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踏枝》秦鸾梦 赵繁 > 第51章 家大业大

第51章 家大业大

2025-04-02 01:09:46

秦鸾叹笑。

就这法子,还是她今儿下午想出来的。

说实话,很不方便。

想到今儿在胡同里等了半个时辰,秦鸾自己都颇为无奈。

亏得那马车还宽敞,她和钱儿两人也算自在。

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没有事先约定,也就只有如此守株待兔了。

秦鸾便问:那国公爷的意思是?林繁不由沉思。

他也是刚刚想到的,根本没有现成的主意。

急中生智,林繁灵光一闪,道:城南如意坊常玉大街,有一家做笔墨生意的,叫‘生花阁’。

秦鸾不知,便以眼神询问钱儿。

钱儿道:奴婢听说过,是家小铺子。

因着秦鸾采买,府中嬷嬷们把京中各大铺子都打听了一遍。

小铺子也罗列了部分,离得近的就详细些,如意坊离得远,那生花阁卖的纸笔听说都是常见的,便没有去过。

下一次,秦姑娘若要寻我,就与生花阁的东家说一声。

林繁道。

秦鸾颇为意外:那是国公爷的铺子?我姑母的。

林繁答道。

秦鸾了然。

各家各府,京中均有置产,有些是明面上的,有些则在背后,前头请个人做名义上的东家。

那间能听到贵香楼雅间对话的药铺,不就是黄逸祖母娘家那儿的产业嘛。

而文定乡君有封号在,手中银子弄几个铺面,也不稀奇。

下次若有状况,便去那里,秦鸾应下,又想了想,道,若国公爷寻我,就将字条绑在重物上,从东墙外丢进来吧。

东墙?林繁略一回想,问,上回你翻的那面墙?秦鸾笑道:是,我那院子就在墙下。

从墙上落东西下来,符灵会感觉到的。

两人商量好了,秦鸾先行离开。

林繁多站了会儿,才出了宅子,从胡同另一头离开。

方天坐在街对头的一家摊子上吃面,抬眼见到林繁,赶忙把最后两口汤喝了。

抹了嘴、扔下铜钱,方天急匆匆赶上前。

林繁一面走,一面道:如意坊那家生花阁,知道吧?方天答道:知道,就在老夫人最喜欢的点心铺子的隔壁,爷经常让小的去买绿豆糕。

明儿一早,你去把生花阁盘下来。

林繁交代着。

方天一愣:啊?这哪跟哪儿,怎么就要买铺子了?他是面汤喝急了,汤水漫了脑袋,才没有跟上爷的思路吗?他们爷这漫不经心地口气,哪是要买铺子,听着就跟随随便便去铺子里买点儿东西似的。

买铺面,得弄明白原主背景、进货出货、客流状况,等等等等!什么都不知道,张口就买,谁家这么家大业……哦。

是他们定国公府。

是国公爷。

就是这么家大业大。

方天总算把脑袋里的汤水晃荡明白了,小跑着追上林繁。

爷,方天壮着胆子,道,您这算不算强买强卖?我隐约记得,那铺子中秋就想出手了,林繁睨了方天一眼,还是你买绿豆糕时听说,回来和偃月提了。

方天认真想了想: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林繁道:买了记在乔管家名下。

乡君那儿的乔管家?方天问。

对,林繁道,就说是给姑母的生辰礼。

这下,方天彻底明白了:您真周到!下月中就是乡君生辰了,还是他们爷记得牢!多少银子都行,自与秦鸾说了后,林繁前后都考虑了不少,你娘那儿,不是从老家来了两亲戚投靠吗?让他们去管铺子,也是个营生。

方天闻言,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们爷不仅周到,还这么心细!不止记着乡君,连他这个底下人的事儿都很关心。

那两位亲戚,按辈分来,方天得唤舅公、舅婆,实际上才四十出头。

两人没有儿子,女儿远嫁,在老家住得没有意思了,就想出来多见识见识。

方天前回与林繁提了一嘴,说他们踏实能干、能写会说,想给那两位寻个差事。

你看,心细的国公爷不就记在心里,给安排好了吗?您放心,方天欢喜得想行个大礼,明儿就办妥,让他们跟老东家学一学,小的把官府里的手续都办了。

林繁脚步一顿,道:衙门那儿使个眼生的去。

方天不解。

国公爷是不想让衙门知道铺子是他买下送出去的?乔管家在京中与其他地方打理了十几家铺面,也无外人知道他其实是乡君麾下的。

这就是把自家撇干净的意思。

一家笔墨铺子罢了,又不是钱庄、典当行……方天便道:若是眼生的,衙门按规矩办事,手续得走十天半个月,您这不是着急嘛!多塞些银子就是了。

林繁道。

方天摸了摸脑袋,应下了。

待回到定国公府,方天向林繁请示了,赶紧把刘杉两口子叫来。

刘杉夫妻略有些拘谨,郑重谢过林繁提携。

在老家时给书铺抄过书,刘杉道,对笔墨略有些知晓,也能看懂账册,一定好好打理铺子。

林繁看人眼光好,一瞧就知这两人能做事。

先了解那铺子,照着原先的生意来,等顺手之后,再试着做些调整,不用急着赚多少,林繁迅速做着安排,外头问起,你们两位就是东家,再有查得细的,就推给乔管事,过两日让方天寻个人、带你们去见过乔管事。

无论如何,不说铺子与我的关系。

刘杉虽有疑惑,也知不该问的不问,只点头就好。

还有一桩,林繁道,若永宁侯府的大姑娘让你递口信给我,你就告诉方天。

刘杉思路转得也快:悄悄告诉方天,定不打眼。

不止递消息得悄悄来,他们夫妻以后就住在铺子里了,与方天母亲也要能不走动就不走动。

林繁满意极了。

方天送刘杉夫妻离开。

快到门房时,刘杉抓紧机会问:永宁侯大姑娘是个什么模样?我不认得。

好认得很!方天道,她修道的,年方十五,道姑装扮。

刘杉记住了。

方天送完了人往回走。

走到林繁书房外,他倏地,顿住了脚步。

好像,有什么,没有想周全?就似他们爷说的,点是点,还没连成线。

晃了晃脑袋,方天想,刚那面汤,真是喝急了,冲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