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直说

2025-04-02 01:09:47

永宁侯摸了摸胡子。

苏置和那缪督军的纷争,高低上下,显而易见。

正是因为扛不住缪督军的咄咄逼人乱指挥,苏置才会越来越急,以至于急中出错,被大周逮到机会,一举拿下鸣沙关。

这要是在我这儿……毛固安比了个手刀。

手起手落。

一窍不通的人还想指挥他?他才不受那种气!永宁侯没接这话。

苏置有苏置的难处,尤其是刚刚吃了那么大一败仗,来自西凉朝廷的压力会有多大,可想而知。

乘胜追击时,当然可以将在外,对京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指挥视而不见。

可兵败时,硬气不起来。

尤其是,那督军都到了鸣沙关,已经在耳朵边嗡嗡嗡了。

别看毛固安现在说得凶悍,先前吃败仗时,不也是老老实实把指挥大权交给冯仲了吗?当然,这两件事的状况也有个极大的区别。

冯仲懂打仗,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更不是连兵书都没看过的外行人。

真要是个胡说八道的,以毛固安这脾气,可能真会忍不住劈过去。

那督军是死了还是抓了、逃了?永宁侯问。

毛固安道:还不知道,如果没逃,就在鸣沙关里扣着。

此前,他们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亦不清楚对方长得怎么样,当然没有特特寻过。

是死是活,得再到鸣沙关去问问。

老夫有一处,百思不得其解,永宁侯缓缓道,苏置先前已经稳住了局面,西凉怎得突然会派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督军?看来,他们内里的纷争,比我们所知的还要厉害。

毛固安看了眼秦胤,又看了眼林繁。

眼前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现在对朝中扯后腿的小人深恶痛绝。

西凉人内乱,对他们大周是好事,可偏偏,大周朝堂上,也没好到哪儿去!去他娘的造反!毛固安低低咒骂了一声。

永宁侯向林繁使了个眼色。

依他看来,西凉朝中会闹成那样,还能昏昏沉沉派出一个万事不知的督军,其中十之八九,有黄太师的手笔。

从时间上来看,眼下很难说个先后。

若是黄太师逼迫在先,那是歪打正着,拿下鸣沙关后,给了他们不少应对的余地。

可若是,明知三府离京、皇上发难,黄太师还在西凉费大力气……黄太师的选择就颇为让人寻味了。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黄太师愿意护一护他们,那老太师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在京中继续周旋。

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

毛将军又自言自语一般骂了一通。

骂完了,他道:刚刘贲跟我聊了几句,我听着很有道理。

刚刚漂亮地打下鸣沙关,本该是士气最盛的时候,却出了这种状况。

老侯爷您一直坐镇飞门关,留在这儿倒也罢了。

秦副将与定国公若不继续上阵,在兵士们眼中,岂不是‘坐实’了反叛直说?大将都要造反了,底下的兵哪里还有心思去打西凉?毛固安刚才在营中走一圈,哪儿都是议论纷纷。

不信的,担忧的,着急的,各种情绪下,最终汇聚成了的是义愤。

朝廷、官场、皇帝,离他们太远了。

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踏进过京城。

可他们与永宁侯父子、与定国公一块,拼杀了数月。

更有许多老兵,十几年前就跟着秦胤冲阵了。

用鲜血筑起来的情谊与信任,比城墙都坚固。

连总大将都能被盖上反叛罪名,京中那些勾心斗角的官员,根本没有关心过边关兵士们的死活!皇上听信谗言,下如此圣旨,多让人寒心!他们这些拿命打仗的兵士,为什么要替那样的官员和皇上去打西凉?凭什么?!心散了,就带不动了。

毛固安道。

只有让林繁与秦威出战,让所有兵士们看到他们,领兵向前,才能稳住军心。

永宁侯原就没打算真让林繁和秦威留在飞门关,先前那番话,不过是搭个台阶而已。

既然毛固安把理由都摆得这么明确了……老夫明白你的意思,永宁侯道,等下问问冯仲和安北侯的想法吧,不过……毛固安竖起耳朵,却没有等来后半截话。

不过什么?毛将军追着问。

永宁侯一副迟疑斟酌的样子。

毛将军心急,催道:走走走,去我那儿说。

说完,伸手一抓秦胤的胳膊,把人半推半拽着往外走。

秦威想跟上去,见老父悄悄与他摆了摆手,便没有阻拦。

毛将军把永宁侯请回了自己的帐子。

秦胤落座。

毛固安道:有什么话,直说吧。

永宁侯压低了声,道:知道皇上为什么想要老夫和林小子的命吗?不是那妖道兴风作浪?毛固安问。

皇上若不想动手,妖道再折腾也没有用。

永宁侯道。

什么意思?毛将军瞪大了眼睛,你们怎么得罪皇上了?要说兔死狗烹,古往今来的,确有不少。

可西凉未平,南蜀未收,要打仗的时候多着呢。

皇上这就等不及要杀功臣了?毛固安越想越奇怪:皇上是嫌皇位太稳了吗?他坐不稳,永宁侯道,他才想先下手为强。

毛固安浑身一震。

先下手为强?是他这个大老粗没弄明白这个词的用法,还是永宁侯比他还粗、光认字不识意?那圣旨……毛固安道。

老夫奉先帝遗命,拨乱反正,永宁侯拍了拍毛将军的肩膀,皇上弑兄夺位在先,朝纲不正在后,再不纠正,大周走不长。

毛固安一连吞了几口唾沫。

短短一句话,里头有太多的重要信息了,惊得他一脑袋的火花星子。

先帝遗命?弑兄?毛将军问。

先太子在泰山坠马,就是被皇上害的,永宁侯道,林宣为了保护太子妃与她腹中孩子,才在朝堂上坚持坠马是意外。

也亏得如此应对,他才能保下皇太孙,千方百计瞒过皇上。

现在,不过是瞒不住了。

老夫必须要完成先帝临终前的托付,为了先太子,为了大周。

那皇太孙呢?话一出口,毛固安就咬到了舌头,痛得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念头划过脑海,他道,您别告诉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