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8章 安顿

2025-04-02 01:04:54

白二郎一想也是,但是,可织造坊不就是织布做衣裳的地方吗?她们混进去能干嘛?殷或也道:谁会派她们来做这样的事,外县……也不至于吧,虽然最近关系有点紧张,但也不至于做到这一步吧?周满也认真的想了想,摇头,等白善回来了问他吧,或许他还悄悄的在外面得罪了我们不知道的人。

众人:……他们默默地看着周满,焉知不是你得罪的人呢?周满很有自信,道:而且,把人送到庄子里去种地,再叫人盯着,我觉得问题就不是很大了。

农活岂是那么容易干的,她有信心可以改造她。

大吉和侍卫很快回来,还带回了她们母女的身份信息,虽然是自述,不一定是真的,但就是调查也有了方向不是?……她夫家姓路,娘家姓祁,齐州人,她夫君的村庄就在青州边上,所以这边的消息传过去,她又被公婆一家赶了出来,便直接往这里来了。

周满问:她真会种地吗?她说会的,不过她也说了,她养鸡和做饭的手艺不错,因为有娘子交代,所以赵明对她优待,让她去了伙房,平时在做些种菜的活儿就行。

那倒是不种。

此时城外官田边上的房子里留下的人已经不多了,也因此,现在四个人住一个房间还能空出不少茅草房来,不像之前,一个屋里住了八个人还不够住。

母女两个到了地方便领了她们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吏员知道她们是周大人安排过来的,很是大方的给她们分了一间空房子。

母女两个单独住一间房也要自在许多。

她进了房间,祁大娘将包袱和怀里的东西都丢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左顾右盼。

倒是年纪小的路小娘子很快适应了环境,把东西规整好就提着一只木桶看着她娘,娘,我们该去挑水了。

祁大娘看了她一眼,很想骂她一顿,没有理由,就觉得心里憋得慌,可她又怕外面的人听见怀疑她不是慈母,因此只能按捺下性子,阴沉着脸起身,也拎了一个木桶。

但她一打开门,脸上的阴沉便消失不见,愣是挤出柔美的笑容来,还伸手牵起女儿的手,拉着她往外走,我们和人打听一下去哪里打水。

庄子里的人关系都还不错,尤其他们此时都能够吃饱,心情好,待人也就更和善了。

住在左右的妇人见她一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容易,就主动给她们引路,道:那头有条喝,我们做什么都是从那河里挑水的。

她一边走一边道:水从那头来,每天都有人轮流挑水,县令大人慈悲,让人打了好几口石缸放在大厨房那里,每日要挑两次水,一次早上做完饭以后,一次是傍晚吃完饭以后。

她道:那是吃的水,需要在缸里放一段时间,还得烧开了才能喝,这是周大人说的,水里虫子多,还有邪祟,我们看不见不代表不在,所以入口的水一定要烧开才行。

每屋要喝水都得拿着竹筒去大厨房里打,对了,妹子你是厨房的吧?祁大娘迟疑了一下后点头,我是伙房的,说是要做饭做菜。

那就是了,这烧水也是你们厨房的活儿,该烧多少,问你们管事便知。

祁大娘拎着木桶紧跟着她,走过一条又一条的田埂,见两边地都被开了出来,只是泥土看着不是很好,便迟疑着问,这就是我们要种的官田?看着不是很好的样子。

不是官田,是露田,领路的人介绍道:看到没有,这一片,这儿到那儿,还有那边一大块全是露地开出来的田,大人让我们养地,等明年开春种些牧草和豆子,说是养上几年就好了。

祁大娘是齐州人,齐州地少人多,每一块地似乎都很宝贝,少有用地放牧的,因此很惊诧,种牧草?对呀,到时候我们要养鸡鸭,养牛羊的,这些都要草,养了这些牲畜还能沤肥养地,多合适?虽然她听不太懂白县令说的话,但她听话啊,知道这一片就是种豆子和牧草养牲畜的。

这边是荒地,之前都丢荒了,现在都开了出来,明年也都要种上瓜豆……等到了河边,领路的人等她们打水,还指了不远处的地道:看到没有,那就是官田了,听说是县令大人的职田,地可好了,有三分之一都种了小麦,用的还是新麦种,听说产量极高,就不知道到底有多高。

祁大娘踮起脚尖往那边看吗。

领路人就催促她,赶紧的吧,就快要用午食了。

祁大娘这才加快了速度,还帮女儿提了半桶水,不过领路人在此,她也不好让个小姑娘提水,自己空着手回去,所以她伸手提过去,和她往回走。

过两天你去找朱三郎,让他给你做一根扁担,有扁担挑水要方便轻松很多,厨房里的扁担是不能外借的。

一开始是可以的,但后来发现,借出去的扁担很难再要回来,而且借了这个,不借那个意见很大,所以大厨房就干脆谁来也不借了。

他们就只能自己做扁担了,其中做得最好的是朱三郎。

祁大娘应了下来,问道:菜地在哪儿?就在河边,她笑道:刚才我们挑水去的上游,往下走一段路,那一片都被种了菜,我们自个吃的,被调走的长工们吃的,都是我们种出来的菜,有多余的还能拿到集市上卖呢。

不过钱是县衙的,他们最多趁机进一趟城。

祁大娘心中一动,问道:城里织造坊的菜是不是也从我们庄子里出去的?是啊,不仅织造坊,育善堂那边,还有县衙里的菜蔬也都从庄子里拿,所以进城买菜的活儿也不常有。

因为他们菜地虽然大,但吃的人也很多呀。

祁大娘连忙道:那下次进城送菜,我一起去吧,也好熟悉熟悉。

不用,这不与你相干,领路的人道:送菜是朱三郎他们的事。

不要紧的,我可以帮忙。

领路人皱眉看向她,你怎么能帮忙呢?你要是空了还得去种菜呢,我告诉你,每个人每天都要干足量的活儿的,要是慢了做不完,我们可不会帮你。

偶尔帮一帮没什么,总是这样可是不行的,何况她还想着进城送菜,想什么呢,这活计那么好,当时朱三郎他们是打败了多少人才抢到的好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