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2025-04-02 01:03:51

说是勉强,拿了四个茶叶蛋,他一口气吃了三个。

剩下一个,还拿油纸裹了袖起来,说晚上办案饿了当夜宵。

若非他眼下身材略显单薄消瘦,这么吃下去,恐怕没几日就会吃成六部大员那样的膀大腰圆。

吃罢撤下碗筷,杜誉复将案上卷宗摊开,埋首其中。

阅到一栏,忽然抬首,问:你方才为何一直盯着我?方才?花朝没反应过来他的方才指的是何时,她确实没少盯过杜誉,不过就刚才这一会,她应该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那厮盯出一个洞来的。

正自犹豫该不该和他说实话。

杜誉道:本官自知有几分样貌,可你众目睽睽之下盯着本官,就不怕引人误会?就不怕……本官误会?花朝怔了一怔,残存的一点良知转瞬荡然无存。

这是……向天借了张大脸?君子泰而不骄,你这骄的很泰是怎么回事?若是旧时,花朝定会凭着良心好好规劝一下跟前这位少年,然而这些年生意场上,那一点本就不多的良心早七零八碎地连卖带送了个干净,反而一张面皮,越蹉跎越厚。

思绪稍稍一转,腆着一张无耻厚颜笑道:大人这容貌,任谁看了也会移不开眼,岂独民妇一人?!民妇不怕人误会,人人都喜盯着大人看,怎会就民妇一人遭人误会。

大人更无需怕人误会,大人身正不怕影子斜,旁人纵嘴碎说道两句,亦不必放在心上。

马夫人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杜誉闻言哦了一声,起身踱到她身边,离她越来越近,花朝都能隐约感觉到,随着一阵风动,他袍袖的边缘扫在了自己身上。

可若是本官……立身不正呢?花朝下意识往后一退,讪笑连连:大人真会说笑,哈哈,大人真会说笑!杜誉见她后退,眸底微微动了动,停住脚步,不再上前。

若有所思看了她一眼,转身回到案前:你还没告诉我,方才审胡管家时,你为何一直盯着我看。

审胡管家时……哦对了,是《秋暮雁归图》!花朝叫道:那个胡管家,在撒谎。

杜誉眼皮微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花朝当然不能说自己知道《秋暮雁归图》在他手中,犹疑片刻,只好道:民妇几年前见过《秋暮雁归图》,不在胡管家手中。

几年前的事?你怎知时移世易,不会变化?他说这话时口气悠悠,似在想一些与此无关的事。

我知不知道你还不清楚,点到即止得了,别弄得大家下不来台。

……好吧,其实是我一人下不来台。

花朝想了想,道:《秋幕雁归图》是收藏至宝,胡管家不识货,董元祥不可能不认识。

我若是董元祥,定会自己掏钱将那图买下来,不会拒之门外。

但若是那图来路不正呢?花朝撇撇嘴,忍不住叹:那可是宝贝!一倒手少说几百两银子的进账,冒点险怎么了?行走江湖的,哪个没干过点脑袋悬腰上的事,董元祥这种下三滥,会把仁义规矩放在心上?杜誉忽然转目看她,眼底泛起一种看不清的情绪:这么说,你也干过这种事?这些年,你很缺银子?什么?!诶不是咱不是在说董元祥吗?不不不不不不,民妇不是那种人!民妇是良民,良的不能再良的良民!花朝反应过来,浑身吓了一身冷汗,连连赔笑——她一个硕鼠,怎么和猫交流起偷米的技巧来了!因神经紧张,她并未注意到杜誉后一句的这些年仿佛意有所指。

杜誉垂下眼皮,敛去逼人的目光,淡淡道:你没说错,胡管家在撒谎。

花朝道:大人既知道,为何不抓他?杜誉道:胡管家不是凶手。

花朝皱起眉头,虽然她也直觉姓胡的没有杀人,但没有证据之前,一切的合理怀疑都不应当排除,不是吗?杜誉似感觉到她的疑惑,反问:你可知自己为何被抓?不是因为那张契约吗?杜誉道:张慎不会那么冒失……董元祥被人拿枕头闷死,床上挣扎痕迹明显。

董元祥重伤在身,若是寻常男子,他根本无挣扎之力,因而杀人的,应当是个……女人。

花朝道:所以张大人认定我有嫌疑。

杜誉点点头,也有可能是孩童。

只是现在证据仍然不足,难以下定论。

花朝顺着他的思路想了想,忽然记起一事:这么说来,鞋底泥迹之类的,也是诓董旺的了?说着一拍手:对啊,那天虽然有雨,但雨恰恰是酉时前后下的,照董旺的说法,他酉时前后应该是昏迷的,所以不可能脚上沾有泥迹。

杜誉不置可否,只是道: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思路会停滞,感官有时……也会失真。

见她似身陷思索,道:一会我要去崇礼侯府赴宴,让王菀送你回大理寺。

我只是将你从大理寺借出来一天,张慎尚未正式升堂审过你,书吏亦未有销罪的录档……还得……委屈你几日,走个程序。

杜誉声音不高不低,仍无什么波澜,却异常温和。

然对花朝而言,话怎么说不重要。

话里的内容才最重要。

杜誉的话让她想起了当前的身份——她一只硕鼠,成天操着老猫的心做什么?董元祥爱谁杀谁杀的,反正跟姑奶奶没关系。

既如此,你刚才怎么不让我随张大人回去?花朝忽然想起一事,问。

张慎好女……杜誉脱口而出,话到一半,清了清嗓子:张大人公务繁忙,你跟着他,只会添乱。

花朝好容易才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我是狗吗,从刑部到大理寺三条街的工夫,就能给他添出乱子?我是能当街咬人,还是能就地刨个坑把他给埋了啊?然而一低头,乖乖顺顺:大人说的是。

大人思虑周全,民妇万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