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一脸怀疑的看着她,你怎么突然热衷起举荐人了?周满叹气道:我这是求贤若渴啊。
其实是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这批学生中,女学生是远远竞争不过男学生的。
男女失衡太过严重,有才之士嘛,周满觉得不论男女都是可用的,也都是她的学生。
但她心底深处隐隐有一道声音告诉她,长此以往不算好事,她得做点儿什么,至少让情况不那么坏。
有士人在考不进国子监,也考不过明经时会选择考入太医署,再从太医署里争取进入国子监的名额。
这是萧院正去年发现的,因为他发现报考太医署的士子突然多了起来。
要知道,以前报考太医署的人,要么是有了医学基础的人,要么是致力于学医的穷苦家的孩子。
突然出现读过四书五经,识文断字却不懂多少医理的士子……士子们可以有此决断,但书香门第的闺秀们却不会有人和他们一样,所以进入太医署的学子质量一下参差不齐起来,其中以男女之间的相比尤为明显。
也是因为这个,今年送往国子监的女学生里,竟然只有一个被选上,其他的名额全被男学生占了。
周满当年离开京城时定下的男女名额数量完全不作数了。
她曾为此写过折子表示反对,但一来她人不在京城,争不过他们;二来,国子监一句择优录取就将周满原先定的规矩推翻了。
萧院正争取两句便默认了。
周满拉起唐夫人的手,深情款款的看着她道:唐学嫂,你也说了,京中不少人都羡慕敬佩我,既如此,她们家族背后的小姑娘里就没有羡慕敬佩我的吗?若有此志向,不如联系我,我现在虽在青州,但在太医署里还能勉强说得上话,她们要是有意入仕途,我可以给她们一个机会。
唐夫人:……去当大夫?哎,也不一定是大夫嘛,太医署现在与九寺齐肩,里面的职位是很多的,除了京中,还有各地医署都需要人,典药、主簿这些都是文职,不用去坐堂看病的,不过还是需要懂得医理药物。
唐夫人:……她见周满一脸认真,便也认真起来,拉着她的手道:满宝,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她道:这世上能做到似你一样的女子,不仅古往今来,便是在将来,恐怕也只有你一个。
世家之女,哪一个不是金尊玉贵?让她们似你医署里的典药主簿一样四处奔波是不可能的,唐夫人道:她们心底接受不了是一回事,家中长辈也不会允许的。
周满抿嘴,……您刚还说若是晚生几年,也去太医署里走一遭呢。
唐夫人骄傲道:这世上如我这样的人也没几个的。
周满:……唐夫人看着她笑道:你没有打理过白善的后宅,荣誉全靠自己挣来,所以大概不知道女子的荣誉从何而来吧?夫君?一半一半吧,唐夫人拉着周满在树下的椅子上坐下,道:他们的荣誉有后宅的一半,夫妻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合格的后宅正妻,除了照顾好丈夫,教育好孩子外,打理家中产业财务也是分内职责,唐夫人微微抬着下巴道:比如唐家的产业,除了我公爹手上还有一部分,其余的全在我手中。
唐鹤吃的喝的用的,全都要经过我的手,有一天他若惹恼了我,我不给他钱花用了,他就只能穷着。
唐夫人压低了声音道:宗妇,她想管好一个家不容易,但想毁掉一个家族却很容易。
周满一凛。
唐夫人轻声道:所以别小看了后宅女子。
这世上的女子,除去似你一样有大本事,大志向的,其他贵女纵然会羡慕敬佩你,却不会走你这一条艰难的路。
因为入仕带来的荣华富贵,她们可以通过她们的丈夫和家族获得。
周满:要是得不到呢?唐夫人便摊手道:难道她们入仕就能取得与你一样的成就吗?她看着周满笑道:不是我有意夸你,这是实情,将来便是还有女子能够做到你这个官位上,她们也做不到你如今的成就,你的官位、爵位恐怕会成为大晋的独一份。
其他女子入仕,更多的是做太医、地方医署署令,这还是医术好的那些人,不好的,便如你所言去做典药、主簿,然后与男子厮杀进入太医署,唐夫人顿了顿后道:但是太医署里属于文职的官职才有几个?其中能有几个女子能坐上那些位置?如此辛苦,还比不上扶持自己的丈夫,培养自己的儿子来得快和轻松。
周满:……我也不全都是为了荣华富贵在当官。
她现在好像荣华富贵都有了。
唐夫人便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道:所以说要除去与你一样有大志向、大才情的人啊。
我们普通之人,所思所想便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好吧,周满发现自己说服不了唐夫人,只能垮下肩膀,国子监不同意开辟女学,娘娘就没想过自己开个女学吗?她嘀咕道:要是娘娘能开女学,多招收一些小户之女,等她们识字知道了道理,说不定我能从里面拐几个进太医署。
嘀咕完,周满愣住了,唐夫人也愣住了,俩人对视一眼,唐夫人就眼见着她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也不知是不是正迎着阳光,眼眸亮得好似盛着星星一般。
唐夫人回到屋里,坐在唐大人的床边。
唐大人老实的躺着,见她看着他愣了半天不说话,便小心翼翼的汇报道:我今天就下床方便了一下,连院门都没出去的。
唐夫人回神,瞥了他一眼,没出院门,那就是出屋门了?唐大人老实认错,夫人,我错了。
唐夫人没理他,继续愣愣的坐着。
------------第3179章 求报恩(给书友阿颖儿y的打赏加更)唐大人不由的伸手在她眼前招了招,小声问,生气了?唐夫人抓住他的手扯下来,没有,就是心里头有点儿不安,我,我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也不知是不是闯祸了。
这倒是难得一见,唐大人兴致起来,问道:你说什么了?另一边周满正在兴奋的写信。
她非常认真的写了两封信,为此连晚食都没出去吃。
白善端了一碗面进来,放在桌子上道:先吃些东西吧。
周满嗯嗯的应了两声,却头也不抬。
白善不由好奇,你在写折子?不是,我在给明达和太子妃写信。
周满终于写完,然后认真的检查起来,确定没有错漏后才慢慢吹干墨迹,将它小心的收起来,她露出牙齿开心的笑:今日多亏了有唐学嫂,我想到了一个为太医署开学源的好主意。
什么好主意?我要建议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在京中办女学!白善微愣,挠了挠脑袋道:我似乎隐约听谁说起过,好似皇后娘娘想在国子监里开辟女学,但让朝臣驳回了。
不在国子监里办,可以先在京城里办,就和私学一样,周满道:当然了,将来若能在国子监中开辟女学自然最好。
白善点头,想到了什么,笑道:要是国子监真开辟女学,那以后我们大姐儿也能进国子监读书了。
周满眼睛大亮,狠狠的一拍桌子,对啊,我怎么忘了呢,我现在可是郡主了呢,可以恩荫她进国子监的。
前提是国子监里有女学。
周满看向白善。
白善也沉思起来,这事儿不急,不过朝中要是再提起,我一定赞同此事,朝中诸公那里,别人我不敢肯定,刘尚书我可以保证能说服的。
别看他老,他是很开明的,反倒是一些年纪轻的,还比不上刘尚书开明呢,听说皇后的折子反对声最多的便是朝中的中青年官员。
周满便也在脑海里找起来,杨学兄也在朝中,他肯定站在我们这边,其他人嘛,韩尚书那里我可以努力一把,我给他女儿剖过孩子,邳国公那里也可以试试,不说我曾经救过他儿子,太子妃出面的话,他应该会站在他闺女那边吧?白善:其实这事儿最要紧是看孔祭酒的意思,他要是能答应,那天下学子有大半数不会反对。
孔祭酒就是大晋读书人的标杆啊。
周满认真的思考起来。
要说服孔祭酒啊,那就不能论人情,而是要讲理了。
周满瞬间觉得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和孔祭酒论理,我们论得过吗?白善想了想后道:我从《论语》开始读起,将读过的书再温习一遍?周满连连点头,好好好,此事就交给你了,以后和孔祭酒论理的事就交给你了。
白善把面往她眼前推了推,快吃吧,一会儿面要坨了。
周满笑嘻嘻的接过筷子,明天派人帮我把信送出去。
好。
来往京城不易,当然不能只送两封信,所以白善在打完拳,沐浴用过早食后便去找唐鹤,可有让我往京城送的东西?唐鹤一脸复杂的看着他,你要往京城送信啊?白善点头。
见他一脸波澜不惊的模样,唐鹤问道:满宝她……建议皇后开女学?白善微微挑眉,笑道:不过是一所女学而已,唐学兄这么在意?唐鹤道:我爹威望不及魏大人,自魏大人去后,朝中有些老臣也病逝或隐退了,如今朝中的年轻官员,见识过皇后威望的没几个。
不曾见过风暴,哪里知道大海的渊阔?尤其是如今大晋文风强盛,各地年轻学子聚集在京城,其中鱼龙混杂,一丁点消息流传出去,中途就能变成轩然大波,唐鹤道:周满以女子的身份立在朝堂上,朝中诸公是已经没多少意见了,但民间总有些不好的声音,开办女学的事若由她提出……白善微微一笑道:总不能因为些不好的声音便忽略了大多数好的声音吧?他目光坚韧的看着唐鹤,这是她想做的事,她想做便去做了,若是起了风波,我们再一起填平就是。
唐鹤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道:祝你们一切顺意吧。
白善点点头,再一次问道:有东西要带去京城吗?有,唐鹤起身道:重要的东西就不让你带了,就帮我带两封信和一封折子吧。
白善点头。
等这些东西送到京城时,唐鹤的伤口也好了,他终于能够出门。
他几乎一天也不肯多留,当即叫人收拾了东西准备去莱州。
唐夫人自然要跟着他一起去,于是主动揽过收拾的东西,唐鹤就神清气爽的在院子里伸了一个懒腰,冲屋里喊了一句,我去医署里找周满拿些备用的药。
去吧,唐夫人探头出来道:把钱带上,可别再赊欠了,丢我的人。
唐鹤满口应下,带了一个胖嘟嘟的钱袋出门。
周满刚看完病人,正在药房里做成药呢。
唐鹤自己背着手去找她。
你这药房可真齐全啊。
周满:还行,一般一般吧。
唐鹤拿着架子上的各种瓶瓶罐罐看,上面写了药名,他也只能看出其中一半的用处,但这里面是药液的很少,于是他问道:你先前给我吃的那宝贝药液是哪种?周满捣药的手一顿,抬起头来看他,你听到了呀?唐鹤点头,迷迷糊糊吧,不过我还是有感觉的。
周满低头继续捣药,不在意的道:被你给喝光了。
唐鹤很好奇,那是什么药?你给我的药单中似乎没有。
他也是唐夫人和医署结过账后才发现上面没有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周满道:那不是医署里的药,是我自己的药,当时人情送你了,不过你若执意要给钱,我也是不拦着的。
唐鹤:……那算了,我记下你的人情了。
虽然当时很迷糊,但他也隐约听到说一滴就很珍贵,洒出去一滴她都要心疼死的。
周满生怕他再继续问这是什么药,忙转开话题,其实我是有个忙让您……父亲帮的,算还这个人情咋样?……这要报恩要的也忒快了吧?唐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