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想送你

2025-04-02 01:04:47

三匹马,管事表示每一匹都是马厩里最好的,因此每一匹都是三十金。

要不是满宝在车马行看过这匹马,她差点儿就要信了,这才相隔几天呀,就算马会涨价,那也不可能才四天就要涨两金吧?因此满宝直接砍价,三十金太贵了,最多二十八金,然后我们一下买了三匹,你们不再便宜一点儿吗?正想替满宝付钱的程二夫人一滞,震惊的看向她。

管事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会讲价。

谁知道满宝的话音才落,白善和白二郎也点了一下头,然后开始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们才选中的马,然后把大吉推出去让他找缺点。

没办法,他们不会看马。

大吉倒也当得起他们的托付,将三匹马从年龄到毛色都挑了一遍。

对上大吉,管事总算是找回了讲价的感觉,没办法,他倒是没少跟各家的管事讲价,但面对公子小姐们时,还真没有讲过价格,毕竟会找到他们马场里来,还有殷、刘、程、韩、李几家陪着的公子小姐,还用得着和他们压这一二金的价格吗?因此有白善他们在一旁目光炯炯的盯着,还没搞清楚他们身份的管事有些战战兢兢的应了,都没让大吉再找毛病。

因为满宝的话,他还勉为其难的给他们多降了一金,二十七金一匹马。

于是三人乐了,一起笑眯了眼。

满宝悄悄的和俩人道:这匹棕红色的马我在车马行看到过,当时是小芍的朋友卖的,二十八金,显然他价格高了。

朋友给的价格,那自然是实惠的了,现在的价格比朋友给的还要少一金,这算是他们赚到的了。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悄悄的冲她竖起大拇指。

三人都心满意足,于是去签单,让管事到常青巷去拿钱。

管事也习以为常,毕竟谁没事出来逛街或来马场骑马打球会带那么多金银的?他看了一下他们签下的地址,微微有些疑惑,常青巷白家,有些耳熟,却怎么想不起来是谁家呢?程二夫人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让下人去拿钱,她拉住满宝道:周小娘子,说好了送你一匹马的,这匹马便我来付钱吧。

满宝自然拒绝,她们之间只是病患关系而已,平时程二夫人也没少了她的诊费,怎么能收她这么贵重的礼物呢?程二夫人笑道:周小娘子就不要推辞了,这也是我的一方心意。

满宝坚持拒绝,无功不受禄,怎么好拿程二夫人那么重的礼?怎么会是无功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家中妯娌的病也都是你看的,这一点小小礼物你受得起。

可你们也没少付我诊费呀。

满宝坚持不收。

程二夫人没办法,只能看向韩大娘子。

韩大娘子便道:周小娘子,如此我就实话实说了吧,我嫡亲的妹妹嫁到了雍州李家,她现今有孕快八个月了,我想让你给她看一看。

啊?韩大娘子扫了一眼他们签的单子,隐约知道了他们喜欢什么,直接道:这样吧,这三匹马便算是我给三位的见面礼,余下的事,我们有空再谈,如何?白善一听,立即阻止道:多谢韩大娘子,不过这马我们还是自己买比较好,您要请满宝看病,将来再备一份谢礼给她就好。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点头,这病还没看呢,先收了谢礼算怎么回事?而且这礼还这么贵。

满宝心头算了一下三匹马的价格,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八十一金呢,那就是八百一十两,这得是什么病啊,她给皇后娘娘看病都没赚这么多钱。

不,也不对,太子答应过要给她五百金的,所以还是有的。

三人坚持不收,韩大娘子他们也不能强迫,微微有些惋惜,于是目光便落在了光溜溜的马上。

等白善他们回到常青巷,把钱交给马场的管事,刚摸着自己的小马各种喜欢时,程二夫人她们就派人送来了三具马鞍和马镫。

殷或见不仅马鞍齐备,连马鞭都是配套的,他便笑道:本来我还想从我家的库房里选几副马鞍送你们呢,现在看来不必了。

三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光顾着看马,忘了看马鞍了。

刘焕比他们都略懂些马,毕竟他早几年便开始骑马了,平时他很少有机会亲自去买马,但马鞍却自己买过几副,因此知道。

这马鞍一看就舒服,这用的可是上好的皮革……殷或摸了摸,也觉得舒服,对三人点了点头。

白善便问大吉,这东西贵重吗?大吉道:不便宜。

满宝便咋舌,看病嘛,上济世堂请我就好,我又不会不去,干嘛这么讨好我呢?害得我心脏乱跳,总觉得很不好意思。

殷或便笑道:给你就收着吧,你如今身份不一样了,我想她们也是怕你收手不做大夫了。

白善则皱眉,那病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殷或便想了想道:韩家的五娘子的确嫁到了雍州李家,算起来我还得叫一声表嫂呢,生孩子……不是你们常说的吗,犹如到鬼门关走一遭,或许是这个缘故?白善皱眉想了想,还是没把马鞍套到马上,而是道:先收起来吧,等满宝看过病人再说。

刘焕见他们还是抱着马没舍得放手,便依旧用手当着额头,我说,你们打算在这儿站到什么时候?虽然冬日的太阳晒不坏人,可大中午的站在这儿晒太阳真的很累啊。

白善三人这才依依不舍的把马交给大吉牵回马厩里去,然后请了他们去后院吃茶聊天。

庄先生出门访友去了,于是他们就霸占了书房,还请了向铭学过来说话。

刘焕和殷或看到向铭学都眼睛亮晶晶的,尤其是刘焕,差点激动的扑上去,不过他勉强矜持住了,对被向朝背过来的向铭学行了一礼后就柔声问道:向公子,你伤怎么样了?向铭学身子一僵,先扫了白善他们一眼,便对刘焕客气的道:好多了,多谢刘公子关心。

他知道,这必定是那话本的原因。

妙书屋------------第1224章 打听到的(给书友思倾岚语的打赏加更二)向朝不太能理解他们读书人的气氛,把向铭学放在椅子上坐好以后就跑了。

殷或虽然目光也总是扫向向铭学,但还算矜持,为了不让他尴尬,他特意问白善他们,你们想好给自己的马取什么名字了吗?白二郎立即精神一振,道:我的马是青的,叫青骓怎么样?白善想也不想道:俗!刚想说话的殷或顿了一下才道:陛下有一匹马就叫青骓。

众人:……白善轻咳一声道:你们刚才什么都没听见对不对?大家一起点头,听见了也没什么,反正不往外说就没事。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问,那叫什么名字?他的目光不由扫向白善,觉得取名字这种事还是得问读书最多的白善。

白善便想了想道:我觉得我们的这三匹马都好,干脆就从周穆王八骏里选一个对应的名字如何?刚喝了一口茶的向铭学呛到了,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殷或也忍着笑道:这样不好吧,周穆王八骏可是日行万里的好马。

满宝却觉得很好,道:这也是我们美好的期望嘛,谁说它们长大了不能成为千里,万里马的?白二郎也觉得好,那我的马是叫逾轮,还是叫绿耳呢?叫绿耳吧,满宝道:我刚才看到了,它耳后的毛有些泛黄。

白二郎:行,就叫绿耳,以后它就叫绿耳了。

白善笑眯了眼道:那我的马就叫盗骊。

满宝:我的就叫赤骥。

三人高兴的对了一下掌,算是定下各自的名字了。

另外三人见他们如此快速的定下马的名字,一时都惊呆了。

满宝叫上白二郎一起去厨房里拿吃的,大家一起在书房里吃午食一边说话。

刘焕震惊过后总算是想起来白善让他打听的事了,道:我大哥帮忙问过了,因为剑南道拿了不少官吏,那边现在很缺人,如今那边都种冬小麦,还说要赶在春前修水利什么的,所以吏部得调派官员过去。

他道:除了从其他地方调派官员,还有从京里外放下去的,你说的傅良以前在剑南道当过官儿,吏部看过他的考评,好几年都是良,虽说没什么突出的功绩,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还曾经被魏大人提拔过,所以吏部想把他调到剑南道去,建州那边已经另外提拔了人。

所以建州在新司马上任后才两月就提拔了长史后,最新上任的司马又被提拔成了长史。

一时间成了建州认为最吉利的岗位。

满宝立即问道:知道定了什么位置吗?刘焕摇头,这个我大哥就不知道了,应该还没定下,他是书记,吏部的文书都要过他的手抄写,要是定下了,我大哥不会不知道的。

白二郎想了想后问道:会不会是华阳县县令?不是说唐县令要回京了吗?不可能,白善道:傅县令资历不够。

他资历还不够呀,白二郎道:他不是已经做到长史了吗?下州长史去做上县县令,其实品级还往低的地方调了呢。

白善道:我说的资历不是为官的资历。

他道:益州须得有家世的县令去压着才行,且傅大人的性格去了益州城,恐怕是百害而无一利,他可周转不来益州的官场。

满宝也点头,何况那里还有那么多流民没安顿呢。

她道:朝廷现在就让唐县令回京了,他肯定来不及将所有流民都安排好,肯定只安排了最紧要的,所以他要是去了,要做的事可就多了。

白善道:益州城里不仅有世家,官宦,士绅,还有豪富,这么多势力在内,唐县令才从人家嘴里抢食,如今都堆在县衙里呢,你觉得傅大人去了能守住?现在最想傅大人这样无根无基,还以中庸为道的人去接手益州城的恐怕就是益州城里的大人们了吧?白善道:他这样的人去了,最后不是被压得寸步难行,就是被人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殷或也微微点头,我父亲也说,华阳县的县令人选恐怕要从谢恒亮和刘益中选。

刘焕给呛着了,咽下口水后问,谁?殷或瞥了他一眼道:你哥和谢恒亮。

刘焕就呆住了,我哥……不可能吧,他在吏部待得好好的,干嘛要去益州?白善道: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华阳县县令呢,益州可是天府之国,除了京城、雍州和晋州、太原外,最繁华的就是益州了。

所以可以想见,先帝有多疼这个小儿子了,京城不用说,雍州是陪都,晋州是皇室的龙起之地,而太原是要塞,重兵驻守之地,都不是可以做封地的。

然后顺溜下来的益州就给了益州王。

刘焕也总算是回过味儿来,他毕竟是横扫国子学八卦的学生,因此很快在脑海中翻出以前的传闻,我想起来了,传说当年唐学长想要当华阳县县令,不仅请了他爹老唐大人帮忙,他岳家卢氏,还有杨学长的杨家都有帮忙运作,这才让他一选官就选了个上县县令呢。

殷或喝着茶一怔,问道:是这样吗?怎么我听我姐姐们说是杨学长想当华阳县的县令,结果却被唐学长给抢了,俩人为此还打了一架呢。

满宝三人:……他们回想了一下,一起摇头道:殷或,我觉得你姐姐们听到的一定是谣言,倒是刘焕听到的有可能是真的。

白善道:杨县令应该不会想去当华阳县的县令。

满宝道:当我们罗江县的县令多好呀,虽然我们县穷,但我们县民风淳朴呀。

白善和白二郎虽然觉得她的话没什么毛病,但还是不好点头。

白善认真的想了一下杨县令到任后做的事,轻咳一声道:杨县令有钱,所以我觉得他可能更喜欢去穷的县。

众人:……刘焕挠了挠脑袋,杨学长很有钱吗?这一下子,白善、满宝和白二郎齐齐的,狠狠地点头,很有钱!殷或迟疑道:这个却没怎么听说,不过杨侯爷只有杨学长一个嫡子,我们这样的人家总不会缺钱的吧。

于是几人便讨论起来杨和书到底多有钱。

向铭学听了半响,见他们已经开始说起杨和书在京城有多受欢迎,每年过节,尤其是二月二踏青和九月重阳登高时,京中的贵女为了看一眼杨和书抢位置打架的事儿,忍不住轻咳了一声道:你们不是在讨论傅大人要去哪儿任职的吗?哦,对,满宝回了回神,我们是在讨论这个来着。

但从杨和书变成了傅大人,大家瞬间没了谈兴,于是面面相觑后一起低头道:还是喝茶吃点心吧。

妙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