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善这才揭开谜底,压低了声音道:太子殿下之所以又骂您又骂自己,不过是因为想通了。
恭王下意识的接道:想通什么?想通了往日之过不是殿下您的过错,太子殿下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所以您看,连太子殿下都认识到了自己对您的误解和过错,你们兄弟间的误会又怎么会解不开呢?恭王皱紧了眉头,不想相信白善的话,但他和周满都说老大那话不止是在骂他,也是在骂他自己。
而白天老大的怒气的确来得有些怪异……恭王的心里动摇起来,一时不知该信他们,还是该相信自己。
白善见他面色迟疑,更加卖力,殿下不相信,不如接下来两天仔细看看,臣敢发誓,太子殿下不会趁您身体不好而欺负您,反而会照顾您,这样足可见太子殿下对您的兄弟情。
恭王听着都想吐,更别说相信了。
但心底又有一道声音告诉自己白善或许说的是真的。
迟疑间,恭王便打算等等看,看看这两天太子会怎么做。
白善这才看了满宝一眼,悄悄给她使了一个眼色,俩人一起出去。
你要转移话题,可万一太子殿下不配合呢?白善道:若能趁此修复太子殿下和恭王之间的关系,我想陛下会宽容一些的,至于太子那里,他既然肯给恭王好的药酒,自然也肯给别的东西。
你去找一趟明达公主,让她帮忙。
满宝瞬间就明白了,小声道:你要两边瞒?白善一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那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你回去被罚吧?感情这种事,你来我往,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加深了。
更何况他们还是同一血脉的兄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满宝便沉思了起来,她不太想让白善参与此事,毕竟,皇家兄弟间,真情来得快,去得也只会更快。
将来他们兄弟要是再闹掰,那在中间牵线说和的白善恐怕就哪儿哪儿都不是了。
对于皇家的这种纠葛,作为臣子的守则就是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要不是为了她,他肯定当看戏一样的,怎么会伸手?满宝低下头去点着脚尖不说话。
白善似乎知道她纠结的点儿,他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人,这才伸手拉住她的,他捏着她的手认真道:我们是未婚夫妻,夫妻是一体,你受罪,自也是我受罪,不管将来如何,先将眼前的难处过了再说,将来的难处,我们还有许多的时间去应对。
何况,白善微微抬着下巴,自信的道:将来他们兄弟要是再反目,怎知我就是那随波之叶,毫无反应之力?满宝看着他,心砰砰的跳起来,半响才红着脸点头,干脆的应了一声好!让明达公主帮忙并不困难,不说满宝和她的关系,就是说为了修复太子和恭王的关系她就很愿意帮忙了。
于是,晚上恭王睡下前,内侍端了一碗燕窝粥上来道:王爷,这是太子殿下吩咐人做的,说您现在身上有伤,不好饿着肚子,但也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所以让人做了燕窝粥给您。
恭王一脸不可思议的瞪着内侍手里的碗,不肯去接,这话是太子说的?这粥里莫不是放了毒?内侍似乎是吓了一跳,扑腾一声跪下,战战兢兢的道:不,不是,这话是吴公公说的,太子殿下吩咐人是说,是说……恭王怒气冲冲的问:说什么?说不能让老三饿着,不然饿坏了,回头陛下问起罪来又是我的错了,然后吴公公就吩咐了人去煮了燕窝粥。
恭王觉得这话像是太子说的,这才放心的伸手接过燕窝粥喝了,只是心里依旧很不服气,冷声道:本就是他的错,他要是不对本王动手,本王何至于如此?他还想要口出恶言,但想到白善的话,他又咽了下去,算了,为这种事再和老大积累怨气不值当,他以后要是真当了皇帝和他算账……恭王心里有一口恶气,他感情上不想和太子服软,但理智又告诉自己,继续下去对自己和妻儿都没有好处。
恭王硬生生的憋住了这口气,挥手让内侍下去。
内侍退出房门后,低着头去和等在偏殿里的主子禀报,他说的话和恭王说的话,他都一字不漏的禀报。
明达挥手让他退下,叮嘱道:好好照顾恭王。
是。
内侍躬身退下。
等人走了,长豫这才跳起来惊讶的看着白二,你,你竟然能写出差不多一样的情景?白二郎想说这不是他一人写的,这是白善和满宝合理推断后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写的。
但瞥见白善对他微微摇头后,白二郎便没把实情说出来,而是含糊道:我会写话本嘛,只是推断推断还是可以的。
明达也看了他好几眼,然后问道:那依你说,接下来我三哥会不会接受太子哥哥?众人的目光之下,白二郎也不能和白善周满眉来眼去,只能自己想了想道:一次不会,那就示好二次三次,次数多了,恭王心口的那口恶气消了,自然就会了。
好比他,被欺负多了,白善给他些好吃的,满宝给他两本好看的书,一次两次示好,他心里再生气也会消了的。
白二郎挠着脑袋道:就是太子的脾气也不像是示弱的,这次还好,公主提了一句,让太子同意让下人去做粥,算是太子干的,但接下来呢?白善道:还有我们呢,不必做太多的事儿,略在恭王面前提一提就好,太过刻意反而不好。
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头疼起来,都不太明白这个度。
白善似乎知道她们的烦恼,眼光微闪,他笑道:明天公主们可以看一看,体会体会。
明达看了白善一眼,又去看满宝和白二郎,半响后缓缓点头,那就有劳你们了。
白善笑道:这次也是运气,若恭王不受伤,我们便是想修复两位殿下的关系也是不成的,这次的难倒成了机会。
------------第1884章 两边努力(二月月票加更11)长豫连连点头,笑道:也是你们敢想,我就想着接下来把太子哥哥和三哥隔开就好了,三哥已经受伤,可不能再和太子哥哥吵架了。
明达若有所思起来。
白善便对明达公主郑重道:等回到宫中,还请公主将此事上报给陛下,子女间的矛盾,做父母的,有时候不好过于插手,但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才是好的。
明达总算确定了白善的目的,冲他笑了笑道:我会和父皇母后建议的。
白善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看了满宝一眼,伸手牵住她的手道:夜深了,明天我们还要赶路,便先回去休息了。
说罢和两位公主行礼离开。
白二郎自然是跟他们走的。
长豫看着他们手拉着手离开,说不出的羡慕,其实青梅竹马也挺好的,奈何我总是在宫里,并没有青梅竹马的人。
明达从她两个哥哥的糟心事上回神,闻言笑道:姐姐现在和魏玉不也情投意合吗?长豫道:不及他们十分之一。
明达却微微摇了摇头,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天下情深之人多的是,姐姐要是都羡慕,怕是一生都羡慕不来,要我说,魏玉和姐姐就很不错。
长豫想了想后道:这次端午,也不知道他往宫里送东西了没有。
明达便抿嘴一笑,明日回家就知道了。
不错,本来计划第二天去逛雍州城的,但因为恭王摔断了腿,所以大家已经决定第二天就启程回宫。
作为当场唯一的太医,且和恭王摔断腿有那么一点儿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周满自然要护送恭王一起回宫了。
白善不放心,自然要跟着,师姐师兄都跟着走了,白二郎自然也不愿意一个人回去面对大人们的问话,因此也要回去。
大吉隐隐知道他们闯祸了,却不知道他们到底闯了什么祸,毕竟他们这些护卫不能近前,白善他们不说,他们就只能两眼抓瞎。
不过,他们不说,他却会问。
一大早,行宫里的人开始准备东西启程,大吉便找到白善,询问可要给家里去信,毕竟他们要直接回京,怎么也要和庄子那头的人说一声,以免他们干等着。
白善这才想起来,祖母和周伯父他们还罢,先生那里却是瞒不住的,现在不说,等先生收假回崇文馆肯定也会知道。
坦白还能从宽,说不定还能从先生那里讨些主意。
于是白善头疼的去给先生写信去,没办法,满宝要照顾恭王,二郎就别想了,让他写信,怕是不仅会漏底,而是把他们将来的打算和小心思都能漏给先生。
等大吉拿到信时,行宫的人也都准备好车架,开始将恭王抬到车上了。
他远远的看了一眼瘸腿的恭王,转身便找了一个护卫,将信交给他道:快马加鞭将信送回去,悄悄和老夫人说,少爷他们好像闯祸了。
护卫拿了信便上马离开,比他们的车架还要快一步离开行宫。
他们之所以这么慢,全都怪太子。
之前太子为了折腾恭王,特意不许带多余的车架,甚至到了行宫后,为了以防恭王回京时改用车架,他还让人检修行宫里的车,轮子什么的全都拆了检查一遍。
因为拆得太多,而且随行的人知道太子的意思,所以一架都没开始修复,还是昨天下午决定今天要回宫了,宫人们这才紧急修车,把轮子什么的装上。
因为是才装的,今天早上还要再例行检查一遍,不然行到中途车架若是出事,他们这一行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为求安全,那速度就快不了,等太子终于可以上马走时,太阳都蹦出山头了。
这距离太子计划启程的时间慢了近半个时辰,他很是不高兴,整张脸都是臭的。
长豫却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小声和明达抱怨,太子哥哥起的也太早了些,天没亮就叫我们起来启程,让我们白等了这么久。
明达也不习惯如此早起,同样犯困,不过却道:天热呢,太子哥哥也是想早点儿回到京城。
长豫又打了一个哈欠,看向前面道:满宝好似和三哥在一辆车上。
明达点头,道:车架颠簸,三哥腿伤着,满宝肯定要多看看。
其实,周满觉得她完全没必要看着,腿都包好了,他只要不是自己把腿放到地上用力,基本上没什么毛病,车架颠簸完全不会影响到他的伤腿,又不是车翻了。
不过恭王总是叫着这儿痛,那儿难受,满宝只能无奈的跟上。
没办法,自己做的虐,只能自己守着,偶尔还要替太子在恭王面前刷一下好感。
这辆车架还挺宽敞的,太子殿下吩咐了人安排的……等走到半路,有内侍送水上来,并通知队伍停下休整,满宝继续嘀咕,太子殿下何时这么贴心了,竟还半途休息?趁着休息过来看恭王和满宝的明达几个顿了顿脚,不由回头去看白善和白二郎。
白善微微点头,没错,要的就是这种不经意。
恭王虽然依旧没有好脸色,但也知道,太子此举的确是在照顾他,毕竟他们来雍州行宫时太子一路飙马,别说休息了,还总嫌队伍走得慢呢。
还是一口气跑到了莆村才停下的。
而此时,太子正皱紧了眉头和东宫属官、禁卫军领队等抱怨,断个腿而已,又不是半截身子都断了,孤已经让队伍放慢了速度,这才走多久就要休息了?禁卫军领队只能低头道:公主说,恭王身上不适,慢一些也没什么的。
出发前,皇帝可是特意嘱咐了,要照顾好明达公主,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听公主的,大事再请太子示下。
东宫属官也劝太子,殿下,恭王身上的伤……此时贴心一些更好,回到宫中您还要和陛下请罪呢。
太子一点儿也不怂的道:孤是和弟弟切磋武艺,谁能说什么?恭王会受伤,那是因为他太次了,而且他问过周满,他身上那些伤看着可怖,但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全是皮肉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