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情况不好

2025-04-02 01:04:47

能不动手术,满宝就尽量不给病人动手术,也不提倡病人动刀子,不仅因为肌肤之痛,还因为他们这里不像医书上写的那个时代一样,有安全的麻醉,还有良好的消炎药,在这里,破皮是很容易引发炎症的。

可韩五娘子的情况是真的不好,她的肚子太大了,但凡孩子小一点儿,她都会想办法给她接生,但现在不行。

满宝将这些情况告诉他们,然后道:我说的剖腹是用刀在这儿开一个口子,取出孩子以后再缝合。

韩大娘子摇头,不,不行,你说让五娘子不是很疼的药是什么药?满宝就叹了一口气道:是一种麻醉药,但我从没有做过,这个药更危险,因为没用过,而且,就算可以减缓她的痛苦,她也很难把孩子生下来,不信,您可以找京城的稳婆问一问,或是请太医也好。

她道:傅二姐姐的情况比她好很多,虽说胎位也不正,但孩子并不是非常的大,傅二姐姐身量也足够,骨盆合适,但韩五娘子身量小,骨盆也小,孩子又太大……可以说,韩五娘子简直是集合了所有生产不利的因素在里面。

韩大娘子脸色难看,看向一旁的两个嬷嬷。

两个嬷嬷脸色也很不好看,且有些战战兢兢,但在韩大娘子的注视下,她们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在雍州的时候,稳婆和嬷嬷就看过,就是觉得不好,这才和主家汇报的。

然后李家不仅请了大夫,还特意来京请了太医过去看,就是因为都隐晦的表示过情况不是很好,韩李两家这才急的。

而满宝前段时间给傅文芸接生的事传得沸沸扬扬,韩大娘子这才想着找她看一看。

在此之前,她还请了京城的稳婆来问,这才知道周满的手小,又长,这于接生上有大利,用稳婆们的话说就是,她要是去做接生婆,将来必定是一号人物。

不过前提是她的手不能再长大了。

可她没想到,周满一上来就提议剖腹。

别说韩大娘子了,就是李三郎也不愿意啊。

满宝也知道这种事一时半会儿他们肯定拿不定主意,也不勉强,而是叮嘱道:她这是孕期补得太过了,接下来可得控制一点儿饮食,不要饿着,但也不要过食,最好不要再吃补品了。

一旁的嬷嬷立即道:早一个多月前就停了,现在就是正常的一日三餐,再吃些小点心而已。

满宝点了点头,叹息道:那我再去看看她。

她想收集一下她的数据,这样情况的病人她还是第一次见呢,现在她积分不缺了,因此扫描起来一点儿也不心疼。

满宝决定回头将扫描出来的数据和她诊断的结果对照一下,看一下自己把脉的技术有没有进步一点儿。

满宝最后还是没给她开方,却摸着她的肚子又试着给她正了正胎位,直到她脸色煞白才停下。

韩大娘子沉默的看完,然后把满宝送到前院,甚至送到了马车边。

满宝站在车旁停下脚步,转身问道:韩大娘子,您有什么话就说吧。

韩大娘子张了张嘴,半响后问道:若是打胎……满宝摇头,此时打胎比生孩子还危险,而且孩子已经八个月,此时打胎有伤天和。

实在难产,需要保大保小的时候另说,现在一切都还没发生便打胎,满宝是做不到的,病人自己显然也不可能接受。

韩大娘子便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儿,半响后对满宝道:今日有劳周小娘子走一趟了。

她侧身看向一旁的丫头,丫头立即拿了一个样式很好看的荷包上前,韩大娘子接过,将荷包塞给满宝。

满宝接了,对她点了点头后上车。

想了想,满宝还是撩起帘子道:现在还有时间,若是可以,我会想办法给她正胎位的。

韩大娘子眼睛一亮,对满宝行了一礼后道:那就有劳周小娘子了。

小芍见她们话说完了,便也上了马车,李家的车夫会把他们送回济世堂去。

因为车夫在外,小芍没说话,一直到进了济世堂的诊房他才问道:周小大夫,我看您心情不是很好,李家太太的情况不好吗?满宝就叹气道:何止是不好呀,我长这么大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说过情况这么不好的病例。

想了想,满宝还是放下药箱去找陶大夫聊天去。

陶大夫对这方面比较有研究,或许有什么办法呢?陶大夫听满宝说完情况,直接就摇头道:不行的,这样的情况,大小恐怕都保不住。

他皱起眉头,韩家的五娘子?我以前也给她看过病,看的却是不孕,她身量小,怀孕后应该注意饮食才是,怎么会把孩子吃得这么大?满宝摇头,跟在她身边的嬷嬷懂得挺多的,这一点儿应该知道的,但还是这样了,毕竟是大户人家,我也不好深问。

而且李家和韩家也没决定就要她给韩五娘子看病,毕竟她提议的方法可不知道好。

陶大夫就叹息一声,然后问道:那你还去吗?大夫也是要趋利避害的,韩五娘子的这种情况已经一眼看到了头,显然是不行了,牵入太深,恐怕以后两家还会怪罪。

满宝思索了一下后道:顺气自然吧,我想看看能不能把她的胎位正过来,好歹多些生机不是?陶大夫却觉得难,只孩子太大这一条就足够死人了,他可是见过韩五娘子的,她二十岁了,不看脸,身量看着也就比满宝略大一点儿而已。

送走满宝,韩大娘子立即回去找跟在韩五娘子身边伺候的嬷嬷和稳婆,问道:周小娘子说的是不是真的?嬷嬷和稳婆对视一眼,稳婆不好说话,嬷嬷便迟疑道:情况是有些不好,之前太医也提过的。

韩大娘子便眉毛一竖,问道:那要是你们接生,母子平安的可能有多大?俩人诺诺着不敢说话。

一旁的李三郎见了生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还真想让五娘子剖腹不成?妙书屋------------第1235章 同样的诊断(给书友花花不吃葱呀的打赏加更)嬷嬷和稳婆皆低着头不说话。

韩大娘子目光闪了闪,坐下喝了一口茶后道:算了,还是请太医来看一看吧。

李三郎也连忙点头,他也不相信那周满说的什么剖腹产,他觉得他妻子身体挺好的,什么难产也太过危言耸听了。

韩大娘子并没有耽误,当天便回家和父亲一说,韩家特意去请了老谭太医来,韩大娘子第二天还带了一个嬷嬷上门。

韩五娘子看到那老嬷嬷愣了一下,韩嬷嬷,您怎么来了?韩嬷嬷笑了笑道:老奴听说五娘子回来了,所以来看看您。

韩嬷嬷在韩五娘子的脚踏上坐下,看了眼她高耸的肚子后笑道:五娘子也要做母亲了。

韩五娘子面色柔和了许多,笑道:是啊,再有两月他就要出生了,也不知道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韩嬷嬷就趁机笑道:那不如让嬷嬷给您摸一摸?韩五娘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好呀!韩嬷嬷笑着给韩五娘子检查胎儿,虽然每次检查都有点儿不舒服,但韩五娘子还是很配合韩嬷嬷,但她没想到才给韩嬷嬷检查过,家里又来了一个太医。

韩五娘子皱眉,看向韩大娘子道:大姐,不是说接生定了周小大夫,那小神医的医术也不错吗,怎么还请了太医?韩大娘子道:是老谭太医,父亲不放心你,特特请来的,你说要不要看?韩五娘子是知道老谭太医的医术的,而且这还是自己父亲请来的,连忙答应了。

等他们都看完,韩大娘子便让嬷嬷和丫鬟留下来陪韩五娘子,她则请了老谭太医出去,站在一旁的韩嬷嬷也悄悄的退了下去。

这一次,不仅韩大娘子,就是韩尚书和李尚书都在。

两位尚书一左一右的坐在上面,而李三郎垂首站在下方,老谭太医一进来,韩尚书便起身上前两步,李尚书也起身,双方行过礼后便坐下说话。

韩尚书有点儿着急,见老谭太医不说话,便道:老谭啊,咱多年的交情,有什么你就和我说,你知道我的,必没有什么怪罪之说。

老谭太医就抬头看了他一眼,半响后摇头叹气道:你们家不是还请了个嬷嬷去看吗?不如你先问问她。

韩尚书就看向韩嬷嬷。

韩嬷嬷走出来两步就要跪下,韩大娘子连忙扶住她,嬷嬷这是做什么,我们这些晚辈可这么敢受您的礼?韩尚书:是啊,奶妈,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韩嬷嬷便叹气道:老爷,五姑奶奶这孩子怕是生不下来了。

李三郎脸色一白,震惊的看向她,李尚书也很惊讶,连忙看向老谭太医。

老谭太医皱眉道:孩子,太大了!韩嬷嬷补充道:而且胎位还不正。

韩尚书脸色变幻,然后问道:那若是保大人呢?李尚书瞬间回神,连忙道:对,对,保大人,孩子没有了不要紧,以后再生就是,三郎,你说是不是?李三郎强忍着泪水点头。

可老谭太医却没说话。

韩嬷嬷到底更亲近几分,低声道:可孩子太大了,打掉以后也下不来呀,已经快八个月了,孩子已经能活了。

老谭太医道:且这种药都生猛,恐怕会大出血呀。

韩尚书坐倒在椅子上不说话了,所以说来说去,大人是保不住了?李尚书不说话了,只是关切的看着韩尚书。

半响过后,韩尚书艰难的开口问道:那,保小……老谭太医垂下眼眸道:只能在孩子没出事前剖腹了。

生是生不下来了,只能开腹取子了。

这种话,别说太医院,就是家里供的大夫也是不会开口说的,因为这样的定论相当于给人判了死刑。

要不是韩尚书拿出两家的交情,老谭太医是不会说的。

而韩嬷嬷,她伺候了四代主子,她年纪已经很大了,一切为了韩家,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不必避讳太多。

李三郎眼眶通红,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他抖着嘴唇问,不,不就是生个孩子吗?大不了我们不要孩子了,怎么,怎么还会保不住五娘子?韩嬷嬷道:吃得太多了,也太好了,孩子养得太大了。

李三郎直接瘫倒在地。

韩尚书气得拍桌子,问道:伺候的人是怎么伺候的,五娘不懂,难道她们也不懂?怎么把人喂成了这样?韩大娘子也很生气,不过她看了一眼妹夫,知道这事怪不了他,因为为了这个吃的事,他们夫妻俩之前就吵过几次,是韩五娘子硬是要吃的。

她宫寒体弱,不易有孕,成亲三年才怀上这一胎,因此很宝贝,之前在雍州的时候,她婆婆就提醒过她要少吃,为此还派了一个嬷嬷去照顾她。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韩五娘子怀孕后就是胃口大开,不吐也就算了,还吃得好,睡得好,特别容易饿,一饿就要吃东西,不然就要大发脾气。

吃的东西还要好。

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缺钱,自然是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肚子就跟吹水泡一样的大起来。

跟着伺候的嬷嬷劝过好几次,连她婆婆都说过她几次,但韩五娘子当时或许是敏感,也有可能是因为多年的压抑,她不仅没听这些劝告,反而还和婆婆针锋相对起来。

李三郎夹在母亲和媳妇中间左右为难,同时也觉得她的肚子太大了,于是跟着劝了几句,夫妻俩就为此吵过几次。

韩五娘子为此还回过娘家呢。

但当时韩大娘子也不怎么把这事放在心里,她真正察觉到不好是因为李家给他们韩家来信,请了太医过去看。

而太医回来话虽说得隐晦,但情况不太好他们还是听出来了,后来他们想再请太医去看一看,太医院里的太医就都找各种理由推辞了。

大家都是人精,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他们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所以韩大娘子这才着急起来,开始着急忙慌的找好的稳婆和好的大夫。

妙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