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霖和温书青也是诧异的,两人对望一眼。
温书青说道:想来,南吴新帝应该是要与大蜀结盟。
相对而言,他这做法算是共赢。
不但对他自己有好处,对大蜀也是有利。
大蜀能得到与南吴的和平,以在应对西魏……甚至北齐的战争中,得到助力!对他而言,娶了五公主,不但赢得相熟的老朋友为妻,还能巩固他的皇权。
亦算是两全其美。
她会这么说,不是没有原因的。
那梅玉卿要娶皇甫玥,除了有老交情以外,也有利益的瓜葛。
可以说,这个方法十分完美!对南吴来说是战乱中自保,对梅玉卿来说是内乱中自保!皇甫玥能不能想到这一层,温书青不知晓,不管她是否能想到,温书青都要跟她说!因为,皇甫玥嫁去南吴,对大蜀有利、对柳拭眉有利——简直就是把指着自己背后的一把刀给换了个方向!如此一来,大蜀西征西魏、防范北齐,背后有姻亲南吴助力,对女帝柳拭眉来说,可以说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当然——皇甫玥真的嫁去了南吴,如何拉拢住梅玉卿,令他为自己倾国倾城,那也就是皇甫玥的本事了。
倘使,像北齐把公主——何妃——皇甫晔的生母嫁来了大蜀,却并没有在大蜀有什么建树,也没有为北齐做什么贡献,那种就是一颗废棋!皇甫玥虽然傻白甜,但那是性格。
多少人,其实道理说出来头头是道,什么都懂,分析起别人家的事简直就是专家。
但一到自己的身上,就手足无措、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而皇甫玥,就是这类人。
经过温书青这么一番直白的剖析,她哪能不懂其中的关节勾勾绕绕?只是……她垂下头,没有说话。
皇甫令尧见她这般。
又道:我若不想尊重你的意思,直接国书回复南吴,同意将公主玥送去和亲,一道圣旨下来,你也拒绝不了。
这话,说的冷硬。
他脸上已然完全没有过去的嬉皮笑脸,而是沉冷凝重,回来之后他几乎就没有过真心的笑容。
他又道:站在我的角度,我媳妇儿的角度,把你送去和亲,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局面。
但皇甫玥啊,过去十几年,你也不曾与我为难,我也询问一下你自己的意愿。
皇甫令尧叹了一口气,道:你若愿意,我便立即回国书。
若不愿意,也不勉强你。
只是需要加紧南面的防守而已!梅玉卿会发来国书,那就代表着,他接受了柳拭眉抛出的橄榄枝——帮他巩固权势,不被曹皇后所掌控。
只不过,他又提出了更有力的联盟方式——联姻!自古以来,联姻确实是家族与家族之间合作的最紧密、不可瓜分的联盟。
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今日的朋友,明日就可能成为你的敌人。
但今日的亲戚、明日就算是个拖后腿的、神烦的、叫人发疯的,他依然还是你的亲戚!但凡皇甫令尧不尊重皇甫玥,直接将她推出去,为大蜀谋求安定,那完全可行。
可他还是没有逼迫她!多谢二皇兄。
皇甫玥如今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了。
所谓患难见真情。
他们落到今日的局面,不但没有对他们下脚踩、还出手相帮的,就是柳拭眉。
而柳拭眉眼下的情势很不好,需要帮助!皇甫玥心里已经想得有一半一半了,但她还是道:二皇兄,容我考虑几日,可以么?行。
最多五日。
皇甫令尧说道:五日后,你若不愿意,我就会发国书,回绝了这门联姻。
另外,只能通过别的方式跟他合作了!别的方式——譬如,一起攻打西魏,共同瓜分战果?只不过,南吴要攻打西魏,就是要搞魏逊的南境,按说,这块大饼本来就是他囊中,不是非常划算!皇甫玥本来还想去探望柳拭眉的,但皇甫令尧不让。
她也不强求,出宫之后,回到了敦愚王府后巷的小楼。
杜若坐在屋檐底下晒太阳,见她回来,问:突然召你进宫,所为何事?皇甫玥走过去,在一旁坐下,将南吴求亲的事,给她说了。
听完后,杜若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站在你嫂子、你的好友的立场,我是觉得,那位南吴的新帝对你还是不错的。
从我对他的观察来看,他心里有你,你与他在一起日子肯定好过。
经过我这一遭,你也应该知晓,女人啊,嫁一个爱自己的男人,总比嫁给不爱自己的人要来得幸福一些。
更不要说,自己深爱的人,心思全在别人身上了。
尽管一直在养胎,但人的精气神,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全靠心中信念。
杜若陷足于情爱,将太多的希望寄托于这份爱情上,尽管先前明明知晓皇甫贺不爱自己,但他对她依旧尽了做丈夫的责任。
于她而言,足矣。
可丧夫之痛后,她也宛若鲜花失去了水分,迅速枯萎。
说话做事都没有了活力,明明怀着新生命,却像行将就木的老太婆似的。
皇甫玥转头看她,道:小若,我哥他……虽然……不知道从何安慰起!老实说,她也是直到皇甫贺死的那一天,才知晓:原来他心里一直还惦记着柳拭眉!情爱的事,命运对人下手,何其不公!但,从另一方面想,又何其公平!因为,人的失去和得到,都是守恒的。
这里得到了更多,那边就可能失去更多!杜若也好、皇甫玥她自己也罢,从小到大过的都是锦衣玉食、风光无限的生活。
杜家对子女爱护、给女儿也有不亚于儿子的培养,父母兄长对她都算疼惜。
皇甫玥虽然身在皇家,却在曲映蓉良好的保护下,过着肆意妄为的日子。
在亲情上,她们俩都是赢的。
而在感情上,她们俩都是亏的。
我也就是有感而发而已。
杜若唇角微微勾起,但笑意并没有什么愉悦。
她又叹了一口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