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羡慕

2025-04-02 01:04:48

太子的心腹,同为崇文馆一员的李衍看了一眼正凑在一起跑马的俩人,解释道:杨大人说殿下既然将她编入崇文馆内,那自然可以选择是否来上课了。

太子道:她倒是会选,平日里在崇文馆上课时没见过她,来西内苑倒是碰见了。

李衍都忍不住沉默了一下才道:殿下不是让她修书吗?听说她每日午后还要在偏殿里教弟子医术呢。

对啊,她今儿下午怎么不去教了?李衍道:行骑射课推掉了。

反正她是老师她说了算,她说了今天不上课,难道她的弟子还能强逼她吗?太子若有所思,干脆打马上前,拦住嘻嘻哈哈的俩人,周满,你们医书修得怎么样了?满宝一听,心微虚,她轻咳一声道:我们最近正在整理所需要用到的医书,待定下大纲后便可以开始写了。

太子这才点头,道:抓紧些时间,孤已经决定在现在太医院的后面劈出一块来做教学之用,之后你再教习弟子便不用在东宫偏殿了。

满宝没想到太子的动作那么快,他们还没开始定修书的大纲呢。

瞬间骑马都变得不那么有趣了,白善见了便道:反正已经出来了,你现在回崇文馆也做不了多少事情,难得出来一次,不如玩个够本,下次你能来上骑射课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满宝一听还真是,于是甩下太子便打马去挑她的弓箭去了。

教他们骑射的先生见了很气愤,拒绝了她,你站着都射不好,还想着在马上射呢?先把骑术学好,再单练射术,等你两边都学得差不多了再想着骑射结合吧。

一旁的赵六郎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全都乐得不行。

满宝瞪了他们一眼后乖乖的听训去练骑术了。

和她一样被先生拒绝的人还不少,不巧,白善和白二郎都在其中,先生认为他们的射术都不过关,在地上都不太能拉满弓,更别说在马上了。

易子阳也被拒绝了。

于是封宗平骑在马上,挎着弓箭绕着他们跑了一圈,白善等人感受到了他的嘲笑之意,纷纷道:且等着吧!大家都计划着等回到崇文馆一定让他后悔刚才的嘲笑举动。

殷或却不像他们,他就安静的坐在廊下,手上还拿着一本书,偶尔抬头看他们一眼。

他体弱,不说殷礼和太子都打过招呼,就是皇帝都开口说要对他多加照顾,所以像骑射这种需要大动作的课程从来都与他无关的。

可也没人拦着他来。

要是在演武场,他肯定嫌弃那里沉闷,风沙又大,必定不去的,但来西内苑他却很感兴趣。

就算不能骑马射箭,背着手在苑内走一走也不错的。

太子趁着上课的机会狠狠地在西内苑里跑了两圈,又拉了二十几支箭,要不是不合适,他真想直接跑到山上打一场猎。

不过他撒够野了,便丢了弓箭和马匹走了。

没办法,前头还有许多政务等着他呢。

教骑射的先生也不拦着他,太子的骑射一点儿毛病也没有,要知道,太子是能够在皇帝想要御驾亲征时抢着想要上战场的主儿,那骑射能有毛病吗?他有毛病的是文化课。

所以他走就走了,他还怕拦着他教骑射,明天朝臣就要弹劾他拉着太子不务正业了呢。

跟太子一起走的大学生也不少,先生全都不拦着,他就盯着封宗平、易子阳、白善这九个学生,因为只有他们九个是需要认真上课的。

满宝勉强算在其中,还是顶的殷或的缺。

一群人在马上腾挪,有了些心得后就被勒令下马,顶着大太阳去射靶子了。

先生对他们嫌弃得不行,我大晋以文武治世,你们光会读书有什么用?难道将来吐谷浑东下,胡人叛变,你们也捧着书对着他们念子曰?你们得拿得起刀,得拿得起弓,得射的准才有用懂吗?哪怕是对满宝他都不是很满意,点着她的手臂道:就你这样还学弓箭?还有这腿,下盘得先扎稳,懂不懂……白二郎道:武先生,您也太严格了些,她是个小娘子,又不用上战场。

谁说小娘子就不用上战场了?武先生道:平阳公主不也是娘子吗,照样领着千军万马为国开疆扩土。

满宝立即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问他,武先生,您也觉得我像平阳公主吗?武先生嫌弃得不行,直接摇头,怎么会像,差得远了,你先把靶心射中再说吧。

他道:这是死靶,这么短的距离你都射不中,你还想像平阳公主?白善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武先生便瞥了他一眼道:白善,你也强不到哪儿去,你之前在国子监的箭术到底是怎么学的,竟然连靶心都对不准,崇文馆的门槛何时如此低了?这下所有人都不敢笑了,都抬起弓来默默地对准靶心拉开……等满宝他们终于可以从西内苑下课离开时,手都快要抬不起来了。

满宝道:骑射课一点儿也不好玩,你们之前不是说很好玩儿吗?白二郎也觉得手臂抬不起来了,他道:我们前两次的骑射课的确很好玩儿,就骑马追兔子,先生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射中或追到,只让我们互相间不撞马就行,哪儿知道这次这么严格?白善道:武先生那叫谋定而后动,你看这一次他就只盯着我们这几个,其他人他管都不管,任由他们四处跑马玩儿。

刘焕恹恹的道:那是因为他们骑射不错了,我要是和他们一样大,骑射也必定不错的。

连封宗平都忍不住嗤笑一声,吹什么大牛呢,你就比对着你大哥的来,能比吗?白善叹息道:还是殷或好啊,自由自在,全无压迫。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旁边骑着马慢悠悠往回走的殷或,殷或对他们笑了笑后道:你们羡慕我,却不知道我也在羡慕你们。

------------第1500章 开端(给书友爱啃书的艳薇的打赏加更)一句话了结了大家的话题。

殷或见他们不吵了,便满意的闭上了嘴巴,继续骑着马溜达着回去。

把马拉回东宫的马厩里,大家拍拍手各回各屋洗漱换衣服去了。

等换好衣服,大家这才齐聚饭厅吃饭,徐雨知道周满喜欢和白善他们一起吃饭,因此也把饭送到这边的饭厅来。

在此用饭的人并不多,好像太子正带着人在前面的詹事府里干活儿,除了赵六郎几个外,其他太子的切实心腹都跟着在前面忙碌呢。

所以饭菜也是在前面用的。

白善将自己的食盒打开,看了眼菜色后便扭头看向满宝的。

满宝的要比他们的丰盛一些,所以品级高在宫里还是有些好处的,吃穿住的待遇上要比他们好许多。

满宝将食盒推上前,等他们都夹过后才开始吃。

吃人的嘴软,封宗平主动问道:你修书时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他今天也听到了太子问修书的进度。

满宝连连点头,笑道:我不会客气的。

她是真的不会客气,只不过现在还用不上他们而已,因为他们就连大纲都没写出来呢。

不过满宝吃完了饭回去后还是拿出了笔墨纸砚,开始琢磨起这事来。

她这两天也没闲着,早上吃过早食后便去崇文馆里看书楼里找出来的医经,中午看过太子妃后便去教郑辜等人用针,等扎完二十个人,检查完他们的功课便回到自己的屋里看她从百科馆买来的书,晚上也多是看百科馆里的书。

通过和萧院正他们的谈话,她已有了些头绪,今日太子一逼,她便干脆将这些想法写下来,再润色润色,打算第二天一早拿去找萧院正他们商量。

满宝埋头苦写,天色暗下来后便点上了灯烛。

徐雨端了茶炉子过来,低声问道:大人,是否要给您准备些宵夜?满宝拒绝了,笑道:你去休息吧,把茶壶放着,我自己来就好。

徐雨便躬身退了下去。

等她走了,满宝便将门关上,继续就着灯烛写她的大纲,写得饿了,便从系统里拿出最后一个肉饼放在炉子上烤了烤便吃。

虽然是二次加工,但他家的肉饼是真的好吃呀。

吃饱喝足,满宝又精神了些,等她把心中所想都写下来时抬头一看,外面已经敲了二更了,风从没关严实的窗里吹进来,满宝抖了抖脖子,收了东西便合上窗睡觉去了。

因为睡得有些完,第二天满宝听到敲门声时还有些起不来。

她勉强睁开眼睛去给徐雨开门,泼了自己一脸水才精神过来。

徐雨笑问,大人昨天晚上熬到多晚睡下的?也没有多晚,满宝道:二更过快三更才睡下的。

徐雨咋舌,这还不晚呀,大人下次别这么熬了,我听人说,孩子睡不好会长不高的。

满宝便动作一滞,圆溜溜的圆珠子瞪得更圆了。

徐雨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不过周大人这会儿这么高足够了,我像大人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没您高呢。

满宝看了一下徐雨的身量,略微有些伤心。

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下次一定要早睡,再不熬夜了的。

徐雨笑了笑,并不当真。

满宝放下帕子,坐到梳妆台前梳头发,等把自己收拾好便去将昨天晚上写的稿子从抽屉里拿出来塞到书篮里。

徐雨躬身退出去,端了早饭进来给她。

满宝吃完早食便提着书篮去了崇文馆的书楼。

这会儿时间还早,别说萧院正三人了,连崇文馆里的其他官员都没来。

住在宫里就这点儿好处,省了许多路上的时间,满宝可以起得不是特别早,偏能在所有人到之前先到地方。

满宝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从书篮里把东西取出来,继续昨天晚上的工作。

等萧院正处理完太医院的事务过来时已经是巳时了。

宫中的人找太医的规律正好与外面的人相反,外面的人都喜欢上午去找大夫,下午很少有病人;宫中却正好喜欢下午和晚上找太医,上午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所以萧院正才能每天上午带着刘太医和郑太医过来崇文馆看书,哦,不,是找资料。

才一进入崇文馆,萧院正便翻出昨天看到一半的医经继续看,满宝轻咳一声,成功的吸引了三人的目光后道:昨日太子殿下问我,我们的书修得怎么样了。

刘太医和郑太医沉默了一下,齐齐扭头看向萧院正。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而此时萧院正就是那个个高的人。

满宝也看向萧院正,将手中的稿子递给他看,轻咳一声道:书要看,但也要修,太子说,他已经打算在太医院后劈出一块地方来,到时候专门做医署教学所用,所以这教学所用的医书得抓紧时间了。

这是太子这个主事人亲自透露给满宝的消息,萧院正如今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他看了无知无觉便丢了两个大雷的满宝一眼,如临大敌,周满如此得天独厚,他果真能因为她是女子便更胜一筹把握住重整的太医署吗?满宝见他看着她发呆,便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问道:您想什么呢?萧院正回神,不动声色的低头拿过她手中的资料,没什么,听周小大人这么说,你是已经想好这书要怎么修了?满宝道:之前您不是说医术难学,若要学全须得不下十五年之功吗?所以建议分科,我觉得您说的有理,这就是我计划分的科目。

前朝太医署教导学员也分学科的,只是分的不是很细,满宝觉得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得更细一些。

这其中有些参考未来的医学发展,当然,这是不能与萧院正他们说的,总不能说她是和百科馆内出来的书学的吧?好在因为有先例在,虽然分得比较细了,但萧院正他们都能很快接受,三人看了看满宝写的分科,讨论了一下后点头,倒也可以,如此便要分开修书了,这需要的教材可不少。

满宝道:针灸科我自己便能独立修订,其他科,我觉着可以多请几位太医来帮忙,或是请民间的大夫也行,我们先把每一科需要的大纲都列下来,照着大纲来写错处就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