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好。
被老娘拍了一下,她硬生生挤出一个笑容开口打招呼。
这个王婶子伸手拉住她的手,牵起往屋里走。
这孩子,一段没见咋还腼腆起来了。
低低的嗔一句,老太太以为她是害羞。
心道害羞好啊,害羞说明这事儿有门。
要是使性子甩脸子,那这事儿才不好办。
刘颖哪是害羞啊,她是懵的一时没想好该当如何。
没有原主记忆,看到本该熟悉却陌生的人她心里慌的一匹。
试探着想法子,一时不知该把握什么分寸才符合原主。
坐,他婶子你喝水,我加了糖的。
老娘显然对王婶子领来的这后生很满意,接待的时候很殷勤。
刘颖在一旁装哑巴,实在是不知所措该如何是好。
后生的视线对上她露出浅浅的笑。
他小麦色的健康肤色,浓眉大眼鼻梁高挺,笑起来阳光温暖的感觉。
穿着件儿崭新的中山装,裤子虽有补丁但洗的干干净净。
站在那里腰杆笔直,不像有些农村人那样弯腰塌背。
人家温和的点头示意,她也跟着点点头。
俩主角儿傻了吧唧的坐着不吭声,那边俩女人说的起劲儿。
一番寒暄说了闲话,王婶子进入正题,正式介绍情况。
杨子今年二十三,比你大几岁。
男人个子高,身大力不亏,干活利索的很,队里啥公分多干啥,一年下来比很多人都强。
打小他娘身体不好,所以家里营生也会,洗衣做饭的干的麻溜。
他娘去年临走拉着我手托我给这孩子介绍对象,我想来想去得给找个好的,这不就踅摸着咱荧荧了嘛。
介绍完男方,又把刘颖的条件说了一遍。
这期间男人嘴角一直噙着笑,望着刘颖的目光不好意思中又带着欣喜,看来是极满意的。
刘老太看闺女不说话,觉得这丫头终于知道腼腆害羞,也许这事儿能成。
笑着开口化解尴尬的气氛。
我们荧荧也是家里地里都会的,针线活做的不赖,做饭也可以,人长的模样也好,你们要是愿意,就接触看看。
什么,这就要定下?看过年代文的刘颖知道这时代有多保守,收下礼物定下,那就成未婚夫妻了。
基本没有反悔的。
这人是书中一路人甲,男女主时隔多年再次回来他又出了一次场。
自己开着养殖场,是方圆闻名的养殖大户。
虽然、但是,这人好不好的跟她没关系,她要结婚的话肯定是因为合适因为爱,这种凑对的婚姻她绝不干。
后世她一个同事说过,结婚是付出的事儿。
所以不仅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也要找个自己很喜欢很爱的对象,还得俩人有能力。
有爱有责任有能力双方愿意为此付出,婚姻中才能有收获,才能经得住柴米油盐生活琐碎。
刘颖觉得她那话很有道理。
这时期很多知青结婚又离的,说到底没有爱。
没有爱没能力又不想负责,一旦生活有变立马分崩离析。
而那些带着另一半回城的至少还有责任,可这样的婚姻也基本坚持不了多久,人在满足基本温饱后会有更高层面的追求。
只有那种志趣相投因为喜欢结婚,又负责的男女才能在漫长的婚姻中抵挡风雨,携手一生。
我不要。
也不腼腆矜持了,她开口直接拒接。
婚姻可是一辈子的大事,绝不能含糊凑合。
哪怕得罪媒人,哪怕挨老娘爱的巴掌,这种事儿也绝不能妥协。
她当面拒绝,对方顿时神情失落,有些尴尬。
王婶子也有些不高兴,自己费心巴力给你找合适的对象,你这丫头却不知好歹?荧荧、你不会是还惦记那知青吧。
我跟你说……没有。
刘颖开口打断那长篇大论。
我就是还不想结婚。
她说完起身就往外走,以为拒绝了就算完事。
哪成想被老娘一把揪住,非要她说出个理由来。
高不成低不就,你给我说这到底哪儿不行。
不说出个一二三来,老娘我揍死你。
仨人目光齐齐看向她,她脑子飞快运作在想对策。
很快开口说:我要住三间堂屋,自己当家做主。
我要新的立柜,上头带穿衣镜的那种。
还要新梳妆台。
还要缝纫机,自行车、新手表、收音机。
都要上海牌的。
我的天,狮子大开口啊!八十年代才流行三转一响、八条腿,她这七十年代而且还是农村,居然开口就要这些奢侈品。
这是娶媳妇呢还是娶公主,媒人的脸色黑如锅底。
她老娘抬手就拍她一下。
你个死妮子,做你的春秋大梦呢。
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以为你爹娘是啥人?你就一普通农村丫头,嫁人做几身衣裳,买了暖壶茶盘啥的满不错。
居然敢张口要这些,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可我就想要这些。
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咋就不能有点儿追求了?追、追求、你再给我追……她们娘儿俩一个跑一个追,刘颖年轻跑的飞快,出了院子一溜烟没了影儿。
老太太气的不行,在街门口大喘气。
一场双方条件相当的相亲就这么被刘颖搅黄了,王婶子临走跟刘颖娘说,就这条件估计得当老姑娘也找不着。
你家闺女眼界过于高,不知道啥叫门当户对啊。
多能干的小伙子,各方面条件多好,这丫头到底想啥呢?再耽搁下去,二十多的老姑娘不好找了。
你别气,你等着我回来收拾她。
送走客人,刘妈妈气的跟老头吐槽。
老两口对于闺女的婚事有些犯愁,说了半天猜她还是喜欢那男知青。
觉得城里人条件好,人也长的斯文俊俏。
可这,婚姻是一头热就行的嘛。
今儿给荧荧说的是不是咱村儿北那个孟杨?四队的,小伙子个子高干活麻利。
对,就是那个。
跟咱家一个小队,我之前就相中了。
特意找老王媳妇给帮忙说和的。
谁知道这死丫头狮子大开口,这不是给人没脸嘛。
再跟荧荧好好说说。
支书叹口气,对唯一的闺女实在无奈。
这要是换了儿子早上手揍了,可换了小闺女,他真是轻了不行重了不是,左右为难。
那孩子做事踏实,人又活泛能干,是个好的结婚对象。
他父母没了没人帮衬,可咱一个大队的、咱帮衬就行。
嫁过去小两口自己过,以后生孩子坐月子啥的都有你照顾,多好的事儿啊。
等她回来你跟她说吧。
这丫头、都是你给惯得。
你这、我咋惯了,我就是……老太太生气了把闺女的不听话归咎与老汉,老汉吸口烟无奈砸吧嘴。
望着她背影低低的说就跟你不惯似的。
家里人在担心她错过好对象,刘颖跑出去好远不敢回。
她前世孤儿院长大,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父母为她好她能感受到,可她真的不想嫁人。
前世就是不婚主义者,三十多了依旧单身。
结婚,除非有让她心动的人,否则她宁愿自己过。
找了个大石头坐下,扒拉一下继续看后台。
她今儿做了烤鱼,加入整个的过程比单独做美食更好。
流量稍有增加。
明天干嘛去呢?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水不大山挺大,要不明天进山找山珍。
即时点火野炊,应该大家也会喜欢。
想着她的发财大计,坐在石头上仰望星空。
这时期工业不发达,污染不严重,星空如海,点点醉人心。
夜色越来越晚,凉气丝丝缕缕透入毛孔。
搓搓胳膊,想着要不回家吧。
实在没地方可去,大不了回家挨顿揍。
跳下大石拍拍手准备回家,没走几步迎面碰到俩人人从社员家里出来。
讲话的声音青春飞扬,口音不似村儿里人。
哎,卫东,这两天怎么没见那个刘颖找你?殷卫东语气烦躁:我怎么知道。
她不来不是正好嘛。
哎,其实我说那小姑娘其实长的挺好看的。
又那么喜欢你……男知青说着看到了刘颖,顿时指着她开口:瞧瞧,我就说走哪儿都能碰到吧。
殷卫东黑着脸,开口十分冲:刘颖你……刘颖抬手打断他的话:别自作多情,我就出来转转而已,跟你没一毛钱关系。
你个大男人看见个女孩子就以为人家对你有意,你那脸皮是不是忒厚了点儿?俩男生被她怼的涨红了脸一时无话答对,她冷哼一声转头就走。
乘着月色返回,路上遇到三哥出来找她。
男人已经去别处找了一圈,看到她有些气急。
你说你这丫头,大晚上的瞎跑啥?躲开三哥弹她脑瓜崩的手指,嘻嘻笑着边走边说话。
爹娘都睡了没?爹他没生气吧?你说你这丫头,自小到大爹没动过你一手指头,可你怎么每次都害怕老头子?也不是害怕……话说半截她不开口了。
原文中她一意孤行,老父亲拗不过她一直能帮就帮。
父爱如山,她怎能不敬。
想让爹放心,你就赶快找个合适的嫁人过日子去。
十九了,比你小的好多都成家,都找好对象了。
你到现在没动静,之前还犯傻看上了不合适的,爹娘能不担心吗。
被父母催婚,真是甜蜜的负担。
她笑笑回头:那也不能随便找人结婚啊,总得两情相悦才能在一起生活吧?那倒是。
他的媳妇是自己看中的,对妹妹这说法也十分赞成。
结婚过日子是朝夕相对的,要是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跟你同床共枕,那得多难受。
估计恨不能家都不回吧,原本最温馨的地方反倒成了牢笼,将自己一生都困死在里头。
走吧,回家我帮你跟爹娘说。
兄妹俩回家已经快十一点,这在完全没娱乐的时代已经是非常的晚。
可家里人除了孩子都还未睡,一家人坐在屋子里,刘颖感觉自己好像在被三堂会审。
爹、这种事儿它不是着急的事儿……有的人开婚晚,姻缘事最讲究缘分的……三哥开口替自己说话,大哥大嫂也跟着劝。
父母脸色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好像变成了不顾孩子意愿不通情理的老人。
行了,都去睡吧。
荧荧结婚她自己点头,她不点头我们肯定不逼她。
老汉开口表明态度。
荧荧你跟娘保证,绝不是还惦记那个知青。
不然娘可不答应,得赶快找人将你嫁出去。
我保证,肯定再也不惦记那谁。
老娘看她发誓一般承诺,点点头安下心,催婚的架势收敛起来。
刘颖暗暗呼出一口气,心里彻底放松下来。
这身体今年十九,再拖个三五年也许还可行。
几年后社会彻底放开,实在不行她就南下。
等年过三十父母就接受她不婚的事实,应该就不会再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