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陈如松去街市卖米糕, 杨稔在家打理家务。
如今正是萝卜白菜芫荽和大蒜播种的时候,买下这大房子,杨稔就是想在院子里种菜, 不用去外面买菜吃。
这会自然不会错过, 杂事忙完后,杨稔就开始给院子松土。
之前的房主是耕读人家,院子里种的是花花草草,都是些普通品种, 稀稀落落的, 或许好一些的被移栽走了吧。
杨稔狠下心将它们都铲除,翻了土地, 准备将几个蔬菜的种子种下去。
这院子分成了四块地, 中间是两条交叉成十字的路,水井在正房的左边, 那块地比其余三块小一些,就种一些蒜,蒜叶调味,不用种很多,另外三块地各种一样菜。
将四块地都翻好,才刚刚种好一块地,小景就一脸兴奋的回来了, 第一次中午也能回来吃饭, 他心里是很激动的, 日后都能跟同窗一起走路回家吃饭了。
看到儿子回来,杨稔赶紧收起锄头,已到了饭点了吗?小景先坐会,娘马上做饭。
我来帮娘。
小景脱下外面的长衫, 厨房容易弄脏衣裳,这长衫得注意着,里面的衣裳不用担心。
好,小景帮忙烧火。
小景应声去点火,杨稔先去瞧了瞧两个孩子,发现他们熟睡着,就来到厨房淘米煮饭。
淘好了米,小景将火点上了,杨稔接手,并且给儿子分派任务,小景去看着弟弟妹妹吧,他们要是醒了就来跟娘说。
好。
弟弟妹妹小景也是很喜欢的。
小景要轻手轻脚的,弟弟妹妹还小,动静大了容易被吵醒。
杨稔柔声提醒道。
小景听了直点头,嗯嗯,小景会注意的。
煮饭的时候,杨稔就一边洗菜,时不时往灶里添根柴,等饭熟了,就能炒菜了。
很快午饭就做好了,这会陈如松还没回来,杨稔给他留了饭菜,母子两就开吃了,小景过些时候就要去私塾了,等不了。
杨稔也不能饿久了,得保证每餐吃得饱饱的才能喂饱两个孩子。
今日米糕不如昨日好卖,陈如松一直待到小景快要放学那时候,还有小半篓没卖出去,晚点还要磨粉,是以陈如松没再留着,直接回来了。
今日不好卖了,剩半篓呢。
虽没亏,可卖不完陈如松心里还是不大爽利的。
就送给邻里吧,咱们昨日没送,如今补上,这米糕也是多数人用来送礼的。
来了省城住,总要跟邻居打好交道,远亲不如近邻。
昨日来,是手忙脚乱,修整一番,第二日送礼也是很能说得过去的,大多数人应当也是第二日送吧,当日就送,哪里忙得过来。
陈如松听着笑了,我原还想要送什么,这米糕正好。
瞧着自家男人马上开始数米糕,杨稔摇头,你午饭还未吃呢,先吃饭吧,马上就能给你热好了。
午饭吃了米糕,这会还不饿,等晚饭多吃些吧。
陈如松打算趁着这会还早,给邻居送去,还能跟他们说上话,聊一聊。
午饭光吃米糕怎么能行。
杨稔嘀咕道,心里想着晚上做点好的让自家男人补一下。
听出媳妇暗含的担忧,陈如松劝慰道:从前不都一日两顿吗,村里多数人家也还是一日两顿,没事的。
也是我如今脑子不机灵,叫小景给你送个饭不就好了。
杨稔懊恼不已,白白让自家男人光吃米糕填肚子了。
甜食也就当个零嘴,早上吃还勉强,午饭还是要吃咸味的。
媳妇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呢,我这脑子更不机灵,这个法子好,日后午饭时我还未回,就叫小景给我送来。
有热饭吃,谁稀罕米糕啊。
好。
杨稔笑着应下。
对了,媳妇,你带着两个孩子,总是不方便,不如咱请个人帮忙吧。
一边分米糕,陈如松一边将昨日的想法说出。
请人?花钱雇短工吗?没必要呀。
杨稔不解,自家虽说存银不少,可供着一个读书人,也是得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陈如松解释道:我有两个想法,一个就是花钱雇人,一个就是家里面找谁帮忙。
我跟爹娘说咱们要搬到县城那日,娘还说要来帮咱们带孩子,只是爹没同意,娘的年纪也确实大了,该歇着才是,我就拒绝了。
陈如松虽拒绝了,可他看着他娘是很乐意来带帮着孩子的,这会说出来,也是想听听媳妇的意思。
杨稔一听之前婆婆差点跟来,心里稍稍紧张,自由自在惯了,婆婆来了就多了一重山,怎么也不自在,便是知道是来帮衬的,她也松快不了啊。
爹娘是得颐养天年了,况且他们是跟着大哥大嫂一块住的,咱们还是少麻烦他们为妙。
媳妇也拒绝了,陈如松从话里听明白了意思。
那媳妇你的意思呢?是雇人还是请个亲人,这会两个孩子还不太好动,过几个月,两个孩子你很难带得住的。
这会晚上也不好睡,等过些日子,晚上不会总是醒,可白日那是好动的很的,媳妇一个人是真不好带。
雇人要花不少银钱吧,请人却不知能请谁。
杨稔不太想。
不如叫小草来帮忙?岳母要带小舅子的孩子,偶尔来看一看还好,帮着带是不能的。
小草是好,只是咱们这是在县城,若是要小草帮忙,她就得住在这,跟二哥二嫂相处的就少了。
小草是个不错的人选,她弟弟也是她带大的,只是过两年就要出嫁的年纪了,总要让她多跟她爹娘相处,陈二哥陈二嫂也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帮别带孩子吧。
那就雇个人?家里也就小草合适,若是不行就只能雇人了。
杨稔摇头拒绝,别,我不放心外人跟咱们住一块,先别急吧,咱们慢慢想想该怎么解决。
日后两个孩子能翻身会爬了的话,是不好带,特别是会走的那会,杨稔想想都有些担忧,确实要找个人分担,自家男人要忙着挣钱,就只能另外请个人了,只是这人选还得斟酌一番才行。
思来想去,夫妻俩都觉得小草是不错的人选,陈如松忍不住道:我回去探探二哥二嫂的口风,兴许他们愿意呢。
小草如今十四岁了,过两年就到了成亲的年纪。
杨稔提醒道。
刚好就练练怎么带孩子,我回去问问。
陈如松不死心。
杨稔也就没拦,她心里当然也是希望有人能帮着照顾一下孩子的,小草懂事细心,做事认真,若是能来帮她,她能松快不少。
陈如松回去一趟,顺便拖了一车粮食来。
卸了粮食后,杨稔询问结果,怎么样?二哥二嫂怎么说?没看到小草跟来,杨稔猜想是没答应。
二嫂一听我的意思,就直接说让小草来帮忙了。
陈如松笑着说出这话。
真的?这样容易就答应了。
想起二嫂的话,陈如松也是一脸意外,你不知道,我刚刚说两个孩子不好带,只怕过俩月就手忙脚乱,什么事也干不成,整日就只能盯着孩子了,然后说了句要是有个人帮忙就好了,二嫂就马上接话说可以让小草来帮忙。
二嫂说咱们一家是有福气的,让小草来帮着带两个孩子,也好沾沾福气。
福气。
杨稔忍俊不禁,二嫂总说咱们受老天爷眷顾。
这次回去,我听到一个消息,大哥打算把罗翠儿说给铁蛋当媳妇。
什么?大嫂怎么样?这消息,听着就不好,不知陈大嫂是如何的心情。
大嫂不同意,但是大哥坚持,要让铁蛋跟罗翠儿定亲的事情传得许多人都知道了,若是不成,罗翠儿怕是不好说亲了。
陈如松不明白他大哥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怎么能传开来,既然怜惜罗翠儿,就更该小心行事。
罗翠儿要比铁蛋大上两三岁吧?杨稔记得当初领回来时,七八岁的样子,铁蛋那时是刚满六岁。
女大三抱金砖,大哥说的。
平日寡言的大哥在罗翠儿这事上倒是能说会道的。
罗翠儿都十五六岁了,不好等吧,铁蛋这会才十四。
若是陈大嫂这会假装同意,等过两年再拒绝,罗翠儿可真就难嫁了。
所以大哥想今年就让他们成亲。
陈如松脸色不太好,他觉得自家大哥一碰上罗家的事,脑子就不清醒。
铁蛋到底是长子长孙,让罗翠儿当长孙媳妇,爹娘那关怕是都过不了吧。
杨稔记得公公婆婆最是讲究这个,给几个儿子娶妻找的都是家里人丁兴旺,父母俱在,家里和睦的。
到了长孙,要求自然也差不多,而罗家,这三样都没占到。
爹娘自然也是不答应的,是以这会僵持着。
当初养罗翠儿,大哥没养成,如今这事,不知能否行得通。
真是奇怪,罗翠儿她家里又没有有恩于大哥,只不过是少时爱慕,怎么到了如今还忘不了。
杨稔很不喜,成家立业的人了,还这样随心所欲。
陈如松也摇头,想不明白他大哥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算了,咱们也管不了,小草什么时候来?我给她铺床,西厢房就给她住,如今两个孩子还小,用不着另外的房间住。
杨稔盘算着给西厢房布置一下。
陈如松也只是把消息告知给媳妇,免得她半点不知,听着问话,他回道:过半个月,二哥家里还有事要做,半月后忙完了就过来。
那行,小草来帮忙,咱们要怎么答谢?这忙可不是百帮的。
二哥二嫂没要求,咱们待小草好些就是,日后她出嫁,添妆给的重一些就是最好的。
女子出嫁,嫁妆是很重要的。
也好,添妆给了就是她自己的。
这样的话得的实惠就是小草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