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和白善去看桃花,第二天满宝进宫给太子扎过针以后,她就和太子太子妃请了一天的假,道:我明日要出一趟远门,后日再进宫来吧。
现在太子妃已经有了些孕期反应,但还好,只是嗜睡,犯困,又闻不得荤腥而已,还不是特别严重。
这段时间满宝天天进宫,太子妃身边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她的胎像也越来越稳,又有满宝在一旁调理,现在母子都很健康。
就算满宝隔一天不进宫也没什么。
太子妃也没以前那么紧张了,点头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白善便换了一套新衣服,将昨天傍晚洗好的头发束起来,想了想,还打开了盒子,取出一块玉佩来挂在腰上,一切都准备好,他去隔壁邀请满宝。
满宝也换了一个发型,换了一身新衣服,还特意将头上的珠花给换了。
满宝开门,看到白善,忍不住抿嘴一笑,俩人隔着一道门对望傻乐。
白二郎领着同样休沐的周立学等人趴在书房窗口上往外看,一脸的啧啧啧。
白善听见响动,扭头看到他们,暗暗警告了白二郎一眼后伸手牵住满宝的手,走吧,大吉已经把车准备好了,我们去街上吃早食如何?满宝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白善请她吃饺子,俩人都正长身体,胃口很好,见她望着对面摊位的肉饼看,他便起身过去买了一个肉饼,直接掰开,俩人分吃了。
白善还买了一包糖炒栗子,打算上山的时候吃。
俩人手牵着手正要上车去玄都观,十几骑快速从后赶来团团将他们围住,白善和满宝都吓了一跳。
白善将满宝拉到身后,才吃完肉饼的大吉也立即挡在俩人身前。
一人骑马而出,晃出一个牌子后道:周小大夫,殷大人要见你,请您跟我们去一趟京兆府吧。
满宝松了一口气,悄悄和白善道:可能是翻车案有了结果。
白善紧握着她的手道:我与你一道去。
三人被一队兵马护着往京兆府去,一路上许多人都看见了,加上刚才他们快马围来,这会儿恐怕有心想知道的都知道了。
满宝和白善目光交汇,正疑惑殷礼为何这样大张旗鼓的来请她时,就听到科科说,我扫描到了放射物质,就在往前九百五十八米的地方……满宝:……她立即扭头附在白善耳边说了这事,然后道:我们成了鱼饵?不,白善很是郁闷,觉得他们就不能选另一天吗?他道:应该是打草惊蛇的草,现在就看蛇会不会被惊动了。
到了京兆府,殷礼并不在,或者他在,只是没出来见他们而已。
见他们的是唐大人。
唐大人笑吟吟的看着他们,一点儿也不意外俩人会一起过来,见他们美饰华服,再一看他们脚上穿的鞋子,他忍不住笑,怎么,今日约定好了出去玩儿?他道:你们该不会是要玄都观里看桃花吧?白善拉了满宝上前,问道:唐学兄,你们大费周章的把我们请来到底是何事?我可没请你,我请的是满宝,不过你既来了,我也不好赶你走,唐大人笑道:过来吧,我想这一二日你们是别想出去玩了。
白善就知道。
唐大人领他们到侧院的一个房间里,也不让他们进门,而是带着他们在窗口那里往里看。
白善和满宝好奇的探头进去看,就见里面正战战兢兢的坐着两个人,床上还躺着一个。
他们的形容都不太好,坐着的神色憔悴,眼窝深陷,头发稀松,而躺着的,连呼吸都微弱了。
满宝是大夫,耳力素来好,这窗口离那人躺的地方又不远,她能听到那俩人的呼吸声,却几乎听到床上躺着的那个。
她不由扭头去看唐大人。
唐大人没说话,示意他们继续看。
屋里的俩人已经发现了他们,只抬头看了一眼便跪到了地上,瑟瑟发抖。
白善蹙眉。
科科在满宝脑海中道:桌上是放射物质。
满宝立即看向桌子,便见桌子上放着一个盒子,但盒子是盖着的,她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唐大人见满宝看到了里面的三人,这才带着她走到院子里,离那屋子远了一点儿。
他道:那块宝石就是从他们家里取来的,你看他们身上的病症像不像是中毒?满宝在脑子里问科科,他们是中毒吗?如果你们将放射性物质污染称之为中毒的话,那是。
满宝就对唐大人点头,肯定的道:是。
唐大人便叹气,情况很不好,据去查探的人说,他们整个村子的人都受到了影响,这两年生下来的孩子中,有一个多了一只手,一个,五官有些怪异,都没能活过十天去,还有一个女婴,才出生就被溺死了,因为她的右脚是一截肉瘤,根本没有五指。
满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白善也心惊胆战,这么严重?唐大人沉着脸点头,他们不知道原因,以为是天罚,有不少人搬离了村庄,但更多的人搬不走,因此他们还拿活人祭祀。
满宝和白善都屏住了呼吸,有些难受。
唐大人也不好受,顿了顿后道:那石头……的毒性这么强?竟能影响到整个村庄?满宝点头,根据自己看过的资料,情况只会更坏,她道:便是埋在地下,它也会污染土地,慢慢的扩散开去,落下的雨水渗透过它,还会带走它身上的毒。
那些毒顺着水土流淌,种植的菜蔬,粮食有可能会被污染到,满宝道:要是它是裸露的,且时常被人把玩,观看,毒性会更强。
她顿了顿后道:这东西不该是我们这个世界的。
唐大人点头,不错,我问过,这是天降之石。
唐大人带他们回了办公室,从案桌上取了一叠资料给他们,道:大贞九年,高昌国落下一块天石,被高昌的一位贵族所占,他派奴隶从砸下的天坑里取出一块宝石,然后派一匠人日夜雕琢,最后截取雕琢出了一块公鸡状的宝石。
------------第1441章 克星(给书友女皇陛下晓雪的打赏加更)除了已经雕琢好的公鸡宝石,他们还打磨了其他小的配件,还遗留下一大块不能发光的,那匠头藏匿了一些石头,又想办法将那块剥下来的壳子运回家里,除了他,其他匠人也偷偷摸摸的藏匿了一些截取下来的发光石珠。
工匠的地位很低,尤其是高昌国,工匠都被贵族控制。
闲时在村庄里耕种,有需要时则直接征召,他们要脱离匠籍需要不少的钱。
所以他们藏匿了东西一时之间也不敢拿出去售卖,就悄悄的藏着。
唐大人道:那块公鸡宝石被那权贵进献给高昌皇室,一直到大贞十四年,高昌王与突厥结盟,陛下派侯集、薛万等人征讨高昌,高昌国灭,那块宝石被侯集藏匿了下来。
大贞十四年不就是两年前吗?白善问道:所以侯集不知道这块石头有问题?唐大人便嘴角微挑,意味深长的道:曾经拥有这块宝石的高昌大王子知道这块宝石有问题,就在大贞十四年,他的后宅生下了两个有问题的孩子不说,长子还流鼻血,虚弱而亡,他请了很多大夫上门,最后是佛寺的人告诉他,是石头有问题。
在高昌国灭前,他已经派人找到了那几个匠人的村庄,只是还没来得及做什么,高昌便灭国了,高昌大王子被俘虏,我前日去查过,他已经死了,曾经伺候过他的亲近之人也都死了,但当年去过那个村庄的人中漏下了一个人,他说,大王子曾想以宝石献陛下,以图谋我朝皇室,但侯集贪婪,将从高昌王室里收缴的大半财物贪匿了下来。
唐大人抬起头来看俩人,可惜,高昌大王子身边有臣僚不愿为奴婢,所以将宝石的秘密告诉了侯集,以期得到优待。
白善问,那些人呢?全死了,唐大人道:都没回到京城,直接在路上因病去世了。
那些是俘虏,还不是高昌王室中的人,死了就死了,侯集刚立下大功,皇帝和朝臣不会为敌国的几个臣僚找侯集的麻烦的。
白善则是想到了什么,听说太子与侯集不睦。
唐大人点头,侯集征讨高昌后贪匿下大半财产,又坑杀俘虏,殿下很看不过,曾带头弹劾过他。
他道:他本来就随陛下出生入死,大贞三年曾被封为虞国公,但大贞六年,因纵容家奴在商州圈占土地,不巧,当年太子奉命巡视九州,正好到了商州。
太子的脾气本来就不太好,当时侯家的家奴又口出不逊,他直接就把人给砍了。
当然,他不止砍了人家的家奴,还把侯集的亲弟弟给砍了。
当年指使家奴圈地的就是侯集的弟弟,当然,也有可能是侯集。
可惜太子砍得太快,没来得及问口供。
不过唐大人觉得,就算问出来了,以侯集的功勋,恐怕最后也是不痛不痒的训斥一顿,朝中这样的事不算少。
陛下一直很优待功臣。
而太子砍了侯集的弟弟,事情这才闹大,当时太子刚成亲,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
那会儿还没人知道他不育,兄弟间的感情还不错,没人跟他强,所以他还没失了理智,虽然恼怒的把人砍了,但他一回到京城就立即进宫请罪,当着皇帝和群臣的面和侯集道歉,一脸歉意的表示自己当时看见有人带奴仆驱赶良民,圈占土地,心中恼怒,一时就失手了。
孔祭酒和张学士看到自己教导出来的太子和侯集道歉当然不乐意了,他们觉得太子做得没错,进退有度,虽然在程序上有些不合法,但这些瑕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以魏知为首的寒门官员更是对勋贵圈占土地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也对太子的不合法手段视而不见,直接猛火攻击侯集。
连皇帝在魏知的嘴巴面前都要退一射之地,更别说侯集了。
他亲弟弟死了,本来就恼火非常,再被魏知等人一攻击,他直接就失去了理智,当着皇帝的面就和魏知打起来了。
当时朝上发生了非常有名的群殴事件,时至今日还会时不时的被一些老臣提起。
比如唐大人他爹老唐大人,因为当年老唐大人很英武的在侯集冲上来的时候给了对方一脚,拯救了站在身旁的魏大人。
当然,他最后也被打中了左脸,脸上青肿了好久,连唐大人都记忆深刻呢。
陛下恼怒侯集大闹公堂,且不能约束家人,因此降爵为左虞候,唐大人将当年的恩怨说了一遍,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后道:那之后,侯集被派往凉州镇守,大贞十四年征讨高昌时他是首功,本来他该晋升国公的,结果……唐大人轻咳一声道:结果太子看不过他坑杀俘虏,加之有人告密他藏匿财物,所以太子殿下上书要彻查。
陛下当时不想查……毕竟人家才立了大功,前脚刚把俘虏给拉回来,后脚就要查人家,不管知不知道的,听说以后肯定要以为他容不下功臣的。
皇帝不想让功臣寒心,而且当时半朝的勋贵都表示了反对,颇有唇亡齿寒的感觉,皇帝更不想查了。
唐大人道:但太子当时连夜进宫,不知和陛下说了什么,第二天陛下就下令让人去查了。
不过还是草草的查了一遍,没查出什么来,但侯集也没晋升,只是被赏赐了不少东西,还被表扬了几次。
但这对于侯集来说,不晋升就是惩罚了。
现在寰宇渐安,战事越来越少,作为武将,他们想要建功立业越来越不容易,错过了这一次,他可能一辈子都晋升不上国公了。
唐大人道:那之后,侯集常出言怨忿太子,所以他们不睦不是什么秘密。
以我们现在查到的消息来看,东西是侯集的一个门生给了一个胡商,让那胡商给了东宫的一个书记,再由那幕僚敬献给太子殿下。
胡商和东宫的书记都拿了,他们全都不知内情,他道:我想,侯集在宫中应该没多少势力,因此太子把宝石给你,再把书房一封,他就不知道宝石已被送出,直到殷大人放出消息,他才派人来劫。
白善有些不解,唐大人,您为什么告诉我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