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满小声道:我的事并不急,不用非得回禀陛下的,一会儿我就回太医院去。
白善想了想后点头,低声道:也好,北海县事情多,我不定要在殿内待多久,你先回太医院,下衙的时候在太医院里等我,我去接你。
周满点头。
白善这才站得离周满远了点儿,把身上的灰尘拍了拍,这才用水洗脸洗手。
站在门外的杨和书听到里头半天没动静,便在外面轻咳了一声后推门进来。
白善忙拧干帕子,上前行礼,杨学兄。
杨和书指了椅子道:我们之间不必多礼,已经有人去给陛下禀报,一会儿该有人来请你了,先坐着休息吧。
周满把点心往他那里推了推,吃些填填肚子吧。
白善笑着捏了一块点心吃起来,学兄有事禀报陛下?杨和书点头,不过不是什么急事,看陛下宣不宣吧,若不宣,我一会儿就回户部去。
白善便明白他是特意送他们过来才走这一趟的。
白善吃了两块点心,休息过的皇帝便派人过来请白善,白大人,陛下宣召。
内侍转而对杨和书周满道:陛下说,今日上午还要和崔尚书等人议事,两位大人的事不急,可午后再来回禀。
周满和杨和书连忙应下,看了白善一眼后微微颔首离开。
白善便整理了一下衣裳,跟着内侍一起去见皇帝。
殿内并不只有皇帝,太子和赵国公、崔尚书三人也在。
白善垂下眼眸,赵国公在,必定是因为青州的战事,崔尚书……这是陛下要他当场决定去留?白善跪下行礼,皇帝抬手道:不必多礼,坐着回话吧,这是吏部的崔尚书,你还未见过吧?是,白善转身和崔尚书行礼,崔尚书。
说吧,百济为何突然犯边?皇帝道:你们的折子上写得不清不楚,只说是为了盐场,但卑沙城的盐场刚建起来,又是冬春时节,能晒出多少盐来?白善道:陛下,百济一直狼子野心,唯利是图,自龙池建成码头之后,海贸日盛,臣方知,海上匪寇盛行,其中大半便是百济和倭人相勾结,专门劫掠我大晋商船……周满顺着台阶一阶一阶的往下,杨和书走在她身侧,笑问:这下心里安定了?周满冲杨和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眼角还有些红,多谢杨学兄。
杨和书摇摇头,不必,总不能让满朝文武看着我大晋官员当场哭鼻子吧?周满脸都红了。
杨和书却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笑道:你还小呢,便是哭鼻子也不打紧,不必不好意思。
周满:我都做母亲了。
是啊,杨和书感叹了一声,当年只会用书盖着脸,摊开手脚在草棚里呼呼大睡的小孩儿都做母亲了,不过朝中大臣年纪还是比你大,所以你依旧不必害羞,其他人也不是没哭过的。
周满便好奇的问,谁还在朝上哭过吗?杨和书就抬手敲了她脑袋一笑,又好奇,别瞎打听。
周满摸着脑袋,杨和书已经笑道:走吧,我送你到路口,我要出宫回户部了。
周满便不再问,一起下了台阶后分开。
白善这一次述职时间特别长,赵国公和崔尚书相继离开,就皇帝和太子白善在殿内,连午食都是在殿里用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都说了啥。
下午下衙时,周满便撑着下巴等在太医院里。
萧院正两次从她的办公房经过,见她实在神思不属,便敲了敲门道:都下衙了,你又不处理公文,还留在这儿干什么?周满:等人。
萧院正牙酸了一下,问道:都下衙了,他不来,你不会去找他?算了,万一错过了怎么办,我挺着大肚子,不方便跑来找去的,还是在这里等着他吧,周满道:他总会来接我的。
萧院正就转身出去,拿了一封折子过来,那就一边等,一边帮我核对一些东西?周满接过展开来看,嫌弃道:院正,今年我们太医署不是抢了好几个进士和明经进来吗?他们手上事情也不少,这批东西尤其重要,需要我来审核,你也知道我算盘打得不好,你帮我核对核对。
周满只能应下,拿出笔和算盘来,行吧,反正我也就再干七天,下一旬我可是要休长假了。
萧院正应下,我知道,放心,一定让你按时休假。
白善跪在地上和皇帝磕了一个头后起身退下。
皇帝看着他退出去,笑了一下后道:不错。
我以为父皇会觉得可惜。
太子眉头紧皱,他这时候去东都不是最好的出路吗?心之所向才是最好的,皇帝平和的道:他年轻,仕途上多走一些弯路没什么,心里高兴便好。
太子顿了顿,不由去看皇帝,父皇为何突然儿女情长起来了?皇帝瞥了他一眼道:白善是臣,他可以儿女情长,只要你不儿女情长便可。
太子:……皇帝起身道:行了,你去吧,我也要去看看你母后了。
太子默默地起身,躬身送皇帝离开。
白善在太医院外平复了一下呼吸才走进去,还在加班的太医看到他,哟了一声道:白大人跑来的?这气还没喘匀呢,快来喝杯水。
去去去,才跑完喝什么水?白大人是来接周大人的吧?周大人在办公房里等你呢。
白善微红着脸和他们行过礼后去办公房里找周满。
周满看见他立即把手上的折子合起来,你来了?白善上前扶住她,可以下衙了吗?可以了,这封折子不是我的,明天再继续核对也行,我们走。
在宫里,俩人也不好表现得过于亲密,因此白善松开了周满的手,只与她肩并肩往宫外走,我看你比怀着大姐儿时还要瘦,是不是太过劳累了?周满:没有,不过近来胃口的确不是很好。
她道:下旬我便可以休产假了。
我等朝廷任命,也有一段很长的休息时间,到时候我在家中陪你……和大姐儿。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