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茵的父母早些时候都是印染厂的职工,程父现在还在单位里上班,程母前些年退了下来,把工作让给了程茵的大哥,平时在家里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什么的。
这一片儿住的也都是他们厂里的职工,程茵他们家的房子是在一楼,倒是不用爬楼梯了,何兴家跟着程茵走到门口敲门,开门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
大嫂!程茵的大嫂听到叫声呆了一下,认出程茵后脸色一变,随后又看到跟在她身后的何兴家和他们抱在手里的孩子,脸色彻底垮了下来,那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丝毫没有多年不见重逢的喜悦。
谁来了?屋里又传来了个声音,走出来了一个年纪大些的女人。
程茵听到这个声音就很激动,看到她的身影就大喊道:妈!程茵的母亲见是程茵,先是一喜,随即也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茵茵,你回来了。
程茵用力点头,向她们介绍道:这是何兴家,小豆子的爸爸,我之前在信里跟你们提到过。
何兴家连忙打了声招呼,程茵光顾着高兴,没注意到母亲和大嫂的异样,何兴家却注意到了,心里有了些猜测。
先进来再说吧。
程茵的母亲说道。
何兴家跟着程茵一起进屋,看到屋内的情景愣住了。
70年代的老式房子,客厅都不大,只放了个小沙发和饭桌,就算这样,饭桌旁边还用帘子隔起来了一块。
这会儿是白天,帘子拉开了,能看到里面还打了个地铺,地铺上坐着个年轻女人和两个孩子。
程茵诧异道:妈,这是?这是你三哥的媳妇和孩子。
正说着从厨房里又出来了个女人。
二姐?这下大伙都集中在了这客厅里,一下子显得客厅很是拥挤,待到都坐下后介绍了情况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程家的房子是个3室1厅的格局,早些年他们兄弟姐妹还没下乡的时候,程父程母住一间,程茵的大哥程爱文结婚早,夫妻两人住了一间,程茵和她二姐程莉住了一间,程茵的三哥程爱武那时候在客厅里搭了张小床。
没办法,孩子多房子少,孩子小的时候还好说,大了之后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弄的。
程家能有个3室1厅,在他们这儿已经算是大房子了。
等到程茵他们三个都下乡了之后,这房子倒是住开了,因为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客厅的小床就去掉了。
程茵大哥大嫂家的两个孩子,现在上小学,早两年就搬到了程茵她们姐妹原来的房间,光这么几口人住着倒是刚好。
可问题是高考的消息传来,再加上知青回城的事变了松动了许多,以至于程茵兄妹三人都回来了,而且下乡这么多年,他们在乡下都结了婚。
程茵的二姐程莉考上了京市的大专,她没带丈夫孩子,独自一人先回来了,家里多了这么一个人还好说。
结果没两天的功夫,程爱武也带着乡下的媳妇儿和两个孩子回来了,他打小就学习不好,也不指望参加什么高考了,知道可以回城了就直接回来了,打着想让程父把工作让给他的主意。
这也就能理解程大嫂为什么看到程茵脸色那么难看了,小叔子一家回来,不光在客厅打地铺占着地方,还惦记着公公的工作,她本来就够烦躁了,这时候程茵又带着丈夫孩子回来了,她能不变脸吗?这么些年她都把这家里当成自己的地盘了,想不明白为什么知青突然能回城了,弄得现在兄妹几个全都回来了,还拖家带口的。
正说着话呢,程茵的父亲和大哥下班回来了,还有之前出去买东西的程爱武。
好家伙,这客厅一下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程茵看着眼前这种情况,还有父母为难的眼神儿,终于从重逢的喜悦中平复了下来,客厅里一时间有些安静。
程大嫂率先说道:小妹,按说你下乡这么多年也不容易,我这个当大嫂的不该说这种话,但是你看看,家里是真没地方住了,你二姐还是跟方方圆圆挤得一个屋。
方方圆圆就是程爱文和程大嫂的两个儿子。
大嫂,你误会了,我们没打算在家里住。
其实原本是打算在家里住一天的,不过现在也不用提了。
我和小豆子他爸爸都考上了大学,我们明天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今天就是想着先回家里看看。
众人一听何兴家跟程茵考上大学了,或明或暗地都松了口气。
你们报的哪个学校呀?程父询问道。
我报的是京市的师范大学,小豆子他爸爸报的是农业大学。
小妹从前就学习好,这一下子就考上大学了,那以后出来能当老师了吧,妹夫也不错,农业大学也挺好。
程大嫂听到他们都考上大学后,明显比之前热情多了。
程父听闻程茵报的是师范大学,便没再问什么,左右出来都是当老师的,而是转向了何兴家,询问他报考的农业大学哪个专业。
爸,我报的是畜牧兽医学。
程父皱眉说道:畜牧兽医学,这出来能干嘛,给牲畜看病?那不还得去乡下吗,好不容易来了城里,学什么兽医,怎么不学个正常的医学,出来当医生多好。
医生在现在可是个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兽医就不一样了,大家印象里觉得兽医就是看牲畜的,跟医生一比一下子低了好几个档次。
我在乡下学的就是这个,以前就在我们那的畜牧站工作。
何兴家解释道。
程父没再说什么,但明显还是对这个专业不怎么满意。
你们明天报到,那今天晚上?程大嫂接话道,她不管何兴家学的什么专业,只要学校有宿舍,不用住家里就行。
何兴家和程茵互相看了看,说道:我们今天晚上找个招待所先住一晚好了。
住什么招待所,就一天,要不还是在家里挤挤吧。
程母说道。
对,挤挤就行。
程父也坚持让他们住家里。
程大嫂张了张嘴,到底没再开口,算了,就一天,挤就挤吧。
程茵有些犹豫,她没有坚持要走,主要是想跟程母说小豆子的事。
这时候程莉把饭做好了,大家就先去吃饭了。
饭桌也不大,这么多人还坐不下,分了几个人坐在沙发上端着碗吃。
程爱武下乡去的地方大概比较穷困,他的两个孩子都面黄肌瘦的,吃饭时也狼吞虎咽,活像多长时间没吃过饱饭似的。
吃完了饭,程茵就拉着程母去房间里说私房话了。
妈,我三哥这么一大家子,怎么打算的,总不能一直在家里打地铺吧。
唉,你三哥想让你爸把工作让给他,他不像你和莉莉会考试,上完学出来不愁找不到工作。
他觉得当初就你大哥没下乡,还接了我的工作,已经占了家里大便宜,不能什么都让你大哥占去,可不就盯着你爸的工作了。
程母提起这事也是发愁。
那大哥大嫂的意思呢?你大嫂在厂里只是个临时工,她倒不是惦记着你爸的工作,而是你爸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属于高级技工,拿的工资高,一旦转给你三哥,就拿不了这么多钱了,家里可不就得少了一大笔收入。
程茵没对此事发表什么评论,这工作反正跟她也没啥关系,而是又问道:那二姐呢?她考上了大专回来,我二姐夫和孩子怎么办?程母这回沉默了。
程茵看程母的样子猜到了什么,更觉得不爽利,只感觉这次回家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妈,我和小豆子他爸都要去学校上学,你能帮我看着小豆子吗?我们每个月给你交5块钱。
小豆子这么小,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程母想了想,说道:可以倒是可以,方方圆圆现在都上学了,我平时除了做家务也没什么事儿。
小豆子还小,我和你爸可以带着他在我们屋里睡,就是你三哥现在的两个孩子也在家里呢。
那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5岁,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
想到那两个孩子,程茵也有点儿顾虑,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先这么着吧,等找到合适的房子,尽快把公公婆婆接来。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何兴家带着小豆子跟方方圆圆睡了一屋,程父和程大哥睡一个屋,程母和程茵姐妹,还有陈大嫂挤的一个房间,也不知道她们四个女同志是咋睡的。
方方圆圆是两个淘气的小子,一个7岁,一个10岁,他们俩对小豆子很感兴趣,晚上睡不着,一直在跟小豆子玩。
小豆子也是个不怕生的,鸡同鸭讲地跟两个哥哥玩得挺高兴。
何兴家见状对于把小豆子放在程家,倒是放下了些心,毕竟小豆子太小了,把他带去学校倒是没什么,上课的时候带着他就不方便了。
就是小豆子比较黏人,基本上没离开过他们两口子,睡觉必然要跟着其中一个人,他和程茵要是都不在,也不知道小豆子能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