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春走后, 宋头目留在余家,向许意迟道歉又道谢。
抱歉迟娘,开始我误会你的意思了, 我乍听以为你故意坑害于我,心里对你颇有怨愤。
竟没想到,你送我这般天大的机缘, 宋某真是感激不尽。
那可是三公子啊,别看他刚才面对三公子的时候, 努力维持着面目的平静,心里早就激动难耐。
他是衙役头目不假,到底是一个小人物,还为了能入正式队伍而想方设法,知府大人是否听过他这一小人物的名讳尚且未知。
看着前途比人强些, 内里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可眼下不同了,将来他办好差事, 在三公子那里挂了号,以后且说不定。
之前他也想办这件差事, 奈何上峰即兵书经承再三阻挠,他心中窝火也无法,有三公子出面何愁事情办不成?这件事总归能落在他身上,还得是迟小娘子在三公子面前提了他的名字, 否则三公子找谁不行, 非得找他?三公子知道他是老几吗?是以,宋头目对许意迟的这份感谢真心实意:以后但凡有需要宋某的地方,宋某绝对会倾尽全力。
许意迟:您言重了。
其实我也没说多少, 只是提了您的名讳, 略略说过您做的事罢了, 其余的皆是杜公子做决定。
您无需这般谢我。
她越这样说,宋头目心中对她越是感激。
如果没有你和三公子说,三公子手边有的是人,哪里会知道我是谁啊?这份感谢你当得起,也无需拒绝,宋某也不喜欠人情。
他这般说了,隐隐有黑着脸生气的样子,许意迟只好接下他的道谢。
宋头目又道:之前这件事是有难度,经承那里另有打算。
眼下三公子愿意插手,便另当别论。
方才宋某听你和三公子讨论有章程,其实我觉得这件事多半会落到三公子这里。
那么,我想讨教一下,你对如何规划一事可有想法?如果说之前他不会问这种话,现在又不一样。
刚才那番严丝合缝的规划,让他深刻意识到迟娘绝非寻常女子,那么她既能提出摊位规划,说不定对如何规划也有一二想法,不妨听听试试。
迟娘实不相瞒,之前你与我说这件事我也有想过如何去分置摊位,只是在如何分给人来说,这点遇到难题。
如果是让他们自己选,肯定是想选地界好的,那些地界不好的,保不齐便没人选,如此也许会有人想走捷径……拿钱或想法贿赂他们,这和他的初衷又相悖。
是以,敢问你可有想法?许意迟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想法,左右都是前世用过的,拾人牙慧罢了,不是她独创的商业秘籍。
她表现得很谦虚,因也不确定这法子一定管用:倒是有几个不成熟的点子,可以供您参考一二。
宋头目一拱手,态度很是客气:有劳。
首先,小吃街摊位规划,以盛京城这样大的地界,应该不止一条,它可以有两条、三条,甚至四五条,在城内的东南西北角等等。
方位仅是一个距离做不得准,当然小吃街其实也不适合多,因为城中人其实有限,就这么写,若都是卖家没有买家,这事儿也做不成。
这话说到宋头目心里,他一脸凝重。
许意迟继续:那么,小吃街放在哪里,选哪条街来改良,实为重要。
宋头目迫不及待问:敢问选哪条街可有讲究?许意迟点头:讲究自然是有的。
我们皆知道,要卖东西肯定买东西的人要更多,这样才能留下卖东西的,也更吸引买东西的,更何况当这个摊位出租收费之后。
那么自然要选择本身人流密集,又很有特色的地方。
至于这个特色是什么呢?宋头目注视着她,眼含期待。
特色可以指建筑特色,比如这条街上的建筑盛京城特有,能展现盛京城独特点,这是一种。
还可以是风土人情特色,依然是体现独特性,比方能吃到旁的地方吃不到的东西、买到旁的地方没有的特色花布,又或者是听到不一样的地方唱曲儿,这些都可以。
许意迟看着宋头目陷入沉思,不紧不慢道:当然还有一点是,可以这里视野绝佳,风景独好,譬如湖畔江畔,夏季荷花朵朵,莲叶接天,在这一派天然美好的小景中,泛舟碧波,品尝鱼货,尝试小吃,岂不乐哉?宋头目试着代入自己想了一下她所描述的场景,的确是够舒适够让人神往之,像他媳妇便喜爱这样的地方。
只是他不解:为何要如此呢?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客人啊。
您想想,盛京城才多少人,若是流民都摆摊做生意,加上盛京城原就有的小摊铺子茶舍饭馆酒楼,您觉得做生意哦的人会不会比买的多?这个问题不用深想,宋头目在心中便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会!刚才也说到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利于计划执行,毕竟生意做不起来嘛,做不起来生意,原先设想的那些成了空,还谈什么利弊得失,不过都是白忙活,对吧?她也不是为了等宋头目的回答,而是让他意识到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于是许意迟在抛出问题后,自顾自道,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确切说化解这一危机,以上所说的选址极为重要,因为这些特色会成为盛京城独一无二的稀罕物,城辖属的县镇居民知晓有这么个好地方,总有手上宽裕些的,愿意来城内瞧瞧。
除了他们,还有外城的人,也会想来瞧瞧。
然后就是本城的人,他们手上赚钱了,再花出去,接着再赚回来,看似手里银钱不增不减,其实已经盘活了这些摊子铺子,您觉得呢?宋头目不好意思说他听得有些懵。
尤其是最后本城的人赚钱花钱又赚钱,怎么就会盘活摊子铺子呢?大家有钱为什么一定会花呢?这年头百姓手里有钱不都先想着攒起来,哪有大方花的?他当然也问出了这些心中疑问。
许意迟既然说了,肯定也要让他明明白白的。
经济循环嘛,这资金周转速度越快,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发展越快,要是人人都把钱藏手里,循环走不动,资金周转速度极慢,经济就活不起来,如此便会产生更坏的影响。
相反,如果好起来亦如是。
百姓喜欢攒钱,是因为他们心里没底,一年只能赚这么些钱,没办法而为之。
可是当他们手上的钱越赚越多,便是他们再喜欢存钱,也会想办法花出一二的。
这里我们得想办法让百姓会花钱,当然这是后话,也不着急。
而且她心里相信,衣食住行四方面,食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抵得过口腹之欲,不然如何解释臭豆腐能日赚几十贯钱?这都是广大吃货的力量啊。
她肯定是不能告诉他臭豆腐的利润,要知道财帛动人心,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面临的人性挣扎也越艰难。
她没必要去考验眼前这个人。
又不是她合伙人。
说了这么多,只刚刚说了第一点。
第二点是,您应该知晓,不同的街道不同的铺子,或者同一个街道的不同位置的铺子,租金多少有差异。
对我们小吃街来说同样道理,您可以将小吃街分成大小基本一样,但总有不太好分的,大小肯定有差别,那么对于大点的铺子租金肯定要贵些,小点的租金肯定要便宜些。
还有就是位置好的租金贵,位置不好的便宜些,这些大家应该都能接受。
宋头目点点头。
这点他了解。
这里建议每个摊位具体租金多少,都写在一块布告栏上,明码标价。
每个小摊贩对这个地方有使用权、经营权和转让权,但是没有地契。
宋头目问:为何要明码标价?许意迟:既然是为百姓做好事,当然不能藏着掖着,明白告诉他们在这里需要多少租金,让他们自己来选租不租,而不是想租又怕太贵租不起,同时又担心会不会这是在坑他们,或者有人租了想转出去,糊弄不知情的,好歹让彼此做到心中有数,再行买卖自由。
您觉得呢?宋头目:……他觉得甚好!他都快怕她问他您觉得呢,他没有觉得,他只觉得她说得都对。
这样宋头目又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一件事:会不会出现这种可能,有人不愿意花钱去租小吃街的摊位,而是去其他街摆摊,然后又吵又闹的,也会影响不好。
这种确有可能。
宋头目脸色微变,孰料许意迟话锋一转,那就让他们不成行。
您应该知晓,肯定有走街窜巷的货郎,这些他们不固定,也会带来些别地儿的新鲜货儿,人不多管起来也费劲,不如让他们按照以往来。
至于其他的,第一可以划出固定的经营区,即可经营街道,这些非全是小吃街;第二在一些确需小摊而又不适合大面积小摊贩出现的地方,划出固定的经营区;第三规划出固定的早市、晚市市场,也划定地方……宋头目听得一愣一愣的,眼也不眨。
以上这三条,是在明白告诉大家,以后小摊小贩会纳入统一的商业管理,没有一条街会逃出管理网之外,只是有快有慢而已,让他们明白晚下手不如早下手。
许意迟掷地有声道:还有第四,发布相应的城市街道管理条例,约束小摊贩,同时设立监督投诉箱,如遇衙役暴力执法,可进行投诉处理。
这样衙役他们都会收着点,也会让小摊心里安心,明白这些办法皆是为了百姓谋利益,而不是为衙役自己或是府衙朝廷谋利益。
让他们知晓,咱们的父母官心里是想着、惦记着他们的!宋头目黝黑的大脸一红,他突然想起来和迟娘第一次见面。
当时在街上,他和他的手下在快意打杂收拾小摊贩……总觉得被内涵了,有那么点儿心虚。
作者有话说:迟娘:呀,你听出来了?真不好意思啊宋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