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义愤填膺。
围着冯靖几人,把来龙去脉仔仔细细说。
我们这么多人都看见了,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
这道士仗着自己有定身符,没想到吧,遇着个不怕符纸的。
他污蔑人,是不是想讹银子?不止讹银子,强抢民女要挨板子、流放,我看啊,这臭老道和人家侯府有仇!冯靖被拉着说道一通,连连与边上人拱手:众位、众位,事儿我们差不多都听明白了,这就把污蔑人的道士带回去审问。
两名手下出列,一左一右架起道士。
见那道士张嘴要说话,冯靖眼疾手快,拿一块布堵了他的嘴。
你会定身,说不准还会念什么咒语,冯靖道,还是闭嘴吧,免得伤了我们兄弟。
拖走了道士,冯靖又与秦沣道:您几位也劳驾走一趟,补个口供。
秦沣自是应下。
自家马车在,出行方便。
秦沣想让秦渺回府报信,秦渺万般不愿意,只催了小厮回去,自个儿跟着他们去衙门。
秦鸾问:阿青呢?我来看阿渺下棋,就没让他跟着。
秦沣摇了摇头。
谁能想到会遇上那道士呢?整件事,莫名其妙极了。
最让秦沣不解的,自然还属他为何没有再被定住。
可惜,现在还不好问。
秦鸾又问冯靖:赤衣卫怎么来得这么快?指挥使边上那方天来报的,冯靖道,又是强抢民女这样的事儿,就赶紧来了。
秦鸾有数了。
既是方天报的,那林繁肯定已经知道了。
她也不用让钱儿去生花阁传个口信,直接往赤衣卫衙门去就是了。
冯靖做事很迅速,记录口供时却犯了难。
得知林繁回衙门了,冯靖请秦家兄妹稍候,起身去像林繁讨教。
贴符,定身符、笑符,冯靖苦着脸,有趣得跟茶馆里说书似的,这我怎么写?整理后写成折子,送去御书房,这不就是个话本子吗?林繁扬起唇角,忍俊不禁。
他还见识过噬心符呢。
冯靖这是经验浅了。
照实记着,写折子时再想法子,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在衙门里坐着、等你写好折子吧?林繁道,我去审审那道士。
冯靖点头。
回到屋里,只秦沣与秦渺在,不见秦鸾身影。
大姑娘呢?冯靖下意识问。
秦沣道:里头闷,她出去站会儿。
廊下,秦鸾寻到了方天。
还得谢你替我们报官。
秦鸾道。
正好见着您和二公子离开,进铺子一问,才晓得出状况,方天左右看了看,压着声,道,爷说,衙门按章程走,不打眼。
方天对林繁的指示很是信服。
他们爷作为指挥使,腰牌一出,当场就能将妖道擒获。
可是,一前一后到场,若有人细细琢磨,指不定就发现秦姑娘与他们爷有往来。
倒不如让冯靖带人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当然,他也与冯靖透过底。
秦大公子不似个纨绔,此事恐有内情,不要粗鲁办事。
看吧。
现在这样,秦大公子证了清白,妖道入狱,秦姑娘与他们爷认识、那也是在衙门里认识的。
不是很好?秦鸾听着也觉在理,顺着又问了一句:你们那时刚好到?我们当时……方天顿了一下。
险些说漏嘴了。
他们爷到得其实比秦姑娘还早呢!只是没有进铺子而已。
为的是让秦姑娘先在铺子里坐会儿,看看里头文房、摆件。
若是早早上去,一说上话,还怎么发现秦姑娘喜好哪一样东西?他们爷那么看重这份谢礼,他若稀里糊涂说漏了,肯定挨罚!当时,方天重重点了点头,刚到。
正说着,两个赤衣卫架着那道士,把人押进了一屋子。
方天忙转了话题:是得好好审审他!秦鸾颔首,过去一看,才知是林繁来审。
那道士瘫坐在地上,有气没力。
林繁问了三问,道士一声不吭。
怎得?林繁靠着椅背,不急不躁,你不说,我可就替你说了。
道士还是不语。
林繁慢悠悠地:二皇子妃先前身子不适,请了永宁侯府大姑娘贴符,二殿下认为皇子妃失言因贴符而起,于是请邓国师给秦家一点教训,邓国师便让人出手,顺便试试秦大姑娘的能耐。
那道士瞪大眼睛看着林繁:你也太能编了!连二殿下都敢污蔑?那我再换一个,林繁轻笑,语气愈发漫不经心,颜述因强抢民女被流放,辅国公府记恨我逮了他,同时,邓国师对秦姑娘的道行十分好奇,两厢一拍即合,让你拿同样罪名污蔑秦大公子,看我会不会抓人。
你怎么不去写话本?道士叫道,全是胡说八道!林繁道:进了赤衣卫,我的话为准。
皇上未必信我的话本,可你诬陷忠臣之后是事实,你的命呢?还是说,等着邓国师救你?他会救吗?道士咬着牙:什么邓国师,贫道不晓得!不知本朝国师?你修的是什么道?林繁笑了起来,闭关吗?道士又闭紧了嘴。
林繁似笑非笑看着他,又胡扯了几句,让人把他带下去。
一同听审的赤衣卫,面色凝重。
别看指挥使刚才问话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还多是自编自说,但要紧的点,已经摸出来了。
从道士的反应来看,他就是邓国师的人。
邓国师让他对秦沣下手。
起因,大抵是冲着永宁侯。
谁让那是邓国师呢?小人之心、排挤忠良,坏事多的呢。
林繁起身走出屋子。
见秦鸾若有所思地看着道士被拖走的方向,林繁上前,道:不好办。
秦鸾转身,看向林繁。
她刚才从头听到尾,林繁为何这么审,陷阱在哪里,道士又因哪一句动摇,她自是明白。
若只办这道士,应该不是难事。
林繁说的不好办,指的是邓国师。
思量一番,秦鸾问:现在他知道我并非全无修行,有能耐控制晋舒儿的病情,他想如何做?禀告皇上?他不会,林繁抿了下唇,他输给了你,他怎么有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