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成洒扫丫鬟后 > 第123章 明主

第123章 明主

2025-04-02 01:04:16

有人不愿乞华寺僧人被抓,也有人抚掌大笑,甚至还对其中一个僧人丢石头。

报应,你打死我弟弟以为躲到寺庙就没事了,呸!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此事闹的动静大,朝堂上很快有了反应。

圣上,有百姓在宫门前跪求,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果不及时处理,依照现在的气候他们很有可能晕死过去。

臣附议。

圣上,此次佛家虽有错处,但过往毕竟安民有功,还望圣上三思。

青阳尘也跟着出列:圣上,欲速则不达,还请圣上徐徐图之。

谢尚书等人冷眼旁观,历史上大规模的灭佛就有好几次,又不是头一遭了。

原因很简单,入佛门的门槛低且入佛门后不纳税不劳作。

人人都想当僧人,谁会老实种地交税服徭役。

再加上偏远地区的小寺庙残害幼儿少女。

不管是于公于私,都非除不可。

跟历史上的灭佛相比,女帝的手段尚算温和,只是把那些僧人抓走服苦役。

只有极个别穷凶极恶之徒才斩首示众。

众官员并不反对女帝的行为,只是觉得女帝手段太残暴,应该更温和才是。

谢尚书抬眸飞快看了一眼龙案后的女子,冕旒挡住了她大部分神情,瞧不出端倪,谢尚书收回视线。

每一次君臣之间的意见相左都是无声的较量。

群臣在试探君王的底线。

哪怕是之前残暴的元乐帝,群臣也在无形间试探元乐帝的残暴程度,虽然试探的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好下场就是了。

如今换了新帝,他们想看看新帝是否有可能被他们拿捏。

有些人是有心的,也有些自认对帝王忠心耿耿,但无意识间也是在试探。

人心易暖,人心易冷,人心易变。

叶音目光扫过发言的臣子,淡淡道:此事朕有分寸。

她直接略过此事,开启下一件国事,众人心有不甘,再次提起朝廷捉拿僧人一事。

叶音沉声道:看来众爱卿没有其他事要奏,那就退朝罢。

圣上,圣……张福全高声唱:圣上退朝——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帝离去。

怎能如此,若宫门外发生人命,到时候岂不是都要指责女帝嗜杀无度,毫无人情可言。

青阳尘暗暗思索该怎么把宫门外的人弄走。

在想什么?青阳尘头也没抬:我在想这背后会不会有推手。

林深神情收敛:推手应该不至于,但肯定有人浑水摸鱼。

百官还在苦思之时,申时正,一天中最闷热的时候。

宫门外,跪在最前面的老媪摇摇欲坠,眼看要晕过去时被一双有力的手扶住肩膀。

老媪费力的睁开眼,入目是熟悉的袈裟,老媪精神一震:大师您快走,您别待在这里,官兵要抓您。

老媪身后跪着的人也跟着劝:大师,您快些离开吧,小心也被抓了去。

灵恩寺的方丈念了一句佛号:施主,贫僧是灵恩寺的方向,法号慧空,此行受宣庆女帝的旨意,来为各位施主指点迷津。

老媪等人迷茫了:指点迷津?方丈颔首。

他看了一眼身后弟子,不多时便有僧人抬着油锅过来。

施主请看。

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下,慧空方丈竟然把手伸进了油锅。

啊啊啊……不要,大师不要!然而方丈面色不变,不见丝毫痛色,众人惊叹:大师不愧是大师。

慧空大师真厉害,是真高人。

老媪跪下连连叩首。

然而慧空却道:施主也可以。

在老媪没反应过来时,慧空抓住老媪的手入了油锅。

啊啊啊————老媪叫的凄惨极了,其他人都不忍看,此时慧空松了手,老媪立刻跳开边哭边嚎。

过了一会儿,有人惊道:你们看老妪的手没事。

真的没事?!众人使劲揉眼睛,发现不是他们看错了。

就近的妇人抓着老媪的手看了又看,老媪也回过神来。

她激动的抖着手:大师,老妪是不是功德圆满了。

慧空摇头:施主,这油锅不过是哄人的东西罢了。

不论是谁把手伸进油锅,都不会烫。

其他人不信,但也有胆大的来试,最后发现真的不烫。

可是大师,这的确是油锅。

他们难道分不清眼前是不是油了吗。

此时有年轻的僧人搬来铁锅,油,白醋。

锅下生火,众人看着慧空往锅里倒入白醋,随后才倒油。

没多久,铁锅变成了冒泡的大油锅。

慧空大师再次把手伸进去,拿出来时完好无损。

众人虽然不知道这现象的原理,但他们知道他们受骗了。

慧空大师念道:阿弥陀佛,施主,骗术不止这一起,诸位请看。

年轻的僧人又抬上一应物什,宫门口原本跪着的人早就站起来,围拢在慧空周围观看。

……竟然又是骗人的,亏我之前还掏了十几两银子买符纸,都是假的…有人崩溃大哭,有人跌坐在地,支撑他们的认知被打破,一切都是假的,怎么可能受得了。

后来者不解:他们这是怎么了?别提了,他们都被骗了。

自古从不缺看热闹的人,尤其还是揭秘骗术,宫门口早就汇聚了其他百姓。

众人讨论的热火朝天时,陡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我的孙儿,我可怜的孙儿啊……众人寻声看去,发现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

刚好看热闹的人里有人认出老妇人。

那不是虎头奶奶吗。

怎么了,说来听听。

有好事者追问。

知情人同情的看了老妇人一眼:这些都是骗术,符纸也是骗人的,但当初虎头奶奶非说符纸是高僧送她的,不准儿子儿媳把孙子送医馆,结果没多久虎头就死了,那孩子死的时候才三岁。

周围倏地一静,这…若是责怪老妇人,但老妇人初心也是为了治好孙儿。

此时知情人又叹了口气:虎头他爹身体不好,就这么一个儿子,虎头死后,虎头奶奶催着儿子儿媳要孩子,可惜一直没怀上,最后儿媳受不了就和离了,现在那儿媳重新嫁人后都生了两个儿子了。

围观者:……老人哭的肝肠寸断,用力敲着地面大骂秃驴祸害。

最后愤怒转移到慧空大师身上,还想打人被拦住了。

慧空大师铺垫了一下午,此时高声道:各位施主,真正的佛家与人为善,不沾俗物,往往修行几十年才有所得。

当今派人捉拿的都是假僧人,他们打着佛家的名号四处撞骗。

还望各位施主明辨。

阿弥陀佛。

不多时,在宫门处围聚的百姓终于散去,只是各人的心情复杂难言。

慧空抬头看着袭来的夜幕,低声念了句佛号。

年轻的僧人低声唤:方丈。

慧空:回吧。

他们一行僧人的身影没入人群里。

这是慧空跟女帝的交易,由灵恩寺出头,证明朝廷抓捕的僧人都是骗子,虽然这也是事实,但由灵恩寺出面,更让百姓信服。

而作为交换,朝廷会放过没有犯事的寺庙和僧人。

与此同时,各种揭秘骗术的小册子传遍大江南北。

据说有激进的百姓打上寺庙,差点打死人。

好在被拦的及时才没造成人命官司。

民间说是群情激愤也不为过。

叶音趁机发布新政,寺庙名下不得有土地,由官府按月拨银保证开销。

每座寺庙的僧人人数严格限制,且每半年有考核,不达标者废除度牒,杖二十。

僧人不得娶妻生子,不得食荤饮酒,轻则逐出佛门,重则杖六十再驱逐。

佛门不得收入大奸大恶之徒,若是小恶之人,需得犯人服过刑罚方可拜入佛门。

其条例之严苛细致,叫人咋舌。

原本还有一些懒汉想在寺庙混日子,如今也歇了心思。

旁的不说,不能食荤饮酒和娶妻生子就让人退却。

没有孩子那不就绝后了。

而犯人们也没了空子可钻。

条律写的清楚明白,大恶之人不准佛门收,小恶之人也得坐够牢才能入佛门。

这一通连消带打,佛门气焰萎顿,道教也低调安分,不敢轻易冒头。

而行走江湖的骗子也少了许多,没办法,揭秘骗术的小册子图文并茂,就算有些百姓不认字,只看图片也能瞧出个一二。

江湖骗子躲官府还来不及,哪有胆子去销毁官府发行的册子。

一偏僻草棚里传来骂声:娘的,牝鸡司晨,女人当皇帝就是有违天理。

同伴惊恐万分:你不要命了,敢这么说女帝。

呸!什么女帝,就是个母夜叉……屋内酒气弥漫,忽然闻得屋外喊声,此时众人都喝高了,晕晕乎乎道:谁去外面了?怎么不直接进来。

他爷爷的,还要老子开门。

一个骗子歪歪倒倒打开门,看到门外正义凛然的官兵时瞬间清醒。

捕头冷笑:不敬女帝,诓骗百姓,等着进矿山吧。

捕头厉喝:把他们都抓起来。

刚刚还威风八面的骗子团伙这会儿痛哭流涕:官爷,小的知错了,官爷…饶小的一回吧,小的之后再也不敢了。

骗子又哭又闹,引来百姓观看,本来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多听了两句之后就明了。

原来是群骗子,抓的好。

…就该让这些丧天良的人去挖矿。

整个大宁的风气都为之一肃,剩下的宵小也纷纷改行,老实过日子。

朝臣们消息更灵通,知晓后一面心惊女帝的手段,一面又庆幸自己跟了明主。

他们原本以为宣庆女帝想把所有的寺庙都屠了。

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处理,她没有被任何人左右,果断的去除糟粕,保留精华。

这般手段狠辣却又带着克制,就像锋利的宝剑配了刀鞘,它厉害却又不会胡乱伤人。

一位头脑清醒,心怀百姓,聪慧又理智的君主,是男是女也没有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