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种田奋斗史 > 第14章 拿竹篓 上

第14章 拿竹篓 上

2025-04-02 00:58:53

幸而即将到家,这离自家只有几步路的距离,杨稔朗声喊道:如松,在不在家?拿个木桶出来。

今天男人没事,儿子又总是闹腾,杨稔就干脆将孩子给他带,自己出来摸田螺。

陈如松刚巧在院子里逗儿子,听见媳妇的声音,赶紧出来看。

怎么了?声音是听到了,但具体说什么他就没听真切。

看着男人抱着孩子,杨稔打消了让他拿东西的念头,竹篓烂了,我去拿木桶来装。

抱着儿子,陈如松便只点头,没有抢活,夫妻俩第一次当爹娘,对于孩子是高度重视的,一手抱孩子一手做事是不行的,生怕伤着孩子。

家里就这个竹篓,坏了就没有了,明天你去我娘家拿一个回来吧。

虽说能修,可修过的也是坏的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破了,还不如换个新的,这个修修用来放置东西,就不拿来背了。

杨父竹编手艺不错,当初分家,家里只分到两亩多田地,租了几亩田地,可租的田地要交租,剩下加上自家田地产的粮食也不够家里吃用。

还是靠着杨父每日编制竹制品在镇上每三日一次的赶集上卖些银钱,他们一家子才生存到现在。

好。

陈如松没有异议。

说到让男人去自己娘家,杨稔想到了许久没来的秋若,不知道她那念头改掉没有。

你明天晚点去,刚好玉米现在可以吃了,我先去地上摘些玉米你拿过去,一个竹篓爹娘肯定不会收钱,那玉米就当抵竹篓的钱了。

家里地少人多,种的玉米爹娘都舍不得吃,每年都是她跟几个弟妹尝鲜,剩下的都是留着成熟磨成粉当主食的,成熟的玉米磨成粉顶饿。

自家分得的三亩多旱地,有三亩都种了玉米,儿子还小,只有两个大人,粮食还是够的,吃些嫩玉米也不怕。

至于陈如松的想法,杨稔熟悉男人的性子,知道他不会有意见的。

果然,陈如松闻言直接点头,半点犹豫也没有。

抱着儿子摇了摇,视线到了鱼塘,他想到这鱼养了这么久还没送过给岳父岳母尝尝,媳妇,我再捞一条鱼拿过去吧,也让爹娘尝尝,算是咱们的孝敬。

丈夫要孝敬她爹娘,杨稔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连忙应下,好啊。

就算男人不说,她过些日子也是打算跟他商量一下送条鱼给爹娘,现在他主动说了,让杨稔心里十分高兴,男人会对媳妇的娘家好,自然是心里重视媳妇才会如此。

娘家人多,杨稔按照人数,每人三根玉米,也有二十七根了,放在一块像个小山堆,有这么多也够了,再多也不合适了。

如果没有送鱼,玉米多些就多些,但又送了条鱼,这玉米的数量她就得控制一下,虽然她男人不会有意见,可她也得控制一下,不能太过。

陈如松拎着鱼,背着半麻袋的玉米到杨家。

此时杨家只有杨母及其儿媳在家,陈如松的到来,得到杨母的热切欢迎。

杨母最疼大女儿,对这个疼女儿的女婿的态度自然是格外好的。

看到大女婿过来,她满脸笑容,如松来了,快坐,老大媳妇,快去倒杯水来,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多费钱,家里什么都有,不要带东西来,你跟小稔刚分出来,也不容易的。

杨母不想接东西,陈如松赶紧劝道:娘,东西你收下,这鱼是院子里那个鱼塘养的,现在大了,我捞一条来孝敬您跟爹,这玉米也是小稔大早上去地里给您掰的,不费钱,只是我们做女儿女婿的一点心意。

李氏看着鱼,眼睛都直了,在娘家难得吃肉,便是嫁过来也就开了两次荤,一次是成亲那天,一次是七月下旬,到如今已有小一月了,馋肉是真馋,看着婆婆还推脱,她心里那个慌呀,生怕这个偏疼女儿的婆婆不收。

好在,几番推辞之下,杨母收下了,李氏松了口气。

娘,家里的竹篓坏了,我想让爹编一个。

陈如松说出来意。

杨母还当是什么事呢,不过一个竹篓,家里最不缺的,现成的都有好几个。

一个怎么够,家里有几个编好的,你拿两个先用着,不够尽管再来拿就是。

一个就够了,多了用不着。

竹篓还要卖钱呢,他听媳妇说过,竹编不易,岳父每编一个手上都得受点伤,也就换了几文钱,最贵的一个也才十几文。

都是能换钱的东西,自家一个就够用了,没必要多要一个,留着卖钱多好。

一个哪里够了?你跟小稔两个人,一个一个也要两个吧,这时候不要,等急要的时候难道去借,多不方便,听娘的,拿上两个。

在杨母的劝说下,陈如松只好同意。

女婿接受了她的好意,杨母满意了,之前女儿没分家,一大家子,她也不好拿竹篓这些东西给女儿,到时候充公多心疼啊,这可都是老头子辛辛苦苦编好的,便宜了外人多亏啊。

现在女儿女婿分出来了,家里又最多这些东西,怎么能不多给几个,只是让女婿拿两个还成,多了怕是不会拿的,等过几日她过去瞧瞧女儿,顺便多带几个,篮子背篓总得要几个的。

再坐会,吃了夕食再回去,陪你爹说说话。

杨母挽留道。

好。

来一趟,不见见岳父总不好。

说着话,杨父以及几个儿子回来了。

如松过来了,最近还好吧。

杨父关切问道。

女儿小的时候,他喜欢儿子,对女儿比较疏忽,只是之后媳妇接连生了好几个儿子,个个调皮捣蛋,女儿却乖巧懂事,他自然也就开始疼爱起女儿了,对于媳妇时不时贴补女儿一番也是赞同的,毕竟小时候吃了苦。

爹,我跟小稔都挺好的,您最近怎么样?都好吧。

陈如松接了话。

杨父点点头,过得好就好,我跟你娘也都挺好的。

如松带了鱼过来,还有嫩玉米,你女儿疼你呢。

杨母告知。

嫩玉米?杨父闻言心里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