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章 太后认同

2025-04-02 01:04:48

等白善送满宝回去时,他才在路上问,皇帝怎么了?寒热交替,扁桃体……咽喉发炎了。

白善都不带停顿的,直接问,咽喉发炎都能病重?满宝道:你可别小看咽喉发炎,严重的咽喉发炎会引发中耳炎,肺炎,高热不断,烧都可以把人烧死。

普通人经常觉得咽喉疼痛不算大事,但做大夫的都知道,许多的病都是从这一小症状开始的。

民间因为高热而死的大人孩子都不少,尤其是孩子,为什么都说养孩子要到八岁上才站住?就是因为幼儿常发烧,每一次发烧都有可能会死人。

所以大夫从来不敢小看任何一种炎症,尤其是咽喉发炎。

因为只有白善,满宝便将皇帝的病情详细的和他说了一下,道:再过两天,陛下的病应该就可以断根了。

就算不断,两天后也能上朝了。

但皇帝比满宝想的更早一天上朝去,倒不是他真的有多勤奋,而是为了安定人心。

所以在又贴了一天药贴,觉得咽喉已经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后他就上朝去了。

当然了,不敢再讳疾忌医的皇帝还是贴上了药贴,于是满朝文武都看到了皇帝脖子上贴着的药贴,默默的移开了目光。

皇帝上完了朝,把太子提溜着到书房里给他做苦力处理折子,然后他就甩着袖子回了寝宫,不太高兴的和皇后道:这药贴什么都好,就是不好看,今儿不知多少人盯着朕的脖子瞧。

皇后笑道:陛下再忍两天就好了,萧院正不是说了,再贴两天就可以去了,不然吃的药多了也不好。

皇帝便道:那药汁虽难喝,但喝完了就完了,谁也看不出来,这药贴……皇后直接打破他的幻想,要不陛下往脖子上围个毛子?那算了,因为他生病,这会儿殿里只能放一个冰盆,他再往脖子上围毛子,这是要热死?皇帝不说话了,皇后便道:母后那里还担心呢,陛下既然觉着好受多了,那我们去看看母后?皇帝想了想,点头,前两天明达他们也吓坏了吧?干脆叫上他们一起去母后那里用一顿饭吧。

皇后看了皇帝一眼,微微点头。

于是中午吃午食的时候,太子不仅在太后殿中看到了明达和长豫、五皇子几个,还见到了关禁闭的老三。

太子瞥了一眼老三便移开了目光,几个弟弟妹妹则上前和太子行礼。

太子和他们回了礼,便去见太后。

太后正拉着皇帝的手教训他,这一次以后可不能再讳疾忌医了,太医既然开了药,怎能不吃药?你孙子都能满地跑了,却还做这样的小儿之事,让他们以后怎么学好?皇帝低着头听了,看到太子过来便对他道:大郎,来和你皇祖母说说话。

太子上前,太后便问他,你媳妇呢?太子道:外面太阳大,她有些苦夏,殿里又不能放太多冰,孙儿就没让她过来。

太后点了点头,叹道:今年天气是比较热,这还是在大明宫,要是在东宫只怕要更热。

她道:她这会儿肚子也大了,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吧,你近来多体谅体谅她,别惹她生气,让她生个健康活泼的皇孙。

太子应下。

太后见他们都乖巧,这才慢慢高兴起来,看了一圈儿人,见皇帝脸上已经没有前两天的病气,虽然脖子上还贴着药贴,却没再发烧,眼也不红了;而素来身体不好的皇后和明达看着也康健了许多,更别说太子了,精神气都跟以前不一样了,第一个孩子再过四个月也要出生了。

虽然不确定这一胎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但只要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肯定还会有的。

太后的心慢慢平静下来,都不得不感叹,周满年纪虽小,为人又冲动,但医术的确是好。

皇帝和太子忍不住一起点了点头。

皇后和明达看了他们一眼,觉得奇怪,周满哪儿为人冲动了?然后太后表达了对萧院正等太医院里其他太医的不满,周满年纪比他们还小些,尚且知道努力钻研医术,听说每日在崇文馆里看医书要看到闭楼,我就没见过萧院正他们如此用功过。

这一次连皇帝都得周满来救,太后……太后心情很复杂。

皇帝是听过周满和萧院正几人商量药方的,因此知道内情,他笑道:母后,周满还小呢,她这次进献的药贴方子是不错,但汤剂这些药却是萧院正他们开的,她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萧院正他们看过的医书多,要做的事儿也多,并不用时时到书楼里去。

太后却很固执,而且年龄越大的人就越固执,她固执的道:那这一次萧院正他们怎么就没想出用药贴?而且行针也是周满来。

太后可没看到萧院正他们开药方,而且,之前皇帝也吃了汤剂的,汤剂的效果显然不是很好,因此太后固执的认为皇帝的病就是周满治好的。

此时太后对周满的感情比较复杂,复杂到不太乐意搭理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皇帝,于是就略过他拉着太子说起话来。

皇帝:……明达乖巧的坐在一旁,趁此机会悄悄告状,皇祖母,周满昨天还哭了呢。

太后只对周满的医术感兴趣,对她这个人不感兴趣,因此没应声。

长豫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一旁好奇的问,她怎么哭了?明达就将她和卢太医的争执说了,道:听说她拿出来的医册和方子都极好,父皇现在用的药贴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太后就若有所思起来,问道:周满的两个徒弟出自济世堂郑家?明达点头,应了一声是,轻声道:我听她说,一个是济世堂以前给她的药童,一个是济世堂掌柜的儿子。

太后就道:济世堂倒是会做生意。

这句话大家琢磨不出是赞许,还是嘲讽,于是都没说话。

太后却在思考了一下后道:郑太医看病还是很不错的,这太医院是皇帝的太医院,又不是他一家之言,还管进来的人姓什么?------------第1549章 出嫁(给书友lingyan的打赏加更)她扭头对皇帝道:你看着合适,只要有本事就收进来吧,不然有本事的落在了外面,岂不是明珠遗落?皇帝乖巧的应了一声是。

太后就满意起来了,虽然这俩人是周满的徒弟,但也是郑家的人,等他们把她的本事都学了,哼……师生又怎么样,历朝历代的师生因为政见与利益不同决裂的还少吗?连太后这个仇家都赞同给周满两个太医署的名额,那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下了。

正待嫁的云凤郡主听说这件事时,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她颇有些气闷,将刚试好的嫁衣丢到一边。

益州王妃将嫁衣交给宫女收好,坐到她身边道:没两天你就要出嫁了,这时候生什么气?皇祖母怎么也和周满越发亲近起来了?益州王妃早没了去年的心气,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以前对周满和白善恨得牙痒痒,可现在便是在宫中远远的碰见,她心里也没多少波澜了。

日子总要过下去,她现在就希望剩下的这一双儿女能够平安无事。

所以她不希望女儿太过关注周满,她就要出嫁了,将来她和儿子也是要去棣州的,而周满和白善有可能会一直留在京城,甚至呆在皇帝和太子的左近。

哪怕他们一家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真论起亲近来,他们恐怕还比不上周满和白善这两个陌生人,所以何必呢?何必再去刻意的招惹他们?时间越久,益州王妃想的越多,她和一双儿女恨周满和白善有杀夫杀子之仇,他们心里不定还恨他们有杀父杀母之仇呢。

所以她劝女儿,你就安心备嫁,其他的事休管。

云凤郡主便是想管也管不着,因为帝后一家都住在大明宫那边呢,而他们一家虽然依附太后,这一次却没有跟着去大明宫。

大明宫那边凉快,但宫室却少,皇帝带太后去是尽孝心,带他们做什么?太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没有带益州王妃母子三个,而且云凤要备嫁,在太极宫这边其实更方便些。

虽然云凤郡主出嫁没有办得很隆重,但太后还是亲自从大明宫里回来给她送嫁。

云凤郡主就在艳阳高照的一天清晨从皇宫里出嫁了,皇帝作为伯父也跟着出了一下面,然后就让五皇子跟着新庆郡王一起去送嫁。

这事跟满宝他们没关系,别说满宝了,东宫里除了太子和太子妃,没人讨到喜酒喝,主要是皇帝的病刚好,云凤郡主又是益州王的闺女,不论是朝堂还是皇宫都不想大办。

满宝更是听过一耳朵就算,和她有仇的是益州王,又不是云凤郡主,她虽然不喜欢对方,却也没有很把对方放在心上。

她现在就想休沐回家去,因为殷或邀请了他们去吃他姐姐出嫁的喜酒,正好就在休沐日。

满宝还是第一次看京城的人成亲呢,特别感兴趣。

白善和白二郎也感兴趣,和殷或问起他们吃酒一般都会有的菜色。

殷或:……他怎么会知道?反正他都有许多东西不能吃,他怎么会去关心这种事呢?不过这一次他只能去关心了,所以回到家便问起祖母,四姐出嫁,家里准备好菜单了吗?殷老夫人惊讶起他会问起这个,笑道:菜单早在一个月前就确定了,怎么,你要看吗?殷或板着脸道:我看一看吧。

不仅殷老夫人,就是殷四娘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毕竟殷或是很少关心这种后宅的事的。

殷或将菜单拿过来看,默默记下几道白善和周满几人有可能会喜欢的菜色以后,让长寿去给他们传信,让他们只管放心的来。

殷大人又嫁了一个闺女,虽然依旧是庶女,但京城里的官员、世家和权贵们都很给面子,不论今天休沐的,还是得加班的,都抽空亲自来了一趟。

所以白善他们的马车刚从自家那条大街转过来时便被堵住了,路上有京兆府的士兵在指挥马车。

白善和周满掀开帘子看了一眼,估计还有好一会儿才能进去到,便有些后悔,早知道我们走路过来就行了,反正也不是特别远。

白二郎道:抱着礼物走在街上多难看呀,我才不要丢这个脸呢。

白善就道:你可真够笨的,我们可以走着,让大吉赶着马车带礼物就行了。

满宝道:那我们现在也可以下车呀。

白善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主要是这会儿太阳大了,呆在车里,那太阳照着马车热乎乎的,他们坐在其中就跟烤火炉似的。

于是三人就跳下马车,拿手挡了挡太阳后便朝前走去。

人走起来比马车可快多了。

大吉就这么看着他们一路朝着殷府大门去,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三人自己走到了殷府大门口,正跟在岳父身后招待客人的三个女婿竟然见有人走着来,颇为新奇的看了他们一眼。

殷礼见是他们,便笑道:或儿在院里呢,我让人领着你们去。

点了一个小厮让他把人带到后院去。

殷或的身体不太好,不仅殷老夫人,就是殷礼也不敢让他久站,所以早上在大门口接了几个比较亲近的客人,太阳一大,天气一热,殷礼就让他回院子里休息去了。

殷家的三个女婿跟周满白善和白诚的恩怨不可谓不早,但正式的见面,这似乎是第一次。

尤其是殷家的大女婿,那更是直接出手对付过他们的。

他本意是给小舅子出气,结果人家自己成了好朋友,连他媳妇都对人家以礼相待起来,这会儿大女婿就比较尴尬了。

好在他岳父没留意他,满宝三个更没留意他了,和众人团团见礼,甭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行过礼,然后就跟着小厮往院内去了。

殷或正坐在自己的屋里发呆呢,看见他们来便露出笑容,你们来了?白善点头,问道:你在干嘛呢?殷或摇头道:没什么做的,就发呆。

他顿了顿后道:昨晚上父亲请老谭太医来给我看过病,与我谈过了,他知道我不想说亲,已经决议留了六姐在家招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