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意迟要说的有三件事:第一, 她之前和大家合伙的摊子、铺子,分成比例要修改。
她原占四成,经营一方占六成, 现在改成,她占三成,经营一方占六成, 剥出的一成可奖励给有潜质的下人,或者全留给经营者。
第二, 她往后不再干涉经营。
这也是之所以降低分成的原因,是因为她往后要安心当一个只拿分红的股东,至于经营的路能走到哪里,全靠掌舵者,与她无关。
她也不必再多费心思, 且她现在费的心思也少。
真正出力的是这些经营者,她多腾出点儿, 也便于绑住人心。
虽然现代和古代的契约制度有所差别,但是在任何时代, 利益绑定都是最稳妥的,有彼此相互的利益,大家的合作方才能够牢靠。
这样做还有一点是,以后晚上明七沈嘉乐他们下了工, 不必再来她这里数钱算账分钱了, 他们要有独立的账房,按季度结算分红。
第三,她要买地, 建学校, 拉股东入股。
隔壁的院子四间屋, 规划利用,只适合小打小闹。
如今她要把精力全放在烹饪学校上,不再像之前那样,有一单是一单。
西风,该有西风的位置,这才是真正做学校的模样。
哪怕她这所学校,和世人不一样,她也无所畏惧。
谁说学校只能教四书五经?没有这个规定嘛。
也不是人人都想走科举,人人适合走科举。
像西风这种专业类极强的学校,也该有一席之地。
她那天数完钱,手上的钱够把隔壁的院子买下来。
真做学校的话,隔壁院子太小了,根本不够。
这意味着,她手上钱不够。
以后我会专心做西风,它是我的心血。
我打算买五百亩地,建学校。
沈嘉乐惊得跳起来:啥?五百亩?这……这也……太大了吧?后面四个字,他瞥见许意迟的神色,登时咽回去。
赵靳凯和胡大鲶也颇为惊讶,云婶和陈柔则满面担忧,明七表情淡淡,好像没什么反应。
五百亩的确很大。
我也没打算一口气建完,毕竟钱不够嘛。
西风作为她的大本营,她其实不知道西风可以做到哪一步,也没想那么多。
五百亩的确很大,她也没打算全部用来建学校啊。
初期能用完一二十亩,估计都差不多了。
至于剩下的其他地,作为西风的培植基地,一来教学生,二来给合作伙伴们提供原材料,三来也可以有一个小型商务区嘛,让经济循环起来。
你觉得不买五百亩,我自己的钱不够?许意迟挑眉看他。
沈嘉乐立时坐好了,答道:师父,您的良苦用心我懂了。
许意迟:?沈嘉乐一本正经清嗓子:您是为了带我们赚钱!为了让我们有钱可赚,您才如此的。
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许意迟:……想得有点多了。
她单纯是想买地,又没那么多钱。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房子又不能像现代盖个五六七八层,两三层算高的,再高嘛……只怕不好支撑,容易带来隐患。
买地的话,许意迟这边拿大头,占比例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由明七、沈嘉乐和赵靳凯、胡大鲶分。
结果发现,他们一个个穷得很,最后占比变成了许意迟百分之八十,沈嘉乐、赵靳凯一人百分之七,明七百分之六。
明七竟然没有他们俩有钱?许意迟意外地看了眼明七,结果收获明七一个幽怨又气闷的眼神,许意迟:?咦,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至于胡大鲶、陈柔和云婶三人,胡大鲶没钱,后面两人一是没钱,二是他们认为这是主人家的东西,她们不该掺和。
当然,最重要的是没钱啦。
不过他们最后凑在一起的钱,只有三千两,按照旱田五十两一亩的话,只能买六十亩。
刚才还嫌买地多的沈嘉乐,这会儿倒有些丧气在身上:我们距离五百亩还好远啊……许意迟瞥他:我本也没打算一口气买五百亩,只是规划五百亩,懂吗?话是这么说,她当然想一口气买下五百亩。
也知道,这有多不现实。
一开始至于二十两银子的她,现在一口气有两千多两,短短几个月,相当可以了。
过一年,未必没有两万多两。
她不着急,徐徐图之。
于是话锋一转,虽然不能一口气买下五百亩,我们是照着五百亩的计划来,所以不要良田,旱地,最好是那种连草都不长的地,这样给它压下价格,还能买更多。
周边的地,也最好差不多。
沈嘉乐拍马屁:师父说得在理!拍完马屁,他又忧心忡忡,师父你真不管豆腐坊了嘛?我以后怎么办啊?许意迟:凉拌呗。
沈嘉乐:……说是这么说,她还是多说了一句:你先稳扎稳打,不要着急。
盛京城内的豆腐摊子刚铺开,往后还有发展。
再说随着盛京城内的豆腐摊多了,保不齐往其他地方蔓延,到时候你想想,这是不是你的机会?沈嘉乐眼睛一亮。
许意迟又道:且记着八个字,顺势而为,机不可失。
沈嘉乐受教,心满意足。
赵靳凯向前,问:师父,您办学校那我嘞?还继续招生吗?许意迟不答反问:之前你犯错的原因想明白了吗?赵靳凯恭恭敬敬道:想明白了,是我太急了。
急功近利,乃为大忌。
许意迟语重心长道,我可以理解你想赚钱的想法,但是过于急迫地开拓,只会降低质量,拉低效率。
这回招生工作,你暂时先别管。
他眼神黯下去。
许意迟话锋一转,你先负责买地,建学校。
我会画图纸,按照这上面来,磨磨你的性子。
你若是不愿意,也可以继续去管小摊,这也我不管你。
赵靳凯赶忙道:不不不,师父我愿意。
这些事情大概敲定,陈柔云婶胡大鲶还继续在小摊摸爬滚打,以许意迟为东家的有几家小摊,许意迟交给云婶来总管,陈柔辅助。
这些往后你们二人负责,该如何发展,该怎么布局,全由你们来决定,我把控大方向。
当然,因为你们做得多了,报酬自然也会多,不再仅仅拿月钱,年底还有提成。
因这些摊子是许意迟个人置办的产业,她无需和其他人分收益,云婶他们的提成也是根据业绩来提。
总而言之,你们干得越好,带领下面人产生的效益越多,你们的提成也越多。
所以,不必一定自己守摊子,也可以雇人的嘛。
陈柔和云婶相当惊诧,她们好一会儿没回过神。
等回过神后,云婶最先问:迟娘,你的意思是我们还可以决定再开新摊子?许意迟点头又摇头,她们二人疑惑地看她。
不止,不只是小摊,也可以是铺子、甚至是酒楼。
许意迟掷地有声。
蜡烛哔啵作响,映在她们身上,耳畔声音震得她们心神激荡。
她们从未想过人生还有这种可能。
酒楼可能暂时没合适的生意,等等看。
有合适的我们是一定要做的。
都说古代物资不够丰富,百姓吃得单调。
实则不然,现代一些吃食,古代的确没有。
同样的,古代很多动植物啥的,在现代都成了保护动物,也是不可吃的嘛。
古代人能吃会吃,她有的时候还会担心,会不会现代的吃食在这里走不通?臭豆腐给了她自信,她觉得美食是相通的。
哪怕一些现代吃食,看着不如古代精致细腻,但有些东西吃的就是一个不精致,一个满满的烟火气,比如烧烤、火锅、串串香。
她可是惦记这些许久了。
虽然她以后要开学校了,这些到时候适当提点云婶和陈婶两句,让她们安排起来。
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胡大鲶搓搓脸,看上去有些郁闷:我感觉我就是来听听,没我什么事嘛。
要钱没钱,要人吧……他经营一个摊子,分身乏术。
看来得像师父说的,找个人替他干活,他不能只一个摊子,不然下回他还是没钱。
赵靳凯则在他说话后拍了下他后脑勺:你瞅瞅你说的这个啥话,你能来就不错了。
说明师父还想着你,你想想那些没来的。
这么一说,胡大鲶心里有了安慰,倒也好受许多了:也是。
行了,赶紧回去吧。
今日来得早,说得话多,时辰也不算早了。
许意迟催促他们回去,便打算回屋,只是刚一回屋,院里响起磨磨的声音。
吱哟~吱哟~吱哟~在偶有蝉鸣虫叫的深夜,十分清晰。
咦,明七这是咋了?许意迟穿上衣裳,走到院里。
那里,明七像一个吭哧吭哧不会累的老黄牛,不知疲倦地推磨。
明七,早些休息。
你明日还得出摊呢。
明七不吭声,好像没听见似的。
明七?明七还是没声。
许意迟又喊了一声,明七还是一声不吭。
这下,许意迟知道明七的情绪有些不对了,好像是故意和她生气、引起她注意似的。
许意迟喊了几遍他都不吭声,也不想在大家都熄灯睡觉的时候大喊大叫,于是她走过去,拦住他磨磨的步伐,道:你怎么了?有什么话直说,你这样憋着气,你不吭声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想怎么了啊?明七低头看着比她低许多的许意迟,知晓自己这气来得没来由……谁说没来由!明明他是二师兄,明明之前说好了的,她都给忘了!明七终于不再不说话了:你想想今天的安排是不是少了什么?作者有话说:明七:你忘了你给我画过的大饼?你的眼里只有臭豆腐,我的米粉算什么?你是不是都忘了?迟娘:我不是,我么有,别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