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星村的生活条件虽然不艰苦,却诸多不便;咱们大院能用的煤气,红星村就没有,靠着柴灶,做饭稍稍麻烦了些。
钟毓秀了然颔首,孩子们大了,多做一些山药糕给他们吃;大补之物就不要做了,温补的就好,山药买回来可以炖汤做炒菜。
好的,钟同志,我记下了,日后会提醒冯正多做些山药糕。
王大丫应了,因着不是自己做的,没收拢这份好处。
冯正会做的点心不少,日后让他多想想温补的糕点汤品什么的;咱们家的人身体康健,不用大补,倒是适当的温补,提供身体消耗机能即可。
消耗出去的,慢慢温补回来,也就是了。
人家都说,药补不如食补;药物多少是药三分毒,食补却没有这样的忧虑,只要用对了,那是真的会将身体调理好的。
王大丫无有不应,钟毓秀道:暂时就这些,孩子们的肉糜每天都要有,鸡蛋羹也要;山药糕时常变着口味给他们做,记住这几点。
是。
忙去吧。
钟毓秀摆摆手,让她们离开。
王大丫没往厨房走,而是去了她们住的房间,三个孩子睡在她们房间的小床上;四五个小时过去了还没醒,时不时要去看一看。
走进屋里,王大丫便见礼记、礼明、礼真在小床里爬来爬去的;对小床很是新鲜的样子,似乎已经不记得他们曾经在里面睡过。
啊啊。
礼真仰着头,第一时间发现了王大丫,这个人他认得,自然会啊啊的打招呼。
礼记、礼明没搭理礼真,仿佛没听见一样。
王大丫行至小床前,将礼真抱了起来,为他擦去脸上的口水,真是乖孩子,醒了也不见哭,自个玩自个的。
喔!礼真身体往后仰,整个人也随之往后倒去。
王大丫忙将人拢进怀里,饿了吧?厨房给你们温着肉糜和蛋羹,咱们出去吃,好不好?适当的引诱他们说话,是王大丫和龚招娣的分内之事。
小孩儿没人引导说话的话,开口说话会迟一些;礼记、礼明、礼真一岁了,简单的发音倒是会,说不清晰。
走了,咱们出去吃肉糜和蛋羹。
礼真放进小床,王大丫推着小床出了房间。
钟毓秀听见动静,扭头看去,孩子们醒了?是的,钟同志,礼记礼真礼明都醒了;我进去的时候正在玩呢,他们可是我带的孩子里最听话好带的了,饿了尿了哼唧两声,少有哭的时候。
王大丫说的真诚,钟毓秀点点头,推过来吧,我看着他们,你去把他们的辅食端来;叫上龚同志一道过来,咱们先喂孩子。
王大丫点头应了,将孩子送到她所在的沙发边儿上,有劳钟同志了。
钟毓秀摇摇头,她自个儿的孩子哪儿用得着有劳二字?王大丫转身去厨房,片刻后,与龚招娣一人端来一个小托盘;放在茶几上,托盘上各放三碗辅食,王大丫的托盘里是肉糜,龚招娣所端的托盘内则是蛋羹,勺子只备了三个。
钟同志,您来喂礼记吧?礼记吃饭老实,不会乱动。
行。
应了声,俯身取来一碗蛋羹搁在身前,起身将礼记从小床内抱出来;她侧身坐下,孩子就被一双大手给接了过去,侧目看去,身边男人面无表情开口。
我来抱,这小子长得好,怪沉的。
心知他是吃醋了,不欲与他计较,端起碗勺子划过嫩滑的蛋羹;划下一小块儿蛋羹,钟毓秀用勺子舀起来送到儿子嘴边,来,吃蛋羹了,又嫩又滑又香。
礼记啊呜一口吃进嘴里,香香的,口感还好,礼记笑眯了眼。
啊,呀。
明明是说要,口齿不清,愣是给说成其他意思了。
大儿子胖乎的脸上都是笑,眼睛盯着蛋碗,钟毓秀就忍不住笑,勺子放到碗里,食指微弯轻抚过大儿子的脸颊。
小馋猫。
呜呜。
礼记摇头,不要她摸。
钟毓秀偏要多摸两下,在大儿子要生气的时候收敛了,还用蛋羹去哄;小家伙一看到蛋羹就忘了生气,大口大口的吃着,脸上还流出了出笑。
一边给孩子喂蛋羹,一边抬头看向严如山,这孩子好哄,喂饭也好喂。
我小时候比他们还乖。
严如山不无醋意,对怀里的大儿子能得媳妇温柔相待有些嫉妒,以前爸妈他们就说过,我好养活,不像小海动不动就哭闹。
钟毓秀乜他一眼,对他的话只信了八分,你这些话我可得问问爷爷。
什么得问问我?夫妻二人不约而同循声望去,只见严国峰身后跟着两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严国峰自从服用了修复液,头发不似以往全白,反而有了一半黑了回来,那是他的身体康复并且越来越好的佐证。
爷爷。
严如山起身相迎,吴爷爷、程爷爷,您二老也来了,里面请。
好说好说。
其中一位老爷子点点头,笑容满面;另一位不甘落后,目光转向钟毓秀,这位就是你家孙媳妇,钟毓秀同志了吧?钟毓秀含笑问好,两位老爷子好,我这会儿不方便起身和您二位问好,还请见谅。
无妨。
两位老爷子摆手。
严国峰道:毓秀,你喂孩子,不用管他们。
对对对,毓秀喂孩子,我们和你爷爷说说话就走。
你这话不是寒颤我吗,来都来了,不得吃个晚饭再走?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又道:你们不知道,我家大山为了让我和孙媳妇吃的好,特意请了一位大厨回来;那手艺绝了,红烧肉比部队食堂的大厨做的还地道,还好吃,软而不烂,甜而不腻,个中滋味儿美极了。
说的两位老爷子都不想拒绝了,行,那就留下来吃顿饭,你个老小子出去了就不回来;我们俩想找你去吧,家里孙子儿子还不许,你也不知道回来和我们说说话。
就是,一个人在那边有人陪你磕叨吗?------题外话------宝贝儿们端午安康,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