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宝的痘成熟得很快,而且只持续低烧,再没有烧上三七度八过,不过两天,痘痘就成熟结痂,已经快能够剥出来了。
萧院正他们也来看过,满意的点头。
皇帝听说一切顺利,忍不住翘起嘴角和白善道:过不了多久,此一病魔就能从我大晋消失了。
这是不可能的,太医院做过预估,就算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少年不抵触种痘,那至少也得七八十年后才能断绝天花。
可是,先不说十六岁以下的少年愿不愿意,他们目前也没有能力覆盖到大晋的每一个地方呀。
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萧院正私底下和手下们说过,国泰民安之下,怕也得二三百年。
而谁又能保证接下来的二三百年就国泰民安呢?前两年他们都还时刻担心皇子们夺位的事呢,所以对于皇帝的这种自信,萧院正都懒得去提醒分辨,让他高兴高兴好了,反正时间会给他耳光的。
白善都知道不可能,因为地方上很穷啊,远的不说,就说七里村那边,牛痘的痘苗谁来负责呢?县衙吗?还是县医署?对了,罗江县现在都还没有医署呢,目前配备了医署的州县只有三十八个。
这还是今年又陆陆续续开了几个,之前只有二十来个。
而整个大晋又州府三百五十八个,县一千五百五十一个,不,不对,高昌平定之后又新增了二州六县,而内地府州有时候为了方便管理还要有所并省和增至。
用脚趾头想一想,便是一州一医署,那也得三百六十个,以现在地方医署的增添速度,那得多少年才能做到?皇帝得不到认同,却不妨碍他自娱自乐,他自己畅想了一下未来后就高兴的把魏知招来问雍州的新城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魏知表示地方已经勘测完毕,他们在皇帝指定的范围上移动了一下位置,让新城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效,不过大部分还是在皇帝指定的范围内。
皇帝看了一下后很满意,当即就批复了,让工部去建造。
魏知却拒绝了,并提议要将新城的建造往后移一个月,他道:陛下,此时正是农忙,等忙过了夏收再征收劳役吧。
没错,说是要工部建造,但那也是工部统领,做工的人还是要征收丁役。
皇帝略一思索就答应了。
只能惋惜的再退后一个月。
白善跪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暗想,一个月后没多久就又要秋收了,相当于大家全年无休,劳动强度这样大,恐怕雍州一带的成丁日子要不好过了,也不知道户部打算给他们吃什么东西。
从小就看过服劳役,并做过一系列调查甚至写成文章的白善知道,对于丁役来说,他们的艰难之处不仅在于劳动的强度,还在于他们的饮食上。
其实只要饮食跟得上他们的劳动强度,他们多是可以忍受的,但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地方县衙给的食物是很难跟得上丁役的劳动强度的。
白善胡思乱想着,皇帝已经打发走了魏知,难得忍不住话和白善泄露了一点儿机密,周满的食邑不是在栎阳吗?那边要建新城,她可以在她的食邑上建些商铺之类的地方。
白善愣了一下后道:陛下,耕地上不能建造房子,更不要说商铺了。
皇帝一噎,片刻后道:划归给她的五百户,在居住范围之内总有些荒山野地,建几间商铺还是可以的吧?白善就道:他们中间还间隔着一个栎阳县呢,和新城不通。
皇帝就只能表达惋惜了,回后宫就和皇后道:栎阳的县令也不知怎么想的,将周满的食邑画在了临近万年县这边,今儿要不是白善说,朕都还不知道呢。
皇后问他,你怎么想起来问周满的封地了?朕不是看她忠诚贴心吗,想着再赏也赏不了她什么东西了,就想着送她些什么东西,谁知道她的封地不在新城那边,而是在万年县那头,隔得有些远,此事只能了了。
皇后眯了眯眼,你想送她什么?朕想送她发财之道,皇帝得意洋洋的道:朕原想着让她在自己的食邑上建商铺的,到时候随便租出去就是不少钱了。
皇后就眨眨眼,半晌后道:我记得我们在雍州有两处皇庄,有一个在城北之外,还挺大的,你说要给明达做陪嫁。
皇帝点头。
西南这边也有个小的,你打算给谁?也给明达,皇帝笑眯了眼,朕已经划给魏知他们建造新城了,到时候在那里给明达建个别院,再建两条街的商铺,都是明达的,她不是多养了三百的亲卫吗?到时候户部要是不给这部分的钱,那就让明达自己养。
两条街的商铺,应该够养三百人了吧?这样一来,那八百亲卫之中有三百人就算是明达的私兵了,就是将来那什么了,公主府也不必还回来,交给孩子们继续用,也免得他们被欺负。
皇后看着考虑周全的皇帝,半晌说不出话来。
皇帝却还和皇后邀功,梓童,你看朕这个安排如何?皇后静静地看着他。
皇帝也慢慢收了笑容,认真的和她道:我都考虑过了,魏知他们反对不了。
地是朕的,大不了不用工部出力,朕让太府寺去建造,反正,朕一定要建起两条商铺给明达。
皇帝说到这里顿了顿,和她道:长豫的封地远了点儿,朕不好也如此做,到时候朕把京城这边的一间酒楼给她。
皇帝说到这里还有些心痛呢,那酒楼是以前他还在王府时置的产业,生意虽然一般,但他和宿国公几个以前常去那里喝酒。
皇后揉了揉额头,提醒他道:此事陛下先别张扬,等新城建好再说。
皇帝就知道她同意了,立即乐道:好,朕一切都听皇后的。
才怪!皇后瞥了他一眼不说话。
就在皇帝暗搓搓的给明达攒私房钱时,满宝的痘痂终于落下,手臂内侧留下三个浅浅的痘印,她伸手按了按,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就是有点儿坑坑洼洼的。
------------第2450章 提议(给书友咎无处的打赏加更)满宝盯着看了看,觉得还真有点儿不太好看。
她立即叫来九兰,吩咐道:今天给我们传个口信,明儿让家里送那个祛天花痘印的药膏进来。
那个药膏还是满宝在夏州给育善堂得过天花的孩子们弄的呢,过年那会儿他们去看过那些孩子,药膏多少有些效果,他们脸上的麻子浅淡了很多,有些本来有点儿浅的痘印甚至消了。
痘印减少,加上他们年纪还小,将来长大总还会在拉伸淡去一些,满宝在莫老师的帮助下改过药方,可惜当时他们走得匆忙,只来得及给他们留下几罐改过药方的药膏,没来得及看具体的效果。
满宝若有所思,或许可以写信问一下杨学兄,要是要用,以后京城这边种痘的人多了,这药膏还是很有用处的。
嗯,他们家有可以多一门生意了。
满宝的痘痂落下,又在皇庄里住了十天,确认她再接触天花病毒后完全免疫才得以出去。
这一次她在皇庄里的时间也不短,老周头和钱氏还挺想她的,一见她回来就拉着她看了又看,然后叹息道:都是当官,怎么白善可以每天回家来,你却是隔三差五的要住在外头呢?满宝道:等过了这一段时间就不这样了。
老周头就好奇,不是说你们的痘苗已经试验好了吗,上次皇帝还给你升官了。
满宝道:那不是升官,那是封爵,好是好了,这不是开始要种痘了吗?满宝含糊了几句,问道:爹,天花这病太狠了,你看要不让立学他们去种痘?老周头点头,去吧,去吧,对了,你四哥回来了,他常在外头走,要不先给他种吧。
在老周头看来,天花这东西很可怕,但他闺女厉害,已经把天花打趴下了,没见皇帝为此都给满宝升官,哦,不,是封爵了吗?老周头对此自信满满。
满宝却认真的思索了一下,四哥年纪大了呀,危险性比较高,不过倒也可以试一试。
他也吃过糖丸的,体内本来就有些抗击毒素的东西在,危险性还是比一般的成人少的。
周四郎正巧回来,在门口听见这话如遭雷击,他蹬蹬的跑进来,不可置信的问,满宝,你说谁年纪大了?满宝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直言道:你呀。
周四郎瞪大了眼睛。
老周头不耐烦的道:你儿子都能上学了,你以为你还小啊,去去去,将你身上这臭衣裳换了再来。
满宝却许久不见周四郎了,也不嫌弃他才从外面回来,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了一个位置,四哥坐。
周四郎就坐在那小凳子上,这才看到满宝他们正围着一个火炉呢,他:……他不由扭头看了外面的大太阳一眼,不可置信道:爹,这会儿是六月吧,这么大热的天你们围着火炉干啥?满宝就从火炉底下拨出一个芋头来给他看,笑嘻嘻的道:吃芋头。
她道:这芋头是皇庄里的童内侍种的,知道我种咳……要回家,所以给我挖了一兜呢。
老周头也许久不吃芋头了,还怪想的,不然他也不能和满宝大热天的蹲在火炉边上。
周四郎捏了一个,感觉软了,便也将它身上的泥土拍掉一些,忍着烫剥开一层吃了一口,赞道:还不错,那童内侍种芋头很厉害?满宝想了想后道:不知道,不过他调教人应该挺厉害的,他以前在宫中,古大人是老大,他是老二。
周四郎差点儿把手上的芋头捏飞出去,不过他很快稳下来,好奇的问,那他怎么去皇庄了?满宝:犯事了呗,不过我总结了一下,觉得他这都是因病而起。
周四郎:所以?所以我在给他治病呢,根治不可能,不过现在缓解了不少,这些芋头是他给我的谢礼,对了,回头他还得来找我扎针呢,爹,你得告诉门房一声,我给了他门帖的,回头人来了我要是不在家就把人请到厅堂里坐,别怠慢了人家。
老周头点头,不由问道:就给了你一兜芋头做诊金呀?不是,这是礼物,满宝压低了声音道:诊金是一荷包的金豆子。
老周头眼睛一亮,立即拍着胸脯和满宝道:你放心,人来了我一定好好招呼着。
一荷包的金豆子,这得多少钱呀。
以前他们家看病,只要花费超过一串钱就心疼得不行了。
老周头关切的问,他什么病呀,很严重吗?满宝道:挺严重的,最严重的算寒症吧,他年纪大了,以前的老毛病就都犯了。
老周头和周四郎就在心里同情了一下对方。
满宝问道:四哥,你这次回家怎么这么久呀?原先三哥还想等你回来后再回去呢,但左等你不到,右等你也不到,最后还是刘祖母找了熟悉的商队将他们送回去的。
周四郎道:今年的茶叶好,我另外找了两座茶山,和人定了契约,至少三年内他们的茶叶要供给我们,所以就晚了些。
他道:我上京前回去看了一眼,三哥和三嫂已经平安回到家了,正忙着夏收呢。
他琢磨了一下后道:要我说,你现在京城的职田不少,那些田地可比村里的还要好,干脆让二哥三哥他们都来京城算了,我看大哥一个人也管不过来这么多职田。
不行,满宝还没说话,老周头第一个反对,他道:职田是职田,那是浮萍,没根的东西,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家里头的,就是再少,再不好,那也是我们的,可不能荒了。
没说就荒废了,周四郎道:可以请村里的人帮忙种嘛,而且从京城到我们家又不远,坐车九天十天也都到了,农忙前回去一趟就是了。
对于现在动辄出去三两月的周四郎来说,路程十天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但对于到了一个地方就窝着不动的老周头来说,他是不能够理解周四郎的这份从容的,九天十天的时间呢,这还不够久的?老周头:你当你哥哥们是你,乐意来回折腾呀?周四郎噎住,干脆道:那您问大哥二哥三哥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