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068

2025-04-02 00:58:12

说是给小时想清楚的时间, 许意迟心知,如果最近找不到合适的,陈掌柜必会让小时顶上, 前提是他能吃下这份苦,也能够胜任。

对小时主动求学,想要担重任一事, 她不会拦着,相反当时虽没说什么, 心底也对他的评价高了一层。

这是个能抓住机会的,就不知道心性如何了。

果然如她所预料的那样,陈掌柜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陈掌柜在和小时一起跟许意迟学小龙虾的做法时,隐隐透着几分心虚和愧疚。

她不知,这回没找到合适的人员, 是他的好友老孙在背后出了一份力,把要跟一个黄毛丫头学厨艺的事儿好好宣扬了一番。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老孙作为一个十多年经验的厨师, 他也有自己的厨师圈子。

盛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厨师他们虽不在一处做工, 各为其主,也不妨碍他们有厨师的圈子,会时不时交流些圈内趣闻轶事。

比方说,之前兴起的西风。

他们知晓西风的存在时, 皆不将其看在眼里。

这也是推己及人的思路来的, 试问他们自己,肯定不会别人给几两银子,就把自己的家底儿(谋生的底牌)透给别人。

后来吧, 从西风出来的那些小摊子一下火了, 成了不少食客交口称赞的谈资——他们有些在大酒楼做工, 那些地方的食客多是贵人,这些贵人们一谈论,听得多了他们不免也有些慌了。

这会不会抢他们的饭碗啊?毕竟他们靠大酒楼吃饭,若是酒楼的生意被这些食摊抢走,他们岂不是要失业?也是之后这些小食摊虽然火爆,很多爱吃这口的贵人们,多是来大酒楼该吃吃该喝喝,再派小厮或跑堂去跑腿买来在店里吃,这些隐隐不安的人方才放下惴惴不安的心。

小打小闹嘛。

上不了台面。

也就没有人把西风当回事了。

孙义吧,他自然也是这个想法,对西风不多看得上,特别是是当他知道西风背后竟是个十岁的小姑娘,还要教他学厨,他真是……差点没把大丫笑掉。

我吃过的盐都比她喝过的水多,就她那个细胳膊细腿还来教我厨艺,真真是把我大牙笑掉了。

也就老陈当回事,难怪西风火那一阵子不成气候!他这些话是在某处吃酒时,同人说起来的。

有他这个话,别人再详问一下细节,他添油加醋好不得意地讽刺一般,圈内人听了无不送出两个字评价——胡闹!再加两个字:十分胡闹!这份背后的宣传,直接结果是陈掌柜找不到合适的人,也没人愿意来。

谁也拉不下来脸跟一个十岁的女娃娃学厨艺,这话说出去得把脸面丢尽了,自己个儿也别在盛京城这地界儿混了。

陈掌柜知晓孙义出的这份力后,两人大吵一觉,不欢而散,多年的友谊摇摇欲坠,而当着许意迟的面,他也不好去说老友的坏话,唯有打碎了牙往肚里吞——谁叫他识人不清呢!这件事最佳的获利者便成了小时。

他瞅准时机,抓住机会,甚至给出军令状,要证明自己可以。

这份魄力和勇气,许意迟不会不给机会。

他也说了自己的想法:东家,我一个人不行的话,我还有兄弟们。

我累了,让他们顶上。

你放心,我绝不会泄漏方子的秘密!许意迟:你的那些兄弟是那天跟你过来的乞丐吗?小时神色一顿,到底实话实说:……是。

他低下头,声音有几分艰涩和忐忑,大家过活不容易,我幸得遇见东家,他们求上门,我想能帮一把是一把。

如果给东家添麻烦,我……东家放心,我绝不会给您添麻烦的!最难办的是身份证明,很多小乞丐都没有。

这也是她当初拒绝他的原因。

现在嘛,她想想道:酒楼的增减人,你需要和陈掌柜商量,这部分他负责,我不会插手。

你如果能说服他,身份证明不是大问题。

小时惊喜不已,激动的他颤动着嘴唇,内心一腔感激,却有不知该如何道谢。

于是他扑通跪在地上,哐哐哐连嗑三个实实在在的响头。

许意迟都觉得,他头不疼,地也疼了。

他再站起来,额头红红的,显然是肿了。

他浑然不觉,认真同她保证:东家放心,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虽然东家说让他听陈掌柜的,他也打定主意:在涉及绝味虾的生意时,他肯定都听陈掌柜的;生意之外,必是以东家为主。

如果陈掌柜和东家有冲突,让他做一个选择,那还用选吗?必是东家。

唯东家马首是瞻。

许意迟可不知道,她无意间的一次心软和善意,会收获了一众忠心耿耿的小弟,这些人在她以后的日子,指哪打哪,成为她身边的肱骨之人。

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

香辣小龙虾和蒜蓉小龙虾的方子,她以前在外出觅食的时候,恰好遇到一家独家秘制的店铺,这家在满大街的小龙虾中厮杀出来,口味独特又令人念念不忘。

她多吃了几次,约莫能猜出用料,之后去的次数多了,和老板(老板便是厨师,后来带出徒弟,自己下厨便少了)聊天,对方知晓她肯定不会开店抢生意,也愿意和一个懂行又嘴甜会夸人的姑娘多聊几句,说得多了,她便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她还记得,当时她把方子和具体配料做法说出来的时候,老板惊愕得瞪大眼,简直无法相信这种事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还是许意迟说,她只会吃,真不会做,老板才收起惊愕。

用老板当时的话来说:算了算了,你是有真本事的人,我就是藏着掖着你一吃也能猜出来,你要真想做这门生意,我拦着你也没用,不如结个善缘。

没想到,隔了一个时空,她倒是真做起小龙虾的生意。

不用她多祝福,陈掌柜和小时也知晓具体的配方比例得保密,这个是他们一开始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配比,具体做法上,他们两个要学,陈掌柜也安排了三个人跟着同学,其中就有一个小时的好兄弟大石头,因为他年龄大,身板硬实。

主要其他几个豆芽菜似的,实在太小太瘦。

许意迟记得,当时来闹事的没这个人。

那些豆芽菜被安排洗虾,他们工钱便宜,卖力干活,着实省了不少费用。

陈掌柜挺会用人。

她心中感慨。

这些小乞丐从乞丐到有一份正经活计,能正经地一日三餐、睡觉有屋檐避雨,穿干净衣服,已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了。

这样可不就对工钱就要得少了嘛。

她肯定不能说陈掌柜不对。

挺好的,她觉得。

这些人都还小,也是做一份好事。

绝味虾的经营她交给陈掌柜,开业之前和之中的营销,她也给了几个点子。

这个时候没有转发朋友圈集赞,就可以免费得一份小食之类的。

他们在门口摆了一块板子,上面写有开业当天六人以上的,送一份小食;十人以上,送一份小食加饮品。

这是其一。

大家都爱占便宜,一听有免费送的,当然会邀三五好友凑人头,为的是那份免费小食。

同时,开业前三天,消费满多少,会有资格参与抽奖活动。

抽奖嘛,参与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最大的奖是三次免单。

这种营销方式在现代常见,是商家吸引人的噱头,在这里可不常见,大家一听免单,最小的那份奖是送一份饮品,根本没虚的,一时间,激发无数人的热情!这是其二。

还有其三嘛,开业之前拉满期待值,放出一些噱头,比如:你有没有听说那个装修奇特的店,好想要开业了。

听说当天春柳先生会去啊?咦,我咋听说知府家的三公子也会去呢?那不对啊,我这边听说何老太爷也会去,不是说读书人最不好口腹之欲?你们不知道吗?知府大人也要去啊!这就是名人跟风效应了。

成为不了名人,那就去他们去过的地方,吃他们吃过的东西,也幻想自己可以沾沾名人的名气。

这在哪里都是有效的呀。

只不过当许意迟得知,知府杜大人和何老太爷也会去的时候,她也是蛮惊讶的。

这两个人都不在她的计划之列,也没专门去邀请,毕竟她开门做生意,拉这些人来有点小题大做之嫌,还平白要赊欠一份人情,不是她做事的风格。

但是他们来,她双手欢迎!蓬荜生辉嘛。

三管齐下,后来听说还有第四管——老饕们吃了绝味虾,自觉成为小龙虾自来水,在茶馆、饭馆、酒楼和坊间无不为小龙虾打广告,引得一批又一批人心向往之,欣然往之。

绝味虾没开业时便提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等到开业那日,喷香麻辣、红艳亮眼的小龙虾一时间拉满众人的期待值,明明刚进门时有人嫌弃上手吃虾不雅观,几息过后,那点小小的埋怨也得淹没在嘶哈嘶哈嗦虾的声浪中。

然后凡是吃过小龙虾的人,进来之前再是吹毛求疵,进来之后皆是扶着门栏出门,对小龙虾大加赞赏。

若说之前还有人唱衰——当然是以孙义为主的那群厨子圈里人啦,他们觉得西风上不得台面,在坊间听了那么多次大家热烈讨论的小龙虾,也都撇嘴不屑:现在叫得这么欢,没人买就惹了大笑话了!然而没人买,是不可能的。

开业当天排起的长队,直到打烊才散去,之后的十多天里,排队的人只多不少!还有很多回头客!这让唱衰的人彻底傻了眼。

作者有话说:虽然这本成绩真的很差,但我想起上回我一问有没有在追,好多小可爱冒泡,我就觉得好感动~是我坚持的理由,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