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女首富发家记 > 第47章 是心动啊~

第47章 是心动啊~

2025-04-02 00:59:45

赵惟谨的话点醒了林悠然。

是啊, 流水席只是一种形式,不可能只有她一家,她也不可能永远是赚得最多的。

既然如此, 不如坚持自己的特色,锁定顾客群体, 做无可取代的那个。

比如现代, 那么多家卖火锅的,有老店,有新店, 有贵的, 也有平价的,无论哪种都能吸引属于它的目标顾客。

林悠然想通了, 但没有坐以待毙, 与其等着竞争对手一个个冒出来, 不如亲自培养对手。

林悠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班授课, 培训流水席代办团队!授课免费, 但学员须得严格筛选, 一来, 人品过关;二来, 最好有基础,能快速养成;第三, 还是那句话,先紧着家庭困难的妇人吧, 只收妇人。

这是林悠然从一开始就定好的。

她心中始终存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希望能尽己所能地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 她自己并非全然费力不讨好。

培训不收任何费用, 也不必拜师或立誓。

倘若学成之后想开办流水席, 河沿儿食肆还能提供配套的桌椅、制服、铁锅以及翻斗车,相当于不用付出任何本钱。

代价是,三年之内所得盈利三成归河沿儿食肆。

三年后无需再付任何钱,桌椅、锅具等悉数赠送。

倘若坚持不到三年就做不下去了,可以随时归还器物,不用交付任何折损款。

相当于现代的加盟店,只是条件比加盟店更优渥,而且无需挂河沿儿食肆的牌子,经营方式和定价也不受总店干涉。

第一批学员林悠然打算先收三十个,学成之后可以组成三到五个流水席小分队,足够吃下整个保塞县的生意了。

她把这些细则写到纸上,让孩子们诵读熟练,然后去各村敲锣打鼓地宣传,并特意强调只收三十人。

不得不说,最后这句加得极妙。

如果来者不拒,大伙八成要犹豫犹豫,一听只收三十人,妇人们反倒争先恐后地报起了名。

林悠然通过多方打听,最终选出最合适的三十名妇人。

大抵是人品正直,家中情况和林阿姑几人差不多的,彼此同命相怜,相处起来十分融洽。

培训周期只有半月,强度却很大。

三十个人分成五组,轮流学习面点、炒菜、冷盘、雕花和八大碗,授课老师分别是崔娘子、林阿姑、吴小草、柳福娘和林悠然。

林悠然不仅要教授学员八大碗,还要顾着每一堂课,随时回答其余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

接连半月,每日鸡鸣即起,一直忙到天色黑透。

其他人都离开了,她还要留下来写教案,再把课上的难点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员私下复习。

何必这么拼?难不成后面有鬼追么?赵惟谨给她倒了盏茶,喂到嘴边。

林悠然就着他的手一口喝干,显然是渴极了,第一轮难免辛苦些,教材没有,经验也为零。

现在打好基础,后面几轮就好了。

赵惟谨挑眉,还要再来几轮?亲自培养竞争对手,你图什么?别说是为了那点分红。

林悠然神秘地眨了眨眼,这叫‘放长线钓大鱼’,以后你就知道了。

赵惟谨虽心疼,却没阻止,只是日日陪着她,等她忙完,送她回家。

这天,又是忙到大半夜。

林悠然实在太困,赵惟谨转身烧水的功夫她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赵惟谨想要抱起她,林悠然却惊醒了,态度分明地同他保持一段距离。

上次醉酒被他抱回家已经是难得的放纵了,她不想一次次给赵惟谨无谓的希望。

赵惟谨当时没说什么,第二天就在食肆旁边盖了两间小卧室。

一间是林悠然的,另一间则留给陪她过夜的人。

从这天起,六名妇人轮着留下来陪她。

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赵惟谨安排的。

林悠然的心一点点沦陷。

忙碌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格外快。

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十五天的培训期就结束了。

三十名妇人和第一天到来时那样集合到一起,精神头明显不一样了,仿佛浑身透着力气,眼中满是光芒。

她们私下已经结成了不同的小组,约定好合伙办流水席。

三十个人就像一个小社会,有人天生具有领导能力,注定会成为领头羊;有人看似少言寡语,但做起事来很是认真,且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也有人说得比做得好听,活干不了多少,社交能力却不错,也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后一天,学员们动手,做出一桌完整的席面,既是结业考核,又是离别宴。

谭木匠送来了桌椅板凳和翻斗车。

铁锅是林老三去保州买的。

菜刀、案板、漏勺、蒸笼等小件炊具也没落下。

林悠然按照承诺,把这些东西送到她们面前。

学员们都惊呆了,她们原想着能学到手艺就好,根本没奢望林悠然真的会提供这些,一个个眼含泪光,感激涕零。

林悠然晃了晃手中的契约,笑道:先别忙着谢我,只有在这上面签了字,东西才是你们的。

没人犹豫,果断按了手印。

林悠然的所作所为,早已让她们全然信赖。

就这样,一夜之间冒出五个流水席小分队,加上之前出现的几个山寨货,保塞县境内代办流水席的不下十家了。

各家菜单不完全一样,价钱也有高有低,当然手艺也不一而足。

正如林悠然预料的那般,寻常百姓办酒宴,还是倾向于选择价钱便宜的。

河沿儿食肆接连十几天都没接到生意。

直到赵惟谨再次出手。

他找了几个县中有名望的老饕,把各家流水席尝了一遍,按照食材、口味、服务、价钱等各个方面排了个序,并郑重地写成一份《流水席遴选手札》,不仅在士族间传阅,还流传到乡下,被村民们热烈讨论。

其中,河沿儿食肆作为鼻祖,菜色永远是最新奇的,味道是最好的,当然,价钱也是最高的。

用手札中的话说就是——选河沿儿食肆,选的不是实惠,而是品质;品味的不仅是美味,还有情怀。

至于那些味道差一些、食材不是那么新鲜的,手札中也没有过分抨击,而是中肯地给出结语:不失为寻常百姓办喜宴的优先选择。

这份手札完全出于各位品评者的本心,赵惟谨除了请人之外没做任何干涉,所以十分令人信服。

这样一来,河沿儿食肆虽然失去了很大一块市场,但也就此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眼中的高端产品,但凡追求体面的都会选它。

这些人家还惯爱大办,一场喜宴下来少说上百桌,食材也往往选最好的。

几场席面下来,林悠然算了算,竟比上一季频繁接活的时候赚的还多了些。

又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分钱!这次,除了忙碌了一整月的妇人收获满满,连同帮着做桌椅板凳的兵士、养鸭子的曲老汉父子、杀鸭子处理食材的村民都拿到了钱。

毫不夸张地说,半个村子都得了林悠然的好处,当然,是用劳动换的。

以林四郎和顾大郎为首的小家伙出力极大,一人也得了一块碎银子。

林四郎悄悄把碎银拿回家,钱氏差点又冤枉他是偷的——她辛辛苦苦种地一整年都赚不到这么多!半夜三更,钱氏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她把林老三推醒,厚着脸皮问:你说,我若是去食肆那里干活,吖吖会不会收我?林老三憨声道:想也别想,老实在家待着,省得再被人利用,落得和赵氏一样的下场。

钱氏想到赵氏,缩了缩脖子,讪讪道:昨日我去县里给婆母抓药,瞧见二嫂了。

她瘦了一大圈,穿着打扮也没从前体面了,一晃儿老了十岁似的。

林老三皱了皱眉,道:休要提她,若非她几次三番坑害吖吖,哪里会连活计都找不着?如今在这一片办流水席的多半是林悠然教出来的,大伙存着感激之心,怎么可能收下赵氏?赵氏挣不到钱,又不愿做农活,只能日日到县里晃悠,假装忙碌。

不光是她,那个和蒋厨子勾结抹黑河沿儿食肆的翟韩氏也没落到好。

她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再也伪装不成慈母了。

翟郎君趁机和她分了家,将新妇接到保州,夫妻两个租下一个小小的宅邸,过起了平淡却温馨的日子。

转眼到了下元节。

当地习俗,这日忌杀生,民间工匠要拜祭炉神,也就是用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家家户户用红豆和白面蒸豆泥骨朵。

食肆中也应景地蒸了一笼,崔娘子手巧地将面团捏成了四季花朵,春有桃花,夏有芙蕖,秋有金菊,冬有红梅,红艳艳的豆泥刚好做点缀。

孩子们一人捧着一个,吃得香甜。

林悠然再次拿出一份契书,是给林阿姑几人的。

按了手印,以后姐姐们就成了河沿儿食肆的小东家,除了每月的工钱,还能拿到分红。

不用想就知道,妇人们一定会拒绝。

不是不愿意,而是这个诱惑太大了,她们不好意思接受。

林悠然早就想好了说辞:姐姐们先别忙着拒绝,我也是有私心的。

若有了分红激励,大伙就不是为我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了,谁还好意思偷懒?不光你们,将来再有了新员工,只要考核通过,也是这般待遇。

只有让合作伙伴赚到钱,自己才会源源不断地有钱赚。

这是林悠然的赚钱小窍门之一。

妇人们心情复杂地按下手印。

上次按手印,还是得知丈夫战死,在衙门领取遗物和微薄的抚恤金的时候……已经许久没想起从前了。

自从来了河沿儿食肆,已经渐渐忘了伤心忧虑,因为每天都过得充实忙碌,根本没时间自怨自艾。

下雪了!下元节的初雪,预示着整个冬日的好运气。

细细的小雪粒飘飘洒洒,在屋檐落了薄薄一层。

林二丫目光灼灼地望着林悠然,阿姐,可以穿‘鸭鸭衣’了吗?林悠然被她的说法逗笑,点了点头,穿吧!孩子们欢呼一声,争先恐后跑到小隔间,拿出属于自己的那套羽绒服。

林悠然依着古代的服装样式做了改良,下身是一条稍薄的羽绒裤,上身则是齐膝长的交领羽绒袄。

最难的还不是样式,而是布料。

寻常布料鸭绒会钻出来。

林悠然琢磨了许久,才选择了防水布做内胆,唯一的缺点是不透气,好在足够暖和。

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欢欢喜喜地在雪地里跑着,摇摇摆摆的模样还真像一只只小鸭子!妇人们不禁感叹:养了几十年鸭子,还不知道能用鸭毛做衣裳!吖吖哪里来的这么多新鲜主意?林悠然早就想好了说辞:北地天寒,穿什么的都有,我也是东拼西凑学来的。

这话哄得住妇人们,却骗不过赵惟谨。

他毫不客气地戳穿林悠然:你见过哪个北地人这么穿?辽人,还是夏州人?林悠然装傻:没有吗?那就是我记错了,我确实也没见过几个北地人。

对了,听说雄州榷场开得红火,郡公见多识广,不如帮我瞧瞧,这个羽绒服能不能卖出去……赵惟谨大度地包容了她的小心思,配合道:你想去榷场?林悠然点头。

赵惟谨扬起嘴角,语气宠溺:我带你去。

林悠然默默地捂住心口。

作者有话说:宝宝们!除夕快乐!所有的烦恼就留在今天吧,明年好运连连,开心富足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