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想了想,应下了。
交给殷礼,总比交给刑部和大理寺要好吧。
皇帝见他应下,就将写好的字给他,找人裱起来,等孩子懂事了,告诉他这是祖父特意给他写的。
太子看了一眼,发现写的是祈福的字,他便开心的收下。
皇帝起身离开,满宝和白善想留下来打听一下徐雨的事儿,结果皇帝冲俩人微微招手,俩人只能跟着一块儿往外走了。
等出了东宫,皇帝也不上御辇,直接走着让他们一块儿跟着。
满宝回头看了一眼东宫的大门,默默的跟了上去。
皇帝和他们道:朕供奉菩萨,那是因为菩萨是真的救过皇后娘娘的,你们更偏向太上老君,难道是有过什么神迹吗?没有。
满宝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儿,关于她娘说她是小仙女转世的话儿,自己听了在心里偷着乐就行,是没有实据的。
满宝道:可是陛下,你怎能知道那是菩萨救的,还是太医们的药起了效果呢?或是老天爷有感于娘娘的仁厚特许的呢?她道:我想,那段时间陛下一定不止只做了求佛这一件事吧?皇帝就沉思起来,都快要走到太极殿了,他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叹了一口气道:我年轻时候征战沙场也不信神佛的,可这年纪越大,越发现有些事是人力所不可达的,便是我富有天下,为一国之君,也做不到。
满宝和白善沉默,心中暗道:要是这世间的事儿都是人力能做到的,那他们要飞,要成仙岂不是也是一句话的事儿?他们打小就知道了这个世上好多事都是人力做不到的。
皇帝叹息了一声,挥手道:行了,你们回去吧。
俩人便停住了脚步,看着皇帝带着古忠和一大群侍卫及内侍宫女走进太极殿去。
俩人回头看向来路,得,有得走上好久回东宫去。
真是的,大人想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走路想,就不能坐着想?哪怕站在一处想也好呀。
俩人对视一眼后认命的往回走。
而跟他们说了一通话的皇帝心情好多了,这种相信鬼神的事儿不能和皇后说,因为不管皇后信不信,她都会劝诫他不要信;更不能和大臣们说,他前脚要敢谈这个,后脚就能叫大臣们弹劾,朝中不相信神佛的大臣大有人在。
虽然皇帝并不介意被弹劾,但被上谏还是会心里不舒服的。
和周满白善说虽然对方也表示了不赞同,对方却不会强迫他去接受他们的观点,所以说说话心里还是挺好受的。
沿着宫道往东宫去的满宝和白善一开始却心里不太好受,平白走了这么多路好费时间的。
,但走了一段,看到路两边被清扫堆积的白雪,满宝就忍不住伸脚踩上去。
雪很厚,直接把她的靴子给没过了,她抬起来又往前踩了两脚,就听到雪嘎吱嘎吱的响,她就忍不住蹦起来用力的踩了两下,和白善笑道:你听,好好听呀。
白善前后看了看,见没人,便也伸脚去踩,俩人好好的大路不走,专门踩着两边的雪往回跑,一路上嘎吱嘎吱的跑远,忍不住大笑出声来。
皇宫安静,便是一点儿声音都会传得很远,何况俩人的嬉闹声呢?有巡逻的侍卫听见声音便转过来查看,才拐过一个弯儿,远远的,还不怎么看得清楚人便喊道:你们是哪个宫里的?以为他们是宫女和内侍。
俩人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立即跳出雪路,直接手牵着手跑了。
一个侍卫见了拔腿就要去追,被眼神好的一个拉住,行了,没看到那男子穿的是崇文馆的衣服吗?那女子也不是宫女,追什么呀。
不是宫女,难道是……嫔妃?想什么呢?领头的侍卫给了他脑袋一下道:看那身量,应该是太医院的周太医。
那,那在宫中如此也是私相授受吧?人都跑远了,而且周太医和崇文馆的白善是未婚夫妻,刚才我们巡逻过的时候就看到他们二人跟在陛下后面走呢,你去跟谁告他们私相授受?也是,侍卫只能不追了。
想追也追不着了,满宝和白善早跑没影儿了。
俩人手牵着手一溜烟的跑回东宫,才进了东宫大门就忍不住撑着膝盖喘气。
守着东宫大门的侍卫们:……这俩人不是跟着陛下走的吗?这,他们想问却不敢问呀。
满宝喘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然后扶着白善的手往回走,俩人回到崇文馆,因为已经在太子那里吃过了,因此不饿。
俩人分开便各回各屋睡觉。
徐雨被抓了,满宝还以为她暂时没有侍女了,结果她才回屋便有一个宫女战战兢兢的过来请安,表示她是临时调派过来的。
满宝见她似乎有些怕她,便点头道:好,我知道了,你帮我打盆温水来就好。
小宫女应下,拿了木盆后躬身退出去。
满宝大概猜出她是因为徐雨的事儿害怕她,因此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问,脱了鞋子洗过脸和手后便躺到了床上。
她决定先午睡,一切事情等午睡过后再说。
今天进宫她可是很早很早就起床了。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躺下,等再醒来时,已经未时过了。
她连忙爬起来换上衣服鞋子就要去书楼,结果才出院子就看到了背着手站在他们院门对面的一棵树下赏雪的唐县令。
满宝脚步一顿,想到了什么,上前和他打招呼,陛下让殷大人来查东宫的事儿,殷大人把事情交给唐学兄了?唐县令收回目光,笑着颔首:聪明,你倒是清闲自在,我可是等了你好一会儿了,来吧,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
被替换的是满宝的针袋,不论是谁来查,肯定都要找满宝问话的,她也早有准备,左右看了看后道:我们去观景楼?唐县令点了点头,离开前仗着身高扯了一把树枝,被雪压得弯弯的树枝一阵颤动,然后雪簌簌落下,满宝走得慢一些,被洒了半头。
------------第1713章 雪落有痕(给书友爱啃书的艳薇的打赏加更)她控诉的看向唐县令。
唐县令却笑道:看到了吗?雪落有痕,这犯案也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仔细的想一想,除了被替换针袋这一事外,你还遇到过什么异常的事儿?满宝道:被你洒了一头的雪算不算?算,唐县令笑道:我这是在提醒你,这样的提醒可不平常,自然也算的。
满宝虽有些不服气,还哼哼了两声,但心里还是开始认真的回想起来,她道:其实之前我的针袋就被人动过一次了,但那次对方没换我的针,也没添加什么东西,似乎就是拆开我的针袋看了一下,又原封不动的给封回去了。
唐县令道:那天有三个人一起将你的药箱提了过去,可我听太子说,你只怀疑徐雨,这是为什么?满宝想了想后道:感觉。
唐县令笑了笑,问道:除了感觉,还有什么其他的证据吗?满宝摇头,没有。
唐县令颇有些惋惜,你第一次被动了针袋,她有没有什么异常?没有。
见唐县令看着她,满宝道:是真的没有,她没有一点儿变化,说话也不紧张。
甚至背着她和背着所有人时她也和往常一样,一点变化也没有。
唐县令便很好奇,那你为什么会怀疑她?他微微抬手止住她要说的话,道:就算是感觉,也应当会有一些行为或言语依据,放心吧,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不笑话你。
我觉得她在悄悄的盯着我,满宝道:我刚进宫来的时候,深夜她会悄悄的走到离我窗边不远的地方站着听动静。
唐县令好奇:你看见了?科科看见了,不过科科看见就相当于是她看见了,于是她点头。
唐县令笑问,你听到动静起床查看的?那她知道你发现她了吗?她不知道。
唐县令不信,她是真不知道,还是知道了假装不知道?真不知道。
她乖乖的躺在床上装睡,或正在教学室里上着课呢,又没有真的起床去看她,她怎么会知道呢?唐县令点了点头,所以你还是怀疑徐雨?满宝点头,可是没有证据,您说过办案得需要证据的。
不错,唐县令道:徐雨进了慎刑司,她说她很冤枉,什么都不知道,而那天和她一起给你送药箱的两个内侍都死了,一个是自尽,一个则是扛不住刑罚招认了是他们二人悄悄替换了你的针,可惜还没来得及招出幕后之人就刑重断气了。
满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是,是他们?唐县令道:他说,他们俩人一人拉着徐雨先出去找你,一人借口留下等你,以免你回院子走空,然后趁着院子没人偷偷换了针袋里的第三四六七八九根针。
还是徐雨走到一半觉得这样找你太费时间,又回转说带上你的药箱一起,找到你后就可以去看太子妃。
那个招供的内侍和徐雨的叙述对得上。
满宝张大了嘴巴,半响后蹙眉,不是徐雨?唐县令道:因为你说怀疑徐雨,所以最先被抓的就是他,两个内侍只是被问话,但昨天傍晚,一个内侍自己投井自尽了,吴公公要再次问话时找不到人才有些奇怪,所以另一个内侍才被抓的。
满宝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唐县令与她隔了一张桌子,微微倾身盯着她的眼睛看,除了这些,徐雨身上还有什么疑点?满宝沉默了半天后道:太正常了算吗?唐县令挑眉。
满宝皱着眉头道:我觉得她下一步要说的话,做的事,我都能猜到,然后她果然就说了那些话,做了那些事,就跟,就跟……就跟被主系统盯着的科科一样。
可科科只有被主系统盯着的时候才会那样,偶尔,它也会不按照程序设定的那样和她说话。
这个世界上,又没有像科科一样的非生物,她怎么会比科科还像科科呢?但这些话她没法和唐县令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在她举不出例子来的情况下理解她的意思。
唐县令便笑道:就跟写好了话本子的皮影戏一样?满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唐县令便起身道:行吧,我知道了。
他转身要走,突然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你的针袋第一次被动以后,你就没想过查一查?我查了,我和白善托人查了徐雨进宫后的经历,还查了她的家人呢。
满宝道:不过我和白善都能查到,唐学兄要查这些应该不难吧?毕竟大多是卷宗上的记录。
唐县令笑了笑道:不难。
没有再问他们查出了什么。
满宝目送着他下楼走远,便撑着下巴靠在栏杆上发起呆来,竟然不是徐雨吗?那她岂不是冤枉了人?正自我怀疑时,满宝听到一声暴喝,周满——满宝吓了一跳,低头去看,就见萧院正站在楼下瞪圆里眼睛怒气冲冲的看着她,太医院忙得脚都不沾地了,你在这儿干什么?满宝一脸无辜的问,怎么了?怎么了?你还问怎么了,你不知道明儿开学,学生们就要进太医署上课了吗?满宝一听,这才想起这事来,立即飞奔下楼忙去了。
萧院正抓住她就一阵念叨:你上午去太子宫中也就算了,小皇孙的确重要,但都过了午时你为什么还不去太医院?你知不知道大家忙得连午食都没用两口,水都没喝……满宝连连认错,跟着萧院正先去了一趟尚书局,剩下的两册书已经雕印出来,你得和刘太医检查一下是否有错漏,要是没有,尚书局这边就要把这两册书一并印了,若有,圈出来,尚书局这边好立时该过来。
他道:时间太急,所以你们的速度得快些,明日学生入学,最迟大后日我们就要把书发下去了。
满宝只能应下。
然后萧院正又念叨道:太子妃已经生产,你不用再去了,而恭王那边,瘦身而已,少吃多动就是一头猪都能瘦下来,我看他现在也挺不错了,你少往那边跑去偷懒,如今最要紧的是太医署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