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姜见黛玉此番郑重提起秘药之事,就安慰道:没关系的。
黛玉妙目间转过担忧愁绪:姜姐姐,我总是担心你。
若你只为父亲看过病也就罢了,父亲和我绝不会告诉一个人去,可偏偏三个月前,你还给……林姜微笑摇了摇头:放心。
我既然出手治他,心里自然有数。
她边说边伸手轻轻弹了一下黛玉的眉心:忘了本大夫叮嘱你什么了吗?不要皱眉,不要心思沉重。
不然可要多挨几针啦!黛玉见她明亮笑脸,也忍不住笑出来。
姜姐姐就是这样,什么时候都是神采飞扬,快快乐乐的。
看着这样的大夫,病人都觉得精神气好多了。
只是黛玉心思细敏,这两年多来又将林姜当成了亲姐姐一般,自然要替她多想,要替她担心。
三个月前,当今皇上的亲叔叔,绍王爷奉圣旨往江南几省巡查,整个江南官场风声鹤唳。
而作为巡盐御史的林如海,自然要负责接待这位绍王爷。
谁知这位绍王爷居然在林家突发急症。
症候之急,别说林家的大夫束手无策,连绍王爷随身带着的一个老大夫都吓得上吊了。
是真上吊了,那老大夫迎风飘扬还吓傻了两个林家的小厮。
可见绍王爷病的多么凶险,大夫都干脆就先死为敬。
而绍王爷作为太上皇亲弟,皇上亲叔,深得两位皇上的信重。
要是真暴毙在林家,林如海的官别说到头了,估计林家上下都得填进去给绍王爷当陪葬品。
毕竟绍王爷可是在江南查了点事情出来,准备回京禀报圣上的。
虽说其中没有林如海的过失,但要是绍王爷死在林如海家里,皇上可就未必信林如海没有过失了,只怕还怀疑他为掩罪证丧心病狂谋害王爷呢。
于是,林姜在绍王爷身上用掉了第二根金针。
绍王爷不是傻子,他自己的身体怎么样他是有数的,能脱险不说还身子康复如初,那是何等医术?!于是立刻召见了给他治病的林姜。
林姜便将神僧所赠三幅秘药的故事,再次说了一遍。
绍王爷当时就沉吟良久,然后嘱咐林家断不许传出此事,连他生病的消息都命人掩住了。
最后离开的时候还意味深长道:姑娘来日必有机会往京城一游,本王到时再命王妃相邀,重谢今日救命之情。
他是个王爷,除了皇上,没有人对他能有恩,于是只说救命之情。
所以此次林姜跟着黛玉进京,林如海虽然百般不放心,却也无可奈何。
绍王爷这话摆在这里,将来林姜早晚是要进京的,躲是躲不过去的。
黛玉自然也知道此事,于是这两三个月很为之发愁,日夜不宁想着怎么帮林姜。
以至于胸口又有些不舒服,发作起幼时虚症来——原本她身子已然好的差不多,这半年都不太挨针扎了的。
对此,林姜也无计可施。
相处了两年下来她也知道,林妹妹啊,最是个重情重义的性子,她对谁好,就把谁全心放在心坎上。
叫林妹妹不担心,她也做不到啊。
罢了,只能等进京,了结了这些事,林妹妹才会放心。
其实,对于绍王爷,姜欢那是欢欣鼓舞地迎接了他的病倒。
绍王这位位高权重的王爷,一个人几乎就顶江南贵妇团全团!通过绍王,她的名望值积分终于从一千七百突破到了两千五,开启了第三层商店。
前三层商店的开启,需要的积分分别是五百、一千、两千五。
随着第三层商店的开启,商城里的东西,终于不再是什么风寒散,解暑药、辟毒丹(基础款)之类的小玩意儿了。
第三层商店已经开始出现,林姜也想花积分买的好东西。
因此她非常期待到五千分后,第四层商店能开出什么,能不能给她把银针升升级。
绍王爷在她看来,就是一只活生生闪亮亮的财神爷!雪雁在外面轻轻敲了敲门。
而林姜和黛玉也说完了要紧事,便仍旧叫雪雁进来,三人打叶子牌玩。
雪雁年纪小些,进门就欢快道:姑娘,我刚刚又看到一艘大船,比咱们的船大许多呢,上头还载着许多马匹。
而跟进门来回禀路程的船娘听到后,也赔笑凑趣了两句,然后才道:回两位姑娘,若是天气晴好一路顺利,后日咱们便可到京城码头了。
林姜数着手里的牌,唇边带笑:要到了吗?荣国府,真是久仰大名了。
——荣国府内,此时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宝玉今日又‘身子不爽’没去念书,正在贾母跟前说笑,跟王熙凤一起把贾母哄得眉开眼笑。
再有三春姐妹坐在下面,探春时不时也跟着说两句,气氛更是融洽。
贾母就觉家中人丁兴旺,子孙和睦真是一派欣欣向荣。
就是不知,我那玉儿的船行到了何处。
王夫人一听这话,对着凤姐使了个眼色。
王熙凤打叠精神刚要说话,旁边宝玉却抢先开口了:老祖宗,我也盼着林家妹妹来呢!原本听说三年前妹妹就要来,偏生没来成,我就好生遗憾。
王熙凤噎了一口,顺了顺气才接着宝玉的话道:宝玉,不光林姑妈家的妹妹要来,还有一位姓林的姑娘也要一起来,你高不高兴?宝玉何止高兴,简直喜上眉梢。
倒是贾母,听王熙凤这么说,露出了几分犹豫之色。
凤姐儿不由纳罕。
贾母想了一会才开口道:原本你林姑父说还要送个林氏女孩子过来,我想着不过一小姑娘,看在林家的份上养着就是,也没怎么在意。
谁知今儿一早,收到两份帖子,居然都提到那个林氏旁系的小丫头。
凤姐奇道:提到她?贾母略微闭上眼,支着头道:是啊,一份是苏州巡抚吴老夫人的拜帖,说是不日便也要上京,以后要常请那位林姑娘去诊脉,万望咱们府上行个方便。
王夫人和凤姐都有些诧异,怎么听这话的意思,那吴老夫人,倒像是跟着这林姑娘上京看病来的?贾母叹了一声:要只是苏州巡抚也无妨。
更要紧的是,还有一份绍王府的帖子。
这下王夫人和凤姐就不是诧异,而是惊动了。
虽说他们四王八公是老亲,贾家也常跟南安王府,北静王府来往,但那几家到底是异姓王府,且传到现在,也只有北静王还袭王爵了,并不如何尊贵。
可绍王却不同,他是皇室正统血脉,正经姓周的王爷,当今皇上的嫡亲叔叔。
一个略懂医术的姑娘而已,如何能惊动绍王府?王熙凤不敢出什么主意了,只是不说话。
贾母自己便道:那小丫头既然有这样的人脉,想来有几分真本事。
况且玉儿又是我多年挂心的亲外孙女,待她们二人到府的时候,凤哥儿亲往二门去迎一迎吧。
凤姐儿刚要应下,却听王夫人开口了:老太太,那小林大夫,听说出身是林家旁支,父亲还是商人家。
且从医到底不是什么清贵之道,咱们家太医都见过多少,何曾要太太奶奶们亲自去接的?至于姑太太的女儿,那是晚辈,自该来拜见老太太这个外祖母。
凤哥儿是嫂子,若是让她去接,叫外人知道,不说咱们家体恤孩子,倒说林姑娘轻狂呢。
贾母想了片刻:你说的有理,既如此,就叫探春她们姊妹那日别上学,早早在这里一并等着见客,也就尽礼了。
说到底,他们贾家才是国公之家,富贵鼎盛,实在不必对一个林家旁支小姑娘太客气在意,倒是失了自身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