的震怒自然不用言表,他下令彻查,拔出萝卜带出泥,慕慎言竟然还插手了南方的盐政。
光这一项,就是三百多万银子的私利,将近占了国库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昭明帝当即派了三位重臣去南边彻查,朝廷上风雨飘摇,人人战战兢兢,一场血雨腥风就在眼前了。
慕慎言被软禁在家,安国公也被下了大狱,先前还鲜花着锦的成平侯府,一时之间成了丧家之犬,人人都闪避不及,唯恐沾染上一星半点。
就连宫中的孙淑妃,也被禁足,不能出自己的宫门一步。
一人落就一人起,慕慎言看着落败了,BBZL慕慎风便起来了,这后宫之中最得意的人,便换成林柔妃了。
慕慎言插手南方盐政的事情还没有彻底了结,勾结西胡倒卖兵器的事,却已经水落石出了。
虽然安国公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可却也脱不了干系,应当重罚的。
安国公入狱以后,安国公府便门可罗雀,昔日的同僚好友都避之不及,更有不少落井下石之人。
若是安国公只是犯了事,那还不至于如此,可安国公夫人是四皇子的姨母,安国公府和四皇子一损俱损的,现在四皇子已经彻底失了圣心,哪里还有人敢和安国公扯上关系。
安国公夫人一病不起,白洞庭四处走动,却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帮忙。
慕长歌倒是不怕什么,不但亲自上门看望安国公夫人,还亲自去狱中打点,要狱卒好生照料安国公。
有她在,倒是没人敢怠慢安国公,安国公府受到的明面上的排挤也少了很多。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