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3章 生气吗

2025-04-02 01:04:51

屋里一堆孝子贤孙,孝子赵六郎也在,他正瞪大了眼睛看周满,很好奇她到底在前面做什么耽搁了这么久。

其实要不是国公夫人一直拉着他说话,他都想亲自去前面看看。

满宝目光平滑的从他身上滑过,嫌弃这里面人太多了,直接和赵国公夫人道:国公夫人,我们换个安静的地方吧,我给您检查检查。

一般这样说的,多半就是要上手或是解衣了,这也是女太医的便利之处。

于是赵国公夫人笑着颔首,扶着一个老嬷嬷的手就去了内室。

于是一群孝子贤孙和贤儿媳孙媳等就暂时到偏屋等着。

满宝都没摸脉,直接就让赵国公夫人脱衣服躺床上,先摸过她觉得酸疼难忍的地方,这才开始摸脉问问题。

刘三娘一直认真的看着,将师父按压过的地方,问的问题都一一记下。

她之前跟随太医院的太医们来看过赵国公夫人,他们不好上手,不好问的问题,当时都是她上手,她来问的。

本来她自觉已经掌握足够,可今天看周满查探的手法,她发现她还是差了一些。

满宝摸过脉后就斟酌了一下,和老夫人道:您这病得针、灸、药一起上,不过也不可能根治,只是缓解些,让您不至于那么难受。

她道:这是肾虚过劳引起的,都是年轻的时候受累太多,可以补一补肾,将肾气补起来,即便不能根治,也不会再到疼痛难忍的地步。

这是第一个明确和她说可以治的太医,即便只是治标不治本,那也足够惊喜的了,总比其他太医说,先吃一副药看看的好。

吃了药,她心中燥热,夜里睡不着,三两天都不能更衣一次,实在憋的难受,可就是遭了这么多的罪吃下去的药也只是缓解了一二,夜里睡觉时,还是觉得腰背酸疼得恨不能拿刀将人砍成两截,将腰砍去才舒服些。

因为周满给出了确切的说法,赵国公夫人因她迟迟不到的那点儿怨气彻底消失了。

满宝转身带着刘三娘出去开药方,她先写灸方,她是阳气不足,之前的方子也是在补阳滋阴,这本没有错,但她年纪大了,动的少,血也流得慢了,吃下去的药起效用的没有多少,反倒极易引起便秘,所以我们用灸补阳,但也要掌握火候,轻了不起效用,重了上火……满宝将灸方写下,上面是要灸的穴位,时间,以及要用到的药等……然后她才写针方,记住,先针再灸,这样将经脉打开了一些,再灸时,药气才走得顺畅点儿,起到我们想起的效果,我们多走一套针,正好可以给她下火,以免她用药和灸后便秘&满宝一点儿一点儿的教刘三娘,最后才写下药方。

刘三娘看到药方就咦了一声。

是不是觉得眼熟?刘三娘小声道:和我祖父开的药方相似。

满宝点头,刘太医开的方子是很好的,只可惜他不能针灸,不然我开的这套方子他肯定也可以。

我从中去了两味药,又换了这两味就差不多了,这张药方可以先吃着,看看她的反应如何,要是虚燥,下次来我们再换。

那针灸呢?针方和灸方却不用大换,她这病,差不多就走这些穴位了,只不过是循序和所用的药的问题罢了。

满宝将写好的三张方子交给她,道:抄录一份给赵国公府的人,让他们去准备药吧。

是。

刘三娘坐下抄方子。

满宝则进去和赵国公夫人告别,没错,就是告别,她和赵国公夫人道:这会儿都午正了,您空腹不好做针灸,也不能用药,但饱腹也不行,您先吃个午饭,然后吃药,休息个把时辰,申时我再来给您针灸。

赵国公夫人立即道:周太医不如留下用饭,今日厨房做了羊烩,周太医应该喜欢吃。

满宝笑着谢过了,道:托国公夫人的福,难得一次可以出皇庄,所以我想回家见一见父母去。

赵国公夫人愣了一下后便道:应该的,应该的,周太医为了朝政也忙了许久,是该回去见见父母,我让我那小六送您出去。

满宝笑着应下。

她起身要走,看到赵国公夫人的床,还是道:国公夫人要是愿意,还是将垫的被子去掉两床吧,软床睡着似乎是挺舒服的,但认真起来,还是硬闯对您的腰背更好些,待睡久了,您就觉出好处来了。

赵国公夫人一愣,满宝已经行礼退下。

刘三娘已经把药方抄好,给周满过目确定没问题后,俩人就在方子上签名,然后将方子交给赵家的老嬷嬷,将上面的药都找齐了,药方上的药熬了给老夫人喝下,饭后两刻钟后用,灸要用到的药也提前准备着,未正就开始熬药……老嬷嬷有点儿慌,忙道:周太医,这汤药还好,这灸药我们却是不知怎么熬好。

满宝一听,顿了顿后道:算了,你先把药准备着吧,等我过来再指点你们。

反正是先针后灸,他们有时间。

老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嬷嬷亲自将周满她们送出门去,才到院子,一群孝子贤孙就围上来。

满宝知道和他们说多了他们也不懂,因此就点了一下,表示可以替老夫人缓解一二,将他们应付开以后就告辞离开。

世子夫人一愣,连忙道:周太医,府里已经准备了饭菜,你不如先用些饭食?满宝谢绝了,笑道:不必,我已经和国公夫人说过,待申时再上门来,告辞了。

老嬷嬷立即道:六郎,老夫人让您送周太医出去呢。

一直远远站着,不好跟媳妇嫂子她们往前挤的赵六郎立即应了一声,上前接了周满后往外走。

但周满却没有直接往前院去,而是先拐弯去了一个客院,见这里只有守门的粗使下人,便微微皱眉,指了门房问道:我的衣裳鞋袜呢?门房吓了一跳,立即跑去找之前的管事嬷嬷。

------------第2404章 害怕吗(给书友华的打赏加更一)管事嬷嬷连忙跑来,此时她已经知道,这位主儿不是好惹的了,虽然她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也未曾告状,但让赵国公府上下白等了一个半时辰,主子们还一句话都没有,她就知道,过后她不死也得脱一层皮,此时哪里还敢招惹她?见她讨要自己的衣裳鞋袜,还是当着六郎君的面讨要的,她就知道自己完了。

她习惯发软的想跪,但见赵六郎目光不善的盯着她,她到底不敢此时下跪求情,只能弯着腰道:在屋里呢,奴婢一直给周太医好好收着呢。

于是周满就让赵六郎在院子里等一等,带着九兰进去将衣服鞋袜等都换了,换回自己的东西,九兰还将才穿的这一套捧出去还给管事嬷嬷,主仆师徒三人这才离开。

赵六郎沉默的送周满出去,到了前面侧门处,他便道:家里下人无状,让你受委屈了。

满宝就回身看了他一眼,露出牙齿道:这却没有,今日受委屈的可不是我,而且,是不是下人无状,你我皆心中有数。

她又不是第一次从皇庄里出来了,每次去唐府看病,谁避着她了?唐夫人还不是亲亲热热的拉着她的手说话?上次去刘家吃酒,她同样是从皇庄里出去的,虽然席中有念叨的人,但不论是男客还是女客,谁又特意的避开她不接触了?刘府还那么多客人在呢,大家照样凑在一起玩儿。

没有主子表露这样的意思,仆人安敢做这样的事?满宝没有坐赵家接送的马车,而是直接坐刘三娘的车离开。

刘三娘的车却是太医院的公车,不过此时正是吃午食的时候,今天刘三娘又是奉命出的外诊,所以这一辆公车会一直听她吩咐。

马车驶出赵家,直接往周宅而去。

周宅和赵家不同坊,但也就隔了两个坊,不是非常的远,这边都是权贵世家的住宅区,道路宽敞且人少,马车就稍微快了点儿,不过半刻钟就能到。

一上车,刘三娘便脸色有些不好,和满宝道:师父,他们羞辱你。

她之前光知道师父特意压了时间不进去,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让师父换了衣服鞋袜才进去。

九兰到现在都还愤愤不平呢,叫道:我们娘子每次出皇庄都会梳洗换过衣裳鞋袜,根本带不出来天花,为了赶时间,我们头发都没有绞得很干,身上都是香胰子的味道,我不信那管事闻不出来,却还点明了让我们娘子梳洗,忙碌一场,连口饭都没留。

满宝:……这就有点儿冤枉人了,才人家留饭了的。

您给她家老夫人看病的时候就已经是午正了,知礼的人家不得先吃过饭再看病吗?九兰理直气壮的道:您说要看病,他们还真就先让您看病了,也就您这次速度快,不然都像其他病人一样一番治疗下来,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您不得饿坏了?而赵六郎在他们的马车离开后笑脸便一下沉了下来,他阴沉沉的转身去找那个管事嬷嬷,盯着她问,谁吩咐你的?管事嬷嬷立即跪下,瑟瑟发抖的道:奴婢想着周太医从那样的地方出来,身上若有一点儿不恰当,那我们阖府岂不是要遭灾,所以才自作主张……自作主张?赵六郎一脚踹过去,将人踹倒在一旁,脸色阴沉的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你以为周满只是太医?她还是爷的半个同窗,是崇文馆四品编撰,认真算,她还是爷的上司呢,你算什么东西,你敢自作主张的羞辱她,也不看看你长了几个脑袋!他们才进崇文馆时,周满偶尔跑去和他们一起听课,这段时间可足有近一年的时间,后来太医署开起来,她要在太医署上课,这才不去蹭他们的文化课。

就算不算同窗之谊,就依着和白善白二的关系,周满又岂是这边可以随意践踏的?更不要说她还是崇文馆四品编撰了,他现在还在崇文馆读书呢,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论品级,她就是他的上官。

赵六郎越想越恼,周满在他家里受了委屈,他今后还拿什么脸面去见白善和白二?他就一副恨不得吃了她的模样,管事嬷嬷逃不过,只能跪着求饶道:这都是世子夫人和几位夫人一起吩咐的,夫人们也是担心她身上不妥当带进来些什么东西……滚!赵六郎气恼的往后院去,打算去找他娘给他做主,没办法,他是小辈,总不能冲着几个嫂子大呼小叫。

而此时,后院也风云突变。

赵国公夫人又不是第一次让周满看病,之前她病过两次,也请过周满开方的。

在她的印象中,那就是一个很讲礼,很乖巧懂事的小娘子,于是她一走,她就问老嬷嬷,之前人多,你走不开,我也不好问,周太医是为什么在前头耽搁了?老嬷嬷端了一碗汤羹给赵国公夫人,笑道:我说了,您可别生气。

你先说。

老嬷嬷:那不行,您得先答应了奴婢,奴婢才告诉您。

行行行,我答应你,我还有多少日子?我早不和他们生气了。

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您的日子还长着呢,老嬷嬷顿了顿才道:我往前头问了一下,才知道周太医一进门就被领到客院那边去梳洗换衣裳去了,听说连头发都洗了,鞋袜这些贴身之物也都换掉了才进来的。

赵国公夫人一时没反应是为什么。

老嬷嬷就低声道:老夫人,周太医是从皇庄里出来的。

赵国公夫人反应过来,气得拍桌子,哪个蠢货干的糊涂事儿?担忧周满带进来些什么东西的世子夫人正在和几个弟妹抱怨,万没有想到她年纪不大,脾气却这么大,在前头足足拖延了一个半时辰才过来,她可是接了娘娘的懿旨过来看病的,不过仗着自己有几分手艺便为所欲为起来。

------------第2405章 打架呀(给书友华的打赏加更二)她到底是五品太医,傲气一些也是应该的。

哼,那也只是太医罢了,萧院正来我们家都还要恭恭敬敬的呢,他不比她大?坐在一旁的赵六媳妇因为赵六郎和白善他们要好,因此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声,可人家还是四品编撰呢,这可是个清贵的活儿。

又嘀咕道:而且,我们两家将来还是亲戚呢。

世子夫人:这算的哪门亲戚?赵六媳妇胆小,嘴巴动了动没敢说话。

赵六郎就气冲冲的跑进来道:明达公主的亲戚,皇家的亲戚,这算不算尊贵?他本来是来要找他娘告状的,路过偏房听到这些话就忍不住冲了进来,他怒道:大嫂,周满是白善的未婚妻,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亲的,不算她是白诚师姐这一层关系,就算白善和白诚的关系,公主嫁过去是不是要叫她一声嫂子……啊呸,是弟妹,是不是要叫一声弟妹?她是不是公主的亲戚?我们赵家是不是公主的亲戚?您看不起她,是看不起公主,还是看不起我们家?将来这亲戚还怎么走动?世子夫人被赵六郎当众这么一吼,气恼不已,六叔,那也没有为了一桩还没做成的亲戚就把人稀里糊涂的放进来吧?她待的那地方可是有好几百号天花病人,她要是一个不小心带进来些什么东西,你忘了前年年底那场祸事了吗?什么叫稀里糊涂?她是我们求着娘娘下旨请来的太医,她是太医,她不比我们知道的多些?她是第一次出皇庄吗?上次去刘府吃酒,上上次她满京城的乱跑,还去贡院那里逛了一圈,可见有谁躲着她吗?世子夫人还要反驳,一旁的四夫人就扑哧一声笑起来,捂着嘴唇笑道:六叔也太心急了些,看着面红耳赤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家六弟妹受了委屈呢。

此话一出,场面一静,连世子夫人都扭过头去瞪四夫人了,不悦的喝道:老四家的,你胡咧咧什么呢?赵六媳妇也震惊了,扭头去看她丈夫,就见他气得直翻白眼,抖着手指点着四嫂说不出话来,他此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话要是传出去,他是真的没胆子再见白善了。

世子夫人见他气得脸色青白,生怕他气出个好歹来,立即对赵六媳妇道:你还愣着干嘛,我要是你,直接撕吧了她。

世子夫人话音一落,赵六媳妇就跟只貂一样咻的一下冲了上去,扯住四夫人就打,嘴里还气不足的结结巴巴叫道:我,我叫你胡咧咧……世子夫人:……她就是那么一说。

赵六郎:……他忍了忍,干脆就袖手在一旁叫道:娘子,娘子别打了……四夫人还真打不过赵六媳妇,她头发都被对方扯下来一大把,一直到赵国公夫人扶着赵嬷嬷的手找过来,看到乱成一团的几个儿媳,袖手旁边的儿子,气得敲门,孽障,孽障,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把人分开!愣住的仆妇丫鬟这才呼啦啦的冲上去将俩人分开。

赵六媳妇素来口拙,不然也不会被赵六郎吃得死死的,连嫁妆都拿出来给赵六郎用得差不多了。

一看到婆母出现,四夫人立即上前口齿伶俐的告状,她便脸色发白的捂着脸哭起来。

国公夫人气得脸色发白,觉得今天的病白看了。

赵六郎可不舍得媳妇受委屈,于是一边上前扶着老夫人给她顺气,一边不动声色的告状,母亲,都是儿子的不是,因为今天府里为难周大人的事,我发了火儿,四嫂就说了一两句不太中听的话,您也知道您这六媳妇是个嘴拙的,她看不得我受冤枉,所以才动手的。

又面向四夫人道:四嫂,这都是我的不是,我给您赔礼,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儿子和儿媳,国公夫人自然是偏向儿子的,何况四夫人还是庶出媳妇,于是她问道:老四媳妇说你什么了?值当你们夫妻两个和做嫂子的动手?赵六郎就一脸羞愧的道:娘,您别问了,这话儿子说不出口,要是传出去,以后儿子就没脸去见同窗好友了。

赵六媳妇身边伺候的丫头立即上前一步扑通跪下,将四夫人的话一字不漏的照说了一遍。

国公夫人气得脸都青了,直接下令道:四夫人魔障了,来人,送四夫人去祠堂里醒醒神。

立即有仆妇上前将四夫人扶了下去。

四夫人脸色发白的被扶着离开,国公夫人这才看向其他儿媳,世子夫人等人低头站着,先不管事情如何,先开口认错。

国公夫人却不吃这一套,目光沉沉的看着她们道:你们这是盼着我早点儿死呢,所以就使劲儿的作吧,得罪了太医,你们心里就舒坦了是吧?夫人们脸色一变,纷纷跪下认错,世子夫人都是快要当祖母的人了,跪下后脸皮涨红,浑身都有些发抖。

我还没死呢,现在且用不着你们跪,你们只要记得,周满她可不仅仅是太医,做事之前先动个脑子。

满京城唯一的女太医,多少人想求而求不到的大夫,你们倒好,直接把人往外推,打量着有宫里的关系,你们就能时常可以请到人了?国公夫人道:那你们也太高看了自己,太低看太医院了。

整个国公府里,有几个值得宫中指定太医来看?也就她和国公了,其他人,要请太医,基本上是太医院指派。

以周满在太医院的关系,得罪了她,别说请她,能请到一个好太医就不错了。

更不要说她还是崇文馆四品编撰,现在太医署所用的医书,有一半是她参与编撰的,将来那些医书流传出去,恐怕天下行医的都要叫她一声半师。

连太子和太子妃都要礼遇的人却在国公府里受此羞辱,真是脖子上的脑袋嫌长了,想要削一截去吗?国公夫人气得扶着赵六郎的手便走。

等老夫人走没影了,世子夫人这才扶着丫鬟的手从地上站起来,脸色难看得不行。

今日可算是丢了大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