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052

2025-04-02 00:58:12

东市小吃街改造果然引来议论纷纷,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怨声载道, 各种声音皆有之,这些没动摇杜培春做事的决心,又有宋头目携一众手下强势推进。

来这里摆摊的小贩们依稀还记得他们强势暴力执法的模样, 反对者或有怨言者也只能把苦楚塞进肚子里,或撤摊搬走, 或不情不愿地加入抽签登记行列。

小贩们不满,街道两边商家亦惴惴不安。

他们怕规划过甚,占据他们本就有的门脸,影响自家生意。

这时候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有钱的花钱找门路, 有关系的托关系找门路,可钱也花了, 关系也找了,最后发现这件事竟然不好使?原因无他:因这次的主事人, 是盛京知府家的三儿子杜培春,除非关系大过杜知府,可知府是盛京城最大的官儿,若托到外地的关系再回到盛京城, 自古便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 怎么着也越不过杜知府去。

可想而知,钱花了,笑脸赔了, 关系用了, 一切白搭, 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唯一利好的是,当小吃街真正纳入规划时,他们发现规划中也考虑了自家的店铺的需求,不仅没有占据他们的门脸,还让他们也在外面摆个摊子,以招揽生意,从而和小吃街的整体调性相融。

于是乎,这些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难怪杜三少油盐不进,原来是真为百姓做事啊!为何会有油盐不进一说呢?当然是有人把关系托到杜三少头上,想当然地以为和他搭上关系,便会给自己开个后门,没料到的是送的东西被喂了狗,找上门的人也被放狗咬,做事嚣张又跋扈。

他们气得不行,且等着抓到杜三少的罪证,到时年底皇城巡察官员到了,计划与这回不得不离开小吃街而心有怨言的百姓,好生告他一状,叫杜三少和杜知府吃不了兜子走。

这一计划自然落空了。

这是后话。

且说现在,小吃街改造热热闹闹进行,抽签登记几也进行完毕,明七他们握着抽到的签子,无不感慨许意迟料事如神。

因真的很多有资格的人选,他们宁愿不在这条街摆摊,也不想出租金。

是以,原计划参与抽签的人数和摊位数之比是一点五比一,实际上的比例是零点四比一,这样一来但凡是参与抽签的人,没有抽空的可能,只有选大选小的可能。

那剩的六成摊位无人问津,叫杜培春和宋头目犯难了。

划好摊位,基础的装饰改造完毕后,基本上没耽搁多少日子,抽中签的小摊贩便入主新摊,开始营业。

然而一下子空了那么些小摊,原本人声鼎沸的闹市街,突然之间竟有些诡异的安静,瞬间生出些萧索之感。

宋头目和杜培春自是不能坐以待毙,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奈何收效甚微。

毕竟现在对很多百姓而言,其他街不花钱,他们何必多花钱去这里,把钱省下来不好吗?杜培春为此专门走一趟许意迟那里。

他气咻咻的,也有些挫败地坐在椅子上:小爷听你的,改造也改造好了,根本没人愿意花钱来,这不是白整?已经有人等看小爷笑话了,气死了!许意迟抬眸道:您还记得改造东市街的初衷吗?是为何?杜培春:嗯?许意迟提醒他:自是为了安置流民。

杜培春猛地一拍大腿:对啊,这事儿我怎给忘了!他们不来,爷自要把这些地方给那些流民。

说起来,你之前说的西风如何了?何时能让他们到小吃街摆摊啊?许意迟细想一下,认真道:最快三日,多则不过七日。

前提是您那边的身份证明到位,不会影响我这边培训。

招生的活计,我们已在做了,卓有成效。

只是她没说的是,杜培春好似把办身份证明的事抛诸脑后,她也不敢大肆招揽那些没身份证明的人,只从有身份证明的人里头选,可惜人比较少。

少归少,把杜培春冲冲脸面应是够的。

我们近来也招了些有身份证明的流民,他们学得七七八八,若是您愿意,这些人后日皆可去东市街摆摊,您看如何?柳暗花明,杜培春自然欣喜道:那当然好了。

许意迟:之后还需您帮忙一同发布相关消息,您代表官方,您那边发表的公告更可信,流民们也知西风一事非子虚乌有,而是真实可信,也敢尝试来学习,您觉得如何?前有许意迟卖好,这会儿这点小忙杜培春自然满口答应。

看似是在帮西风,实则也是西风在帮他。

要不然本来热热闹闹的一条街,突然变得空空荡荡,不说,在这里还要额外收取租子,百姓们背后不知怎地编排他。

这件事既然开头了,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等同于说他在做搜刮民脂民膏之事。

两厢愉快达成协议。

许意迟又收获一叠契书,紧接着空了一半多的小吃街多出几家眼生的新商贩,他们卖的吃食很新鲜。

有的专供朝食,一个大铁盘子,摊一层层薄薄的饼,加上油条或炸得金黄酥脆的薄脆,撒上些许咸菜碎、抹上深色豆酱,再叠入青翠的生菜,铁铲子三翻五翻,放入斜开口的油纸包中,便是近来大火的煎饼果子或杂粮煎饼。

与此衍生的,还多了家名为好吃到停不来的辣条,辣条是用豆皮、豆干等豆制品制作,辣椒粉辣油腌制,又香又辣,这两家挨着,有人偏好煎饼里裹辣条,常常是左边买辣条,走过去让人把卖煎饼的把辣条也卷进去。

煎饼火了没两天,辣条的左边又出现一家鸡蛋灌饼,亦是朝食。

两者一个是薄饼卷薄脆,一个是外焦里软内的多层饼,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拥趸。

有人今儿吃煎饼,明儿吃鸡蛋灌饼,唯一不变的是天天买辣条,辣条小摊成最大赢家。

除了这些哗啦啦火起来的,午饭和晚饭的种类也有增多,各色小吃随着西风特有的流动餐车出现,几乎占了东市街的半壁江山。

冰粉摊,有红糖冰粉、花蜜冰粉、鲜活冰粉、奶酪果子冰粉等,各种配料层出不穷,售价有高有低,再加上凉滋滋、甜丝丝的口味,可谓是一出现便收获不少人的喜欢。

凉皮凉面牛筋面小摊,配着清爽的胡瓜丝、手洗面筋,看似简单的吃食却有至少三种口感层次,软和中藏着韧劲儿,清爽中亦有绵绵辣意。

不爱吃辣的另当别论。

凉皮摊一出,许意迟连着三天都没叫大丫做午饭,直接在小摊上买了凉皮吃。

在她看来没有凉皮的夏天,怎么能算夏天呢?但和夏天更配的是烧烤啊!冷饮、烧烤、小龙虾,夏天的快乐三宝。

在古代喝一口冷饮实在不易,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行,水井真的很凉,冷上一夜,跟在冰箱里放一夜差不多。

她也教了几个专做饮子的,冰镇酸梅汤是基础,还有各种鲜果饮、中药饮子、茶饮通通安排上。

只是这个成本一下子提上去了,大家不乐得自我创业,许意迟自掏腰包办小摊,安排培训好的人上岗经营,管事的话从里头选了个得力的。

烧烤摊也是遇到的难题。

既然能开奶茶饮子小摊,烧烤摊自不会放过,哪怕是自掏腰包也无所谓,反正她现在有钱了,一个烧烤摊,几个烧烤架子贵则贵矣,并非正不起来。

于是,许意迟豪迈挥手:来一个烧烤摊!烧烤自古以来便是夜市之王,当然也有人说夜市之王是小龙虾来着。

许意迟觉得,这两个都是夜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试问哪一家夜市,烧烤摊不整小龙虾?很少很少。

凭借着对烧烤摊的预判,许意迟很有先见之明地让赵靳凯多招一批人进来,让这些人至少能撑起东市街三个最大的摊位,成为东市小吃街靓丽的风景线。

而烧烤一出,果然所向披靡。

本来走衰的小吃街随着层出不穷的新鲜吃食,渐渐网罗一批忠实的食客。

朝食和午饭尚且还好,毕竟有的人赶着上工,没法跑太远的路。

夜市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间正是大家都下工的时候,一天的辛劳结束,自然想邀三五好友来消遣松快,走在街上闻到迷人馥郁的肉香,再放眼望去,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街道,几缕青烟袅袅而起,充满人间的烟火气。

这时候哪还会想去别的地方?不自觉地走向这里,看着一桌又一桌的人,在露天的街道,热热闹闹地举着串儿,欢笑着、痛快地品尝,自己基本不用多想,已是坐在桌前,点上一盘想吃的、小二推荐的地道吃食。

是以,本来还让杜培春有些焦头烂额的小吃街,因着烧烤摊的加入,猛地吸引了不少的人流。

自有精明能干的小贩,他们擅长算账和把握时机,瞅准这个机会,赶紧入驻小吃街,使得最开始只有不到四成的小吃街,加上西风学员的流入,以及后来小贩的进驻,摊位竟然满了?!等着看笑话的那些小贩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当然是不相信的:怎么可能满了?人都傻了不成?这里是要花钱的啊,何必白花钱给他们!给他们带话的人,看到他们这般呆楞的傻样,只道: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一去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扑鼻而来的烧烤香气,强势而霸道,掠夺他们的味蕾,引得他们的腹胃在大街上毫不客气地唱响空城计,简直是一点面子没给留。

然后他们看到,有一片地方乌泱泱的一群人坐在小桌前,嘻嘻哈哈,好不热闹,人手一根签子,然后大快朵颐,吃的是签子上的东西。

这块地方要说占了整条街或者大半个街,那是有些夸张。

可是它周边围着的人太多,以至于让你产生错觉:好像整条街都是在为它陪衬,只看得见它而看不见其他的,那其他小贩们会乐意吗?应该不乐意吧?烧烤摊周边的小贩若知晓他们的想法,肯定说:只有傻子才不乐意!正是有烧烤摊的存在,他们卖东西变得更容易了些。

甭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用的,有些人在吃烧烤的时候,还喜欢吃饼、吃面等各种主食,烧烤摊忙不过来不卖这些,或者卖的也是简单的炒饭,那么自然不影响食客们顺手买些李记的捞面王记的拌面还有张记的馒头。

除了主食,还有喝的。

干撸串不喝冷饮,那感觉就差了啊!许意迟的奶茶小摊开在旁边,冰镇酸梅汤最后欢迎,其次是冰茶、鲜果饮,只要是冰的,都有爱好者。

还有冰粉摊儿,也趁着烧烤有一席之地。

不光是他们,周遭其他不一道的小摊贩也十分沾光,哪怕是连卖纳鞋底、图样子的小摊,或是卖蔬果鲜花的小摊,都有受到烧烤摊的影响。

因为烧烤摊的食客实在太多了,他们多是几人来此,有时一人排队,其他的人随便在附近逛一逛,随手买个小玩意儿,林林总总加起来就不少了。

综上这些,东市街小吃街的改造工程算是圆满落下帷幕。

这一切都得益于烧烤摊。

而烧烤摊食客多,有的食客慕名而来,有的食客抱怨距离太远,强烈要求烧烤摊开分摊,于是流民转正、流入烧烤摊、获得一正经谋生手段的也越来越多。

三儿子要搞这些事,杜知府说是放给小儿子做,也不可能完全不管,时不时让属下汇报情况,得知他把这事儿做得有模有样,在饭桌上夸了几次杜培春。

一朝翻身的杜培春此刻大剌剌坐在余家堂屋,对许意迟许诺:这件事办得好,以后你有需求,小爷我绝对头一个满足!作者有话说:写这章的时候莫名有种要完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