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传到了天临军的地盘。
午后书房。
汤潮拧着眉,捏着白子迟迟不落。
邵和漫不经心的饮茶:在想什么?汤潮:大帅,宣庆女帝整治寺庙之事,您有耳闻吗?邵和神情冷了,放下茶盏:是她的行事作风。
汤潮落下一子,面带遗憾:属下本来还盼着大宁此次能生乱。
江南之地佛寺众多,若真的乱起来,天临军不说拿下江南,但是啃下一两座县,绝对没问题。
运气再好一点,天临军拿下一座城也是可想的。
你输了。
邵和淡漠道。
汤潮回神,才惊觉白子全部背绞杀殆尽。
他指尖的白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棋盘上转了好几圈才停下。
窗外蝉声鸣鸣,汤潮听的心烦:也就热这一两日了。
乡野间处处可见笑脸,今年又是丰收年。
叶音看着账目,眉眼间也带了笑。
顾澈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嗯,收成不错。
叶音把账本递给他,单手托腮,目光在顾澈线条分明的下颌处扫过。
顾澈睫毛扇动,眸光悠悠的回望叶音。
视线交接,叶音莞尔:我有个想法。
顾澈静候下文。
叶音:我想修路。
顾澈把账本放回龙案上,笑道:如今秋收已过,百姓有余钱有闲,倒也算个好时机。
这些事一般都是工部负责,由户部拨款。
叶音想了想,唤:张福全。
张福全:圣上,您有何吩咐?叶音:去把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请来。
不多时,孙逊和崔大人齐齐赶来。
二人在内殿大门外,飞快的理了理领子,随后才进去:臣拜见圣上。
叶音抬手免了他们的礼。
顾澈早就退到幕后。
小太监搬来圆凳,两位大人落座。
崔大人不开口,孙逊无法,只好问道:不知圣上寻我二人来是为何?叶音:如今百姓渐安,朕想在大宁内广修道路。
这…孙逊心里快速算了一笔账,他没有忙着反驳,而是问:不知圣上想修多少。
若只是大城和富裕的县城,眼下是可行的。
但若是范围再扩大,大宁的财政就吃力了。
崔尚书则在盘算,他能从修路中获多少利。
一应从建筑材料,工人,再下放到各州各县。
这里面的油水太多了。
君臣间这一谈又是小半日,直到酉时,二人才离去。
叶音揉了揉眉心,她听得轻微的脚步声,你都听到了。
顾澈:嗯。
这小半日功夫,叶音在询问修路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时间。
甚至连各州各地的地势风俗都有询问。
孙逊最后哑口无言,反而是崔尚书侃侃而谈。
世家终究有着世家的底蕴。
落日余晖被窗格分割成铜钱大小,给整个内殿蒙上了厚重的色彩。
殿内响起一道轻声:音音是有其他的修路法子吗。
孙逊当局者迷,崔尚书有自己的算盘,没有发现叶音话里的偏向性。
从始至终,叶音一直在询问造价,面积,以及人力,时间等等。
叶音眨了眨眼,盯着顾澈,神情微妙。
顾澈:音音?叶音对顾澈招手,待人凑近,她倾身亲在他的脸颊:真聪明。
她坐回龙椅,一脸正气:我想修水泥路。
顾澈刚生起的那点旖旎心思顿时散去,他不解:水泥路?字面意思好理解,水,泥土,是水和泥土混合铺路?那不就是乡间的黄土路。
晴日还好,一旦下雨便泥泞不堪。
若真是如此,音音不会拿出来说。
叶音看着顾澈脸色变化,猝不及防对上顾澈的目光,他眸光泠泠:音音,我不懂,你讲给我听吧。
那副求知的模样,像个单纯的学生。
叶音喉咙发痒,干咳一声:嗯。
她起身走到顾澈面前,伸出右手:我带你去。
叶音喜欢鼓捣一些玩意儿,再加上宫里没有什么妃子,也没有扩充宫人。
所以叶音把一些空地利用起来搞科研。
她找了一些有奇思妙想的年轻大夫,叶音只说橘子上的青霉能提取治病,然后让他们去研究。
年轻大夫们:???年轻大夫们:!!!这话但凡换个人说,年轻大夫们直接开喷了,橘子上的青霉治病,你咋不说死了百病全消呢。
但女帝有命,他们也不能不从。
再加上女帝到处搜揽医书,让他们随便看,月银又丰厚,不时给患有疑难杂症者治病,这群年轻大夫们慢慢也觉出好处。
当然今日叶音不是想去看医学的进度。
她带着顾澈去了另一个方向的工房。
随着太阳落下,除了玩乐场所,大部分地方都寂静起来。
但进入工房,里面大火熊熊,热气蒸腾。
不多时,叶音和顾澈就出了汗。
工房的管事赔着笑:圣上,朔应陛下,您二位怎么来了。
此地闷热,恐伤了龙体。
叶音:无妨。
她大步进入室内,嘈杂声扑面而来。
叶音问管事:朕之前让你弄的东西呢。
圣上请随小的来。
顾澈不解地看向叶音,叶音回了他一个稍等的眼神。
他们在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前停下,顾澈看着厚重桌案上的泥块,伸手摸了摸。
顾澈理智上知道叶音琢磨的东西非同一般,但看着灰白色的石头,实在不知其有何特别之处。
叶音也不跟他卖关子,示意管事解释。
管事摸着石头,由衷笑道:朔应陛下,这是熟料。
熟料?叶音那双温润清明的眼里有着明显的茫然。
管事:这是由汉白玉,粘土烘干磨碎,加入铁矿粉再煅烧所制。
管事深情的抚摸石头:煅烧温度还不能低,比烧瓷有过不及。
顾澈还记得那琉…玻璃是怎么做的,但又想起叶音下午在聊修路,顾澈隐约有了概念。
果然,管事往旁边走去,顾澈也跟上。
管事指着一个大坑,之后把熟料跟石膏混合再磨细就大功告成。
这也就是水泥常说的两磨一烧。
朔应陛下,您看这坑完美吗?就是水泥所造。
水火不侵,坚硬无比。
管事说到激动处,若西子捧心:天下竟有此等神物。
天佑圣上,天佑大宁。
顾澈忍俊不禁,笑盈盈望向身后的叶音。
叶音:咳……水泥摸索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要顾虑的东西多,叶音才没立刻推广。
如今秋收已过,是个好时机。
水泥一物横空出世,朝堂皆惊,孙逊在知晓水泥的硬实,又算过开销后,喜不自禁。
崔尚书脸上的笑都快维持不住了,如此一来,他想从中谋利的计划被迫腰斩。
汉白玉也就是文雅些的说法,真要说穿了就是一石头。
现代叫做石灰石。
而水泥的用处不仅在修路,更可固城池。
再往下细想,若是大宁百姓都住进水泥修建的屋子……谁都能看到这门差事里蕴藏的巨大财富。
谢尚书面上儒雅斯文,心里痛的在滴血,如此法子若是在世家手中,别说区区钱财,就是如今这朝堂局势也要狠狠变上一变。
一时间,朝堂上为了水泥修路这差事争的头破血流。
顾朗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都说文官弱不经风,这不挺能打吗?别以为他没看到有人下黑手。
叶音见众人争的差不多了,才道出她心中的预定名额,平民出身的官员和世家之间7:3的比例。
谢尚书的小儿子和崔尚书父子就占了三个名额。
名额有限,世家之间也抢的凶。
叶音旁观他们内耗,坐收渔翁之利。
次日,各路人马从京城快速奔出。
这些事情,普通百姓就算看见了也不当回事,只当大人物有要事。
他们避着些,免得惹祸上身。
而当他们回到家后,家里人激动的拉着他们说事。
当今要修路,咱们村子要修路了。
刚回家的男人哭笑不得,他给自己倒碗水,边喝边道:咱们村紧挨京城,不是早就修了路了。
用黄土夯实,还算平整。
只是雨天麻烦,没办法,他们一个小村子总不可能像京城一样,用青石板铺路,那也太奢侈了。
妇人白了他一眼:村长亲自说的,说咱们村里的路重新修,以后下雨天也不会再泥泞难走了。
男人这才放下碗:真的假的?妇人:村长说的还有假?男人一想也是。
这时妇人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村长说修路要人,一天管中午和晚上,中午还有一顿荤,每日十五文钱,日结。
男人眸光闪了闪,体力活一天十五文钱不算多,可如果加上两顿饭管饱,还有一顿荤。
这个活计就很诱人了。
时下少油水,一般成年人只能多吃饭,男子更甚,每天的饭食就是一大笔开销。
妇人拍了他一下,哼道:村长来说的时候,我就给你报名了。
不愧是媳妇儿,真机智。
当然也有人家因为此事闹口角,深夜了还有人去寻村长,这么好的活计,错过了要郁闷好久。
村长早有预料,拿着纸笔再添几个人名。
在水泥铺路之前,还有一应准备工作。
首先底层要先进行硬化处理。
通俗来说,就是排水,往里填鹅卵石,碎石等物。
水泥不能径直触碰泥土。
而且为了美观,也为了路面的平稳,还要在路的边缘装模。
这些事情都繁琐又麻烦,幸好村民人多,处理起来也很快。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村长去官府报备,下午官府就把水泥送了来。
村民们看着那深灰色的碎粒物,有些懵,这怎么弄啊。
村长瞪了他们一眼,没看见官府来人了吗。
水泥加水搅拌,在专人的指挥下动作,村民们惊奇又雀跃。
甚至还有小孩儿跑过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