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成庶子的庶子[女穿男] > 第158章 408-410东都

第158章 408-410东都

2025-04-02 01:01:58

秦贞虽然不社恐,但也没办法像传说中的社交牛逼症一样。

可小锅就不太一样了,秦贞发现,这孩子到哪都能跟人嗨起来!三个孩子当中,就数刘宴年纪大。

虽说还不到五岁的年纪,但是却是妥妥的大哥范儿。

小皇帝个头最小,长得最是瘦弱。

小锅目前还只是看个头给人定大小的年纪,于是也特别照顾小皇帝。

秦贞去时,三人正在吃东西。

小皇帝有些挑食,且平时身边总是一堆人侍候着,现在要与小伙伴一道吃了。

面对眼前的东西有些无从下嘴。

手脚特别不利索。

拿着勺子,怎么也将粥送不到嘴里去,急得都快哭了。

一旁的小太监想帮忙,他愣是气得不要,因为小伙伴都能自己吃东西。

小锅倒是随了秦贞,能吃能喝的,从不挑食。

现在就算是辣椒也能吃一些。

见小皇帝勺子都拿不太好,他直接从对方手里拿过来,舀了一勺子喂到他嘴边,张嘴,啊!小皇帝依言张嘴给吞了下去。

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小锅道:好吃吗?小皇帝用力点头,好吃!小锅把勺子还给他,乖真乖,快些吃,吃完了我爹来了,咱们就能就能出去玩会了。

说着还教他怎么用勺子,怎么用筷子。

跟他娘教他的一模一样。

小皇帝也学得有模有样的。

小皇帝知道秦贞。

每次上他的课都特别的轻松好玩,而且秦贞上次还抱过他。

在这么多先生里头,秦贞绝对是最温柔的先生。

笑起来也很好看,身上还总着特别好闻的味道,就像暖暖的阳光。

小锅身上也很好闻,和秦先生一样。

秦贞趴在窗户上瞧了一会,都没好意思进去。

他家孩子真是胆子有点儿肥呀,居然还喂皇帝吃东西。

杜公公也站在门口,见小皇帝好好吃东西,禁不住红了眼眶,拉着秦贞小声道:大人家的孩子,与大人一样,都特别的招人喜欢。

秦贞想起以前进宫侍候时,杜公公总帮他说话,知道他是想起了先帝,也不禁心头一堵,随后咧咧嘴,他就是有些浑,还要劳烦公公多提点一二。

杜公公道:大人放心,别看孩子年纪小,其实特别懂事。

他以前是陪着先帝上下学,回回都在外头侍候着。

现在又照顾小皇帝。

这么多年来什么样的孩子没见过。

能进宫的哪一个不是人精。

别看刘大人家的小孙子年纪小,可孩子懂得特别多。

见人也有礼貌,有种不符合年纪的成熟。

小锅进宫时也嬷嬷教导了一些日子,规矩都懂,不过孩子终究还是孩子。

像极了秦贞,有时候看起来挺聪明的,事实上对自己喜欢的人也是掏心掏肺的。

他瞧得出来,小皇帝就蛮喜欢和小锅一道玩儿。

也特别听小锅的话。

秦贞与杜公公聊了一会,小锅最近在宫里的表现。

知道孩子没闯什么祸,也挺适应宫里的环境,且宫里的人对孩子也蛮好,便放下心来。

待三人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推门而入。

见秦贞进来,小锅双眼一亮,刚要放下手里的勺子跑过去,就见秦贞摆了摆手。

小锅会意,而后将食指放到唇前,做了个嘘的手势。

秦贞待三人吃完了,这才道:好了,大家可以洗个手、再漱个口,咱们先到外头走两圈,以助于消化。

小锅在家的时候,经常被这么要求,做起来有模有样的。

家里的地上还画了许多的小脚丫,就是让他围着绕圈的,小孩子就特别喜欢这样。

小皇帝跟在小锅旁边,见他做什么自己便做什么。

秦贞吓得头皮一炸,立马将小锅拉到了小皇帝身后,咱们按个头大小来排队好吗?你丫的敢站在皇帝前头,不怕被崩了。

遛了两圈后,秦贞带着三人,简单地活动了一下。

而后便带着三人一道踢球,小孩腿短,跑得特别慢,他索性带着他们拍球了,小锅平时在家里也没这么玩过。

拍得特别起劲,看时间差不多了,秦贞才带着三人进了教室。

做为一个书画先生。

秦贞想想自己每次来干的事,就忍不住一阵冷汗。

他这还和兼职体育老师啊。

偶尔还得兼职数学老师。

一下午课下来,秦贞也就只讲了两幅画。

教大家折了一只小金鱼。

小锅开开心心地把自己折的金鱼带回家。

秦贞洗澡出来时,就见沈君月一脸无奈地站在鱼缸前。

秦贞凑过一瞧,就见缸里有一张纸已经沉到了底。

小锅道:我的小鱼,我的小鱼?别的小鱼都争着要吃食物,可他的鱼沉在里头还翻了个个。

这可把小锅给吓坏了,上次就有一只翻了肚皮,沈君月告诉他小鱼死了,这次的该不会一下水就死了吧?秦贞道:可不是,你的小鱼死了。

说完用鱼网把纸鱼给捞了上来,这年头的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在水里泡了一会,不止变形了,再捞了这么几下,已经烂掉了一部分。

小锅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沈君月白了秦贞一眼,你就不能说话委婉一点。

秦贞道: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吗?本来还想借机告诉他,什么样的鱼要养在水里,什么样的东西不能碰水,这倒好,还没开口呢,孩子先哭了。

这简直是恶人先告状。

秦贞待小锅哭累了,这才给他讲了一遍。

不是所有瓜都能吃,也不是所有人鱼都需要水。

自然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

更不可能以貌取人等等,延伸的还挺宽,说完发现,小锅趴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把人掰过来一看,好么已经睡着了,口水拉得老长了。

秦贞只得给他脱了衣裳,抱到了自己的小床上。

沈君月把他拉到书房,问了下小锅在宫里上学的情况。

秦贞今日瞧着还不错。

杜公公的反馈也还可以。

下次有机会问问郑王和叶大人,看这孩子表现怎么样?前头一直等着小锅去田家上学的田大人,知道小锅要进宫当伴读。

比秦贞可高兴多了。

这个女婿将来肯定差不了。

这一日见着秦贞下衙回来,车里还坐着小锅,笑道:小锅在宫里可还好?秦贞笑道:蛮好的。

关键是皇帝年纪小,什么事都不懂。

小孩子之间的友谊更快更牢靠。

又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刘家的家教也好,三个孩子相处的相当可以。

田大人道:那就好,与圣上一道长大的情份,这可是什么人都比不了的。

秦贞笑笑没说话。

看来,就数他最老实,听说要作伴读的时候,总担心孩子在宫里行不行,年纪这么小万一做了什么事,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还连累了举荐小锅的叶大人和郑王他们。

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肤浅了。

叶大人和郑王这是想给小锅找个靠山啊。

意识到这一点。

秦贞与沈君月商量了大半个晚上。

觉得小锅的教育可以再严一些。

可惜两人都没养过孩子,怎么严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

阮氏更不用说了,隔辈亲,把以前没对秦贞的好,全用在了孩子身上,只要阮氏在,这小子就能上天。

秦贞道:要不,你每天都拉个脸,就跟大家长一样。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沈君月伸手拧他,痛得秦贞差点叫出声。

你怎么不唱白脸?秦贞弱弱道:我是觉得吧,你这个方面有经验。

以前把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就他和沈君月站在一起,是谁都能看出来,谁当家作主的。

沈君月拉了被子,转身不理他。

秦贞感觉自己也没说错呀,他怕老婆的人设不能倒。

小锅去上学了。

秦贞和沈君月都有各自的事要忙。

虽说,沈君月鄙视秦贞的提议,不过还是按照计划进行。

两人再与阮氏一沟通,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小锅也是心大,不管父母怎么变,唯独他自个儿不变,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一晃就过了两年。

十七岁的沈好文和十六岁的沈喜文要回砚城参加乡试了。

而秦贞,努力了好几年的闺女还没个影儿。

倒是小马家又怀孕第三胎了……好在也就他们两人时不时念叨一句,得生个闺女。

尤其是看到小马家里的小仙女时,总得认真备几课。

结果,一通忙碌下来,失望了一次又一次。

沈君月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家的族谱小锅到底还有没有兄弟姐妹。

可惜时间太久,再加上族谱传了一千来年,遗失的、破损的,中间少了好几代的东西。

秦贞见沈君月正在给他收拾东西,不禁有些眼眶发红,我这一走,大概得好几个月才能回来。

沈君月好笑道:放心吧,我不会天天揍你儿子的。

秦贞撇撇嘴,我又没说他。

他在翰林院也待了快六年了。

卫大人和老徐都参加了今年乡试主考官的试。

刘大人特意找他谈过。

秦贞刚好与宋贤好几年没见面了。

便问了问刘大人,能否去东景那边,最好是东都那里。

刘大人很肯定的答复可以。

秦贞二话不说也报了名,可现在要走了,就有点舍不得离开家。

在沈君月身边磨了两天,还是得出发了。

沈君月道:你注意安全,现在天气热,晚上也注意防蚊虫啊。

乱七八糟的药啊香啊,带了一大包呢,每个上头都标得明明白白。

秦贞道:你这次要不要去东都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要做?沈君月好笑道:你再这样,大家就该说我不懂事了。

老公出个差还得跟着,简直不要太搞笑啊。

秦贞道:我这不是想着,你与马晓慧也多年没见了吗?沈君月:……她算是看出来了,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

秦贞还想再说点什么,就见小锅推门而入,五岁半的小锅,嫣然已经成为一个大孩子了,终于摆脱了二头身,大头显得协调多了,爹,表哥说还有不懂的想问问你。

秦贞与沈君月说了一声,带着小锅去了书房。

沈好文这些年该学的其实早就学完了,该会的也该会了,不该会的,秦贞也没办法。

能给的都给了。

不过在临走前,还是给两们仔细讲了些东西。

带着两人去买了几本书,让在路上好好背背,到时候只管放宽心认真答题就成。

进场的东西都备好,不然会的东西再多,也没什么用。

沈好文道:姑父,若是咱们过不了呢?秦贞道:你还没去考呢,怎么就知道过不了?我教了你这么久,你给我过不了,你让我这脸往哪搁呀?好歹我也是探花出身,手把手教的还过不了,说出去多么脸。

沈好文被他一骂,立马抬头挺胸道:姑父放心,咱们不会给您丢脸的。

秦贞笑道:行了,快回去休息吧,明日我也得走了。

卫大人与老徐前几天就出发了。

就数他了磨叽。

秦贞第二走的时候,天还不亮。

阮氏早早给他备好了早餐。

望着大口吃饭的秦贞,阮氏一时感慨万千。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当时又胖又笨重的少年,如今已然成了正五品的朝廷命官。

大概是因为年纪上来了,这两年秦贞不自觉的便留了小胡子。

饶是被沈君月吐槽过几次。

秦贞也没给刮掉。

在他的小伙伴当中,不管是小马还是周良辰,胡子都老长了。

就数他为了显年轻,每天刮得干干净净。

好在上次带沈好文他们几个孩子出门跑马时,被几个年轻的小姑娘送花了。

回来之后,沈君月就没废话,直接把人给揍了一顿。

秦贞也觉得,再不留胡子,以后还有人投怀送抱,就不是揍一顿这么简单了。

吃完早饭,秦贞给阮氏留了五百两的银票。

阮氏道:我在家里又不缺钱。

秦贞道:您拿着我安心些。

这几年沈君月的生意起来了,已经不需要他的钱了,秦贞就自己留着。

不知不觉手里就存了一万来两。

昨日给沈好文和沈喜文每人五百两,今日又给阮氏五百,算算还有一万多点。

不料他一转身,就瞧见小锅瞪着大眼望着他。

爹,您怎么这么偏心?都给了就独独他没。

秦贞道:你小小年纪要钱做什么?话不能这么说,年纪与钱的多少不能划等号,再说了,您谁都给了,唯独没给我,这不叫偏心叫什么?我就是不花钱,您也得给呀,这是心意问题。

秦贞说不过他,索性给了他五十两。

结果,小锅还没拿到手,沈君月直接给收走了。

小锅:……沈君月道:我先替你保存着,你这段时间想买什么东西,只管与我说,我绝不抠扣你的。

秦贞也是一幅爱莫能助的表情,不是他不给,是他给再多也到不了你手里。

小锅叹息,我就知道,我爹做不了老婆的主。

秦贞笑着揉了下他的头,知道就好,你好好学习,我回来考你。

小锅由小勇陪着把秦贞送出了城。

到了此刻,秦贞是更舍不得了。

抱了抱孩子,又抱了抱沈君月。

差点再抱抱小勇,小勇退得远远的,大人,一路顺风。

秦贞:帮我照顾好小七啊!秦贞仔细算过了。

他这一趟,起码得十月中旬才能回京。

一去就是一百多天。

先前一直觉得,他和沈君月也就是搭伙过日子的好搭档。

饶是后来有了小锅,他总感觉那是糊里涂之下来的孩子。

其实算不得什么。

可最后要走了,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这种舍不得,并不是不想离开家。

不想离开孩子,舍不得他娘。

反而是想把大爷一并带走。

这种感觉这两天特别的强烈。

这一路上秦贞闲得无聊,索性拿了纸笔开始画画册。

这次他打算画自己与沈君月。

情不起所起,一往情深。

题字写完,秦贞被自己肉麻到了,捂脸!而后继续画。

从西都到东都,整整走了三十五天。

秦贞每日画个十来页,到了目的地,竟然画了五百页了,整整四册子。

到达东都时,刘学政现在已经是本地的巡抚。

和宋贤,江远白一道来接的秦贞。

几年不见,秦贞发现宋贤都留了胡子,而且与小马一样,看起来沉稳了许多。

同样也老了不少。

刘抚台倒是与先前没什么变化。

就是胖了那么一丢丢,因为宋贤这几年又升职了,刘抚台索性把他弄到了自己身边。

刘抚台瞧着宋义喜欢,便收了宋义为徒。

晚上接风宴时,还笑着告诉秦贞,我这个徒弟靠谱。

秦贞接过江元白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我这个徒弟也靠谱的。

江元白在东都这边又前前后后立了不少的功,升职速度就跟坐了火箭一样。

已经是三品的总兵了。

相对于秦贞这位先生的五品,简直是实力碾压。

不过孩子对他依如即往的好,每次有什么节日,都让家里人给送东西,年节还会亲自从东都这边挑好了差人送达去。

就连去了北城的张公子和孙公子都时不时给他送点东西。

秦贞着实感觉自己的人缘相当可以。

秦贞与大家叙完旧,立马就进了贡院。

在路上他也考虑过题目的问题,进入贡院之后,便把自己想到的题目给写了下来,再与学政和几位考官一并研究。

最后拍板定案。

自打进了贡院,秦贞这一行人只能等考试结束才能出去了。

好在宋贤也跟着他一道进来了。

两人趁着没事的时候,坐在旁边聊聊彼此的情况。

由宋贤陪着,再加上进来时,他手里还带了几本书,偶尔翻翻,写写画画,待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在里头困了一个来月的众人总算是被放了出来。

而秦贞趁着这段时间,把自己和沈君月的故事,也画了好几册了,果然每天闲得只剩下记忆了。

秦贞道:师兄,不管说什么,你得请我吃个火锅。

在里头他快憋死了。

谁说秋闱是最难的,明明考官才是最不容易的。

学生也只需要在里头待九天。

考完了就放出去了,可考官们却不一样啊。

提前进考出题、确定,再进行印制,在这期间以免泄题,大家都不能出去的。

考完之后就是评卷时间,直到榜单张贴出去了,他们才能离开。

秦贞在出去的前一天晚上,就与宋贤说好了,要吃火锅。

要吃烤鱼,还要吃麻辣香锅。

最好再煮上一锅的果茶……要是有奶茶那就更好了。

宋贤把他要吃的东西都一一记下来,交待人去办了。

秦贞先去美美的泡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出来时手一抖把留了很久的胡子给刮得干干净净。

总感觉在里头洗不好,他的皮肤都变糙了,索性擦了些面霜。

把头发给打理的清清爽爽,穿了自认为很沉稳的衣裳。

如此收拾好,带着小山子开开心心地去了宋家。

进门时刚好与马晓慧打了个正面。

马晓慧笑着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师弟这样看起来与几年前可是一般无二。

甚至比起几年前还多了份儒雅和从容。

站在她旁的几个女眷眼睛都亮了。

秦贞笑道:师嫂客气了。

与马晓慧聊了两句,便由人带着去了宋贤那儿。

宋贤速度比他快多了。

收拾好,还去刘大人那儿晃了一圈。

在家里等了半个时辰,秦贞才姗姗而来。

宋贤望着打得花枝招展,跟二十左右的少年似的,宋贤忍不撇撇嘴,你能不能矜持点?搞得跟他站在一起,好像差了个辈份似的。

他这几年明明很注意了,结果心宽体胖一发不可收拾,饶是每天坚持运动,也只能保持体型瘦不下来。

秦贞立马顺杆往上爬,喊了一声:二大爷好!宋贤抬脚踹他,一边去,别气我。

秦贞嘿嘿笑道:菜好了没?在贡院虽说也能点菜,可说真的,味道怎么都感觉不对劲。

宋贤让人把饭摆了上来。

两人拿着筷子刚吃了几口,就见马晓慧笑盈盈地回来了。

宋贤还没开口,就听马晓慧道:秦师弟,你知道刚才的王夫人问我什么?秦贞就知道刚才她送了几个女眷出门。

至于哪个是王夫人,他根本就没印象。

马晓慧也没卖关子。

王大人与宋贤的职位差不多,都在刘抚台手下。

马晓慧经常与这些女眷们聊天,看戏什么的。

宋母今日被刘夫人邀去听戏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马晓慧这边倒是有王夫人带着自家的侄女和外甥女,还有弟媳妇来坐客。

她弟弟一家做生意的。

宋贤的生意又做的那么大,自然得来拜拜码头。

结果到门口碰上了秦贞。

好家伙,两个小姑娘一齐看上眼了。

王夫人与弟媳妇两人也觉得不错,更何况这是宋贤的师弟呀。

看起来二十岁的样子,那周身的气度,让人一瞧就心生欢喜,尤其是招中老年妇女的喜欢。

王夫人当时就问马晓慧,这个秦公子可成亲了?马晓慧一听这话,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打趣道:您可是想让他做你们王家的女婿?王夫人笑道:那也得看有没有这个缘份,若有时间,给咱们牵牵线。

马晓慧说到这儿,笑得直拍桌子。

上上下下打量了秦贞好一会儿,要是让小月姐知道了,可怎么是好……秦贞想起上次被打的事,忙道:这事可千万别告诉她。

大意了,早知道就该穿个寿字纹的长衫。

宋贤深有同感,你以后把脸擦黑点,不然太招眼了。

秦贞:……师兄你这是嫉妒我年轻美貌。

虽说这个小插曲蛮能证明秦贞还年轻的。

不过想想自家还有一个凶残的大爷,便将这份小窍喜给收了起来。

秦贞点得菜多,饶是与宋贤边吃边聊,一桌的菜也吃不了多少。

到头来还撑得直打嗝。

两人到外头遛弯时,秦贞道:师兄,你打算一直在东都吗?他在这边也待了快两任了。

宋贤道:明年看能在京都谋个职位不,我总不能一直让晓慧与家人分开。

而且他爹都不在了,他与他娘对于这边其实除了他爹之外,没有任何感情,能在东都待这么久,宋贤确实也想回去了。

他们这一走,就是好几年!马晓慧当时来的时候,宋义才一岁,如今孩子都快六岁了。

所以,宋贤的意思,让秦贞到京都帮他问问叶大人。

秦贞道:没问题,我就等着师兄回去,与我一道踢球呢!到时候,他们踢球,宋义和小锅也一道玩,多好!第159章 411-413回家+学武+一家鹅秦贞要走的时候,发现自己又舍不得宋贤了。

宋贤也舍不得他。

两人磨磨叽叽在城门口说了大半天的话,再不走晚上就赶不到客栈了。

秦贞这才道:师兄那我先走了,明年在京都等你。

宋贤点头。

抱着女儿让他和秦贞挥挥手。

宋婉性子随了宋母,腼腆、温柔,还有些胆小。

好在与秦贞相处了这些天,对于这个长得很好看的叔叔还是蛮喜欢的。

挥了挥手,还抱了下秦贞。

搞得秦贞瞬间又想生个闺女了。

秦贞上了车,一旁的马晓慧眼泪噗的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知道秦贞要走,这两天眼睛都哭肿了。

这年头交通不方便,她离开西都到这里,已经出来五年了。

还没能回去过一次。

宋贤伸手将人搂在怀里,道:明年咱们就走。

马晓慧用力点头。

秦贞头一次感觉这年头的交通如此不便利。

你归心似箭,他却慢的像蜗牛。

饶是路上马不停蹄,争取一天当两天用,回到家也进入了十月。

秦贞掰着手指头一算,去的时候走了三十五天,回来走了三十二天,其实并没有快多少,反而把自己累得吃不好、睡不好。

胡子拉茬的,相当憔悴。

回来还带了不少的东西。

刘抚台给家里的,马晓慧和宋贤给马家的。

江元白给自家的,当然还有大家一起给他的。

秦贞跟个贩货郎似的,一进城就安排各自往各自那儿送东西去了。

回到家,沈君月和阮氏都不在。

倒是沈好文和沈喜文两兄弟考完秋闱进京了。

此刻正在书房里一起看文章呢。

一看这个时候在京里,秦贞问都不用问,笑道:恭喜呀,这次都没能令我失望。

沈好文笑道:姑父您知道咱们中了?秦贞抱着衣裳,边往净房走,边道:要是中不了,你们现在还在砚城呢,不得等着过段时间的岁试啊。

与杨家的亲事定在明年三月。

一是有时间过了春闱,不影响殿试。

二是若秋闱没过,倒不用折腾孩子在路上来回跑了,直接在砚城过完岁试再进京。

这会儿来,可不就是因为不用参加岁试了吗?沈好文吐了下舌头,嘿嘿笑道:姑父真厉害。

沈喜文道:那您猜猜咱们这次考了多少。

秦贞道:你能到三十名,我就谢天谢地了,你哥怕是在十名左右吧。

沈喜文:……这肯定是先看过邸报了吧。

他确实是考了三十二名,沈好文成绩蛮稳定,第九名。

秦贞也不与他们废话,直接进了净房。

出来时,沈君月和阮氏已经回来了。

阮氏知道他回来了,直接去了厨房让人备秦贞爱吃的东西。

这会见着儿子,拉着他看了又看。

你岳母他们都进京了,今日你才回来有些晚了,明日咱们一道去沈家。

这次与沈好文和沈喜文一道进京的还有沈家众人。

因为沈好文过了乡试,原先说好的,要与杨家成亲的事,现在已经正式提上日程了。

沈大现在带着一家人住在他先前买的宅子里。

前两年沈大进京给沈好文买了一个二进的小宅子,离秦家也不是太远。

沈二夫妻也是用了这些年的积畜给沈喜文买了一套。

运气好,两人前后胡同。

沈好文这边的小宅子也已经修好了,杨家的家具也送了进去。

只等着明年春天成亲呢。

秦贞与阮氏说了几句,把东西放回屋里,而后快速溜进了沈君月的房间。

沈君月正算着上个月的账。

见秦贞进门,长长吐了口气,道:真是太好了,来给我算下,我现在是越来越不行了。

一看数字就脑仁疼。

秦贞有点小委屈,说神马小别胜新婚的。

这怎么一见面,就让他看账本呀!不过,沈君月一抬头,秦贞就惊住了。

好家伙,这才几个月没见,她居然胖了。

脸上还长了两颗痘,不过看起来还挺接地气的。

关键是这脸怎么看着有点变型,跟整容后遗症似的,尤其是鼻子怎么看怎么怪。

沈君月被他盯得一头黑线,发什么呆呀,明天要给大家发月钱了,我这账还没总出来呢。

秦贞哦了一声,拉了把椅子在她旁边坐下来,接过手上的笔。

沈君月起身便靠到了窗前的榻上。

秦贞本来嘛,看她的脸有点奇怪。

现在看背影感觉屁股大了好多,现在瞧着她往榻上一靠,明明很宽的衣裳,但是也能看出腰部粗了很多。

跟里面藏了个东西似的。

秦贞心头一跳,凑近一瞧,伸手戳了两下,忍不住道:你这是怀孕了?他一走就怀孕了,这是不是有点欺负人?沈君月挑眉,你不乐意?秦贞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有点儿意外。

努力了那么久,都没成功,结果出门几个月就怀孕了。

就不能等他回来再怀吗?沈君月道:你想不通的事还多着呢,赶紧算账去吧。

秦贞唉了一声。

把给沈君月买的礼物递给她,知道她不太喜欢头饰那些,就买了两个镯子。

花了小两千两。

存的一万两私房,这次给家里人买礼物,就花了四千两,去了小一半了。

秦贞确实挺心疼的。

秦贞拉着沈君月的手想给她戴上,结果现在怀孕,手都胖了。

秦贞只得把镯子给收了起来,道:那等你生完孩子再戴吧。

沈君月道:我觉得这次肯定是个闺女。

秦贞一言难尽道:要是不是闺女呢?你还生不生?沈君月觉得他说话不吉利,抬脚把他给踹走了。

他用的是算盘,比沈君月快上不少。

而且手速和眼力都能跟得上,不一会就算完了一本册子。

不过两刻钟,几本账全给算完了。

他再仔细一瞧,这几本账都是九月份铺子里的。

锦瑟自打开门以来,生意一直不错,而且他们的嫁衣现在走的是私人定制,虽说也有普通版的,可仿版太多,且价格比他们便宜一些。

卖得倒不是太好,不过胭脂水粉这些小零件倒是卖得不错。

至于火锅店生意就更不用说了。

夏天的时候麻辣烫好一些,天气一凉火锅立马就起来了。

上个月的业绩就不错……除了这两个,沈君月在蒲城的客栈上个月的生意也起来了。

因为秋闱一过,就有许多人开始往蒲城赶,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

明年算是朝廷头一次将会试的地点定在蒲城。

秦贞把账大概一算,忍不住喊了一句,这么多?光是九月份一个月,沈君月手上的生意有七八千了。

这么算下来,再加几个庄子,一年稳的稳的能拿小十万。

沈君月本来已经睡着了,被他么一喊只得支起身子道:多少呀?还不错,七千九百五十两。

沈君月道:这么少?秦贞:……沈君月知道他肯定是犯迷糊了。

这钱,还得除去各种费用,到咱们手里最后应该有三千两。

所以,并不是什么纯利润,好在铺面都是他们咬牙买的,要是算房租的话,其实赚得更少了,到了年末的时候,她还会根据业绩给大家分红。

一年到头到手应该有三万左右。

再除去家里的一切开销和各种的人情往来,一年能存个二万两就不错了。

秦贞震惊:咱们一年得花这么多?一万两啊,额滴那个乖乖。

沈君月道:所以,你是不是觉得我一直很抠门,不乐意给你花钱?这哪是不给他乱花,这分明就是得一分一分算么,一大家子人,一个不留神要是哪个生意不太好,一年到头就兜比脸干净了。

秦贞倒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一年一万两,这也太可怕了。

沈君月翻了两个本子给他。

一个记的是各种年节给大家送的礼,还有一个是家里的各项开支。

原先在老家时,人情往来花的极少,一年几十两都用不了。

毕竟他们小地方,大家一年的收入能有几十两就是富户了。

可到了京都就不一样了,别人给上峰给同僚送礼,你不能不送。

而且送的礼太寒酸了会被人瞧不起。

这就是大头了,再加上现在家里的下人也比较多,反正杂七杂八,一年得一万两的开销。

若是再遇上像郑王家里有喜事,太后整寿,皇帝什么生辰的话,那么一万两是万万不够的……秦贞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沈君月道:没办法行情如此。

秦贞的官只会越做越大,将来花钱的地方还会更多。

沈君月道:还有一笔钱,就是每年以你的名义给家里的文庙捐二百两,如果年景不好,我会多捐一些,让庙里帮忙施粥。

这些做慈善的钱是不会算在这里头的。

这样一来,一年存下来,也就没多少积蓄了。

秦贞现在终于明白,柳三为什么说在京都怕是十来年内都买不到宅子了。

翰林院的收入一年到头,也就那么二三百两。

而他自家也没什么家底。

据说这次上京,就是丈母娘给拿的银子。

而他们家也不是太富裕,想支援一些都不可能。

秦贞现在想想,确实如他所说的,后悔留在京里了。

连个丫头婆子都不敢请,日子过得依旧紧巴巴的,好在他交际不多,每年也就给刘大人几个送送礼。

翰林院这几个领导人都不错,不会计较那么多。

秦贞算完了账,看着旁边的沈君月,还是觉得挺玄幻的,几个月了?四个多月,快五个月了。

具体时间,应该在秦贞参加考试的那段时间。

反正她也说不上来。

秦贞走后不到半个月,就被诊出有孕了。

与小锅的时候,怀孕各种反应都不一样,所以她坚信这次肯定是个闺女。

秦贞还能说什么。

坐在旁边看了一会沈君月,这才想起他家儿子来。

一问才知道,去郑王府了。

上个月的时候,东哥儿带着他去了一趟猎场,小锅便对骑马射箭兴趣极浓。

且郑王府还有东哥儿的儿子阿炎。

阿炎比他大两岁,小锅现在就跟着阿炎一道习武。

秦贞想起小锅抓周时抓的那把小剑。

不由的心头一跳,这小子该不会是想弃文从武吧?沈君月道:孩子还那么小,你想那么多做什么,再说了练武对身体也好。

秦贞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那他总不能一直住在郑王府呀?沈君月道:没有,每次休息回来住一天。

秦贞:……你这是给人东哥儿生了个儿子还是咋的?小锅去郑王府住,主要是因为那边离宫里近。

每日不用起那么早。

而且郑王府里还有先生,每天回来还能帮他理理所学的功课。

秦贞居然无法反驳。

秦贞第二日,去衙里汇报了下情况。

瞧见老徐和卫大人他们也回来。

知道两人回来的比他早了几日,大家约好了过两天要一起吃个锅子。

秦贞今日还要与沈家人先聚一下。

不过得先去郑王府看看自家娃儿。

这孩子知道他爹回来了,也不回家住两天。

东哥儿正带着小锅和阿炎一起扎马步,见秦贞过来,让两人继续扎。

秦贞见小锅扎得有模有样的,道:他这是学多长时间了?一个来月吧。

东哥儿顿了顿又道:他告诉我,学武比学习好玩多了。

秦贞站在旁边看着孩子扎完马步,又看着他跟着东哥儿练了会拳,待结束后,与小锅聊了聊。

几个月不见,小家伙又长了一截。

说话条理也更清晰了。

大概是因为练武的原因,比先前在家里黑了不少。

身体确实看出来比先前好了不少。

秦贞道:觉得辛苦吗?小锅摇头,突然嘿嘿一笑道:爹,我给你表演个……说完,突然蹲下身子,脚下一扫,直接把蹲在地上与他说话的秦贞给扫了个屁股墩。

秦贞都没感觉出来,他是怎么做的。

就觉得脚腕一痛,而后身体就不稳了。

小锅把他拉起来,笑道:爹,怎么样?秦贞觉得不怎么样。

你丫的几个月不见,不说抱抱亲亲搂搂,直接给爹这么一个见面礼。

秦贞磨了磨牙道:我刚才是蹲着的本来就不稳,而且我也没准备好,你是趁我不备,这次我站好了,你试试还行不行……小锅用力点头。

待秦贞站好之后,他矮下身子,再次一勾,秦贞又被摔了个屁股墩。

刚才蹲的低,重心向下,虽说摔了不怎么疼,这次直接把秦贞给摔得尾椎疼。

于是,秦贞到沈家时,一路上都一拐一拐的。

捧着一盆枣子吃个不停的沈君月见他走路挺奇怪的,道:摔了?秦贞点头,委屈的得不行,你儿子打的。

沈君月:……秦贞起初也觉得不可思议。

于是,又试了两次,不管他怎么做准备,算准备了他扫过来时,打算跳开。

结果,次次跳不开,摔得都是同一个位置。

好么,差点把这幅身体给摔裂了。

沈君月给他两个枣,压压惊。

晚上给你揉揉,贴个膏药。

秦贞用力点头,谢谢。

还是大爷对他好。

秦贞自打进了京就没见过沈父。

老爷子今年也跟着一并进京了。

见秦贞扶着沈君月跨过了门槛,朝他招招手,让他坐到旁边去。

秦贞这一坐疼得呲牙咧嘴,最后索性站到了一旁,与老爷子聊了一会。

老爷子问了问他在东都这一路的情况,知道路上还算太平,便放下心来道:你大哥还说要去那边做生意,若是太平的话,倒是可以去试试。

秦贞道:路上挺安全的。

郑王本来就是武将。

办事一向雷厉风行的,这些年名声在外,饶是自己不上场了,手下又有江元白这些年轻人。

整个朝廷现在是特别重视武将。

就连江大将军在西南边境那里,几个小国一直滋事扰边的,朝廷也已经下了旨意,待开了春便一举将其拿下。

江大将军这些年来在那里守着,就是为了这事。

而且曹罗那边多次想投靠过来,成为了属国。

若真是这样的话,应该是国内已经稳定下来了,不然内忧外患,绝对不适合打仗。

沈父笑道:阿贞,现在见识多了,比咱们想得远多了。

秦贞不好意思道:我这也是听大家说的。

就他这智商有时候想不了那么深远。

沈大道:那等好文成了亲,我与二弟一道去东边几个省瞧瞧。

秦贞对于沈君月生意上的事一概不问。

只说了句,祝两人顺顺利利,一举成功。

双儿看到秦贞还有点不好意思,下意识的就要喊公子。

秦贞忙道:大嫂好!沈二娘子笑道:来来来,饭菜已经备好了……沈家现在人多,又有阮氏在,便男女分了桌。

秦贞知道沈君月现在喜欢吃鱼,特意将鱼刺给挑出来,给她送了过去。

沈二娘子借机打趣了他几句。

秦贞笑盈盈地应了一句,而后道:你还想吃什么,只管喊我。

沈君月道:想吃虾。

可惜沈家今日的菜里头没有,秦贞道:那一会咱们出去吃。

这顿饭吃得不是很多。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沈好文和沈喜文身上。

明年沈好文就十八了。

沈喜文十七。

两人的年纪还真都到了成亲的时候。

不过沈父的意思,还是让两人好好读书,明年过不了春闱,待下次一定要过。

秦贞听得都压力山大。

要说春闱最好过的,也就是恩科与王福礼他们那一届的会试。

明年运气怕是就没前头好了。

再加上现在东景境内也安生了,当时没能赶来参加考试的举子们肯定会来参加,人数上绝对是空前的。

秦贞觉得,就他们这年纪,明年下不下场都没多大关系。

秦贞离开这么长时间,乔掌柜和卫二都是掐着点找上门来。

秦贞把这段时间画的他与沈君月的故事递给卫二道:你看看这个行不行?这本画的速度快,到目前都画了一千五百来张了,差不多也该结局了。

今年年前基本上就能完结。

卫二道:第一次见着这类型的。

男女互换身体。

各种不适应扑面而来,卫二突然觉得有点小刺激。

我觉得可,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接受!这个秦贞就更不知道了。

不过卫二还是把稿子给收了下来,约了秦贞明日给他办接风宴便喜滋滋回去了。

卫二前脚走,后脚乔掌柜就进门了。

除了给秦贞送银子,还要来催催稿。

秦贞这次出门,手里的银子花了一大半,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乔掌柜一来,他是不要太高兴了。

乔掌柜什么要求,他都能答应下来。

秦贞忙活起来,就觉得日子过得飞快。

一转眼就翻过了年。

沈好文和沈喜文下场的时候,小锅迎来了六岁生辰。

沈君月还有一个来月就要生了。

算算日子,刚好与沈好文成亲的日子重合。

两人给小锅做了个生日蛋糕。

上头的图案是秦贞亲手绘的。

五只大鹅!鹅爸爸、鹅妈妈、鹅哥哥和鹅宝宝(鹅蛋)。

鹅哥哥旁边那只玩球的大鹅是小七。

小锅这次还请了小伙伴一起来给他过生日。

小皇帝在经过太后和太皇太后还有郑王他们的同意之后,由杜公公领着一群影卫,偷偷来给小伙伴过生日。

头一次见到蛋糕。

小皇帝一脸惊喜,这是什么?生日蛋糕,我爹做的,好看吧!下次您生日,也让我爹给您做一个。

饶是说好了,今日不喊皇帝,小锅还是很懂事的喊了您。

秦贞微微在心里叹了口气。

切完蛋糕给大家分时,小皇帝的那块,还与往常一样,经过各种方法验了个遍,好在在宫里时,小锅几人也是见识多了。

这会儿倒是没一个着急的。

倒是沈君月看得直拧眉。

回头便与给她按腿的秦贞吐槽,做皇帝有什么好的呀,照这样的吃法黄花菜都凉了。

她算是看出来,为什么孩子比旁人长得瘦弱了。

还不是因为吃的东西问题,什么东西经过这一翻检验都凉了。

这么小的孩子脾胃能好才怪。

秦贞道:就算是这样,那个位置还有不少人盯着呢。

沈君月呸了一口,那些都是傻子。

她觉得吧,就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其实蛮好的。

只要你老实本份,一般不会出什么差错。

家里人平平安安,有吃有喝的,就足够了。

秦贞笑道:我一直以为您不这么想。

沈君月叹息,原先我也觉得,有个靠山好,今日见了这个,突然就不觉得了。

要是能重新选,她倒是觉得让秦贞当个教书先生也不错。

一家人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种勾心斗角的生活,一点意思都没。

秦贞笑了笑没搭话。

小锅的生日一过,天气就一日暖和过一日。

在郑王府住了小半年的小锅,据东哥儿说天赋异秉,是练武的奇才。

现在拉弓射箭,样样都行。

自然箭用的是特制的小箭,什么拳法、刀法,只要教过一遍,这孩子就能妥妥地记住了。

如今东哥儿已经不教他了,换成郑王教了。

东哥儿道:表哥,你真不打算让小锅从武?秦贞笑道:他还小呢,现在喜欢指不定过段时间就不喜欢了。

东哥儿想想也对,今日过来就是与秦贞说一声,小锅在家住了三天了,可以打包带走了。

秦贞:……那是我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