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善却不以为意,坚持道:没事,回头我再给周叔叔买些香烛纸钱,对了满宝,白善压低了声音问,你能不能帮我问一下周叔叔,他有没有见到我父亲?满宝:……她有些不自在的在椅子上挪了挪,问道:如果有,你想和他说什么?白善想了想后便道:也没什么,就是想请周叔叔转告父亲,就说他生前想做的事我们已经替他达成了,只是很可惜,我们发现的太晚,犍尾堰到底决堤了,还有就是,告诉他我和祖母母亲都过得很好,让他安心。
白善其实是有些疑惑的,你问一问周叔叔,这世上有投胎转世吗?如果有,他们不去投胎转世吗?满宝问科科,这世上真的没有投胎转世吗?科科:目前没有发现。
满宝就叹气,它说它也不知道。
白善聪明不已,一听就明白了,所以其实他是没见到我父亲是吗?满宝犹豫了一下后点头。
白善不知为何就松了一口气,其实这样也不错,若是死了还看着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却又无能为力,那也挺痛苦的。
想到这里,白善转了转眼珠子,小声问道:周叔叔还在这儿吗?满宝道:不在了。
白善怀疑的看着她,但还是道:好吧,这钱你收回去吧,买一匹小马而已,又不要求是好马,我还是出得起的,回头你问一问周叔叔,要不要给他买些香烛纸钱,或者牛和羊要不要?一般祭祀得要五牲吧?才要摇头的满宝一顿,立即点头道:其他的不要,但羊和牛要,你也能买来?白善便想了想道:得避人耳目才行,此事急吗?不急!白善就笑道:那就好,我回头仔细的想想,等我想到了好法子就告诉你。
白善将钱放在桌子上,起身道:明天吧,明天休沐,我找借口与你出去走一趟。
大吉必定会跟着吧?就是因为大吉痊愈了,她才感觉抽不出手来,不然她大可以换一个车马行再买一匹小马,也不会惹人注意的。
白善就道:那你明天去一趟二柳巷吧,让大吉送你去。
满宝笑开,我也是这么想的。
俩人商量好,白善临出门前再次问道:真的不需要准备香烛纸钱吗?满宝:……不需要!而在同一时刻,七里村正在敲锣打鼓,老周头抱着一张黄绸蹬蹬的跑回家,一叠声的让周大郎去准备香烛纸钱,多准备点儿,多准备点儿,不仅要给你小叔小婶烧,你爷爷奶奶,还有老周家的列祖列宗都要烧……整个七里村都沸腾了,他们村,他们老周家竟然出了一个官儿!好吧,虽然官儿在十二年前就死了,可那也是官儿呀!村长已经跑去找村里的老人了,当年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查,周银早从族谱上移掉了,现在得重新记回去,不仅得记回去,还得记详细点儿啊。
周二郎见家里和村里的人乱窜,忍不住尴尬的冲前送圣旨和公文的大人笑了笑,道:大人见谅,大人见谅,我小叔蒙冤多年,我爹一时太过激动了。
前来送旨的官吏虽然很看不起他们这样失礼的行为,但也没表现出来,他可是知道的,周家的小女郎如今还在悄悄的进宫给皇后看病呢。
而且路上碰见回京的杨县令和唐县令时,俩人言语间还对七里村的村民及周家颇多赞誉。
就算是给那俩人面子,他也不好表现出不友好来。
周二郎正尴尬的想要请人进屋坐,听了消息紧急赶来的白老爷连忙笑吟吟的上前招呼。
官吏们一眼便看出他是士子,脸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对行礼的白老爷点了点头。
白老爷对周二郎点了点头,和他一起请官吏们去白家落脚,待吃饭的时候再过来周家吃酒。
官吏们看了一眼有些乱的老周家,点了点头后转身和白老爷周二郎去白家。
周大郎和小钱氏很快把挤在老周家道喜的乡亲们送走,这才把周立学(三头)叫来,你二叔把几个官儿带到哪儿去了?周立学道:白老爷过来,二叔和白老爷带着他们一块儿去白家了,说要等吃饭的时候再过来。
周大郎就松了一口气,对小钱氏道:外头的事儿我来管,你先带着弟妹们把饭菜做出来。
小钱氏点头,忧心的看了一眼主屋。
周大郎道:没事,爹和娘哭一会儿就没事了。
老周头是实在忍不住了才哭的,他不知道州牧是多大的官儿,也没在意这个,他就知道,有了这个,那就意味着满宝在京城里没事了,毕竟她亲爹都被皇帝嘉赏了不是?他还知道,有了这个,周银总算是可以正大光明的祭祀了,以后也不用怕再被翻出什么事儿来。
老周头捧着黄绸跑回屋里时眼泪就没忍住噼里啪啦的往下掉,钱氏也没拦着她,她撑着桌子坐在椅子上,也抹了好一会儿眼泪,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悬在脖子上的铡刀一下都没了,她心绪也复杂得很。
不过她很快醒过神来,她抹了抹泪,推了一把抱着黄绸哭得不行的老周头,从他怀里把圣旨抢过来,然后道:别哭了,来宣旨的官儿还在外头呢,你是一家之主,得把场子撑起来知道吗?老周头哭得正专心,根本没听清她在说什么。
钱氏已经把黄绸放在了天尊老爷的像前,先拜了拜,等他冷静了一点儿才重复一遍,村里也得说起,叫上村长,村里的老人,还有里长那儿,当年他对二郎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咱也得记在心里……老周头总算是醒过神来,抹干眼泪道:我这就去。
但周大郎已经安排下去了,他让周立学跑去请里长过来了,他则和周立固(四头)一起去找村长和村里的老人,定一下一会儿上席的章程。
周三郎则拔腿跑去隔壁大梨村,买羊肉和买猪肉去了,冯氏几个则杀鸡的杀鸡,捉鸭的捉鸭,要不是后头那看守鸡栏的鹅太凶,她们差点把鹅也给杀了。
------------第1228章 庆贺(给书友仔仔的打赏加更)老周头出去转了一圈,发现竟然没自己的事走了,周大郎把家里都安排好了,而周二郎还把官吏们都带去了白家。
他毫无目的的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房间里,干脆就翻箱倒柜起来。
钱氏给天尊老爷上了三炷香,见状问道:你找什么呢?找衣服,满宝给我寄回来的衣服我不是放柜子里了吗?你收哪儿去了?老周头道:这可是大官儿呢,一会儿换上好去待客。
钱氏便把他拉开,别翻乱了,我帮你找。
钱氏把衣服找出来给他,皱了皱眉道:外头都安排好了?老大都安排下了,用不着我。
钱氏这才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满宝他们也往家里寄了信,还是派家里的下人上路送的,但这会儿天已经开始变冷了,私人的速度就是比不上官家的。
所以官差才先他们的信一步到达七里村。
白老爷也很担心刘老夫人和白善他们,所以才坐下便开始打听起京城的消息来。
他们上一次收到白善他们的信,说是已经告了御状,在牢里转了一圈后出来了,已经没事了。
但后续如何却不知道了。
现在周家都得了封赏,那白家应该也有吧?白家还真有,从宣旨官那里听说白启也被封了州牧,还是上州州牧,他便大松一口气,开始让人去拿了好酒出来,他们这里先喝一波。
周大郎很快把村里的老人和村长都请到家里,一些和他们家相熟的婶子嫂子之类的也到他们家帮忙起来。
周立学则赶着牛车把里长接来了,小钱氏做了三桌上好的饭菜,然后周大郎就去白家请了白老爷来官差们过来用饭。
老周家留下老周头、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陪客外,其他人则避到小院里吃饭。
不过他们也没多少心思吃就是了,长长地耳朵竖着听那边说话。
七里村的人也很关心京城里满宝的情况,但官差们哪里知道那么多?只说皇帝没有问罪,人已经放出监狱。
然后老周头就提起周银的后事,旁敲侧击的询问以前衙门说的什么盗匪的话是不是就不作数了,以后可以照着规矩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了?官差自然是照着圣旨的意思夸了一下周银的忠义,里长和村长也不是傻子,一听就明白了。
然后大家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不中不晚的饭以后就把人给送走了。
白老爷见他们就让官差这么空手走了,忍不住给老周头使了使眼色。
老周头没能领悟,白老爷便去看周二郎。
周二郎愣了一下,明白过来便去摸身上,结果一文钱都没摸出来,白老爷看着头疼,正想着是不是自己替他们把钱出了的时候,官差们已经上马告辞离开了。
白老爷只能看着离开的队伍叹息,和周二郎道:你们怎么不提前准备呀?老周头疑惑的问,准备什么?一旁的里长没好气的道:钱呀,人家大老远的来给你送圣旨,你不得给人家打赏的钱呀?老周头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道:我给他打赏?不是,我就一个泥腿子,他还是大官儿呢,怎么能我给他打赏呢?这不得他打赏他才对吗?里长道:将来你家立学要是考中了进士,人家来报喜,你不得给人家打赏钱呀?那来的是小吏,还是大喜事,当然是要打赏的,可这儿来的是大官儿,这得给多少钱才能算打赏?老周头转头对周二郎道:没给才对,给了我才要揍你呢,给的少了,让人家大官见了多寒碜呀。
大家竟然觉得老周头说得有理,连白老爷都忍不住点了点头,也是,京中来的,应该不缺钱才是。
那是,缺也不能给呀。
老周头心想,现在新麦不值钱了,价格就跟平常的麦一样,到了明年,丰收过后说不定粮价还得降一降呢,根本换不了多少钱。
如今家里挣的现钱都靠山上种的各种药材了呢,老五他们写信回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连满宝蹲大牢这样的事都是出来以后才告诉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京城里为了捞人花了多少钱。
老周头可是知道的,进了监牢,那要是没钱,休想出来的。
这京城里的大官儿可不一定有杨县令那么好。
老四临走前就把家里的现银都给带上了,这一时半会儿的让他上哪儿给这么大个官儿找赏钱去?官吏们一走,老周头是彻底一松,直接挥手道:和乡亲们说一声,明天我们家杀鸡宰羊,请大家吃一顿!村长知道老周家现在除了些铜钱外没多少钱了,毕竟他们家前几天刚跟他换完银子,因此拦住他道:别忙,这是咱周氏的大事,也是咱七里村的大事,不能光你家出钱,家家户户凑一些,大家办它个流水席。
老周头立即推辞,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放心,虽然家里的现银都让老四带走了,但请大家吃顿好的还是可以的。
他道:今年收成不错,米面都是自家的,管够,地里的菜也有,鸡和鸡蛋也都是家里的,家里买羊肉和猪肉的钱还是有的。
见老周头坚持,村长便也不跟他争了,大不了明天来吃席的时候带点东西呗。
如今七里村上下都知道前段时间满宝因为告御状蹲了大牢,信送回来的时候,老周家哭得可惨了,虽然信上说了人没事,已经捞出来了。
但谁都知道,这大牢是那么好蹲的?谁进去不得脱一层皮?满宝还不知道受了多少罪呢,所以老周家一旦新,便让周四郎带上家里所有的现银,又把家里炮制好的药材全装车上给拉到京城去了。
那骡子和车都是现买的,拉到京城去就卖出去换成现银给满宝,务必要把人给带回来。
所以现在七里村上下都知道老周家没钱,一下又从全村第二有钱的人家上掉下去了,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掉到了最末,毕竟谁也不知道京城的情况。
不过虽然不知道满宝出狱遭了多少罪,周银被追赠的事儿是大好事,全村都开始跟着一起庆祝起来。
这下他们是彻底放开了,谈起十二年前的事来再无顾忌。
总算是可以说悄悄话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要谈起周银就只能嗯嗯啊啊的暗示过去,全靠各人的领悟能力。
周氏的老人们决定在族谱上加上十二年前的那一段,一定要重墨写,他们不太信得过周立学的文笔,因此决定交给村长的孙子来写,毕竟他比周立学多上了几年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