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思考起来,半晌后道:再在寿光县开医署,花销很大吧?周满点头,不会少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搞定的,如今太医署人手还是太少了,我们先把青州城的医署和北海县的医署搞好。
郭成就松了一口气,颔首道:好。
郭成急需人支持他,哪怕是医署也好呀,而且周满身边还有白善呢。
要建造医署吗?不用,不用,满宝之前就派人打听过青州城里合适的院子,这会儿直接道:在县衙不远处有一间院子不错,门前是大路,很宽敞,过去不愿又是县学和府学,我问过了,那间院子是前刺史的别院,大人要是不介意,不如将那个院子拨给我们医署使用。
这下郭成相信她是有备而来,而且是真的想在青州城设立医署了,不然怎么会连地方都提前选好了呢?郭成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为了表示诚意,他还当即让人去取了院子的地契过来给周满。
周满收下了,然后跟着师爷去办相关的手续,直接将院子放在了青州医署名下。
满宝对此特别满意,带着西饼和大吉去看那个院子。
可以作为刺史别院的院子,那自然是不小的,虽然也是三进的院子,但一共有两排,光是后院就有四个小院,更不要说前头两进有并排下去的院子了。
满宝很高兴,呼出一口气道:这地方够宽敞,可以容纳的病人肯定会更多的。
大吉不由问,娘子,你有时间弄这边的医署吗?怎么没有,时间嘛,挤一挤也就有了,她道:而且文天冬不是来了吗?不过还是得再招募一些人,不仅是大夫,还有会处理庶务的文人。
只要北海县那边顺利了,青州这边便有例可循,做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招人的事满宝还是得去找郭成。
县考?对,满宝道:本来我是想从明经科里挑人的,但今年来不及了,我问过吏部,今年考中的考生都分配了下去,而且……她有些不好意思道:现在地方医署的官职还比较低,所以明经科的考生不愿意选择医署,所以我想着先在地方上招几个人,等明年我可以从明算上招两个人过来。
郭成:……那周大人此时想选什么科?就选明算科,满宝道:当然,要是有明律和明经我也是可以的。
郭成:……开考是大事,学生参加京城的明经考试有几种办法,一是乡里举荐,直接去京城考试;二是县学或者府学的学生,可以去京城考试;三则是白丁出身,却又没有进入县学和府学的,他们需要先在县里和州里考试,拿到举荐的资格后再去京城考试。
绝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
但大晋不禁人口往来,所以也不限定地方。
因此白善是陇州人,却可以考进益州府学,而周立学他们在京城,也可以通过京城书院组织的资格考试获取资格。
而周满现在要招募的人才,就相当于只从县试中选人,大大放宽了选取人才的标准。
这也是常有的事,县衙的一些小吏职位都是县衙自招的,因为连品级都没有,所以通过全国明经科考试的人才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
通过全国明经科、明算和明律等科目考试的学生,谋官的最低品级也是县尉和主簿。
这已经是最低等级了,再往下就都是不记名的书记员和小吏了。
底下那些人,要么是父传子,兄传弟;要么是被人举荐,自己又实在有才通过了考核进去的;再要么就是这种县级的考试了。
而周满和白善让周立重看书参加的就是这样等级的考试,它考的知识点没那么多,明算的话,一般账房字写得好一点儿的都能通过县级的考试。
只是再往上就困难了。
不过此时周满急需打下手的手下,要求特别低,能记账,可以管账就差不多了,更高深的,等明年的明经科考试后吧。
满宝叹息,这两年各处都人才紧缺呀。
大人,县试可以举办吗?郭成算了算时间道:按照惯例,各州府是要在十月份选定往京城考试的考生,九月是州试,八月才是县试……他道:提前这么多,只怕学子们会恐慌,而且他们准备恐怕也不足。
提前考试冒的风险太大,郭成笑道:不如这样,我让人昭告出去,直接为医署举办一场考试如何?到时候周大人还可以亲自来选人。
满宝目光微闪,可以这样吗?郭成笑道:自然可以的,招募人才嘛,这是正常的事,只不过医署特殊,不知道周大人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满宝便精神奕奕的道:大人,既然是特地为医署开的考试,那考题便由我出如何?郭成:啊?当然了,是和大人同出,满宝反应过来,立即拍着马屁笑道:到时候我们两套卷子合在一处给他们考,然后阅卷定分,既然是选人,当然要选最合适的了。
郭成想了想,觉得这人毕竟是医署要的,由周满参与出卷子也不错,于是点头。
笑问:周大人什么时候能出好卷子,这考试想要定在何时?满宝就思考起来,宣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大人一定要让各县都宣传到位才好,那时间就不能太短,这样,我们定在六月份如何?郭成欣然同意。
满宝笑眯眯的道:大人既然要招募贤士,不如在写公文的时候多添几笔,就说医署还要招募大夫,不论是什么大夫,只要有意便可来医署找我,通过我的面试过后就可进入医署做坐堂大夫,如何?连考试都给她设了,郭成自然不会再吝惜这么几行字,于是欣然答应。
满宝高兴不已,郭成自觉和周满打好了关系,也很满意,于是亲自将人送出刺史府,目送他们骑马消失在街角。
------------第2837章 不缺钱(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1)路县令最快知道此事,他师爷忍不住道:大人,白县令那边不会撕毁盟约吧?路县令想了想后道:不会,他之前便提到过,结盟之事是私下的事,青州城除了我们俩人外还有五个县令呢。
在明不如在暗。
路县令想到了什么,不由一笑,我今日才算明白了他当日说的话,我等做这些不过都是为了青州的百姓,他是北海县的父母官,而我是益都县的父母官。
只要是为治下百姓好的,有功绩之事,何必太过拘泥立场?师爷蹙眉,他这话的意思是,只要对北海县有益,他便会背叛和大人的盟约?不,不是背叛,路县令摇头笑了笑道:枉我年长他十来岁,却没料到是虚长,与这些事上的还未想得有他们夫妇通透。
师爷满头雾水。
路县令已经起身道:走吧,我们也去拜见郭刺史,农忙要过去了,去年因为青州官场动荡,益都县的劳役还差了许多,正好等过了端午便召一批役丁服役。
不仅一些水渠要通,路也该修一修了。
路县令道:我们去找郭刺史要钱,迟了,只怕钱都要进北海县和医署那边了。
郭刺史自己都没想到他前脚送走周满,后脚就迎来了哭穷要钱的路县令。
满宝很高兴的跑回去告诉白善这次他们谈妥的事,还道:我看郭刺史大方得很,县衙现在不是正缺钱吗?要不你去试着去找他要钱?白善财大气粗的挥手道:不必心急,我们北海县现在不缺钱了,等到端午我们去拜见刺史时再提钱的事。
满宝刚从青州城回来他就去要钱,这也表现得太急切了,不好不好。
周满惊奇道:你竟然不缺钱了?白善就咧开嘴,压抑不住脸上的笑容道:今天立威派人回来说新盐场那边的收了第一批盐。
满宝眼睛一亮,问道:晒出来的盐果然像你说的那样比煮盐更好吗?比上次我吃的还要好。
白善从抽屉里拿出那一小罐盐给她看,我让立威又在后面建了一个结晶池,盐卤在第一个结晶池里晒出晶体后铲出,再用盐水冲刷过滤后暴晒,晒出来的盐比前一个结晶池的盐更白,过滤出来的杂质也要更少一些。
满宝捻了几颗盐品尝,发现还真是,这算是上品盐了吧?白善点头,所以我说我们北海县不缺钱了。
依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完全可以顺着那片海岸线建出更多的盐田来,就算旧盐场那边不能再出盐也不怕。
不过光靠盐场也是不够的,北海县的粮食不够,粮铺总是从外面进粮食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提供粮食的产量。
他道:最近正在收麦子,我打算到底下各个村子都走一遍。
满宝道:我也正要带着文天冬下乡义诊呢。
俩人一拍即合,便决定一起下乡。
方县丞对俩人热衷下乡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忍不住再次提醒白善,县令,县衙现在储存的盐不多,而我们给刺史府的官盐最迟七月就要上交。
白善道:此事我心中有数,方县丞不必担心,县衙这边希望你看好,旧盐场既然长工们都煮不出盐来,那就暂时关闭起来吧。
方县丞一听,忍不住去看白善的神色,见他面色平和,语气轻松,便猜出是新盐场那边有了进展,甚至极大可能已经煮出了盐。
可最近没听说大家洼那边有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呀。
方县丞迟疑的问道:那宋家那边……犯事的管事不是都判了送到刺史府吗?白善道:那宋家现在我这里和别的子民就没什么差别,平常对待就是。
对了,宋主簿还是病着吗?白善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那便从下面挑选出一人来暂代他之责,嗯,我看赵明就不差,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吧。
赵明出身赵家庄,赵家在北海县虽然远比不上宋家,但族人也不少,算是宋家之外势力最大的一个家族了。
方县丞眼皮一跳,知道白善对宋主簿的耐心告罄,这是打算再出手了。
白善既然决议提拔赵明,便把董县尉和赵明一起叫到了跟前,直接让他暂代主簿之职后便道:我不在的时候,你便帮着方县丞处理县衙的事务。
赵明谦恭的应下。
白善这次下乡依旧带着董县尉,方县丞已经有了感觉,县令和董县尉似乎走得更近一些。
哦,对了,董县尉是赵明的姐夫。
满宝在一旁看了全场,回到后院时就忍不住啧啧道:还是我们医署好,不必使这么多心眼。
白善:过二十年你再看,今日县衙上演的一切都会在医署里上演的,现在你们医署是刚设立,目的只是建设,招募进去的人才资历低,自然少有为权相争的,但再过二十年,只要医署稳定下来,这些争斗就不会少,有利益就有争斗。
满宝想了想,不能否认他的话,于是沉默不语。
白善牵着她的手笑道:以后的事以后再想,还是先处理好当下的事要紧。
他道:民以食为天,农桑是大事,对我们县衙是,对你们医署也是。
满宝:……这管我们医署什么事?当然有了,白善忽悠道:五谷为身体能量的基本,这不是你说的吗?所以五谷重要啊,吃饱饭的人的身体和饿肚子的人的身体能一样吗?满宝摇头。
所以啊,要是治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那疾病就少去多少了,你看县衙和医署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满宝竟然不能摇头否认,但她也知道他这是忽悠她呢,于是道:我能做些什么呢?不知道,我们到处看看吧,你不也要挖一些花草树木吗?再到海边,要是碰到渔民下海,我们还可以看看有什么活的你没见过的生物,到时候一并给你买过来。
满宝努力压抑住笑容,这可是你说的。
白善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