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带着空间穿越,我是农家小福宝 > 第1418章 爱美(12月月票加更十三)

第1418章 爱美(12月月票加更十三)

2025-04-02 01:04:47

第二天午时才到,东宫的禁军和马车便出现在济世堂里,把满宝接进了宫里给太子看病。

事后禁军又护送她回到常青巷,一路都安全得很。

满宝才一回到家,门房便递送过来一封帖子道:满小姐,这是今儿有一管事送来的。

满宝拆开看了一眼,是李家的请帖,李三太太的孩子后天百日,邀请她出席。

那孩子是她剖出来的,说起来还特别有缘分呢。

门房见她看过后又道:今天老夫人那边还送了话过来,说大吉来信了,人明天一早就到。

满宝眼睛一亮,明天就到家了吗?门房点头,老太太说,大吉的信上说了,他父母不愿离乡,所以他只带了妻儿过来,问我们这边安排得下吗,要是安排不下,就让他们住到二柳巷那边去。

安排得下,满宝高兴的道:我们早就安排好了。

白伯安和白叔平可以住在前院的一间正房里,空间也不小,床可以合在一起,他们兄弟要是不习惯一起睡,也可以隔开,就跟以前白善和白二郎一样,中间隔着一道屏风就行。

白叔平要念书,这边书房还有一张空桌子呢。

京中各个学堂也是才开学,这时候插进去还可以,就不知道白伯安要怎么安排,不过大吉肯定有想法。

满宝拿着帖子高兴的跑进后院,告诉庄先生和向家兄弟这一件好事,然后拉着向朝就去帮忙打扫房间。

等白善他们回来听说,也跟着高兴的忙上忙下,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一起等着大吉回来了。

没错,今天他们休沐!连白善都忍不住道:我们运气还真不错。

大家一起点头:不错。

清晨,两辆骡车从巷子口进来,满宝眼尖的看到坐在车上的大吉,高兴的蹦起来,和白善他们一起冲他挥手:大吉,大吉!一旁的车夫看了颇为忧伤,他觉得自己要失业了。

刘老夫人将大吉的身契给了他,大吉回到汧阳县后先给二吉办了丧事,待他下葬才拿着放籍书和身契去衙门里改了良籍。

他想把父母一并带来京城,只是他们世代为奴,一直在白家的庄子里生活,并不想离乡,他劝说了许久,他们都不愿意离开。

大吉这才收拾了东西带上妻儿过来。

举家搬迁,需要搬的东西不少,速度就慢了不少。

孟氏和白叔平还是第一次见到白善,一时有些拘谨。

但白善却很和善,也没把他们当下人看,他们此时也的确不是下人了。

等他们安顿好,白善便问大吉,叔平的学堂找好了吗,要不要去试一试松鹤书院?大吉自是信得过白善的,点了一下头,表示可以去试一下。

至于白伯安,大吉则是更早的想好了去处,他想去习武,我早年走镖认识了些朋友,正好有镖局在京城,我明日带他去看一看。

大吉这才问俩人,少爷和满小姐近来好吗?俩人一起点头,表示挺好的。

但大吉还是知道了满宝前两天翻车的事儿,俩人自以为隐秘,家里人不知道,但外头的消息瞒得住庄先生和老周家的人,但还真瞒不住老夫人。

不过几个孩子不想说,老夫人便当不知道而已。

但大吉一回来,老夫人就派人告诉了他,让他不用操心白伯安和白叔平的事,她会安排好,让他第二天就给白善他们赶车。

因为满宝已经决定明天去参加李家的百日宴,而且她要带上白善和白二郎。

连白大郎都一起去。

百日宴这种是正式的宴会,李家和韩家都是权贵和世家,出席宴会是结交人脉的一个好方法。

白家也是世家,哪怕如今没什么权势,排名也靠后,但《氏族志》和族谱也是从小背着的,走出去也不怂。

只是少了出席的机遇而已。

但这不是有满宝的帖子吗,她自然要拉拔师兄弟们一起呀。

于是第二天,大家打扮一新,自己骑着马就跑了,留下白大郎在后面坐车。

他有些愤愤,和大吉表示,我回头也要买一匹马。

大吉笑着应是,表示是应该的。

车上不仅拉了白大郎,还拉了他们准备的礼物,一共是三份。

满宝一份,白善一份,白大郎和白二郎一份。

到了李家门口,满宝从马上跳下来,和白善白二郎一起等白大郎。

三人一身鲜亮的春裳,人又好看,站在马边展眉一笑,让才下车的人多看了好几眼。

白大郎的马车才到,满宝几个招了招手,拿了帖子上门,管事老早就看见了满宝,特特让一个下人等着招待,她一上来便笑着迎上去,正要让人领他们进去,便听见前面有小小的惊呼声。

他扭头看去,一眼便看到了骑在马上的杨和书,他一怔,连忙拔腿跑下去,让下人帮忙拉住堵在门口的马和车……果然,看到杨和书过来,路边的一些马车就要避让开,好让他先过去,结果这避让便不免和旁的马车相碰,但这会儿被碰的和碰的都一点儿意见没有。

车帘被掀开,不少女郎趴在窗口盯着杨和书看,有人更是直接下车来看。

满宝他们站在台阶上,看着骑在马上的杨和书,感叹道:真好看呀。

连白二郎都道:以前在罗江县不觉得,到了京城和那么多人一比才知道杨大人好看。

白善点头。

在七里村的时候,前后皆是田野,杨和书是好看,但地里的庄稼更好看,主要是当时他们没怎么见过世面,自觉自己就很好看,所以不觉得杨大人怎么样。

只不过很喜欢和他说话,很喜欢和他一起玩儿而已。

但长大一点儿就知道了,这就是好看!尤其他们去了益州城和来了京城以后见了好多的人,这才发现,外面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比得上杨和书好看的。

这才觉得他的好看难能可贵起来。

满宝几个乡巴佬开窍晚,等知道杨和书好看时已经和杨和书成了朋友,他的好看就成了自然,所以此时是笑眯眯的看着杨和书骑马过来,存了些看热闹和欣慰的心思乐滋滋的看着他。

------------第1419章 上意(给书友DIME的打赏加更)但京城里的人却是见多识广,尤其是这些世家和权贵,更是从小在美人堆里长大的。

从小就知道辨美丑,本以为见到的美人够多的了,见到杨和书时才知道,还是太少了。

杨和书从小就长得比别人好看,比别人精致,比别人白皙,越长大就越好看。

这会儿大家默默地给他让路,就是身家地位在杨家之上的人家也让到一边让他先上。

杨和书倒是想照规矩来,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要是推辞留在后面,那场面更混乱。

于是,凡是让的,他便上前,不让的,他便安静的等在后面。

可惜,没人拦着他不让,于是他一路顺风的到了最前面。

他跳下马,先去车前将崔氏扶了下来。

崔氏在众人的瞩目下扶着杨和书的手下车,脸色微红,不过看了一眼丈夫后便低下头去抿嘴一笑,俩人相携着上前。

走到满宝四人前面,杨和书微微挑眉,问道:不进去?白善四个连连点头,进的,进的。

马和车自有下人去安排,他们转身进去。

只是男子和女眷宴客的地方是分开的。

杨和书把妻子的手交到满宝手里,笑道:帮我照顾一下她。

满宝的手正好摸在她的手腕上,她心中一动,手指轻轻的搭在她的脉上听了一下,于是冲俩人扬眉,那表情和刚才杨和书差不多一样。

崔氏见了便低头羞涩一笑,小声道:你给我开的方子很好,我这三月来也谨慎得很,只是现在日子还很浅,所以不能往外说。

是很浅,只有一个多月。

满宝就扶住她,对杨和书道:杨学兄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杨夫人,您也帮我看看我师弟们,还有我白大哥。

杨和书笑道:放心吧。

他带着白大郎他们转身就要往前院会客的地方去,满宝听到白善问他,唐学兄不来吗?他不来。

杨和书轻笑道:他这段时间怕是都不会有空。

满宝扶着杨夫人的手跟着侍女往后院去,好奇的问道:唐大人不来,唐夫人也不来吗?她应该早到了,杨夫人笑道:她娘家和韩家有亲,应该是最早到的一批。

李家特别热闹,给孩子过百日,都快赶得上老人过寿了。

因为这孩子是剖出来的,且周满已经说了,韩五娘子不宜再怀孕,他们找了其他的大夫也是这样说,于是这个孩子就相当于是李三郎唯一的嫡子了。

因此不仅李家很疼宠这个孩子,韩家也很看重这个孩子。

偏韩五娘子洗三和满月的时候都不宜见客,都要躲在房间里养伤,所以都没办,只是家里自己吃了饭,自己喜庆一番而已。

现在孩子百日,韩五娘子已经全好了,现在能跑能跳身体健康,孩子也出落的白白胖胖,于是两家一商量,干脆大手一挥,决定在京城办完了百日再回雍州。

于是,连雍州那边的亲朋都跑过来凑热闹。

反正大家有钱有闲,雍州到京城也不远,可不是想来就来吗?因此今天尤其的热闹。

满宝扶着杨夫人一路走过去,全是笑闹的富家妇人和女郎,她认识的没几个。

但杨夫人却认识不少人,同样有不少人认识杨夫人。

别看在门外的时候,大家看着杨夫人羡慕嫉妒,但真到了后院,见不着杨和书了,大家对杨夫人还是很热情的。

杨夫人也得体的应对她们,还顺道介绍了一下满宝。

一路走到后院的最深处,杨夫人看到了围在韩五娘子旁边的唐夫人,于是拉着满宝过去。

韩五娘子今天是主角,正跟人说笑呢,看到杨夫人过来目光还淡淡的,待看到她旁边的满宝便眼睛一亮,立即起身迎上去,周小娘子你来了,快过来坐。

她好奇的看了一眼满宝和杨夫人,问道:周小娘子和崔家妹妹熟?没错,崔氏比韩五娘子要小,小两岁,别看韩五娘子现在和李三郎情投意合,感情不错,但她也是喜欢过杨和书的,韩家也和杨家提过亲事,不过人家没同意就是了。

应该说,这屋里比杨和书大三岁以内,小六岁以内的,都暗恋过他,不少人家同样和杨家提过亲事。

杨家的门槛是真的被媒人踩烂过的,要不是宫里的几位公主年纪偏小,她们也会想着去踩一踩杨家的门槛的。

满宝笑着点头,解释道:我是罗江县人。

韩五娘子恍然大悟。

看,她记不住自己的主治大夫是罗江县人,却能记住杨和书当过罗江县县令,所以她一说自己是罗江县人她就全明白了。

唐夫人也笑着上前打招呼,这屋里满宝认识的人就多了,她们对满宝印象还不错。

虽然最近没见面,不过外面纷争如何,见不着的时候也就算了,见着了肯定要打招呼的。

所以满宝没什么不自在的。

她还跟着韩五娘子去看了一下孩子。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不小,这会儿被养得更好了,白白胖胖的,满宝摸了摸他暖洋洋的手心,逗了他一下后还摸了摸他的脉,和韩五娘子道:孩子很健康。

韩五娘子一听,更加高兴了,好似得到了什么好东西一样,抱着孩子就笑得跟吃了蜜一样,连连和满宝道谢。

一旁跟着过来看孩子的女眷忍不住心中一动,身上有各种问题的,恨不得当下就拉着满宝给看看,但想了一下现在这个场合到底忍住了。

不过大家对满宝的确热情了许多,不少女眷心想,皇室里争斗关人家一个大夫什么事?人家只负责治病!又关她们这些女眷什么事?她们不过是想找个知心识趣的大夫看看病而已。

这么一想,大家对满宝更热情了,不论之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上来打招呼。

于是,明明和满宝一般大小的女郎们都在园子里玩儿,赏新开放的牡丹花,但满宝却拉在内室里说话,热闹得不行。

进了这后院后,科科只响了两次,反正满宝也不能当众去挖人家的园子,所以她干脆也不出去了,就待在屋里和各位夫人太太说话。

主要是她跟外面的小姑娘都不熟。

不一会儿,满宝还被唐夫人和杨夫人拉到另一个屋里见过一堆老太太,她们对满宝也笑眯眯的,转了一圈后竟然自己收了一堆见面礼。

她有些懵,唐夫人见了忍不住掐着她的脸笑了笑,道:老夫人她们这是喜欢你呢,这是好事。

她凑到她耳边低声道:这是顺着太后的意思走呢。

满宝就明白了,她一脸无言的看着满怀的见面礼,不知道太后知道了会不会心梗。

她肯定不知道她赏她一次礼,她还能在外面收到这么多,尤其是这些老夫人的善意可不是那么好得到的。

------------第1420章 多出来的盒子(给书友Anitaqing的打赏加更)满宝并不能在李家留太久,她下午还要进宫给太子扎针呢。

所以她吃过午食又坐了一下后便要起身告辞。

起身时看到坐在一旁的崔氏,她想了想,还是拉了拉她小声道:你月子浅,别在外久留,还是回家去吧。

崔氏也觉得这里人太多,过于嘈杂,而且她习惯了午后休憩,这里显然不适合,于是也跟着起身要告辞。

她们两个要走,唐夫人略一思索便也起身与她们一起走。

和她们一样吃过午食便告辞的人不少,她们并不引人注目,同样也有不少人留下继续玩耍。

三人一起出来,杨夫人让人到前面去和杨和书说了一声,很快杨和书的小厮亲自过来道:大爷遇着了河内郡过来的杨七爷,正在前面说话呢,所以让夫人先回去。

又对满宝道:满小姐,白少爷他们在前面遇着了封少爷等人,也被绊住了,白少爷让奴给您传句话。

他原话道:你把大吉带上,让他送你去,把赤骥留给大堂兄骑回去。

满宝应下,叮嘱道:你让他们多喝点儿酒,我听说今日前面有葡萄酒呢。

小厮呆了一下,以为听错了。

崔氏和唐夫人也忍不住扭头看她,崔氏也以为自己听错了,唐夫人却瞬间领悟了满宝的意思,忍不住戳着她的脑袋笑骂,你个贪财的,一壶葡萄酒才多少钱?满宝问,难道你们买不贵吗?崔氏也忍不住乐,道:你得了这么多赏赐,难道还喝不起一壶酒吗?葡萄酒是从西域进的,其实陇西一带也种植有葡萄,酿有酒,不过产量不高,而且酒的质量也比不上西域过来的。

所以葡萄酒一直很贵。

但再贵,她们觉得满宝现在也是买得起的,宫里的赏赐一直不断。

这么一想,当民间的大夫还真比宫里的太医要好。

唐夫人若有所思起来,太医给宫里的主子们看病是天经地义的事,赏赐也有,但肯定没有满宝的这么多。

唐夫人看着满宝,出去后就忍不住悄声问她,你说,你不愿进太医院,是不是也有这赏赐的原因在?满宝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道:你不提我都想不起来这事,还真是,这样一比,似乎当民间的大夫也不错。

唐夫人:……见她似乎真的是第一次才知道这一点儿,她便收了口,不再说话。

既然本意不是为这个,那她就没必要提醒了。

其实当太医,除了太医院的俸禄外,他们还有另外的收入,且所得肯定不会比满宝从宫里得的赏赐少多少的。

唐夫人笑了笑,找到了唐家的马车,站在车前邀请崔氏一起走。

至于满宝,当然是自己走了。

满宝还得先回家换一身衣服,带上药箱,等着禁军来接才走,于是也不再和俩人寒暄,等大吉赶了车过来便爬上马车。

满宝上车后打了一个哈欠,坐在正中的位置上,才吃饱午食,她也有些犯困。

她往后一靠,正想靠在车壁上,突然手上碰到了什么东西,她好奇转身在座椅边上翻出一个长条盒子。

盒子纹饰不错,她好奇起来,掀开帘子问大吉,白大哥是不是落下礼物了?大吉道:不可能,礼物是我搬下来的,都按照礼单交上去了。

满宝便递出盒子道:那这是白大哥落在车上的东西了?大吉看了一眼,见纹饰还不错,便道:回头我问一问大堂少爷……说到这里他一顿,微微蹙眉,问道:满小姐是在哪里找到的?就在正中的那个椅子上,不过放在边上,我一开始还没留意。

车里的椅子是长椅,因为这一辆马车通常是他们三个一起用,出行总是一起。

所以正中和左右两边窗下都是长椅,中间则是一张小方桌,有机关,平时可以按下,当成木板,这样车里的空间大一些。

需要用时就拉起来,他们还可以在车上打叶子牌,上京的时候他们没少这么消磨时间。

大吉脊背一绷,立即接过她手里的盒子,压下后道:回去再说,这盒子不可能出现在车里,礼物是我搬下来的,当时车上空空,什么都没有。

因为不是长途,他们连炉子和茶壶茶杯都没备。

大吉素来细心谨慎,他可以肯定,他搬礼物时的确把车上都搬空了,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大吉目光深沉,道:我刚才随其他下人吃饭去了。

下人也是管饭的,不过吃得简单点儿,端了碗就吃,吃完了继续回自己的车上呆着看车和车上的行李罢了。

满宝他们没这么讲究,何况今日春光正好,阳光明媚,他们连马车都不坐,就想骑马,又怎么会带两个车夫呢?所以没有人替换看马车。

主要是他们也不需要呀,他们可是连换洗的衣物和首饰等都没带来的。

此时马车都已经出了李家了,大吉拉住马车思考了一下,当机立断的扬鞭继续走。

今日来的人太多了,不说府里饮宴的主子,下人都有多少了,跟着崔氏和唐夫人她们来的丫头都进不去后院,只能留在前院呆着,等着主子们若有吩咐,自有李府的下人出来通知。

这场百日宴也是赶巧了,再过一个多月便是恩科的日子,因此这段时间不少学子跑来京城。

韩李两家都是名门,碰上世家故旧可不得送帖子?加上雍州那边的亲朋也跑来凑热闹,所以今天来的人格外的多。

别说满宝只是个小大夫,就是世家子弟,车里被投了东西,今日怕是也不好查出来。

既然查不出来,那就没必要留下惹麻烦了。

满宝也是这么想的,没有提掉头回去的话。

大吉一手握着缰绳,一手压着盒子,不让满宝碰。

等出了这一条路,路上的车马和行人少了,他这才在旁边勒住马,跳下车重新检查了一下车马,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跳上车,快马回府,从头到尾,他都亲自压着盒子不让满宝碰。

------------第1421章 推迟(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回到府上,一行人便趴在石桌边上盯着盒子看,满宝道:会不会跟书上写的那样,里面设了暗器,一打开,里面就咻咻的射出暗器,然后人就死了?大吉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没敢让满宝拿着。

庄先生蹙眉,找了一根长棍子来,都推开些,用这个打开吧。

大家纷纷退后。

科科:……很不巧,刚才主系统来它这边查看它的宿主是否发现了新的石头,所以它现在沉默着什么都没说。

庄先生戳了戳盒子,没打开,大吉接过棍子,轻巧的一打一挑,盒子便弹开来,什么都没发生,平静得很。

他们觉得奇怪,悄悄的上前两步踮起脚尖看,就看到盒子里平静的躺着一把带血的匕首。

满宝一愣,上前看着盒子里的血匕首,不确定的看向大吉,这是人血?大吉沉着脸拿起匕首,在鼻子下闻了闻后对满宝颔首,人血。

庄先生也沉下脸来,这是在威胁你。

向铭学蹙眉,太后,陛下和皇后都给了你赏赐,什么人还这么胆大包天?庄先生扭头问满宝,前几日出了什么事?匕首都暴露在庄先生跟前了,满宝只能摸了摸鼻子,避重就轻的道:有人往我的车里丢了一包猪的心肝肾吓唬我。

一旁的三丫道:然后小姑把它们全煨了吃了。

众人:……周立学和周立固本来还生气,听三丫这么一说,齐齐扭头看向大吉手里的匕首,问道:这刀看着很锋利呀,贵吗?大吉:……不便宜。

周立学就愤愤道:好,我们把它洗干净,卖出去,挣钱!满宝点头,好主意,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拿给几个人看过。

她将盒子递上去,大吉便将匕首放进盒子里。

满宝合上,哼哼道:真当我是泥塑的了,我要带着匕首进宫,我要先给太子看过,再给皇帝看,最后拿出来给唐学兄看,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坏,有本事威胁太子,不,是威胁皇帝去,太子废立的事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说了算的吗?她道:尽会挑着软柿子捏,这样的人,便是成了储君也做不来大事。

有胆子给皇帝送刀子呀,告诉皇帝,你再不废太子,不立我为太子,我就杀了你。

没胆子的怂货。

满宝心里蹦蹦跳,不断的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不是怂货,你就很有胆子,所以把刀送给皇帝吧!满宝将盒子收进了药箱里。

庄先生头疼,劝阻道:你给太子看也就算了,给唐大人看也行,但不许去找陛下,知道吗?满宝抿嘴,为什么?庄先生没解释,而是反问,你说呢?好吧,她承受不起天子一怒。

满宝很不高兴的换了衣服,禁军们按时来接她,大吉想了想,起身亲自驾车送她进宫。

宫里派来的马车则跟在后面,禁军护卫在车的两侧。

这段时间禁军们也和满宝混熟了,见她板着小脸闷闷不乐的样子,其中一个便笑问,周小大夫今天不是吃百日酒了吗,怎么一脸的不高兴,被人欺负了?满宝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去吃百日酒了?嘿嘿,我听我娘说的,听说李家请了您赴宴,只可惜我今日当值,不然还能在李府和周小大夫来一场偶遇呢。

满宝见他脸圆圆的,看着也只有十七八岁的模样,便道:我定亲了。

圆脸侍卫:……一旁的禁军们愣了一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差点从马上摔下去。

一个还骑在马上伸手去拍了拍圆脸侍卫,让他节哀顺变。

圆脸侍卫拍开他的手,哭笑不得的和满宝道:周小大夫,我不是那个意思……满宝便挤出一个笑容,那就好,我们可以交朋友。

大吉便好奇的看了满宝一眼,问道:满小姐,除了少爷,有人喜欢您吗?满宝哼哼了两声,那是当然。

不过她没有说是谁,大吉也不问,倒是旁边的侍卫们很好奇,纷纷问起来,周小大夫,你是和白家的小郎定亲的?满宝点头。

侍卫们笑道:倒是陪,你们两个也算是同生共死过了。

新一代的禁军多是从权贵家中挑选出来的子弟,他们对进宫告御状的白善和周满都印象深刻,且一群正热血的少年和青年,都既同情他们,也欣赏他们,所以印象很不错。

宫里的人把周满当大夫,他们却是更多的当做为父母报仇的侠女来看的。

一开始奉命来护送她还能绷着脸,但大家年龄相差不大,一来二去便熟了,也自在了不少。

满宝被他们这一闹,心情也好了许多,到宫门口时表情已经恢复正常了。

她提了药箱下车,对大吉道:你先回家去吧,我估计得在里面待到傍晚,到时候让他们送我回去就是了。

大吉笑道:小的回去也没事,还是留在这里等满小姐吧。

他压低了声音道:满小姐,庄先生的劝诫您要听。

满宝闷闷不乐的道:我知道,放心吧,我不会真的去找皇帝的。

满宝不再提让他回去的话,提了药箱转身进宫。

检查的人虽然看到药箱里有个盒子,但没打开看,还以为也是药材什么的,特别宽松的放行了。

还想着说辞的满宝:……她默默地提起药箱进门,东宫的宫人早等着了,看见她来便笑着迎上去,陪着她一起去东宫。

这是自从她翻车以后得到的新待遇,每次进宫后必有人相陪着去东宫,就怕她在宫里也会出意外似的。

满宝提着药箱进东宫,略想了想,到底没先提这事,而是先给太子扎针,等他睡一觉起来再说。

她觉得她是个贴心的大夫,虽然现在急得心痒痒,但她更知道,要是现在说了,太子肯定得发火,扎针的效果肯定没那么好,说不定他一火,跑去找皇帝吵架,连针都扎不成了。

满宝把针都扎下,见一旁的太子妃有些欲言又止,便好奇的看她。

太子妃低头去看了一眼丈夫,见他已经闭着眼睛睡着了,便伸手将满宝拉到一旁,小声道:周小大夫,我这个月的月事还是没来。

满宝便掐指算了算,眼睛一亮,已经推延了七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