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满宝她们领路的丫鬟倒是不怕,只是也低头行礼认错,满宝脸上神色才和缓了些,和唐夫人道:你可别罚她们了,下次我来她们该不给我点心吃了。
唐夫人就笑了笑,和两个小丫头道:还不快谢过满小姐?两个小丫头便笑嘻嘻的和满宝屈膝行礼,一直候在一旁的仆妇这才笑道:唐夫人,周大人,我们夫人已在里面等着了,快里面请——唐夫人就笑着引满宝进去。
这是客院,院子不小,主屋自然也不小,满宝知道,只有很亲近或尊贵的客人来了唐夫人才会安排这个客院的。
唐夫人和满宝笑道:我这妹妹呀,胆子小,又是个锯嘴的葫芦,跟你完全是掉了个个儿,早两年我就和你唐学兄说,有空让你们见见才好,要是一不小心成了朋友,让她学了你一分胆气和这一分的机灵,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拉着满宝进去见王氏。
她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衣冠整齐的坐在椅子上,看到姐姐带着一个陌生的小娘子进来,再结合刚才隐约听到的话,她就知道这位是名满天下的周满了。
于是撑着桌子就要站起来,一旁的丫鬟连忙伸手扶她……唐夫人紧走两步,上前扶住她的另一只手,皱眉道:你这是干什么,不是让你躺着吗?王氏扯了笑容温柔的道:我不累的,其实刘医助的药我吃着也有一些效果的,姐姐也太大惊小怪了,何苦又费劲的请了周大人来?要是别人,唐夫人一定说你当周满是好请的?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可对着这个堂妹,唐夫人却笑了笑道:她和别人不同,你不知道,我们关系好着呢,她管你姐夫叫一声学兄,管我叫一声学嫂,算是自家人,请她可比请其他的大夫还要容易。
满宝也浅笑着点头。
唐夫人就给她们介绍,这位周大人你也认识了,她有个小名叫满宝,以后你们亲近了可以这么叫她。
又对满宝道:这是我娘家妹妹,她叫瑞乐,你要愿意,就见她一声瑞乐姐姐,要是不愿意啊,就叫她王太太好了。
满宝就笑着叫了一声瑞乐姐姐。
唐夫人听了高兴,就和丫鬟一起扶着她坐下,来,让我们的周太医给你看看。
满宝就坐到她身边,先打量了一下她的脸色,见她脸上用脂粉遮掩住了,但依旧能看出脂粉下苍白的脸色。
满宝拿出脉枕诊了一下脉后就收手,道:姐姐要是不嫌弃麻烦,还是净脸,再把钗环去了,我们去内室里检查一下,我想看一看。
王瑞乐被刘医助检查过几次,自然知道是怎么检查的,一时脸红,有些羞臊,但还时扶着丫头的手起身去了内室。
屋里的下人就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找衣服的找衣服。
满宝就留意了,发现扶着王瑞乐的是一开始站在边上的另外两个丫头,一直扶着王瑞乐的则去找衣裳去了,另一个则是去端水。
才出去院子里迎她们的仆妇则一直笑着站在一旁,此时亲自去奉茶来给唐夫人和周满等人。
满宝就垂下眼眸,心中有数了。
唐夫人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之前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毕竟她身边的丫头仆妇也都是各司其职,可现在再细看,出去的夏荷和夏草都是瑞乐的陪嫁。
唐夫人脸上笑着,眼底却不见多少笑意。
等下人端了水来给王瑞乐洗好脸,身上的外衣也去了,满宝这才进去看她。
只见她脸色苍白憔悴,比之刚才精致的妆容下老了十岁不止,这哪里是唐夫人的妹妹,是唐夫人的姐姐吧?不过她身上有一股唐夫人身上没有的温柔气质,见之便可亲。
满宝就上前重新给她切脉,开始详细的问起来,这次崩漏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些话都由一旁的仆妇和丫头来回答,因为这些问题之前刘医助都问过,所以一旁的姑姑就能很详细的说出来,都不用人补充。
但满宝还是等她回答过后问一声王瑞乐,是这样吗?王瑞乐就点头。
满宝问清楚这一次的病情后就问道:上次有这样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为的什么?一旁的姑姑就叹息一声道:我家夫人半年前曾经小产过,当时就有些恶露止不住,后来吃了两个多月的药好了……满宝细细地问起来,最后问道:一共小产过几次?姑姑恭敬的回道:三次,我们夫人身体不好,不好坐胎。
满宝仔细的看了看王瑞乐的面色,见她一直垂着眼眸低头不说话,便点了点头后道:我看看。
说罢对这一屋子的人道:除了三娘,其余人等都退出去吧。
唐夫人和上次一样起身,不过她走了两步后就看向要服侍王瑞乐换衣服的姑姑和丫头道:你们也退下吧,这屋里交给周大人,她看病不喜欢有闲杂人等在身边。
这……丫头不由抬头看向一旁的姑姑。
姑姑连忙笑道:唐夫人,我们留下服侍夫人,夫人身上有些脏污,总不好假借周大人的手。
满宝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沉肃的道:退下吧。
姑姑一把噎住,但因为周满是太医,加上她脸色冷肃,她一时不敢造次。
她迟疑了一下,唐夫人就微微蹙眉,不善的盯着她看,怎么,你要盯着周太医用针?姑姑这才连忙应下,带着两个丫头躬身退下。
她们和唐夫人一起躲到了外室,不过她站在屏风边上,竖着耳朵还是能听到里面的动静的。
满宝和刘三娘一起解开她的衣裳检查,满宝伸手按了按她的腹部,问道:疼吗?王瑞乐小声的道:不疼。
有酸胀的感觉吗?满宝摸了许久,然后就开始沿着她的骨骼向上摸,刘三娘用眼神示意满宝看那隐约的深颜色,那是旧伤沉淀下来后的颜色,这种伤痕必是伤及骨骼才能留下的旧伤,而且应该不是很久,以她的经验,大约是半年左右。
------------第2391章 检查(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1)她每每想到这时间便是心中一跳,心中的那个猜测就越发明显,但不论她怎么旁敲侧击,她们都岔了过去,或是找别的借口。
刘三娘从十二岁进宫到现在,谨慎是刻在骨子里的,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问的道理她知道,所以在问了几次问不到以后她就收起了打探的心思。
满宝在伤痕那里顿了顿,用力的捏了捏后问她,疼吗?王瑞乐看见这伤痕,脸色微微发白,但依旧道:不疼。
满宝也知道这时候应该不会疼了,她细细地摸了摸,的确有些骨骼直接承继的不是很顺,再结合这些伤痕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骨折过。
满宝又检查了一下她的后背和四肢,都检查后才拿出帕子来擦了擦手,也不让她穿衣服,直接用被子将她盖起来。
王瑞乐一直提着心,想着她要是提问她要怎么应答。
满宝却是擦干净手以后沉吟道:你这病不好治……外面竖着耳朵听的人一下提起了心,床上躺着的王瑞乐却一下放松了下来,一直僵直的脊背也一松,整个后背都靠在了床铺上。
满宝道:要想要经血停下,最少要扎针三个月,因为你小产过几次,底子坏了,所以要慢慢的治,先将底子补上,可这样也不稳当,将来很可能还会崩漏,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你能持续用药用针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样断了根,将来你再有孕才不会再小产。
王瑞乐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要这么久?满宝点头,要连续扎针十日,十日之后隔一天扎针一次,又一旬,隔两天一次……到后面一旬扎针一次,因为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底子好一点儿,药物吸收好一点儿的,半年后或许就断了根,但要是底子不好,可能需要一年时间。
王瑞乐沉默了一下后问:那您看我的底子如何?不太好,满宝直言道:所以姐姐要做好长留京城的准备。
她瞥了一眼屏风上映出来的人影,眼中闪过寒光,和她道:这套针法目前也只有我和我这徒弟能扎得出来。
王瑞乐一愣,显然这才想到这点,要,要长留京城吗?是呀,不知道姐姐夫家是哪里的,离京城远不远,要是远,自然是要留在京城的,毕竟这个病是女人的病,娇气得很,不仅不能受寒,也不能受热,有些风吹日晒的它就不乖巧了,所以最好住所固定,饮食规律,作息也规律,既不能冷也不能热……王瑞乐却是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最后拽着衣服道:也,也可以吧,我得问一下家里和姐姐。
满宝就点头,那今天我们就来行第一套针吧,三娘,你来。
满宝就在一旁念着针法看刘三娘行针。
王瑞乐一开始还有精神听周满说的什么阴交半寸,石关三分……后来就眼皮渐渐沉重起来,慢慢的睡过去了。
刘三娘不解,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给她扎凝神静气的针法,但见师父对她摇了摇头,她也就不问了。
至少不能在这里,这会儿问。
屋里一时只有满宝不时指点刘三娘的声音,半晌听不到王瑞乐的声音,似乎接下来也不会问王瑞乐什么问题了。
一直竖着耳朵听的姑姑就松了一口气。
唐夫人也收回了耳朵,将手中一直捧着的茶杯放下,轻轻的碰撞了一下,马姑姑听得如何了?马姑姑立即站直,对唐夫人羞愧的笑了笑道:唐夫人见谅,奴婢也是忧心我们夫人,您是知道的,我们夫人一向腼腆。
唐夫人颔首,是啊,我这堂妹从小就是兔子胆子,一吓就惊,胆小得很,这些年有劳你们照顾了。
伺候主子本就是奴婢们的分内之事。
唐夫人笑了笑,问道:我离得远,听得不正确,周太医都说了什么,可好治吗?马姑姑立即把自己刚才听到的一五一十的说了。
唐夫人便皱紧眉头,半晌后叹息一声道:竟这么坏了,唉,怎么就小产了呢?听周太医的意思,她不止小产过一次?马姑姑道:我们夫人体弱,所以不好坐胎,唉,这每次小产都是失去一次骨血,这底子如何能好?唐夫人就一脸忧虑的叹气,然后转身吩咐下人道:去,开了库房,将拿补血补气的人参鹿茸这些东西都找出来,一会儿给满小姐看看哪些适合用,都拿出来给瑞乐准备上。
是。
又过了半刻钟满宝才出来,刘三娘留在了里面看针,她当着马姑姑等人的面写了一张药方,叫了刘三娘一声,让她出来后指点她这一张药方是怎么开出来的。
两位姑姑趁机往内室看了一眼,看到躺在床上的夫人肚子和小腿上都扎了针,甚至连头上也有,一时不敢靠近,于是过去听周满给刘医助解释药方。
虽然她们大多没听懂,却听懂了气血不能急补,要缓缓补充,同时要配以止血……而之前刘医女开的方子补血太急切,反而没能止住血……到了时间满宝就进去看着刘三娘拔针,见王瑞乐还睡着,且眼底有些青黑,她就将被子给她盖好,然后和刘三娘悄悄出去。
满宝和马姑姑几个道:她睡着了,睡眠可生气血,所以你们不要打搅她,她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可现在睡了晚上要睡不着的。
满宝道:她晚上本来就睡不着。
马姑姑一想也是,于是不再说话。
满宝将刚才的那张方子递给她,道:先吃这张药方,等她断了血再换方子,这几日就让三娘过来给她扎针吧。
马姑姑欲言又止的看着唐夫人,小声道:周大人不能亲自来吗?我们夫人的病拖得有些久了。
满宝还没说话,唐夫人就已经道:周大人现在接了陛下的差事,每日都要在皇庄里试验天花的事呢,这次能出来还是因为刘尚书家吃酒,特意请了假来的,她哪能天天过来?------------第2392章 感动(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二)满宝道:在血断之前要扎的针法都是一样的,我这徒弟针灸还不错,她来做这事绰绰有余。
唐夫人就和她笑道:我呀,就盼着你能在她需要换药和换针法时再来看一次,重新给她开两个法子。
满宝想了想后点头道:到时候你给白善送信,让白善捎带着告诉我,要是能请假,我一定请假出来,不能,就让三娘写了脉案给我送出去,到时候我把方子传递出来。
但现在刘三娘的脉案还是比不上周满的,所以还是自己亲自看一看才是最好的。
药方子给了,针灸也交给了刘医助,满宝就要起身告辞。
唐夫人却一把拉住她笑道:急什么,一会儿你学兄就好了,见过他再走。
她笑盈盈的道:之前他还说有本书要送你呢,走,我们书房里说话去。
说罢拉了满宝出去,她转头吩咐马姑姑等人,你们进出小声些,好好伺候你们夫人,别搅了她难得的安宁。
马姑姑立即带着一众下人应下。
唐夫人的目光就滑过夏荷和夏草,见她们低头站在角落里,目光便一寒,笑盈盈的拉着满宝走了。
刘三娘和周立如拎着药箱跟在后面走,到了正院,她们却被唐夫人的贴身丫鬟拉着,笑盈盈的要拉着她们去喝茶吃点心。
刘三娘和周立如一时没动,一起看向满宝。
满宝就对她们点了点头,俩人这才和丫鬟们离开。
唐夫人笑着拉她进屋,等丫头上了茶退下,这才看向满宝道:好妹妹,你总不会也跟着你那个徒弟一样瞒着我吧?满宝好奇的问,学嫂怎么不直接去问她?这毕竟是病人的隐私,我们医者不好说的。
唐夫人便冷笑道:你没看见她身边严防死守的那几个人吗?我就是找了借口把人支走,恐怕过不了多少会儿就会回来,而且她的确是锯嘴的葫芦,要不然也不会让她受这委屈家里还不知道。
满宝端着茶喝了一口,思索片刻后道:我让她留在你这里半年到一年呢。
唐夫人就笑道:我就知道你是故意的……别,我还真不是故意的,满宝道:她这病的确要治半年以上的,至于用不用一年,那才是不一定的。
唐夫人笑容微敛,这么严重?满宝颔首。
唐夫人就抓心挠肺一般,拉住她的手问:你老实告诉我,她到底是为什么小产的?因为站久了?还是饮食不周?或是中毒了?唐夫人咬牙切齿的道:难不成是马家让她立规矩?或是后宅不宁……满宝垂下眼眸想了想,沉默了许久后还是抬起眼睛看向唐夫人,我在她身上发现一些伤痕,我摸过骨头,应该断过,虽不确定,但胸口的一条肋骨此时应该还是骨裂的状态。
唐夫人瞪大了眼睛,眼中又惊又怒,震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她!唐夫人深呼吸几下,运了运气才没有立即发火儿,但也腾的一下站起来,原地走了两圈后目光炯炯的盯着周满问,你没摸错?满宝道:要是以前,我肯定没这么肯定的,但这次去西域的路上我摸过那么多骨头,不会有错的。
你当时怎么不问她?满宝就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后道:问她什么?那些话又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说给外室的你们听的,你想她会怎么回答?唐夫人便怒气勃勃,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后扬声道:来人——满宝就有些兴奋起来,虽然插手人家的内宅事务不好,但她还是想知道。
唐夫人的贴身丫鬟就小跑着进来,夫人有什么吩咐?唐夫人的怒气就在看到满宝的兴奋后冷了一冷,她垂下眼眸思考了一下,再抬起眼来时冷静了许多,道:去客院那边叫夏荷或者夏草过后,就说我从私库里找了些东西出来,都是我的陪嫁,有些是以前我们在娘家住时常用的东西,瑞乐治病心情要好,让她们过来看一下私库里有什么是瑞乐喜欢的,缺的,让她们挑上给她布置上。
丫鬟愣了一下后应了下来,转身而去。
唐夫人这才运了运气,转身点了一下满宝的额头,你那是什么表情?把这看戏的眼神收一收。
走吧,我送你出去。
满宝咦了一声,这就要送我走了?我的姑奶奶,你往外看一下时辰。
满宝往外一看,见太阳已坠西,吓得立即跳起来。
唐夫人起身,拢了拢袖子后道:走吧,送你出去,一会儿你还得回家呢,白善此时应该已经在家等着了,你再不回去,他怕是要亲自来接人了。
满宝只能惋惜的离开,虽然很想,但她并没有开口让唐夫人将来告诉她实情,她甚至不打算以后问王瑞乐实情,反正病因已经摆在那里了,即便她不说,她也能治,所以何必开口询问剥人家的伤口呢?她可以偶然得知是一回事,就不必要特意去打探了。
告诉唐夫人,一来是因为唐夫人是家属,她觉得她有权知道;二来,她对王瑞乐感官不错,她心里告诉她应该告诉唐夫人。
满宝嘴角的笑容有些冷,唐夫人就不说了,她脾气不好,唐大人可也不是好惹的,把人打成这样还敢时刻监视人,哼!满宝领着刘三娘和周立如回去了,唐夫人站在门口目送她们的马车走远,脸上的笑容就垮的一下收了起来。
骑着马从另一条路上嘚啵嘚啵过来的唐县令远远看到了,一下就吓住了,立即勒住马就想调转头回县衙加班。
唐夫人却已经听到声音扭头过去看,一见是他,眼睛顿时一亮,于是冲他招手。
唐县令只能带着明理骑马回去,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下马后就看了一眼马车离开的方向,笑问:夫人怎么知道为夫回来,还特意来门口接我?唐夫人道:不是特意来接你的,正巧送满宝出门,我想着你也快回来了就多站了一会儿。
骗鬼呢,分明是要转身回去时才看见他的。
但唐县令扬起笑脸,一脸感动的道:夫人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