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博主穿七零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2025-04-02 01:03:20

绵绵细雨下了一夜, 山水汇聚起来成了大河。

种子没找到,这种意外的事情队长没办法。

如今都是自行留种,幸好去年丰收种子留的多、此时倒是够用。

这时期工业不发达, 农药稀少,所以他们留的种子只是挑选颗粒饱满的粮食,并未搅拌农药什么的。

是可以吃的。

雨停了接着下种, 刘颖应大家要求上午留在家做饭。

家里有她在,老太太就带着孙女下了地。

点种、附土, 一老一小挣的不比她少。

回家有好吃的,这活儿干的不亦乐乎。

玉米、高粱、红薯、等红薯苗全安进地里, 天公作美又来了一场雨。

翌日天晴怕踩实了土所以不上工,刘颖说要去县城。

她那逆天的能力让孟杨知道后,男人开口就惊叹:顶仙儿啊。

你这顶的哪路神仙,是管五谷的吧。

真是一个大队的,这脑回路跟她父母一模一样。

刘颖笑笑点头,他顿时非常郑重又敬佩的望着她。

太厉害了,我这不知不觉娶了这么厉害的媳妇。

老天厚待我啊。

你进山给咱找点儿新鲜的食材, 地软我娘跟三嫂去捡,你看能不能逮个兔子回来。

好。

老三开口: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了, 我自己就行。

放养兔子,这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

一家子分头行动,妇幼去捡地软, 孟杨去找兔子。

刘颖骑着车去县城卖粮, 这个季节粮食是最好卖的。

去县城的路用细碎的白矸石铺垫而成,下雨不会泞泥难行。

一路骑车很快到达县城, 轻车熟路的去找买主, 俩小时卖出去几十斤的大米。

最初遇到的那个女人成了老主顾, 她家境不错,手中有各种票证。

今儿干脆跟刘颖商量光用票证来换行不行。

行啊,当然行。

没票什么都买不了,这玩意也是钱。

您都有什么票?女人掏出手绢儿:布票、肥皂票、一张背心票、一张暖壶票、还有一张油票,二斤豆油。

都要了。

俩人你来我往的计算了一下价值,刘颖觉得差不多就给。

她这米多的是,后台已经堆积如山。

能换到各种票证才能改善生活,否则这些东西都买不了。

大姐,我这里大量要布票,棉花票,您要是能弄到尽管弄,来我这儿换大米。

大姐拿几粒大米放口中咀嚼,口腔米香十足,还是那个味道。

这大米真好,比她之前托人从南方带来的籼米好吃的多。

行啊,你这米好,我想办法弄票来换。

我家老爷子就喜欢吃大米,尤其是你这大米,说比他小时候吃的还好。

我们家老爷子可是南方人,对大米要求很高的。

这点你尽管放心,我这米绝对的质量好。

这可是泰国香米,还有新研发的珍珠米,产量没杂交水稻高,但口感却胜于杂交水稻。

嗯呐,半个月后你再来,我给你弄布票。

好。

哎、刘颖推着车转身走,女人又出声喊,她回头退回去,女人小声问:有不要布票的布头,会有跳线之类的小瑕疵,不耽误做裤子或者做被面什么的,你要吗?要。

行,那下回我给你先弄一丈二,够你做身衣裳或者拼到一起做被面。

好。

结婚给她做了两铺两盖,这被里被面都是她娘攒了好几年才有的,被套这种东西根本别想。

这样的结果就是每次要洗都得拆开,然后再缝起来。

本来没洗衣机洗大件儿就不方便,这样更加不方便。

所以她当即点头,弄了布料做被套多好,以后再也不用每次都拆。

好一些的给父母做衣裳,多一件也多个换洗。

推着车继续寻找买家,顺带感叹一下如今的布。

这时期的布都是窄幅,宽度没后世一半。

所以听着长度挺长,实际还没后世一半大。

想做什么大件儿就得拼起来。

一上午转悠,中午揣好自己卖得的钱票去食堂。

饿了,好吃不好吃的进去填饱肚子再说。

推车往巷子外走,迎面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殷卫东。

他手里提着个小麻袋,看那模样也是在跟住户交换。

玉米,他哪儿来的玉米来卖?每人口粮定量,他们两口子去年年底结算的时候还倒欠队里的钱。

去年秋后一次发放了半年多的,得坚持到夏天,难道你把口粮卖了?殷卫东用玉米换了白面,想着回家能给媳妇做面条吃了,开心的脸上都是笑。

正高兴、一回头看到了刘颖,顿时那笑容面具就碎裂成了渣渣。

表情有一瞬的慌乱,然后恢复正常。

俩人没人说话,他转身走,刘颖也骑车离开。

到食堂吃了一碗面,猪肉豆腐的卤子她又要了半斤猪肝。

肝子补血的,她吃了一些剩下的打包回家。

骑车回家,一进门她老公就给她今天的主角——一只兔子,还有一块儿羊肉。

他已经洗剥干净,只等她回来看怎么做。

哪儿弄的?这肉看着好鲜嫩。

孟杨看大家都不在,他小声的说:别提了。

我散养的兔子被狼吃了好多,我抓了一只回来。

羊肉是大队一只下羔子的母羊难产死了,爹让社员们拿粮食换。

大家觉得应该分,爹说大队负债了得收一下好循环。

不然过年交了猪羊后就没有分的了,现在收回下钱赶快去买小羊羔,年底还能分点儿羊肉。

太危险了。

刘颖不在意大队怎么循环,这事在她看来就是老爹觉得一只羊大队几千人根本没法分,不如让家庭条件好的换了吃,然后大队用这收入多买几只养到过年再分。

她注意力全在兔子被狼吃了。

这是放了多远,人没发现却成了狼的饭碗了?别弄这个了,这几年咱们就吃素也挺好,能逮到兔子就改善一顿,没有就拉倒。

媳妇满脸对他的担忧,孟杨笑的开心。

没事,我有准备应对狼,至少生命安全没问题。

这东西就是个祸害,我跟它没少打交道,知道咋对付它。

一定要小心。

知道。

孟杨和大舅哥将大队的羊洗剥干净抬出去让社员换,三斤玉米一斤肉,比市场上便宜。

这算是一半卖一半送,收回的够换小羊羔就行。

大家挤着看热闹,好多都不舍得换。

尤其是那种劳力少孩子多还得养老人的更舍不得,一年挣的不够一年吃,哪舍得吃肉啊,也就在这儿看看。

来,换半斤。

我也换半斤。

家人劳力多孩子少的借机少换点儿尝尝味儿,半斤肉也就一斤半玉米,多吃点儿野菜就匀回来了。

刘颖也在家处理肉。

羊肉清炖,兔子红烧。

今儿她家花钱买的,一斤三毛,跟换的玉米等价。

大火锅里添宽水,将羊肉放里煮开。

煮羊肉刚开始不能盖盖儿,否则那股膻味挥发不掉全闷在肉里。

也不焯水,只等锅开后用勺子撇去血沫,往里加葱姜白酒,少量花椒即可。

一个锅里清炖,另一口锅红烧。

羊肉用水多洗几遍,油热下葱姜花椒辣椒爆香,下羊肉翻炒出香味,添开水小火闷住。

我的天,这么香。

老三从外头回来手欠的要去掀锅盖,刘颖拿起勺子直接拍他手背,疼的他赶快往后退一步。

低头又摸又吹,疼的龇牙咧嘴。

不是我说、你这丫头结婚后更加残暴了,没一点儿女性的温柔。

真不知道妹夫怎么受得了你的?看哪天发现你的真面目了不要你的,把你赶回娘家来。

跟你没关系。

刘颖开口怼他,老娘从外头进来又给了他一巴掌。

乌鸦嘴。

你妹子刚结婚,有你当哥的这么说的吗?他又赶快摸被老娘拍疼的肩膀,然后抬手给自己一个嘴巴:我这嘴啊就是找揍,你不说话能憋死是不是?说完了大家在笑,不等人回答他自己答:对,不说话能憋死,所以挨揍也得说。

哈哈哈……小叮咚和妹妹都笑的前仰后合,他媳妇抱着闺女嗔他一眼,将孩子递他怀里。

你看着她,我去把衣裳洗出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等好吃的,羊肉的香味吸引了邻居进来看。

隔壁大妈之前在外说支书家傻,闺女出嫁居然倒贴,如今看女婿给买来了肉,又在那儿嘴馋。

她家舍不得换,儿子说换半斤尝尝被她骂了。

我家女婿自己吃都嫌肚大,过年来拜年就给拿了那么一点儿东西。

十几个杂粮馒头,连一包饼干一颗糖都没有。

两口子还吃了我一顿饭才走,我闺女还说没给她家孩子压岁钱。

我呸,就这么抠门的老娘下回饭都不给她吃。

刘颖妈闻着香味乐呵呵的,她自己天生不咋吃肉,但吃顿肉而且还是女婿给买来的,跟她一比优越感爆棚。

你也别那么小气。

咋也是自己闺女,结婚要了彩礼就没给啥,如今给外孙压岁钱咋了,不是当外婆应该的嘛。

给个屁,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家子都是外人。

嘿你这话说的,等以后病了啥的你可别找闺女侍候,毕竟人家是外人。

我养她那么大,她侍候我应该的。

这会儿又成应该的了?邻居老婆子被刘颖妈说的无法答对,默默叹口气。

使劲儿吸吸鼻子,馋的咕咚咽口唾沫。

得,赶紧走吧。

别口水流出来让人笑话。

刘颖在一旁默默偷笑看她娘怼人,老太太说话不留情面,句句说在她的心坎上。

你拿我当一家人,我拿你当一家人。

你拿我当泼出去的水不管不顾,那我也对你应付了事。

她这肉做好了,她哥和孟杨也回来了。

肉全卖了,可几根大骨头大家都不要。

两毛一根大家依旧不要,最后孟杨全买了下来。

刘颖不嫌,觉得这是好东西。

冲老公笑笑夸赞他:挺好,炖了汤做烩面。

老太太嫌弃的皱眉:你俩也太实诚了,这骨头上一点儿肉没有,难怪旁人不要。

刘颖笑笑搂住老娘:骨头有营养的,是他们不识货。

有啥营养啊,一点儿肉都没,这回亏了。

你爹就这样的,每次处理啥都自己吃亏。

老太太发了通牢骚,大家开心的吃肉谁也不搭理这茬。

人家两口子的钱,人乐意咋就咋。

清炖羊肉,压制了羊肉的膻味又保留了羊肉的鲜美。

羊肉蘸着韭菜花酱,咬一口鲜美无比。

□□,香辣的味道也是唇齿留香。

香、太香了。

这兔子也好吃,荧荧就是会做。

过年的羊肉包了饺子,终于吃到炖羊肉了。

老三喜欢□□,老爷子舀了一碗汤放了香菜在那美美的喝。

看他吃完了想偷自己那两块红烧的,抬手就给了他一筷子。

爹你真狠,我就做个样子玩而已。

饭桌上谁准你玩了?……大家偷笑,三哥默默不吭声了。

肉真好吃,就是不过瘾。

什么时候能吃肉吃到饱就好了。

哪怕就吃一顿也好啊。

他夹起一块儿土豆,吃到嘴里也那么美味。

吸收了肉的汤汁,非寻常土豆可比。

有人喜欢清炖羊有人喜欢红烧兔,孟杨两样都喜欢,吃完点头给媳妇竖大拇指。

都好吃。

辛苦做饭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得到大家的夸奖,看着吃的锅净盆光的还挺有成就感。

事后有人收拾洗碗,简直完美。

大嫂收拾,他们两口子提着羊杂和骨头回家。

晚上将骨头炖上,准备明天做羊汤烩面。

把羊杂放耳房的瓮里,明早给你做羊杂汤。

好。

羊杂差不多有两碗,已经是煮熟的。

给娘家留了一半,她们这一半用来做汤。

粉丝羊杂汤,味道很不赖。

骨头汤水开后撇去血沫,敞着口子让它煮。

味道很快飘散出去,馋的人直吸鼻子。

外院的夏蝉晚饭吃到了面条心满意足,收拾了碗筷后出去顿时闻到了肉味儿。

羊肉完全不膻,鲜美的味道让她想起曾经吃过的羊肉烩面。

谁家在炖羊肉,好香。

东屋薛巧娣在院里,听到了隔着低矮的花格墙搭话:还能是谁家,肯定是杨子呗。

羊肉真香,炖了汤做烩面、说着女人抹一下嘴,哎呀娘呀,那才叫好吃。

大家都想到了羊肉烩面,过年的时候分了羊肉,有人包饺子有人做烩面。

这好几个月过去了,又闻到了香味。

出去上了厕所,回家时殷卫东躺在炕上看小说。

这人也不知道哪儿弄来一本书,看的入了迷了。

晚饭是她做的面,那是因为她觉得他做饭不好吃怕他糟蹋了东西,可吃完了这人也不说帮忙收拾一下。

殷卫东、她语气有些生气,喊了一声男人居然无应答。

她气的拍他一下,男人回头皱眉:又怎么了?我难受,胃里难受。

男人回头瞅瞅灶台的乱七八糟:哦,我洗碗,马上。

放下书下地洗碗,男人望着媳妇笑意盈盈。

我儿子真难侍候,吃了面也不说让妈妈舒服点儿,还折腾什么呢?他干活了,又陪着聊天,夏蝉心情好起来。

伸手摸摸肚子:不那么折腾了,大概吃到心心念念的面条所以在忙着吸收营养。

好,多吸收多长。

那白面都留着给你,够你吃几顿的。

刘颖家炖了羊肉,闻着好香。

像是骨头汤的味儿,我猜她要做羊汤烩面。

羊汤烩面啊!男人默默叹一声,自己也嘴馋了。

可他们还倒欠大队钱呢,口粮也紧紧巴巴,没敢去换羊肉。

槐花开了吃槐花吧,那个鲜甜更好吃,羊肉太膻了不适合孕妇。

嗯,槐花配白面,蒸熟炒香。

绝对比去年的杂粮面好吃的多。

那当然。

满足了媳妇的要求,他大男人的心理满足感爆棚。

看她吃了白面终于不吐了,他没吃白面也开心。

刘颖那边炖好了羊汤,晚上准备睡了孟杨摸着肚子说饿了。

你做这肉太香了,胃里消化的都快了。

把骨头捞出来咱们吃,你去捣点儿蒜泥。

好嘞。

两口子蘸着蒜泥韭菜花啃大骨头,一点点帖骨肉全啃了后用筷子把里头的骨髓掏出来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了他收拾干净,上炕直接钻媳妇被窝。

刘颖被他弄的痒痒,轻声笑着闪躲。

干嘛啊你?你说干嘛?吃这么多好的,当然得运动一下。

吃饱喝足运动一番抱着媳妇睡觉,这生活美的冒泡。

翌日浑身的劲儿,仿佛充满电的机器,干一天活儿都游刃有余。

晚上回家感觉电都没放完,媳妇又给做了羊汤烩面。

白面加一点点盐凉水和面,饧面后分成小剂子揉成长条形用手压扁,表面刷油一个个叠加放在托盘里。

用干净的白布盖住让它自然再饧。

木耳、豆腐、干的芹菜、芫荽,等配菜洗净焯水放碗里。

锅开开始扯面,宽条形的面中间用筷子压一下后抻开拉长,然后从中间那道压痕撕开。

扔锅里大火煮熟捞出。

面条白净、配菜白的、黑的、绿的颜色鲜艳,舀几勺羊汤进去顿时香气扑鼻。

孟杨一大碗很快下肚,看案板上还有这才又吃了半碗。

昨儿是一大家子开心围坐,今儿是小两口温馨对坐。

昨儿大家对吃的没什么,倒是一帮人在笑老三。

这个三哥太好笑了,一天天的找骂。

想偷吃老爹的肉,被打了吧。

羊汤烩面啊,小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回。

如今好了,想吃随时可以。

明儿也做这个。

小两口好温馨,点着蜡烛吃烛光晚餐。

哈哈、没见过烛光晚餐吃烩面的。

烩面咋了,烩面比那啥牛排好吃。

小时候吃这个就是过年了,最好吃的美味。

评论区一旦开始这种争论,那盖楼保管高。

增加人气的事儿,刘颖看的心花怒放。

流量依旧不算好,但话题起了,还是能吸引一些热度。

看手掌也能笑的这么开心?荧荧你这真是新婚啊。

夏蝉居然在旁边厕所,刘颖笑笑没说什么。

她这金手指只自己能看到,发现这个特点后她就很放肆。

从厕所出来,进了院里碰到了东厢薛巧娣。

荧荧,你听听,我家儿子被你那羊汤香的不肯吃饭。

我说、哎、你那还有嘛,有的话匀我半碗行不?薛巧娣生了仨闺女才得了儿子,对儿子一向娇惯。

这种跟人讨好吃的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

旁人家好不容易吃顿好的,她总想去给儿子捞点儿便宜。

没了。

没了啊。

那……那你那白面还有吗?我们家去年的夏粮吃完了,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就些粗粮,可这臭小子他不吃。

说完没等刘颖开口,她继续:哪怕是面汤也行,我给他煮点儿杂粮面条,也掺和点儿白面的味儿。

我家有,给你舀一碗。

刘颖没回呢,夏蝉先笑着说了。

薛巧娣顿时喜笑颜开,挽起了她的胳膊。

哎呀,夏蝉妹子长的好善良又大方,真是个大好人。

女主温婉一笑,脸上有羞涩有得意。

这季节不止你家有白面,我家也有的。

薛巧娣在夏蝉家里弄到了白面汤,院里大声的夸夏蝉大方。

西面邻居王桂花没她那么厚脸皮什么都跟人借(而且根本不还),站在院里摇头。

你也真是的,就没你不借的东西。

话说,这面汤你还吗?还啥还,夏蝉妹子才没那么小气,面汤也用还。

薛巧娣说着一副占了便宜的高兴劲儿回屋了,王桂花默默翻个白眼。

她朝外院瞅一眼,心想这俩城里娃在哪儿弄的白面?她家省着过年吃了两顿如今也只剩一点点了,这俩好像倒欠大队没领到麦子吧,难道是家里贴补的?王桂花在想这个,堂屋的刘颖也在想这问题。

她敢吃白面是大家都知道孟杨刚弄到一个大蜂窝去换粮,可她俩咋也会有的。

如果不是看到殷卫东拿玉米换白面,她也猜会不会是夏蝉怀孕了所以家里人贴补的。

我去县城时碰到殷卫东了,他拿玉米换的白面。

你说这人是用的自家口粮还是那天的种子?孟杨翻个身对着她:他利用下雨昧下队里的种子?有可能。

可咱没证据,也不敢确定。

这家伙做事挺缜密,那么个天气做掩饰,人不知鬼不觉的弄到了粮食。

也可能是我们猜错了,他那天摔破了膝盖,腿有些瘸。

说是差点儿就掉山涧里。

做戏肯定做全套。

她话语里满是对殷卫东的不齿,好像成见很深。

孟杨暗暗发笑心情很好的搂住她,在她脸颊上重重亲一口。

你是在气他损害队里利益,害大哥他们可能会被公社领导批?嗯。

殷卫东这人有些小聪明,做事非常利己。

我觉得种子的事儿十有八九是他干的。

你怎么那么了解他?我……我看过上帝视角的原着啊,对人物有立体的认知。

算了,这话也没法跟他说。

刘颖探头亲他一下,男人顿时忘了自己问什么了,激动的一把脱了自己的背心。

大被同眠,夫妻伦敦。

至于殷卫东,琢磨想个什么办法让他露出狐狸尾巴。

大队的种子你想独吞,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