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到七十年代当兽医 > 第39章 .报到·?

第39章 .报到·?

2025-04-02 01:10:52

第二天一早何兴家和程茵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程家人已经知道了他们要把小豆子留在这儿的事儿,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

程大嫂在得知程茵他们两口子每个月还会给程母5块钱时,就更是满意了。

小豆子,你乖乖地在姥姥家待着,爸爸妈妈没课的时候就来看你。

何兴家也不管小豆子听不听得懂,跟他交代了一大堆。

可这小子只会傻乎乎地说:爸爸,抱!这是还想让何兴家抱着他出去遛圈呢。

来,姥姥抱着你出去玩儿。

程母急忙接过了小豆子,就要抱着他往邻居家去。

小豆子是个好动的,以前在乡下家里,谁抱着他出去玩,他就跟着谁。

这回也一样,小豆子乐颠颠地跟着程母走了,也没管他老父亲正心酸地看着他。

小豆子不闹人不是挺好,咱们也走吧。

程茵安慰何兴家道。

两人先去了程茵的学校,报完到,何兴家帮程茵把行李拎到了宿舍门口,本来还想进去帮她收拾一下什么的,但这宿舍管得挺严,不让进。

不过说来也是,现在出行不容易,来报到的大多都是独自一人,不像后世一样,家里一来来好几个,又是铺床叠被,又是帮忙打扫卫生的。

何兴家跟程茵道了别,两人约好了,等有了课表后互相对一下,尽量多出些时间陪小豆子。

何兴家走后,程茵独自一人进了宿舍。

宿舍是8人间,她进去时屋里已经到了3人了,刚好还剩下一个下铺。

程茵就过去占了那个下铺开始铺床,顺便跟另外3人打了招呼。

另外3人年纪都不大,一个叫张如雪,一个叫陈佳,一个叫李晓涵。

其中张如雪和李晓涵都是京市本地的,陈佳是知青,但她下乡才一年多,高考就恢复了。

几人正说得热闹,又进来一人,左手拎着行李,右手还抱着个孩子,旁边还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自我介绍说叫丁萍。

她爱人在老家有个固定工作,平时很是忙碌,婆家又重男轻女,一看老二又生了个闺女,不愿意帮她带,她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都带来了。

到了下午陆续又来了两人,一个叫杨芳,也是个知青,孩子留在老家了。

另一个叫刘雨梦,是个南方的姑娘。

这下她们宿舍里已经到了7个人了。

大家互相交流了一下,相处还算愉快,除了丁萍的小女儿还不到一岁,有些爱哭闹以外,其他都还好。

这边何兴家也去了学校报到,他们宿舍同样也是8人间。

不过他们学校报到的开始时间比程茵的学校要早,何兴家去得已经算晚的了,他到宿舍时另外7人都已经到了。

互相一介绍才知道他们还不是一个专业的,宿舍里只有何兴家、杜小明、仇亮、于涛他们4人学的是畜牧兽医学。

郑国安、张洋、赵远航、范聪学的都是农学类的专业。

他们几个里面属郑国安年纪最大,他是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今年已经30了,算是他们这个宿舍的老大哥。

年纪最小的是范聪,今年才17。

收拾完东西,下午他们去各自专业和带他们的老师见了个面,之后就没什么事儿了,按照课表上的时间等着上课就好。

这一闲下来,何兴家又想起了小豆子,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才体会到当父母的不容易。

这小豆子从来没离开过他和程茵,晚上会不会闹人呀,他要是哭了怎么办?何兴家越想越觉得抓心挠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程家看一眼。

从农业大学坐车到程家大概要一个小时的路程,程茵的学校要近一些,也得40分钟。

到了程家所在的胡同口,何兴家又有些犹豫,万一小豆子本来没怎么样,一见着他又非要找他怎么办?想了想还是决定离着老远的看一眼好了。

于是他就往程家不远处的那棵大树下走去,结果还没走到,远远地就在树下见到了个熟悉的人,不是程茵是谁,她正躲在大树后面鬼鬼祟祟地往程家张望。

茵茵。

程茵被这喊声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何兴家。

你怎么也来了?你说呢?两人看着对方默契一笑,得,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会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两人在树下没待一会儿就听到了小豆子那尖锐的哭喊声。

这下他俩也顾不得别的了,直接往程家跑去。

程母正在焦头烂额地抱着小豆子哄他,看到程茵和何兴家来了,还很诧异。

你俩不是去学校报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这不是不放心小豆子吗!小豆子看到两人就朝他们伸着手,哭喊着要抱,程茵连忙心疼地接了过来。

这孩子白天还好,精力还挺旺盛,只要抱着他四处溜达,他就不怎么闹人。

天一黑就不行了,闹着要找爸妈,饭都不肯吃。

程母对两人说道。

程茵哄好了小豆子后给他喂了饭,他就死死抱着程茵不撒手了,说什么也不肯再去程母那边。

何兴家提议道:小豆子还小呢,晚上没离开过咱们俩,要不这样,咱们晚上还是把他带走吧。

咱俩对对课表,谁第二天早上没课,晚上就把他带回宿舍,第二天一早再给送来,就是辛苦点,多跑几趟。

程茵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

丁萍的两个孩子平时都在宿舍,她大女儿已经8岁了,这年月大的带小的也是常事儿,所以她上课时是准备把孩子放宿舍里的。

但是小豆子还不到两岁,程茵无论如何也不放心把他一个人放在宿舍里,还是像何兴家说的一样,辛苦点早上再把孩子送来吧。

因为程茵她们学校还没开始上课,所以她就先把小豆子带回宿舍去了。

宿舍里的人看她把孩子带回来了,还有些惊讶,白天没见她带着孩子。

程茵解释道:白天我给放到我妈那了,孩子太小,晚上还是离不开人,我和他爸爸想着晚上带着他,白天再给送去。

大家闻言也表示理解,这次恢复高考,中间断层的时间太长,很多人都是带着孩子来上学的,也是没办法。

等到了晚上,宿舍里最后一个人才姗姗来迟,她叫郭艳丽,也是个知青,她下乡的地方离京市比较远,收到通知书也晚,她搭乘的那班火车刚刚才到京市,这才来晚的。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郭艳丽她竟然带了个10岁的儿子。

宿舍里的人一看孩子都这么大了,心里就有些犯嘀咕,张如雪首先就不愿意了,她问郭艳丽道:你这孩子他爸爸呢?噢,他爸爸考上了理工大学,也去学校报到了。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让孩子跟着他爸爸?你这儿子都10岁了,放到女生宿舍里不合适。

郭艳丽不满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孩子只有10岁呢,你就是想得多。

说着转眼看到了程茵和她抱在怀里的小豆子。

这不是也有个带儿子的,你怎么不说她?人家儿子还不到2岁,你这个都10岁了。

我说你这个人就是区别对待,10岁怎么了,那不都是孩子吗!2岁和10岁能一样吗,古人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何况你还给带宿舍里来了。

那都是封建糟粕,现在新社会了,谁还讲究这个。

说着郭艳丽还鄙视地看了张如雪一眼。

张如雪让她气得半死,这是封建不封建的问题吗!我不管你怎么说,你明天必须得把孩子送走,不然我就去找学校反映情况。

最后这件事也没谈妥当,两人谁都没能说服谁。

宿舍里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也都是想让郭艳丽把孩子交给他爸爸带的。

到了夜里,丁萍的小女儿又哭闹了好几次,丁萍又是给她换尿布,又是给她喂奶的,其中有一回还把小豆子也给吵醒了,也跟着哭了起来,这下宿舍里算是热闹了。

郭艳丽见状,还讽刺道:有些人还不愿意我呢,我儿子再怎么样也不会半夜哭闹,吵得大家睡不成觉。

丁萍很是不好意思,急忙跟宿舍里的人道歉。

依哗总之这一晚上大家谁都没睡好。

张如雪家是本地的,家里条件也比较好,她只觉得自己倒霉,分到的宿舍里光带孩子的就仨人。

其中丁萍的孩子还那么小,到晚上很容易哭闹,她们连睡都睡不好,白天怎么有精神上课。

还有那郭艳丽就更别提了,带个10岁的儿子来宿舍,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男孩这么大了跟着爸爸不好吗。

因为前一天晚上没休息好,程茵第二天精神也不是太好,她把孩子送到了程母那,小豆子这回有了警惕性,开始死活不愿意跟着程母留下,程茵好说歹说,保证晚上她和何兴家会来接他,这才勉强把他留下。

程茵琢磨着晚上跟何兴家商量一下,要不还是让小豆子跟着他吧,自己宿舍的情况实在是有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