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生不给力,田先生自己玩也没意思。
两人就此将话题给岔开到去刘家找刘大人的事了。
郭先生道:也不知道老刘能否同意。
田先生道:肯定会同意,他也是希望咱们这本书能做好,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起码能让后世把咱们的书当成依据。
如今的农书确实不少,可质量参差不齐。
前朝的书有许多东西不全,本朝的书还是当年在东都时编写的,当时他们极少来西边,对于这边的作物了解不多,如今在西边种了东边的东西,说实话很少有高产量的。
而且他们这些人不太能吃得惯西边的米。
所以,农书这块是极需要推陈出新。
两人找了刘家。
刘大人也刚回来不久,听两人说明来意,颇有些意外,上下打量了两人几眼,笑道:老田咱们真当是士别三日该刮目相看呀。
以前田先生绝计不会说要与女人共事的。
田先生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呸了一口笑道:老夫是着实被秦夫人的才能给震住了。
他与郭先生两人几乎是种了一辈子的地,研究了一辈子的作物,可看着秦贞钉正过的东西,两人也不得不感慨,人外有人呐。
刘大人道:既然两位先生如此推崇,那咱们就先请她过来两天看看吧。
刘大人喊了一声家里的小厮,让他去当归胡同与秦贞说一声,明日看看沈君月有没有时间,来与田先生和郭先生一道钉对。
田先生道:你还知道秦编修住哪儿?刘大人一边撸猫,一边笑道:自然知道了,他住的还是郑王上次从户部江尚书那儿赢来的宅子。
那时候他和叶大人还都当了见证人。
江尚书当时也是从旁人手里捡的漏,不料又被郑王给捡去了。
后来秦贞住在里头,江尚书还特意派人打听了一翻。
与他打赌,秦贞今年过不过得了会试。
在这之前,他早就收到了六弟刘学政的信,说是自己有两个得意门生要来京都,到时候会来家里派访,让他多关照一二。
他与叶大人一说,叶大人便道:秦贞啊,给我家大闺女画嫁衣的那孩子。
刘大人也是爱书画之人。
自然看过秦贞的画,当时一听说是七叶草。
又惊又喜,谁知道,人家来了直接住到郑王宅子里去了。
叶大人虽说知道秦贞与郑王认识,可不曾想两人关系如此亲厚。
再后来的大家都有所耳闻了。
更何况,他们这几个与郑王关系不错的。
田先生恍然道:怪不得,你对他那般好,老夫还在想,这么一个新来的,即不是状元也没有背景的,怎么就被安排与咱们一道工作了,还让那位燕典籍给他打下手。
虽说燕大人职位低,可人家资格老,家里也与李玉杭一样,入朝为官的不少。
郭先生道:你别胡说,秦编修的能力与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一听说他与郑王交好,就怀疑老刘用人不纯。
你就是怀疑秦编修,也不该怀疑老刘吧,若他真是那等人,要重用的也是状元和榜眼吧……田先生微微一愣,随后笑道:是老夫肤浅了。
秦贞性格确实没得说,办事也利索,与两人合作还挺愉快的。
秦贞刚回到家洗了个澡,衣裳还没穿好呢,就听说刘大人派人来了。
只得将湿漉漉的头发给挽了起来,披了件衣裳出来迎接。
听对方说明来意,秦贞暗暗吃惊,道:那麻烦您等会,我问问我家娘子。
他本来打算吃饭的时候再说这事的。
不料刘大人倒是比他还着急。
正在后院种给小青菜苗松土的沈君月一听让她明日去翰林院做钉对,望着秦贞道:你该不会是卖身了吧?秦贞抽抽嘴角,您去不去呀?写我名字,我就去。
秦贞道:那就是同意去了。
沈君月点头,见秦贞又出去了,喊道:你一会送完客人,回来帮我翻下地,我想种点菜,苗我都买好了。
秦贞还没开口,小勇立马跑了过来。
沈君月道:你干过吗?小勇咽了咽口水,以前帮郡主种过花。
沈君月道:那我先教你,不需要翻太多,这样半铲子下去就好了。
沈君月虽说平时也锻炼,可这么踩下去,明显感觉力量不够,轻轻松松一脚的事,她愣是踩了两三下,才把铁锹踩下去半个,用力一翻将土给翻了上来再拍平。
如此试了两下,让小勇照着做。
小勇见她踩两三下,自己也踩两三下,一下子把沈君月给看懵了。
你是不是还没吃饭?小勇点头。
沈君月道:行吧,等咱们吃完饭有力气了再翻。
小勇后知后觉地发现,他被沈君月嫌弃力气小了,忙道:夫人小的不饿,小的有的是力气,不信您看……说着,又踩了两下。
生生把铲子给没入了地下。
沈君月打了个响指,很好,就这样不需要全没进去,只需要半个头就可以了。
小勇点头,怕又被说没吃饭,于是手脚麻利地在秦贞回来之前,把沈君月规定的地方给翻了一半。
秦贞进来见他累得满头大汗,忙道:你休息会,接下来我来。
小勇道:没事,小的还不饿。
沈君月:……秦贞倒是怕他脱水了,见他后背都湿了,索性让丫环给他倒了杯水。
秦贞自个儿拿了个铁锹与小勇一道翻。
小勇一直以为自己翻得很快,力气很大,不料秦贞一上手,他就发现自己其实很菜。
动作不标准,翻得时候还有些尘土飞扬。
沈君月与收拾屋子的二丫一起给翻好的地方浇了水,待一会吃完饭水渗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种菜了。
沈君月见秦贞去洗手也跟了过去,道:你答应刘大人了?秦贞点头,你不会又不想去了吧。
沈君月道:不会,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反悔。
秦贞见他回来这么一回了,宋贤一家人都不在,奇怪道:宋师兄他们呢?去上香了,说是与马家人约好了。
秦贞笑道:那是不是咱们过段时间就能吃喜酒了?沈君月道:哪能那么快,你以为是咱们成亲那会儿?王氏巴不得在回京之前把秦贞给踢走,都等不到他满十五岁,就急吼吼地给找了个本地媳妇。
秦贞抽抽嘴角:你该不会是想着,时间太紧没来得及逃婚吧?沈君月:……有沈君月一道走,秦贞骑甜甜的事又给搁置了下来。
沈君月平时早上起来,秦贞已经收拾好上班去了,今日跟秦贞一起上班,累得上下眼皮都分不开,早饭也不想吃,就喝了点水,上车倒头就睡。
秦贞给她盖了条薄被,沈君月掀了掀眼皮。
秦贞本来想吃点东西,看她睡得挺香,都不好意思开食盒,只得闭上眼睛。
两人这么一路直接睡到了翰林院门口。
直到田先生和郭先生两人的马车也到了街口,小勇才将秦贞给唤醒。
秦贞叫了两声沈君月,她才揉了下眼睛迷迷糊糊道:到了?秦贞点头,田先生和郭先生已经到了,咱们这会下去刚好与他们一道进去。
沈君月应了一声,稳了小半分钟才下了马车。
田先生和郭先生两人见秦贞正扶着一个穿男装的少年下车,略一思索想起这是秦贞的媳妇沈君月。
两人笑着唤了一声小秦。
秦贞笑道:田先生、郭先生,早上好。
沈君月也跟着与两人见了礼。
田先生远看的时候,没觉得沈君月长得有多高,现在站在一起才发现,比他还略高一些。
更别说比他还矮一丢丢的郭先生了。
秦贞给大家相互介绍,这才一道进了门。
到了办公室,燕大人还没来,秦贞便将窗户给打开,点了几盏灯,把今日需要钉正的东西给搬过来。
卫大人见他一个人过来,便与他一起把编辑好的给送了过来。
待一切都准备好了,燕大人才姗姗来迟。
见卫大人也在这儿,燕大人不悦地拧了下眉,道:怎么了?卫大人那边没什么事了吗?卫大人笑道:差不多快完了,刘大人昨日说,咱们那边完了之后,可以过来帮帮忙。
燕大人道:既然是快完了,说明还没完不是?我记得徐编撰和李编修那边的资料还没查完,你要是没事做了,倒是可以去那边帮忙。
毕竟你与秦编修工作了几天,应该比其余人更了解怎么样秦编修平时怎么查资料的。
沈君月正和田先生还有郭先生讨论小麦的品种问题,怎么种才能让产量增加。
一听这话,下意识地抬头看了过来。
再看燕大人那咄咄逼人的模样,忍不住拧了下眉。
郭先生正准备开口,被田先生拉了一下,示意他再等会儿。
卫大人被燕大人说得愣了一下,刚要开口,就听秦贞道:燕典籍,是我刚才搬资料时,因为太多了一个人拿不了,而且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卫典籍手里过的,所以,他便帮我一起把资料送了过来,以免出现错乱。
燕大人想反唇相击,可一瞬间便愣住了,秦贞今日直呼他的官职,且说卫大人的时候也加了官职。
再一对比,他与卫大人的官职其实都是一样的。
立马便没了脾气。
他平时也就仗着顾大人让他带着三位新人,现在秦贞明显在刘大人那儿挂上号了。
他再这么不分场合、不□□份的,的确有点不住脚。
燕大人自我调节能力特别强,道:下官只是关心则乱,不知道秦大人把把资料都搬完了没,下官这就去把余下的搬过来。
秦贞道:由卫典籍帮忙已经搬完了,燕典籍去茶室看看我煮的水果茶好了没。
燕大人应了一声转身去了茶室。
卫大人道:秦大人,那下官先去忙了。
秦贞道:卫大人一会要是您那边忙完了,没旁的事可否过来咱们这边帮忙,如果修正的东西多的话,我怕一个人记录不过来。
卫大人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一会我问下顾大人若没旁的事,便过来。
沈君月还没瞧出来,秦贞居然还有替人打抱不平的时候。
见屋里也没其他人,笑道:你平时不是最爱息事宁人嘛,今日怎么了?跟个愤青似的。
秦贞道:也没什么,就是不喜欢他处处觉得自己高人一档的模样。
都是翰林院的,虽说他来的晚了一些,可他职位高,燕大人对他不说处处挤兑吧,总也不太友好,尤其是昨日一起工作之后。
今日,他只是见卫大人站在这儿,便开始挤兑卫大人。
他们两人可是平级,还是同时进入翰林院的。
就算是卫大人是从下头来的,但人家努力工作,又碍着他什么事了。
沈君月道:那你就不怕得罪他?秦贞撇撇嘴,他要是说我也就那样了……关键是,卫大人是为了帮他的忙,结果却被燕大人挤兑了,他要是再不站出来说句话,以后谁还敢与他亲近。
这也不是他做人的原则。
田先生道:小秦说得有道理,老夫就喜欢你这样的性子。
平时不与人计较,可一旦遇上什么事,必定据理力争。
更何况燕大人这心态明显不对。
以为别人脾气好,就可以随便颐指气使的。
自己心情不好,就能随意的指派别人?这是谁给他的道理?郭先生道:老夫刚才还想说话呢,没想到被你小子给抢了先,小秦不错,那个小卫看着也挺好。
秦贞被三人夸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两位先生一会尝尝我的果茶。
郭先生道:好啊!老夫听说郑王府经常煮果茶,可一直没机会尝上一杯,也不知道这是如何做的,今日倒是有机会了。
秦贞笑道:其实挺简单的,我一说您肯定就会了。
燕大人去盯果茶了。
几个人开始钉对文件。
这一对就发现差别了,虽说后面编辑的这些,以一本书为基础,将各个书中不太一样的部分再摘录下来,如此一来比他们找资料倒是方便许多,可问题也极为明显。
有些作物甚至有些张冠李戴。
大概是因为这些大人们平时只是专心读书,有些五谷不分。
秦贞拿着本子,又删又加的,四个人半个时辰也才过了五六个。
且因为秦贞一个人写,速度并不快,更加拉长了速度。
郭先生道:这样可不行。
这次一共有三百左右的作物,中间除了粮食、杂粮之外,还有许多药材、果蔬,因为跨度特别大,整理起来还是挺费劲的。
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这第一遍过完都得好些天。
田先生道:小秦你们前头的是怎么过的?秦贞道:我那个是自己抄的,所以,在过之前,把感觉不太对的直接给刷掉了。
再把重复的给删掉,所以,他一种作物也就一二百字。
最后再由沈君月过一遍,两人速度还是挺快的。
郭先生道:行吧,要不咱们三人分工合作,每人先过一部分,把该删的删掉,把该填的填上,最后再放到一起看,这样想来会更快。
秦贞没有异议,他本来就是打下手的。
可要是分三部分来做,人数就有些不对付了。
田先生道:让卫大人过来帮忙,如果还有人的话,再抽调一个人过来。
田先生怕秦贞年纪轻,过去喊人不方便,便亲自过去了。
郭先生伸了个懒腰笑道:走,咱们看看你的果茶去,老夫早就闻着味了。
秦贞笑道:那您等会,我过去看看。
说着一路小跑去了茶室。
燕大人靠在窗边都快睡着了,听到脚步声猛地坐直了身子,见进来的是秦贞,这才道:秦大人,要喝茶吗?嗯,燕大人要不要来一杯?秦贞掀开盖子将茶壶装满,又顺手给燕大人舀了一杯,递给他道:大人尝尝,这是我自己做的,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燕大人嗯了一声,接过杯子吹了吹抿了一口,才道:还行吧。
秦贞端着壶和杯子出了门,燕大人才反应过来。
他居然让上峰给他倒茶了,果然是睡迷糊了。
想到此,忙放下杯子追了出去,可一抬眼,就见秦贞已经步入了对远的门里,沈君月上来接过他手里的东西。
燕大人:……大意了,别给他穿小鞋就行。
念头才闪过,就瞧见田先生领了卫大人和曲大人一并过来了。
燕大人微微拧眉,忙迎了上去,曲大人好久不见呢,你这是处理好家里的事了?还有卫大人,你们那边的事情忙完了?卫大人点头。
曲大人笑道:拖燕大人的福,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他今日才来,手头也没什么事,刚好田先生过去找人帮忙,他便主动请缨过来了。
燕大人道:田先生,咱们这里忙不过来吗?田先生边走边道:搬过来的资料错误率太多,咱们几人商量了一下,分三组来进行钉对,就缺了两个人。
燕大人想说,我其实也算个人的呀。
他真的不乐意干后勤。
可话没出口,田先生已领着大家进了门,并对秦贞道:小秦,曲典籍也是你们余城的人,你们先前可认识?看脸,秦贞还真不认识。
不过听说姓曲,按耐不住心里的惊喜,笑道:好巧,我先前有一位先生也姓曲。
他知道曲先生的儿子前几年中了进士,就在翰林院来着,前几天还特意与卫大人打听了一下,不过对方确实说翰林院有位曲大人,至于是不是同一个人就不清楚了。
而这位曲大人老家确实是余城的。
虽然什么点都能得上,不过秦贞还是不敢乱认亲戚。
曲大人笑道:阿贞是吗?秦贞心里那颗悬着的石头扑通一声就落了下来,开心地跳了过去,师兄!沈君月:……你跳个毛线啊!曲大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我爹前些日子进京了,还想着让我打听打听你的情况……他特意打听了一下今年会试有没有一个叫秦贞的人。
再一看榜单上的地址,感觉八九不离十,因为一直忙着家里的事,他便请假了几日,没想到这一来就碰上了。
缘份这种东西着实很奇妙。
燕大人整个人都不好了,卫大人他赶不走。
曲大人这是更赶不走了,要是现在当后勤,他觉得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摆脱不了这要瓣命运,甚至以后……燕大人胡思乱想了一大堆。
秦贞已经认完亲了,拉着曲大人将沈君月介绍给他。
曲大人微微一愣,不过也没多问,笑着与沈君月打了招呼。
既然大家是熟人,工作起来就那么没多说道了。
田先生和卫大人一组,郭先生先和曲大人,秦贞和沈君月,三组很自然的分配,燕大人气得跟只青蛙似的,可也无可奈何。
人多力量大。
虽说前头的资料比较乱,但分拨开来倒是速度快了不少。
沈君月和秦贞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沈君月一说哪里不要,秦贞立马就将其划掉,同时拿着碳条在上头写写画画。
为了不影响别人,两人特意找了个离大家远的地方。
燕大人这次是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地位被威胁到了,没事的时候也不敢躲在旁边偷懒,反而一会帮大家搬搬东西,找找资料,倒倒茶水什么的,办公室里一派祥和。
到了下班时间,秦贞和沈君月不知不觉就过了三十来个。
秦贞甩着酸得已经不像自己的手腕,问卫大人和曲大人他们过了多少。
双方一报数,郭先生笑道:比咱们早上可算是强多了。
一天过了一百,再加上秦贞先前的六七十个,也就是只剩下不到一半了,明天再过一天,初稿基本完成。
后日就只等他们三人一起钉对了。
田先生道:大家辛苦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秦贞正和沈君月说着,什么时候去曲家看看曲先生,到了门口上车时,曲大人追过来道:阿贞,今日去我那儿吧,我爹自打上了京一直念叨着你。
秦贞笑道:好呀,我正想和师兄说这事呢,不过我得回去叫上宋师兄。
曲大人笑道:好!我在家里等你。
他报了个住址。
小勇笑道:大人小的知道离咱们那儿不远。
他们那片属于药材命名的,曲先生他们家与他们虽说不是一片,但是两个胡同其实不算远,也就是一刻多钟两刻钟的时间。
属于苗木区。
秦贞上了车,用力和曲大人挥手告别。
那傻里傻气的样子,简直跟二哈似的。
沈君月道:有那么开心吗?她记得秦贞每次回家也没这样过。
秦贞吐了口气,咧着嘴道:你不懂,我能中举人曲先生的笔记帮了大忙,虽说他没教我多长时间,但是因为他那本笔记,我少了多少弯路。
他主要还是因为原主记忆力好,要是他本人,扯蛋吧,就是拿主考官的笔录也不管毛用。
前头中了举人,因为搭着李老板的车没好意思去余城,后来中了进士都没能回家去,如今能在京都见着曲先生,当面感谢一下,也算是圆了这份心情。
沈君月:……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长辈都喜欢秦贞这样傻里傻气的孩子了。
大概就是人家常说的赤子之心吧!第109章 261-263师生+父子+善堂秦贞和宋贤都在韩家上过课。
曲先生对大家都一视同仁,宋贤听说曲先生来京了,开心道:走,咱们快去看看先生去。
宋母道:你急什么,赶紧换身衣裳,我上次来带的特产给你们先生带过去。
说着,又让米娘出去买点心这些。
沈君月道:婶子别忙了,咱们回来的时候都买好了,他们两人一并带过去就行。
她带来的酒还有几坛子,刚好也送两坛子过去。
宋母道:那怎么行?这不都是……沈君月道:怎么就不行了,他们两人一道去没问题。
秦贞回屋洗漱了一下,还特意换了身棉制的长衫,虽说已经不是当时在韩家上学时穿的那件,不过颜色和款式都还是一样的。
出来时,宋贤看得一愣。
你穿的是不是太朴素了点?好像故意去哭穷似的。
秦贞道:哪有,我是觉得穿成这样,才更有师生的感觉。
让先生重温一下旧时光。
宋贤抽抽嘴角,你这话倒是让我想起晓慧说的,什么样的季节穿什么样的衣裳,什么样的花开了,要唱什么样的曲子……秦贞:……所以,晓慧是马姑娘的闺名?宋贤说着说着就红了脸,催促着秦贞道:还走不走,再不走天就黑了。
秦贞敛了敛神,自然要走的,我还想在曲家蹭顿饭呢。
小勇熟门熟路的驾着车。
还顺路给两人介绍了一下路过的胡同。
到了黄杨胡同时,曲先生已经领着一家人在门口等着了,见秦贞两人笑着招呼了一声。
大家互相见了礼。
秦贞和宋贤一人给了曲大人的儿子阿布一个红包。
曲夫人笑道:快谢谢师叔!阿布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谢谢师叔!说着便从曲夫人怀里滑了下去,跌跌撞撞地跑远了。
曲夫人笑着与两人说了一声,去厨房忙活了。
秦贞与宋贤一人一边扶着曲先生,笑道:先生,什么时候过京的?您不在韩家坐馆了吗?曲先生笑道:不去了,先前坐馆的时候就说了,只坐三年。
不管到时候他们家孩子中不中,他都得走。
他们家人又不多,曲大人前几年娶了亲,日日想着把父亲接到身边尽孝,曲先生自己的父母就有了一辈子的遗憾,所以,曲大人的心情双方都能理解。
曲先生道:我瞧了你们两人的成绩,都相当的好,比起你们师兄当时可算是好多了,他也就是二甲垫了个底。
曲大人在一旁笑了笑,道:阿贞,昨日你们曲先生与老朋友去钓鱼了,钓了两条这么大的,你们想怎么吃?秦贞道:我怎么着都行。
说着看了宋贤一眼,宋贤笑道:师兄咱们不挑食。
曲大人笑道:那就两吃吧,一只清炖咱喝汤,一只做个青椒鱼好下饭。
曲大人对于这两位师弟的感觉都蛮好,他爹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曲大人出去交待了厨房一声,再次回来时,三人已经聊上了要在京都买房的事。
曲先生道:要不这样吧,我平时也没什么事,不如就在附近帮你们打听打听。
秦贞道:先生,您可真好。
曲先生笑着拍开他的手,你这嘴什么时候这么甜了。
秦贞笑道:我说的是真的,对了,先生您不在韩家坐馆了,平时又没什么事,有没有想过自己办个私塾。
虽说京里私塾遍地开花。
不过有些能奈的都被请到达官贵胄家里坐馆去了,鲜少有特别好的先生自己开私塾的。
尤其是像曲先生这样当年还是乡试的前几名。
再加上他在府学教了那么多年的书,儿子和学生都中了进士,绝对的金字招牌。
曲大人道:爹,我觉得阿贞这个主意不错,您平时教阿布一个人也是教,多教几个不是更好,最主要的还是能赚点钱。
曲先生笑骂道:瞧瞧,这就露出狐狸尾巴了吧,平时就是嫌弃我光出不进。
三人都被逗乐了。
笑了一会,曲大人正色道:爹,您觉得怎么样?曲先生道:确实可以考虑,就是这宅子的事不好办。
曲大人道:您不是说平时挺闲得么,在外面逛逛就有相中的了。
说完,又被曲先生给打了。
两人在曲家吃了饭,又留下来与曲先生父子聊了好一会,直到入了更才离开。
上了车,宋贤忍不住道:真是好羡慕曲先生和师兄呀。
两人是父子,但是又像朋友,比起他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刻版的父子关系可算是好多了。
他要是有爹,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秦贞现在是完全不羡慕别人有爹。
上辈子父母待他如珠似宝的,可惜终究还是白发人送黑人。
这辈子摊了老秦这么一个爹,说实话,心里其实有些害怕的,这两次与老秦的接触,他多少有点明白,郑王说阮氏先不要来京,是多么正确的一个选择。
就阮氏那性子,估计老秦三言两语就被骗得倒戈了。
两人回到家,沈君月又在后院伺候她的菜。
秦贞过去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她是半点都不客气,你帮我提点水来,我把菜给浇浇。
她先前只当京都的天气比老家凉,不过这会了温度倒是差不多,而且风大又特别干。
秦贞提了两桶水,按她的要求一瓢一瓢地给灌上。
沈君月道:我刚才买了两袋米。
秦贞条件反射道:你是想酿酒?好家伙,从老家跑这儿酿了。
京都的米价不把你吓死。
沈君月道:放心吧,我就只酿一点,如今又回不去,实在不放心家里那边的。
秦贞道:要不,等二哥来了,你就回去吧,我这边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沈君月简直被逗乐了,忍不住调侃道:你难道真忘了他们把我打发过来做什么?秦贞见她说着,还往他旁边挪了挪,吓得往后退了两步道:大爷请自重。
沈君月挑眉,谁是你大爷了?被秦贞这般嫌弃,她还是忍不住皱了下鼻子道:谁稀罕你!她也就是觉得,这样回去,指不定被人天天叨叨成什么样儿,要是不回去,心里着实不放心。
秦贞见她挺失落的,也能理解她的心情,想了想道:要不你就酿呗,不过我感觉这边可能不太行,别到时候酒没酿好,被邻居们找上门来。
沈君月也有这种顾虑,在老家的时候乡亲们都好说话,再加上她平时人还不错,到了第二年还特意与邻居说了,要他们与她合作,算是大家一起参与了过来。
酒味儿呛不呛人说不上来,但确实因为这个赚了些,大家对她特别友好。
可到了京都就不一样了,周边谁家没几个钱,人家不乐意你酿,你就是说得再好听人家也不买账。
秦贞道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个地方。
待月底我们休息的时候,我带你过去。
沈君月算了下日子,也就几天了,道:行吧。
沈君月现在在京里是半点事情都无。
前几天陪着宋母一道找宅子,要么就想着要给马晓慧送什么头面。
现在又跟着秦贞在翰林院帮忙,干回老本行,又与一群男人共事,她感觉整个人放松了不少,生活又充实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翰林院那边也钉对的差不多了。
郭先生道:再有明日一天,老夫觉得咱们这边就完了。
到时候只管让人整理成册,他们再过两遍便了事了。
秦贞揉着酸痛的手腕,长长吐了口气。
这几日每天写得字都能破万。
田先生笑盈盈道:这次小沈的功劳最大了。
他没料到,沈君月年纪不大,懂得却不少,许多他与郭先生都没接触过的,她居然都知道,虽说没种过,不过习性与养植法子都能说出一二三来。
田先生昨日还与郭先生说,太可惜了,要是小沈是个男人就好了。
女人多不好,有再大的才能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成日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结果,郭先生道:你怕是不知道,人家小沈才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听小秦说小沈会酿酒,在他们老家那里开了个酒坊,带着镇子上的人一起干,又因为她会种地,粮食不止够大家吃了,还有余下的酿酒。
如今已经三个年头了。
他们那个镇子上比旁的镇子上的人日子过得都好,县令还特意给定了个什么重点项目。
叶大人和郑王都喝得她酿的酒。
且她也不是只在家里专门酿酒,她还会陪着一道送货,或者去窑厂定瓶子。
这可把田先生给惊呆了!此刻看着穿着男装的沈君月,再一次刷新了田先生多年来的认知。
第二日,大家早早就把余下的内容给钉对完了。
后面的几天因为不需要太多人帮忙,全靠秦贞一人写写划划,卫大人和曲大人便在整理已经钉对好的。
如此一来,倒是在月底休息之前,把钉对完的已经整理好了一半。
沈君月道:田先生,我的工作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
田先生被她这么一问,突然有点遗憾,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
老头儿有些不舍地点点头,再次忍不住感慨,小沈啊,你要是个男子该多好。
没事还能找她聊聊天,互相探讨探讨。
这话瞬间勾起了沈君月的伤心事。
他要是个男人,还有秦贞什么事儿?秦贞:……秦贞和沈君月这次早早下了班,回到家宋贤和小马都在。
两人见他回来立马迎了上来。
小马得意道:阿贞,猜猜咱们这次过了没。
秦贞笑道:肯定是过了。
小马打了个敲指,没错,而且咱们两人成绩特别的好。
他第一,宋贤第二。
这可把老马给高兴坏了,在家里摆了宴,要请赵大人、叶大人、刘大人。
秦贞听他兴冲冲地报了人名,全是重量级的大佬,无语道:那师兄,咱们呢?你们这次过了庶吉士,难道就不表示表示?自然要表示的,卫老二说了,今晚请咱们去他家的欢喜楼吃酒。
这名字有点儿意思。
结果一问,是卫家门下的一座青楼,不过姑娘们都只卖艺不卖身,而且要进去还得联个对子才能入门。
中间还有许多考验你脑力的时候。
小马说得口沫飞溅,结果一抬头,就见宋贤垂着头,幽幽道:这种地方再文雅我也不能去,不能做对不起晓慧的事。
秦贞还想说与沈君月说一声去见识见识,要是她不让去,让她也穿上男装一道去,结果一听宋贤这满嘴愧疚,他生生把这个念头给掐灭了。
小马无语道:想什么呢?我这个大舅哥在,能给自己的妹妹填堵吗?你放心吧,咱们也就是听个曲,管他说得天花乱坠,宋贤就是铁了心不去。
秦贞道:要不,咱们一起去吃河鲜吧。
小马:……自打你吃过之后,人家海鲜馆就变河鲜馆了。
宋贤不去,也只能这样了。
这顿饭庆祝小马和宋贤顺利进了翰林院。
以后三人又能在一起了。
秦贞喝了两杯葡萄酒,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就是话有些多。
卫二道:阿贞,你知道咱们的《骑鹅记》这半个月卖了多少吗?秦贞记得祁家那边半个月内卖了五六百还是多少,再瞧瞧卫二这表情,笑道:有五六百吗?卫二点头,六百七十本,我来之前是这个数。
对了,是指单册,可不是总合!他们为了与祁家打擂台,这次直接出了两册,装订方面比祁家用心,开本也大,但是价格却与他们一样,比起祁家可算是豪横了不少。
两本同时出,让人看得过瘾,再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次有实物在跟前,许多生活小细节特别明显。
大鹅又萌又叨的样子,简直能让人心都融化了。
再加上这本画册女孩子看得多,卫家的几个妹妹,当时去参加花宴、酒宴时,特意带了几张过去,让小姑娘们一起瞧。
小姑娘之间的话题,比男人之间传得快。
天天追问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出来。
画册虽说是主打女性题材,不过男人买得也有,他特意让小二问了问,有些少年觉得另有一番味道,尤尤是这种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少女形象,更能深入人心。
不自不觉就被人当成了理想型。
见惯了大家闺秀那种,像这种顽强的野草型,特别能异军突起。
秦贞听完,直呼:不得了,卫二哥这夸起人来,都不带重复的。
卫二道:我说的都是实话,如今咱们的货也差不多铺开了,我估摸着二个月内五千册没问题。
绝对能压三国众将一头。
卫二道:对了,阿贞,我听说老祁给你提挡了是吗?秦贞点头。
卫二道:咱们还是按原来的,不过咱们得分红。
秦贞:……我是女儿和儿子打,你是与祁家打?噢耶!秦贞说好了,要带沈君月去善堂那边看看。
他主要是想着,小姑娘们平时绣花其实赚不了多少钱,还把眼睛给熬坏了。
还不如跟着沈君月一起呢。
当天晚上回去,便将自己的想法给突突了一下。
沈君月双眼一亮道:这主意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道观的人乐不乐意?若真酿起酒来,道观自己种的粮肯定不够,京里的粮又比旁的地方贵,她就得想方设法与人合作。
秦贞道:明日咱们先去瞧瞧,我是每个月都会过去帮忙讲两天课的。
马晓慧和宋贤他们也会跟着去。
马晓慧教女孩子绣花,宋贤和他教学问,或者帮忙干点出力的活。
小马则是乐意负责带东西的。
总之一群人谁都有事,马大人当时知道他们要去善堂之后,也是特别的支持。
沈君月道:好。
秦贞回到自己房间倒头就睡。
第二天难得不用早起,一觉睡到了辰时。
宋母在后院浇水,顺便把几只鹅给放出来,让他们到处跑跑。
秦贞晃到后院时,见宋贤正在窝里摸蛋。
见秦贞过来,笑道:你说这鹅回来也有段时间了,怎么一个蛋都没下。
秦贞哪懂这个,看两只鹅的个头,就感觉可能年纪还小。
宋母笑道:哪能这会下蛋,一般都是中午,因为是小鹅,也不会每天都下,现在大概两三天一个吧,瞧见没那个翅膀上有点黑的,昨日才下了一个。
你们昨天晚上不在,咱们几个炒着吃了。
宋贤:……心心念念的鹅蛋,连个皮都没见着。
秦贞收拾好,带着本《三字经》,再带了两坛子酒,一行人出发去了善堂。
几人也不是头一次来,小姑娘们早就认得他们了。
秦贞把昨日宋母做的花生糖拿出来分给小姑娘们,这一瞧又多了两个生面孔,怯生生地坐在门口的石墩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
秦贞心里一梗,暗骂了一句有人果然不配当父母。
便挤出一个笑冲她们招了招手,小妹妹过来吃糖了。
一个年纪大的小姑娘接过秦贞手里的糖,脆生生道:哥哥,我给她们送过去。
分完糖,看着小姑娘们欢喜的表情,沈君月只觉得心口堵得难受,吐了口气道:你现在还有事吗?要不带我去见见观主吧。
秦贞道:好!与宋贤和小马说了一声,便领着沈君月去了道观。
平时管善堂的道长知道两人这是想与他们观合作,笑着带两人去见观主。
秦贞来几次了,还是头一次见观主,一个三十四岁的女子,穿着宽宽的道袍,正捧着本书自己与自己下棋了。
见三人到来,笑着打了声招呼。
知道秦贞这次又来教小姑娘们读书识字,念了句道号。
沈君月没拐弯抹脚,说明来意,观主微微一愣。
沈君月也知道自己头一次上门,有些唐突,不好意思道:观主不必急着答复我,咱们还要在善堂待一些时间呢。
观主道:施主真心想在咱们这儿酿酒?沈君月笑道:不酿酒也可以,我还有别的生意,不如您看看合不合适。
管理善堂的静恩道长刚才与他们透露了一下,观里有自己的土地,差不多有二百多亩,不过因为观里都是女子和小孩,地自己也种不了,都是承租给附近的村民的,他们自己只留了道观前头的一块地,平时种些菜够道观里食用。
沈君月觉得,如果不酿酒,种菜、种粮她也可以的。
小姑娘们虽说力气小,但是种菜肯定没问题,而且小姑娘们都细心,帮忙除草、摘菜更好一些。
自然也有秦贞说的,可以绣嫁衣拿去卖。
不过嫁衣这种生意,确实不如吃食来钱更快。
观主道:沈施主,贫道下午给您回复您看如何?沈君月应了一声。
出了道观,沈君月小声道:你觉得观主会答应吗?秦贞道:我觉得你这主意其实还蛮好的。
观里在城郊,地虽不多,但是挺方便的。
如果真要种菜的话,盖个暖棚,反季节蔬菜种起来,京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销路肯定错不了,他听说小姑娘们平时绣花赚得非常少。
而且对方还特意压低价格,当然,这两种自己靠劳动赚钱,可比卖到有钱人家当丫环的好多了。
将来年纪大了,不管嫁人也好,自己买块地也好,都是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
沈君月好笑道:你不能用自己思维去想别人。
总感觉去旁人家当丫环不好,总感觉给人当小妾不好,可事实上这年头很多人都乐意做这些工作,有些家里因为女儿给有钱人当小妾,还自觉得高人一等呢。
她与秦贞他们一道在翰林院钉对农书,翰林院那些人都传了十七八个版本了。
有些话要多奇葩就有多奇葩。
真的别以为读书人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起八卦来可比普通人想象力丰富多了。
秦贞道:说得也是,那咱们就等等吧,要是他们不同意,你也别着急上火,待二哥来了,就先回去吧,我这边挺好的。
沈君月呵呵他一脸,你这么急着把我赶走,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瞒着我?秦贞咧咧嘴,哪有,就是觉得你在这里跟养老似的,自己难受,我看着也难受。
沈君月:……好大儿,你也太了解你大爷了!宋贤教小姑娘们读书识字,秦贞教的是算术。
其实都是很简单的,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再让她们背背九九之术。
不过因为孩子的年纪差别太大,如今也才教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他还出了好些道题让孩子们自己练习,练习完了再拿来让他批改……沈君月见他教得似模似样的,忍不住乐了。
一旁的马晓慧见她时不时的往里头看一眼,打趣道:嫂子,你们这天天在一起呢,怎么还看不够呀。
沈君月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她就是觉得秦贞这个人耐心真的蛮好。
秦贞批改完小姑娘们的算术题,看时间不早了,几个人收拾收拾东西打算离开。
小姑娘们将人给围住,颇为不舍道: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再玩一会行不行?秦贞道:要不咱们玩耍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吧!宋师兄当老鹰,我做老母鸡……沈君月:……马晓慧和沈君月坐在一旁看秦贞三人带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在院里跑来跑去,恰在这时到静恩道长过来道:沈施主,观主请您过去一趟。
第110章 264-266规划+六部+大力沈君月与马晓慧说了一声,便跟着静恩道长一起去了观里。
这次过去,观主面前的棋盘换成一份地图了。
她招沈君月招了招手道:沈施主过来瞧瞧。
沈君月上前,观主批着地图道:咱们观里一共有二百六十亩田地,只有六十亩是水浇地,余下的都是山地,是离京都一天路程的赵州县。
不过他们观后面倒是有十来亩的地,若是种菜倒是可以。
而且沈君月的目标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她觉得这样蛮好,不然京都的天这么冷,到了深秋想吃青菜就难了。
更别说冬天了,日日白菜、萝卜,能把人吃傻了。
沈君月道:您真愿意让观后面的十来亩地给我打理?观主笑道:自然了,贫道瞧得出来,沈施主和秦施主都是有能奈的人。
她听静恩说秦贞一直在给小姑娘们灌输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买什么都香。
能有自由的身份,就千万不要卖身给任何人。
做自己的主这类的思想,虽说没与秦贞碰过面,一个男子能不把女人当成附属品,这样的想法在如今显然非常难得。
观主对他的好感是嗖嗖嗖地往上升。
光是秦贞给小姑娘们描绘的蓝图,不管好不好实现,都让人心向往之。
今日沈君月过来说在他们这边儿酿酒,种菜也行,都是带着小姑娘们一起做的。
不管能否成功,她感觉这份心意倒是不错的,比起那些从他们这儿将人买走,又不好好善待的,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沈君月没想到这事这么顺利就定了下来。
静恩带着她去后头的地里瞧了瞧。
地里现在还种着菜,出的苗稀稀拉拉的,就算是结了果子的也长得不太如意,瘦瘦小小,到了一定程度先烂了半边。
倒是周边的鸟特别多,把果子给咬得破了不少。
沈君月顺手便将该掐掉的给掐掉了,该插杆的给插了个杆子。
又告诉静恩,什么菜需要天天浇水,什么菜种的不太对。
最好找人松松土,捉捉虫。
静恩听得头都大了,苦哈哈道:不瞒您说,咱们都不大会种菜。
也是因为观里人口众多,租出去的田地收租根本不够开销,虽说平时也有好心人捐助,可那些还是远远不够。
他们这里的小姑娘,是一日多过一日。
他们就想方设法自己开了地种了菜,可这菜确实长得不近人意。
沈君月道:那明日我过来,咱们再细说。
沈君月参观回到善堂就见秦贞累得满头大汗扶着一棵树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几个小丫头开心地跑过去,一把抓住他道:抓住你了,抓住你了……秦贞抹了把汗,你们这也太能跑了。
比起小七还能跑。
下次把小七带来,让她们追大鹅去。
见沈君月回来,一行人才坐着车往城里赶。
秦贞道:可是谈成了?沈君月点头,观主没吐口说让酿酒,不过种菜倒是接受了,我想着不如找几个泥瓦匠先盖上暖棚,待天气一凉就可以用了,倒不至于捉瞎。
秦贞没有异议。
与其看着她在家里天天抛后院,把能挖的不能挖的全给他挖了,还不如打发到别处让她祸害别人去。
沈君月给自己找了个事。
整个人干劲十足,晚上挑灯夜战,画图纸待明日找了泥瓦匠盖暖棚。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先与观主说一声。
还得找几个年纪大点的小姑娘教她们怎么种菜、种地云云。
她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因为她第二日要用马车,秦贞很开心地道:明日车子留给你,我骑我的甜甜去上班。
头一次骑马上班,秦贞多少有些兴奋。
早上也没让小勇喊自个儿主动就爬了起来,收拾好一出房门傻眼了。
只见对面的屋门打开,宋贤穿着朝廷发的进士官服,背着包走了出来,打着哈欠道:阿贞,一起走吧!秦贞:……不敢想象,与宋贤同乘一骑的画面。
果断将小勇给喊了起来。
直到坐上了马车,宋贤才后知后觉道:所以,你原先是打算自己骑马去了?秦贞不好意思道:也不是了,主要是觉得我家娘子要用车,我骑马……宋贤一言难尽地打断他的欲盖弥彰,你与我说说翰林院的情况吧,哪些大人好相处,哪些大人不太好相处……秦贞其实接触的人不太多。
老实交待了自己接触过、听说过的情况。
让宋贤特别注意一下官N代这种在京都长大,有后台的,因为是新人,且他们这些庶吉士是没有官职的,到时候人家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吧。
自然要求太过分的,可以拒绝……宋贤道:明白了,我会注意的。
宋贤他们这一批今日过去之后,原先那些在侯着外放的,还有想去别的衙门的,大概这几日也就陆陆续续地有消息了。
秦贞给宋贤介绍了一下院里的情况。
不知不觉就把一壶水给喝完了。
到了翰林院门口,小马已经来了特意在那里等着两人。
三人一碰头,小马一双眼珠子立马粘到了秦贞胸前的图案上,搓着手道:阿贞,我听说你大小在里头也算是个大人了。
一甲和二甲的区别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秦贞才去了没几日官服都是崭新的,上个月最后一天,刘大人才给了他两身。
前几日穿的都是他们一样的进士服,今日就不一样了,望着上头的鸂鶒,小马不禁感慨这就是一甲的探花呀!一入朝就先了他们好几步。
小马伸手轻轻地摸了摸,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穿个带鹭鸶的。
宋贤噗他,起码得过个□□年十年吧。
你现在连个品级都无,还想着人家六品官服,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小马差点痛哭失声,有你这么诅咒你大舅子的吗?这也太惨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么不知不觉就与秦贞差了辈了。
翰林院最小的官是九品,如果他们表现好,大概一年会升个一级,待三年满了差不就是八品典籍,再去旁的衙门历练上几年,确实像宋贤说的,想要六品起码得三十岁左右。
就像他爹如今也四十了,也才是个五品,在这个位置上也待了五六年了。
老马对他的规划,在四十岁的时候要比自己强。
弄个知府当当也是成的。
老马现在出京谋个外放也差不多能谋个知府,可他在吏部经营了这些年,想突然走人实在有些舍不得,两父子与老爷子一道讨论过。
小马在翰林院待个三年,然后谋个外放,由老马在吏部将来肯定会更好。
老爷子再从中走动关系,小马肯定是三辈人中走得远,官运最顺的一个。
饶是如此,他们这规划也不过如此……相对来说秦贞这起步就不一样。
他就是再努力四五年,也才能达到秦贞如今的七品。
而那个时候,秦贞指不定就六品,或者从五品了。
说多了都是泪。
秦贞倒是没想那么远,他就是想努力踏实的一步步往上爬,不至于处处被人拿捏被人欺负。
就像燕大人,仗着背景欺负卫大人,可若欺负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人来的早一些,在门口说了一会话,才瞧见有人陆陆续续的来。
今日来了许多的生面孔。
秦贞一问才知道,一共录了二十人。
今年参加庶吉士考试的有二百来人,约等于一成的录取率。
秦贞一盘算,苦笑道:果然,人家说的最难的当属秋闱。
春闱虽说参加人多,可录取的人数也多,到了殿试几乎就是个走个过程,现在的庶吉士也不过如此。
小马道:殿试怎么是走个过程?这话说的这么轻巧,要是真走个过程,你那弯道超车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因为你长得好看还是咋的?秦贞被他说得一时哑口无言。
因为今日来的新人比较多,秦贞便将两人领到了大殿上。
见自己办公室的灯亮着,和两人说了一声便去上班了。
一进门,就见卫大人在做今日的准备工作。
秦贞也加入其中。
卫大人道:刚才瞧见你与两个新人一道来的,可是你的师兄?秦贞笑道:嗯,个头高的是我同一个县里的师兄,另一位是在砚城时认识的。
一会有时间,带他们与大人认识。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将准备工作做好,郭先生和田先生才前后脚进门。
郭先生道:唉,小曲呢,今日怎么没来?卫大人笑道:曲大人去工部的事定了下来,昨日工部那边贴出了告示,所以今日他直接去工部报道了。
是从七品的主事。
秦贞道:真的呀,那晚上去他们家蹭个酒去!卫大人笑道:行呀,正要与你说呢,结果一来就忙忘了,他昨日去找你们了,结果说你们出城了,特意让我告诉你,晚上请咱们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
郭先生哼哼两声,这么说就没我们两个老东西的份了?卫大人忙道:怎么会,两位先生也请的,瞧我连个话都说不明白。
郭先生道:那是不是燕典籍今日也不来了?卫大人道:燕典籍不知道,他要去的是户部,这事怕是不好定。
曲大人去工部是因为那边是准衙门,辛苦得很,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一般人是进不去的,除了有后台之外,还得有本事,最主要的是能写会算。
这年头的算术很多人都不怎么样。
听说燕大人去答题的时候,错了一大半。
秦贞了然。
正说着,就见李玉杭走了进来,道:燕大人今日请假了,赵大人让我过来接替他的工作。
郭先生嗯了一声,那辛苦李编修了,去茶房给咱们煮些果茶吧。
李玉杭:……燕大人的工作居然是后勤?郭先生和田先生一人拿了一些资料开始钉对。
而秦贞是把余下没有配图的作物全给配图,剩下的整理就得由卫大人一人来。
郭先生见他一个人写得实在太慢,且还有一百五十多份,想想都头痛,便对秦贞道:小秦,你去赵大人那儿再要两个人过来。
秦贞应了一声,刚走到门口,就见宋贤和小马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一问才知道,是赵大人说这边的曲大人去了工部,燕大人又请了病假,怕是这边人手不够,就问谁乐意过来。
小马早就等着这句话了,在大家反应过来之前,拉着宋贤就站了出来。
赵大人一见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差一点就乐了,挥了挥手道:在那边听秦编修如何安排你们便如何作。
小马应了一声,生怕赵大人反悔似的,拉着宋贤一路狂奔而来。
秦贞这才想起,赵大人是他干爹来着。
再仔细一想,赵大人这不就是故意那么一说的吗?敢情两父子是早就在家演练好了。
小马道:对了,你让咱们做什么?秦贞道:也没什么,这事宋师兄最熟悉不过了。
说着两人过了门,给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
田先生笑道:小秦的师兄肯定也跟小秦一样能吃苦耐劳。
宋贤见卫大人整理的东西,顿时有点头皮发麻。
秦贞怎么把这种风俗习气给带到翰林院来了。
想想以前经常跟着秦贞下课后一道整理课堂笔记的事,宋贤一时心情复杂。
小马道:果然是他能干出的事……卫大人:……这还真不是秦贞出的主意。
宋贤和小马的加入,不止加快了速度,还让氛围更加的欢乐。
尤其是小马闲暇时说几句笑话,通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而秦贞的工作到了目前,确实单一又简单了不少,只管配图就成。
小马和宋贤虽说头一次做这份工作,不过两人先前都与秦贞一道整理过课堂笔记,做起来熟门熟路的。
郭先生和田先生直夸今年的新人比往年的能力强。
卫大人默默抓紧手中的笔,速度更快了些。
田先生笑骂道:胡说什么,什么今年往年,你没见卫典籍自打过来咱们这儿,话不多人又勤快……郭先生忙道:没错,没错,小卫也是个好孩子,小曲也不错,对了,小卫你打算去哪个部门?卫大人愣了一下,道:下官没打算去别处,在咱们翰林院就蛮好的。
他没什么背景,要谋放的话,基本上都去那种穷乡僻壤。
前些日子与曲大人一商量,不如待在翰林院,虽说清水衙门,可勾心斗角少了不少,赵大人、刘大人,哪一个出门不被人敬重,他打算在翰林院好好熬几年。
田先生道:这样也好。
翰林院也就是穷点,说出去名声不要太好听。
学问好,自然有许多人想与你攀交情的,毕竟家里的孩子多了,想找人好好把关教育的多的是。
下班后,秦贞几人先回去换了身衣裳,这才与宋贤一道去了曲家。
虽说请了郭先生和田先生,不过两人也都是礼到了人没到,说什么他们老年人在,小孩子们玩不开。
秦贞和宋贤一并给曲大人买了代表步步高升的玉竹盆景。
东西是秦贞选的,结果伸手一抬,居然纹丝不动。
掌柜道:公子先别急,一会咱们的人来了,给您送过去。
秦贞道:不用了,怪麻烦的。
说着看了宋贤一眼,师兄,帮帮忙!宋贤道:我自个儿来。
见他摩拳擦掌,秦贞也没阻止他表现,往旁让了让。
掌柜道:公子这一个人还真搬不动,咱们先前是三四个人一并弄回来的。
虽说这玉不值钱,可这东西个头大呀,光是石头就二三百斤呢。
下头的盆又是实心的花岗石,加起来怎么着也有三百多了。
一个人绝计抬不起。
结果,宋贤摆好姿势,伸手用力一抬便将东西给抬了起来。
虽说确实有些沉,不过他倒是能坚持住,直接放到了马车上。
小勇和秦贞也就是一起在车上放好。
掌柜惊呼道:公子这力气真是常人所不能及呀。
秦贞笑道:都说了,我师兄天生神力。
不过确实,当时在县学时,他也是个大胖子,可力气跟宋贤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如今瘦了,更没法比了。
两人就买了这么一个大摆件送给了曲大人。
宋贤又展示了一番他的力大无穷。
曲大人本来还想说帮忙的,结果这次把自己给惊着了,一个劲感慨,你这不去考武状元,可真是太可惜了。
秦贞笑道:可不是,本该上战场立功杀敌,封侯拜相的,如今却非得困在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来。
宋贤道:我打小就吃得多,力气比旁人大。
他和秦贞当时被称为哼哈二将,可秦贞那一身肥肉,速度给瘦了下去,可他这一身就算是运动量均加,饭量减少,依旧没什么变化。
后来一琢磨,大概上天就是这么安排的,便打住了要减肥的心思。
曲家也没什么亲戚朋友,曲大人就请了卫大人和秦贞、宋贤。
曲先生道:少喝点酒。
曲大人挥手:知道了,您也少喝点。
曲大人请大家吃的是河鲜。
一是因为卫大人是海边人,河鲜馆虽说不太正宗,可京里也就这么一家。
二是觉得,他们余城靠近西疆,不管是河鲜还是海鲜都不太多,刚好吃个新鲜。
是以,卫大人知道他定了这里,眼眶禁不住一红,呐呐道:老曲有心了。
曲大人笑道:又不是为了你,我们家这两师弟平时也没怎么吃过对吧!两人齐齐点头。
一顿饭吃了一个时辰,四个人多少都喝了点酒。
秦贞喝得不多,不过话却多了起来。
出了酒楼,一阵风吹来,扯开嗓子唱了一句:世上只有妈妈好~三人:……喝完了曲大人的升职酒,秦贞发现几个人的关系越发好了。
这一日,刚坐上马车没走多会,就听小勇道:公子,前头有辆牛车掉下水沟里了,想让咱们帮忙帮忙。
秦贞和宋贤还没探出头,就听一个老者道:公子能否帮帮忙,小老儿是要去酒楼送菜的,可这才走了一半就出事了……他是寅时就出门了。
如今在这儿都困了小半个时辰了,再不把车挪出来,就要耽搁酒楼的生意了,一家老小就靠这地里的菜赚点钱生活,要是把酒楼的生意给丢了……老头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秦贞道:您别急,咱们一道想办法。
说着便下了车,和宋贤两人,一人提着灯笼,一人围着车看了一会。
也就是轮子卡里面去了,老头车上菜又多。
这才使得车轮出不来,他自己年纪又大,这会儿路上也没人。
秦贞道:有棍子吗?我有个法子试试。
宋贤把灯笼递给他,我来吧,应该不是太重。
他说着,就伸手拎了拎。
可这一拎就知道下头卡得巧了,想轻松拎出来不大可能。
想了想便道:阿贞,你和小勇帮忙抬这着里,我再试一下。
秦贞把灯笼交给老头儿,自己则和小勇按照宋贤的指示,用力拖住了车。
宋贤这次卯足了劲,往上一抬,一下子便将车轮给拉出来一截。
秦贞和小勇也跟着他同时用力,成功将车轮解救了出来。
宋贤长长吐了口气。
老头儿千恩万谢,一瞧两人身上的衣服,顿时大惊失色,大大大……人!小老头刚才有眼无珠……这位大人的官服都给弄脏了。
说着想帮宋贤擦,可一想自己手上也不太干净,只得讪讪地收了回来。
宋贤道:不碍事,您快去送菜吧,可别耽搁了时辰。
老头儿再次各种感谢,想到时间不早了,只得赶着牛车离开了。
也亏得车上还有一套衣裳。
宋贤在车上换了衣裳。
到翰林院时,卫大人早早就来了,把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小马也比两人来得早笑道:怎么了,今日是谁没起得来床?秦贞道:日行了一善,所以来晚了。
小马噗他,说句人话成不成?秦贞便把早上宋贤以一己之力将牛车给解救出来的事给说了一下。
宋贤被他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别只往我脸上贴金,你和小勇都有帮忙。
秦贞道:我那点力气跟蚂蚁搬象似的。
小马道:还真别说,还是头一次见像老宋这么大力气的人。
他爹也认识几个武将,那是常年习武的,但是要将一辆马车从坑里搬上来,还是不太可能的。
宋贤道:大概他们没我吃得多。
小马:……你自信点,把大概去掉。
大家没开始干活前讨论了一会宋贤力气大的原因。
小马做总结发言,大概是你爹力气大。
宋贤没接话,思绪却飘远了,若真像小马说的,他这是遗传,那么是不是表示他们起初一直往文臣方面找,是不是大方向本身就是错的。
于是,趁着中间休息时,宋贤拉着小马,小声道:你那里有武将家的资料吗?小马点头,下午去我那儿拿。
话音未落,就见小勇进来道:宋大人,外头有人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