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6章 回神

2025-04-02 01:04:52

朝廷为什么要将这些土地赎买回来,因为当年卖出去的价格太便宜了呀。

这些土地,一部分的卖价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有些甚至只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全是岐州有个天灾或者大的支出时,刺史府以府库缺钱的理由卖出去的。

现在朝廷原价赎回去。

可气的是,户部要他们拿田地抵债,却不是直接以现在的市价让他们抵扣债务,而是以他们每一块地赎买回来的价格。

相当于,他们岐州以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钱将他们选中的土地又转卖给了户部。

喻刺史能答应吗?那当然不能答应啊。

他人都气炸了好不好?但是,这么多官田肯定不能都放在户部手中,难道每年秋后分成丁田地他都要和户部汇报一遍?不说来回一趟耽误多少事儿,这就相当于把岐州的内务暴露在了户部的眼下,喻刺史这个父母官能答应吗?那自然是不能答应的。

于是白善在中书省那里看到了一本将刘尚书大骂了三百遍的折子。

白善看了一遍,直接将它丢在一旁,将其归为没有营养的折子,这些折子不会过皇帝的手,他们中书省直接就能批复发下去。

秉持着共事之谊,白善给喻刺史写了一封信提醒道:何不讨价还价?又不是阵前对战,辱骂能让对方发怒,心神不安好杀了对方,这是朝堂,这样掀起骂战没有一点儿效果,反而会平添仇怨。

户部既然开价了,岐州那边要是有意便可还价,若是不满这个处理方法,那他们就得提出另一个处理方法,不然就会一直被户部牵着鼻子走。

白善将信交给家中的护卫,道:快马送去岐州,可多留两日,有回信就拿回来,没有回信就不要拿。

满宝好奇,你和喻刺史交上朋友了?不然怎么搀和岐州和户部的争斗?因为这件事他们只在折子上隔空吵架,其他大臣全都袖手旁观,以至于它连大朝会的规格都没混上,要不是白善在中书省,她都不知道这件事呢。

嗯,她一个太医的确不会参与这种政事,也没有必要知道。

白善笑道:这不仅是帮喻刺史,也是帮刘尚书。

更是帮岐州的百姓。

他道:喻刺史顾虑的没错,岐州事务还是应该由岐州来处理,若是成丁田需要先过户部的手,一来一回,可能就耽误了秋后播种小麦的农时。

于百姓无益。

我倒觉得刘尚书也没有把持岐州事务的打算,只不过是条件苛刻些,让岐州的价还得低点儿。

不过喻刺史可能是气得太厉害,一时没有想到这一点儿。

喻刺史当下的确没想到,但折子送出去两天后,他胸中的怒气没那么盛,这时候便想到了。

而且长史也来提醒,大人,户部既然开出了价格,我们不如还个价格回去,相信陛下会为我们做主的。

可他上一封折子把刘尚书的祖宗都给骂进去了……恰在此时,白善的信件到了,喻刺史拆开一看,松了一口气。

长史关切的看他,大人……喻刺史挥了挥手道:没事儿,你去写折子吧,就说用地抵账可以,但要以现在的市价抵,把价格开高一点儿,来回也好还价。

长史见他听取了自己的意见,大喜,行礼退下。

副将过来,大人,上次您写的折子……他当时可是站在一旁看见的,他觉得,要是有个人这么骂他,他才不管什么讨价还价,那必定是能怎么恶心对方怎么来。

喻刺史道:折子被白善拦下了,没有送到御前。

他摸了摸胡子,这一次倒是欠了他一个小人情。

折子在中书省被拦下,负责批复的官员扫了一眼全篇都是骂人的废话后直接打了个小红叉发给了门下省。

门下省审核过后确认无误就丢到了垃圾篓里。

垃圾篓里的折子有两个去处,一个是直接丢在档案室里,等够了年限便销毁;一个是发回给个人,让写折子的人知道自己写的折子有多废,以至于连中书省都过不了。

白善现在来往两个部门多了,便知道了一些关窍,要是地方不远,且常有折子往来的,传送成本不高,他们就会给人送去。

要是离得远,且少有折子往来的,折子就会直接丢到档案室里。

要不是来往的折子都需要存档一定时间,以备将来查询,这样的废话折子他们能直接销毁了。

所以刘尚书不知道曾经有一封折子骂了自己和自己的祖宗,过了两天就收到了岐州还价的折子。

他高兴起来,事情总算上了正轨,他开始高兴的和岐州讨价还价起来。

姜显然还是老的辣的,刘焕和他们休沐日出去相聚时便道:我祖父两日可高兴了,走路都带着风。

周满就道:陛下最近也很高兴,天气那么热,一顿饭还能吃三大碗。

白善忍着笑问:然后请你去看肠胃了吗?满宝道:没什么大事,我给了他开了酸梅汤,每天午后和傍晚喝一碗就行。

明达就道:那我明日进宫看一下父皇。

楼下传来熟悉的声音,周满立即凑到窗前探头往下一看,看见唐大人扶着唐夫人下车,立即高兴的和他们挥手,唐学兄,我们在二楼。

唐鹤抬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与唐夫人相携上楼。

看到包厢里这么多人,唐鹤半晌无言,说好的请他吃饭,结果请了这么多人?白善高兴的将人迎接进来,大家都是熟人,也不必再介绍,互相见过礼后便坐下。

唐夫人坐在明达公主的另一边,笑道:公主怎么不去丹阳公主的夏日宴?明达笑道:我有些苦夏,姑姑也是知道的,因此就没去。

不过长豫公主和驸马去了。

唐夫人也觉得大夏天的宴席不好玩儿,所以也找了借口没去。

唐大人坐在白善的边上,摇头低声道:你倒是奸诈,说清楚,这一顿到底是你请,还是你们请?自然是我请,白善道:学兄,我是那种薅别人的羊毛请客的人吗?唐大人一想也是,笑了起来。

------------第2597章 粮铺(给书友素音的打赏加更)白善道:我们回京后事务繁忙,一直到现在才腾出空来,本来是要在家中请客,让大家上门叙一叙的,只是恰巧丹阳公主开夏日宴,公主和刘焕他们找了借口没去夏日宴,自然不好再去我家,所以干脆就约在了外面。

他笑道:我想着学兄和学嫂也未必喜欢去夏日宴,所以就叫上了学兄和学嫂。

唐夫人听到了只言片语,扭头道:没错,我就不想去那夏日宴,天儿那么热,太阳那么大,即便是在凉亭敞轩里也不自在,再涂些香粉,人一多,胸中便闷得很。

满宝好奇,丹阳公主怎么这时候开宴?明达轻声道:姑姑家的表妹及笄了要说亲,所以近来姑姑热衷于开宴。

满宝一下就懂了。

唐夫人便看向刘焕乐,刘公子怎么也不去?你祖母没拉着你去?坐在一旁安静吃东西的周立如抬起头来,满宝立即道:学嫂,他现在是我的侄女婿了。

刘焕:……虽然是真的,但这个称呼让他很不自在啊,话说他们也算同窗吧?唐夫人也愣了一下,然后扭头看向周立如,现在周满的侄女中只有这一个还没成亲吧?她笑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也不宴请宾客?满宝笑道:下定的时候就是两家坐在一起吃了个饭,没必要过于宣扬。

主要是周立如现在还沉迷于学业,刘家那边也觉得刘焕心性还不够稳,所以今年不急着成亲。

唐夫人便倒了一杯酒,举杯笑道:虽然迟了,但还是要恭喜你们一番。

刘焕和周立如突然被提起,脸色微红的举起酒杯谢过唐夫人。

大家难得相聚,白善很是大方,点了许多的菜,还有时令瓜果。

包厢里放着冰盆,窗户打开,还有微风吹入,倒是比家里还清凉些,最主要的是,窗外便是京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大家吃过饭还能倚窗看一下楼下的红尘,唐夫人更是招呼着大家一起玩叶子牌。

隔着一道屏风,唐大人他们几个则盘腿坐在榻上说话,谈论起近来京城好的诗文。

这会儿已经有考生入京,准备秋后的进士考了。

唐大人笑道:这算是九福楼里最大的一间包房了吧?白善点头,因为请的人多,他直接定的最大的。

不是很有钱的唐大人啧啧道:你们这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有钱?虽然白善有点抠门,但不可否认他还是很有钱的,唐大人甚至能感觉到,白家比唐家还要有钱。

白善笑了笑后道:唐学兄说笑了,你也不像是缺钱的人啊。

他凑近了低声道:难道是学嫂把持着家中财务大权,没给你花销?唐大人就紧张的看了一眼屏风外面,忍不住给了他一肘子,低声道:你小声点儿吧。

说完了觉得不对,小声问道:难道你的俸禄没被周满收着?白善摇头,我和满宝的俸禄都是我祖母和母亲收着的。

没成亲前,满宝的俸禄都是周家去领,因为钱不是很多,所以都是老周头给她收着的,她成亲时,老周头让周四郎拿去换成了好看的官银给她做压箱底。

而禄米之类的则是家里和饭馆在用。

成亲之后,俸禄依旧是周家和白家一起去领,只不过俸银是刘老夫人收着,放在了公中在用,禄米依旧是放在家中的库房里,家中会吃用,饭馆那边也会用。

即便满宝已经出嫁,每年她依旧能从饭馆那里分一大笔提成。

每个月满宝和白善都能从公中领二十两的月银,这样一算,他们每个月那五六两的俸银就显得很不够看了。

要不是职田还有收入,他们完全是在啃老呀。

白善摸着下巴道:一会儿回去得给祖母和母亲买些礼物才好。

老唐大人:……白善好奇的问他,唐学兄没有月银吗?老唐大人就挪了挪屁股,小声道:有是有的,就是不太够花呀……一旁的白二郎也好奇起来,一个月多少?老唐大人伸出两根手指,白善和白二郎便道:不也和我们的一样吗?怎么不够用了?白二郎道:我每个月最多花五两,还能剩余十五两呢。

白二郎在月钱只有五两的时候都能外借给同窗们收利息,更不要说现在了,每个月都结余好多的。

而且他的俸银还是自己收着的,明达并不与他要,禄米嘛,他们家吃不完的直接送到粮铺去卖。

对了,我正想和你们说呢,我打算在雍州新城那边用一个铺子开粮铺,以后你们的禄米吃不完的可以送到我的粮铺里来卖,我给你们合理的价钱。

白善点头。

唐大人则问他,你怎么想起来开粮铺?白二郎道:那有什么办法,外头粮铺压的价钱好低的,就这么一进一出他们一斗米就挣我们三四文,我自有铺子为何要给他们挣这份钱去?其实是白二郎第一次领俸禄,非常的兴奋,于是那天还特意请假去领了俸禄。

他也就领了一次就不管了,他只收钱,禄米就堆在了家中库房里。

公主府的管事疏忽,米没有保存后,上个月雨水多,库房里的米粮就有些受潮,白二郎见热闹就好奇的凑上去看了一眼,这才发现他们家好多禄米。

一部分是他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明达的份额。

明达住在京城,每个月也是有俸禄领的。

白二郎觉得他们家里吃不了这么多,这些米放着就是给老鼠吃的,于是直接让人送去粮铺卖了。

结果米价被压得很狠,别说已经受潮的米,就是没有受潮的那一部分也被压得很狠。

而已经受潮的那部分,相当于白送给米铺了。

白二郎一气之下就把米全都给送到育善堂去了,然后准备开个粮铺,拨个管事和伙计过去就能自己卖粮,多好。

他道:反正现在新城那边的铺子也没有全都租出去,现成的铺子,收拾收拾就能卖粮食了,自家有的时候就卖,没有的时候就关门歇业,多好。

唐大人和白善:……唐大人扭头看向白善,你不劝劝?白善挥了挥手,不在意的道:算了,铺子是他自家的,管事下人也都是他自家的,不亏就行。

殷或便道:那以后我多余的禄米就给你了。

他顿了顿后道:还有我爹的。

刘焕立即道:我的也给你。

白二郎喜滋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