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成庶子的庶子[女穿男] > 第36章 42-44袖筒+邀请+好好学习

第36章 42-44袖筒+邀请+好好学习

2025-04-02 01:01:58

秦贞真想给自己两嘴巴子。

没事给人瞎出什么主意么?李三公子见他有点为难,忙道:七公子把这画画好了,咱们定有重谢的,若是七公子这画能入得了那位大人的法眼,咱们还会给您加钱的,最后若能被选去参展,咱们又会给您重谢……总之,画好了给钱,画送上去了还给钱,展出了继续给钱!一幅画赚好几重的钱。

秦贞:……这个诱惑,我有点受不了哈哈哈~~不过,秦贞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上辈子他们老师就说过,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急,明明三岁起就开始学画画。

可偏偏性子没磨出来,反而是越到后期越潦草。

不过他基础扎实,只要一幅时间拖不过一周,他也能稳住的。

秦贞道:于派的画简单,若是三家各取所长,那就得仔细斟酌了,所以,今日不一定能交得了画,若是李公子不着急,给我几天的时间。

李三道:不着急,不着急,年后把画送上去就成。

鹿山诗会在每年的三月初八。

所以,时间倒是挺充足。

秦贞又与李三公子确认了下他自己的想法与要求,这便将人给打发走了。

掌柜临走时道:七公子,余下还有四家,我把消息递出去了,等有了消息再来找您。

秦贞点头:好说,好说!想了想又道:掌柜,鹿山诗会,除了指定的人员参加之外,像我这种能不能去?掌柜摇头。

首先秦贞不属于任何派系,想要加入派系,还得有人举荐。

就他们这个小县城,一个画师进入派系的都没有,府城倒是有两位,不过那两位目前已经去京都了,人家也是属于梅派的。

梅派的馆子就在京都,于派盘居于江南一带,吴派则是岭南一带,所以目前来说,最大的当数梅派,不过因为遵阳夫人的原因,于派的画在上位者之间倒是更流行。

他们这个边陲小城哪边都搭不上,不过也是紧跟潮流,很多人在学于派。

秦贞抽抽嘴角,得了!加入帮派这事他也不用想了,挥手把人都给送走了。

秦贞到后院转了一圈,帮忙把锅里换上了水。

王福礼和杨喜就来了。

三人还是跟昨天一样,先抄文章,再扒文章,最后自己再写,交换之后继续扒自己的优缺点……秦贞发现通过这两天反复扒文章,下笔的时候都不像先前那般需要左思右想了,哪个词怎么用,典故如何引用,如何分段,全程下来顺顺当当的。

交换之后,王福礼先给了他一个肯定,又进步了!至于进步多少,这谁说得准呀。

由于他写文章方面的欠缺,现在每天先生都会给他留一篇。

所以,在王福礼和杨喜走后,秦贞又把先生布置的文章给写了。

晚饭前沈君月和沈二从外头回来了。

去的时候租的是许家的牛车,回来牛车上拉了两车的货,沈二喊他一起帮忙把货搬下来。

秦贞道:怎么你们这去看地,人家还送东西?哪能,这些是咱们买的。

因为是山地,村民们平时不种地时,都去山上打猎呀,或者采菌菇之类的,补贴一些家用……他们这几袋子,有两袋子菌菇、木耳和竹笋。

还有一袋子的兔子皮、竹鼠皮之类的。

沈君月见价格便宜,便买了回来,等沈二他们夫妻过几天回去时带上去集市上问问看有人要不,如果没人要那就留着自家吃。

皮毛这些打算给两个老太太和两孩子每人做个坎肩,冬天好保暖。

秦贞一问价格,好么这四袋子的东西,一共也就花了四两银子。

的确是相当划算!而且山货不值几个钱,还是这皮毛贵了一丢丢。

秦贞搬完货,嘿嘿笑道:姐,那些个皮毛,要是有剩下的,能不能给我做个兔毛的袖筒呀,冬天我刚好戴着。

沈君月瞄了两眼他那两双特大号的手,忍不住呲了呲牙,你这感觉挺费料。

秦贞:……秦贞脸皮厚,那你们裁衣裳肯定有剩下的边角料给我拼个也成的,我不嫌弃。

沈君月呵呵两声,进了自己的房间。

秦贞只得站在门口,眼睁睁地看她把门给关了。

行吧,他还是去后院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了。

沈二回来,一手捏个饼子,一手端个茶壶,边吃边来后院忙。

秦贞过去时,他再帮着换水呢。

沈二娘子拉素姨娘笑道:伯母,既然他们都来了,咱们回屋休息休息吧。

素姨娘还有些不好意思。

吱吱唔唔地想要留下来,秦贞道:娘,没事,您去屋里休息会,这边活又不重。

说完,还想劝沈二也一起回去,沈二摆摆手:我这坐了一路的车快冷死了,在这里暖和暖和。

秦贞一想也对,两人把水换好又放了些柴火。

沈二接了点酒,边喝边跟他叭啦了今日看地的事情。

沈君月已经付了定金,找那边的里长和镇长还有村长一并作了见证,签了协议,明日两家再去衙里把户给过了就成了。

秦贞道:那明日也顺便把我娘的身份给办办吧。

他现在是真没时间,虽然素姨娘身契在他手上,可上次被沈君月一提醒,他总感觉怪怪的……总想着尽快办好比较好。

岂知,沈二还没开口,从屋里换了身衣裳把自己收拾妥贴的沈君月出来了,缓缓道:目前还不是时候。

他们把人是从赖妈妈那儿买回来的。

王氏又是亲自让赖妈妈把人带走的,还特意交待了给素姨娘找个好人家,好好让她吃吃苦……结果,赖妈妈没两日就把人交给了秦贞。

如今秦家还在县里没走,她的意思就是等秦家走了下一任县令来了再帮素姨娘办理。

这么一来倒是能省不少麻烦,而且就秦贞现在样子,连县试还没过呢,谈诰命可真是有些太早了。

秦贞道:都听你。

被沈君月拿主意惯了,秦贞明显的感觉,只要她说的,他都下意识的感觉这话挺以,挺有道理。

>_<沈君月过来,主要是跟他说下买地的事。

那地她是非买不可,整套手续办下来,也就五十二三两。

秦贞道:那你想好种什么了吗?沈君月点头,她大概观察了下,那边的山地土质还不错,因为是整片整片的大山连绵着,所以雨水也还可以,山间也有小溪之间的。

她打算种些当地的水果,再在林下种些药材。

再套种些红薯、花生之类的也没问题,就因为距离太远,她想种些葡萄来酿葡萄酒就有些困难了,只能就近留意着有没有人卖地。

若没有,就与附近的村民合作了。

秦贞是半点不懂,她说好,那就好了呗!小伙伴跟他说了自己的打算,秦贞也把今天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不好意思道:我打算以后等师兄们走了,就在书房做画,所以晚上可能没法过来帮忙了。

沈二道:你忙你的,这里我和你嫂子呢!秦贞道:要不,咱们再买两个人吧。

双儿来的这段时间,秦贞算是瞧出来了,小姑娘手脚麻利,性子也好,做事挺认真的,平时收拾家做饭都可以。

他们家现在就缺一个干活的男子。

沈家的铺子还需要人呢,总不能让沈二一直留下来。

沈君月道:等过了年再说,这事不着急。

家里的米蒸完之后,今年就可以收工了,她得忙明年春天种树和药材的事。

而且酒卖得好不好,还得看韩家和李家,待对方再来定酒的时候,她再酿也不迟。

秦贞见她有自己的打算,便闭了嘴,趁着这边不需要干活,回房拿了纸笔,借着炉火在上面描了起来。

待到收工时,已经大概有眉目了。

秦贞喜滋滋地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回屋睡觉去了。

第二日,沈君月和沈二两人去了趟县里。

把地的事情给彻底解决了。

秦贞则是早上考试,下午和王福礼、杨喜两人继续扒文章,讨论试卷,到了晚上正式开始做画了。

这样忙碌的日子一晃就过了七天。

这一日,秦贞早早起床,把昨天晚上画好的两幅画又检查了一遍,瞧着没什么问题,这才松了口气,把画给收了起来。

只待下午掌柜领着人来验货了。

秦贞原以为今日只有李家来人验货,没想到,中午时韩家也来了。

韩二老爷拉了两车的酒坛子过来装酒。

见到放学回来的秦贞,笑哈哈道:七公子的画一拿去,便被我家老头子给瞧中了。

韩二老爷这次可算是在家里面长了脸。

压了兄弟们一头,最近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秦贞有点惊,麻姑献寿其实他画得不是太好。

关键是自己不太擅长人物画。

不过也对,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两人的眼光总是相似的。

岂知,念头才闪过,就听韩四道:七公子那幅‘春华秋实’,祖父看了之后,都舍不得送人,非说要让人绣了屏风放自己屋里。

秦贞:……所以,到底选中的是哪幅?韩四趁着韩二老爷去后头装酒时,小声道:不管是祖父还是家里的其余长辈,一致都选了‘家有余庆’。

秦贞恍然,这几幅画不管是不是韩二老爷选中的。

韩四都是他儿子,父子两人之间的事外人又管不了。

而且对于父亲来说,儿子有出息,似乎比他自个儿有出息更让人高兴。

秦贞笑着恭喜了韩四几句。

韩四摇头:七公子客气了,我这也是为了我自己。

这次与宋家联姻的人选是他。

他在这里头出点力,其实也是应该的。

韩家有两位公子学的就是于派的画,先生在于派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见到画时,狠夸了好一会。

还左一句七老先生,右一句七老先生的。

直到韩四说,秦贞今年才十四五岁,对方瞬间……韩四道:不瞒公子说,咱家老爷子是正月十七的寿辰,老爷子想请七公子和沈老板去家里吃喜酒。

他们回去的时候除了带画,还带了酒。

韩二老爷虽然自己定了五百斤。

可若要放在自家铺子卖,并且挂自家的招牌,这还得让家里的几位兄弟和长辈投票通过。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韩家的酒虽然出来的不多,但却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因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决定的。

恰巧,韩五和韩七想要见一见这位,年纪轻轻就画得如此之好的秦贞。

韩二老爷更为自己发现了宝藏而洋洋得意。

双方一拍即合,邀请秦贞夫妻去参加正月十七韩老爷子的六十大寿。

韩家是真想与他们长期合作,本来韩五和韩七今日也要跟着过来的,只不过他们明年也要下场参加县试,族学的先生抓得特别紧。

为了家里的孩子们能有个好前程,老爷子特意请了一位老举人来家里授课。

韩四道:我听邹掌柜说,七公子明年也打算下场,如果七公子愿意的话,其实可以过了年,来咱们家住段时间,一是可以与五弟和七弟讨论讨论画技,二嘛,也能在咱们族学听先生讲讲课,我祖父请的这位曲先生二十三岁便中了举人,可惜出考场的时候,同时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所以,曲先生就立誓,不再参加春闱。

后来还真做到了,为的就是照顾、陪伴老父亲。

曲先生在砚城的府学教了三十年的书,前两年老父亲去世了,而曲公子也在今年中了进士,曲先生这才扶柩回了乡,这不孝期未过就被韩老爷子给请到了家里。

曲先生当年乡试的成绩那是进入前五名的,这样的成绩若是去参加春闱也绝对不在话下。

所以,曲先生的才学,还有教学经验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能听他的话,简直人生第一大造化。

秦贞听得心动不已。

可也知道,这样冒然去人家家里蹭学,实在是……秦贞道:我回头与我娘子商量商量,不过老爷子的寿宴咱们肯定是会去参加的。

正说着,掌柜和李三公子已然进门了。

韩家和李家都是生意人,双方也都认识。

一打照面,韩四便笑道:我也去瞧瞧,李兄这次到底定的是什么画?他是亲眼看到了秦贞飞速画完几幅画的,结果,李家定的这幅画,却足足画了七天。

着实想知道,李家到底定的是什么?秦贞把人领到书房,将画给铺到了书案上,怕光线不够,又将门窗全给打开了。

秦贞不擅长画人物,但是山水还是不错的。

想要取其长短,但又特意以于派为主,所以,他选择的就是层林尽染。

五尺全开的画幅一拉开,铺了大大半个桌子,白色的画卷,乌木的底案,本身就挺夺人眼眸的。

远处的山水飘渺间有半轮红日在云层隐现,近处却是一片被晚霞染成红色的层层叠叠,的桃林,林间偶尔有嫩绿的叶子。

倒映入被春风吹皱的湖水中,与游湖的小舟交相互映,若近若远……韩四看得目瞪口呆。

好一会才道:绝了!他原先以为,那幅家有余庆已经够绝了。

特别适合给人贺寿,可此刻看到这幅画,禁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李三也没想到秦贞能画成这样。

说是取三家之所长,其实风格还是偏于派,但是里面的布局与色彩搭配用了其余两家,整个画比于派要生动丰富,但又不似梅派的厚重和吴派的匠气。

再瞧旁边的小字三江春色又运用的恰到好处。

这幅画除了尺码小些,他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秦贞道:桃林的红,我是自己配的,在里面还加入了一些莹光粉沫和银粉。

如果家里的光线强些,远远能看到画上银光闪闪的,如果晚上把灯灭了,也会透出一些光亮来。

邹掌柜:……好想哭,以前怎么没发现,秦贞这么能干。

李三很欢喜地把画给带走了。

价格比秦贞想象中的还要高上一些,卖了二百两。

不过按李三的意思,这只是个开味小菜。

后期通过一审、二审、三审,都会给他奖励……秦贞压根没想那么久远,手里这二百两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就足够了。

起码证明他这七天来时间没白费。

李三在青平县待了八九天了,得赶紧赶回去。

临走时,秦贞送了对方两坛子酒。

李三道:七公子,如果有什么事情,咱们再联系。

秦贞点头,有什么事,可以把信送到邹掌柜那儿。

李三看了一眼邹掌柜笑着点了点头,便上车离开了。

韩四这才道:早知道,咱们也等个几日!秦贞黑线,你是后悔前面画的简陋了?其实,李三带走的这幅画,真绣成屏风并不好看,尤其是下头那层层叠叠的红色,由浅入深,由深入浅,绣起来费力不说,并不见得有多好。

层次感不太好出。

被秦贞一解释,韩四心里就平衡了不少。

韩二老爷那边的酒已经装好了,正式把寿宴的请柬交给秦贞和沈君月,父子两人也离开了……秦贞松了口气。

可算是把手上要紧的事都办完了。

岂知,邹掌柜道:七公子,我刚才瞧见,你好像给李公子准备了两幅画。

不过因为三江春色一出场,就让人没法移开眼,李三一锤定音直接把画带走了。

第二幅画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秦贞望天,您这眼神真好!邹掌柜得意地挑了下眉,那剩下那幅不如让我拿去铺子吧。

最近秦贞学习忙,手里又不缺钱,就没给他送过画。

秦贞道:这画价格高。

他是按油画画的,尽管用料不同,但是力求每个部位都逼真,起码一眼看上能够以假乱真,不过他的颜料还没法达到这处效果。

饶是如此,加上亮光、阴影,一篮子樱桃就成了。

所以,这七日来,这一篮子樱桃才是最费时间的。

邹掌柜看到画时,愣了好一会。

秦贞道:要不要?邹掌柜用力点头,要!再不要,就没了!送邹掌柜出门时,秦贞道:掌柜,在县试之前我想好好学习。

邹掌柜张了张嘴道:明白了!沈家夫妇前两日已经回去了,也就是说他们今年的酿酒告一段落。

而他今日也把画给交了,接下来的时间秦贞打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送走了邹掌柜,秦贞伸了个懒腰晃了回去。

就见素姨娘手里拿着个灰兔毛圈,笑道:阿贞过来试试,看合不合适!秦贞快步上前,素姨娘让他伸出手来,秦贞把手伸出去,她顺势就给套他手上了,再让他把另一只手也伸进去。

大小刚刚好。

两只手在里头还能抱个小手炉,完美!秦贞这几日见她在洗皮子、晒皮子,不料忙了几天,居然给他做了个袖筒。

秦贞觉得心头暖暖的。

可一想到,沈君月买回来的皮子并不多,沈母和素姨娘,还有两个孩子这么一分,每人也就那么一丁点。

结果,素姨娘给他做了袖筒。

您给我做了这个,您那坎肩还够吗?素姨娘没正面回答,反而道:县试的时候天气冷,又不让穿棉衣和夹衣,我给你做这些你都用得上的。

她还给秦贞做了两个护膝。

剪了一双鞋垫,到时候塞到鞋里面,又暖和又不违规。

所以,她分到的那几块小皮子就这么没了。

秦贞被她说得鼻头发酸,伸手便将素姨娘给抱住了,在她的脸上叭叽亲了一下,感慨道:娘,您对我真好!恩,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素姨娘被他这么一下,弄得面红耳赤,笑着推开他道:都多大年纪了,还撒娇!结果,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秦贞明白她的感受,搂着她哄了一会,就听双儿道:公子,外头有人找您。

秦贞从老爷变成公子,主要还是因为家里有素姨娘这个太太。

不然悲份就乱了!是以,沈君月也从以前的娘子,变成了奶奶。

秦贞对于双儿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着实佩服的五体投地。

谁?你认识吗?双儿摇头,没见过,看样子是从县里来的。

马车看起来比邹家的可要高级多了。

出了门,一眼就瞧见马车上挂着个赵字,旁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双方一对眼,扭头对马车小声道:公子,秦公子出来了!话音未落,赵姑娘就掀开帘子跳下了马车。

依旧一身男装,因为这几日才下过雪,赵姑娘今日虽然是男装,外头还罩了一袭狐皮斗蓬,可能车里特别暖和,小脸红扑扑的像个苹果。

秦贞道:赵公子今日怎么来了?赵姑娘无语道: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把我前头与你定的事给忘了。

秦贞刚想问什么事,猛然想起,前段时间在赵家米铺碰面时,赵姑娘请他去参加诗会。

他好像记得是这个月的十六。

完犊子,不就是明天吗?今天就走?他刚才还跟邹掌柜说,最近要好好学习,别打扰我了!结果,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赵姑娘道:没有,我今日先去姨母家住一晚,明日咱们一起去。

秦贞暗自松了口气。

想请赵姑娘进来坐坐的,对方说要去方家,连门都没进又上车走了。

回身时,就见沈君月靠在他家影壁旁边,似笑非笑道:赵姑娘来了?接你去参加诗会?秦贞点头。

默了一会道:姐,我能说我最近不方便吗?沈君月:你来大姨妈了?还特么不方便。

秦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