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子妃升职记]—千年一梦 > 第151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摄政王

第151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摄政王

2025-04-02 01:13:19

进了熟悉的宫门,我先马不停蹄地赶回广陵宫简单整理下仪容并换了身正式的装束,这才一刻不歇地往太皇太后的宫殿赶去。

不多时,我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最终目的地,在那里果然见到了坐镇都城最为重要的几号人——太皇太后,太后娘亲,皇后张芃芃,和以贺秉则为首的几位年轻小将。

恭迎九王殿下回朝!我一进殿门,两边所有军士和臣将整齐划一地单膝跪下行礼,声音亮如洪钟;我目不斜视地昂首穿过众人,步伐坚定的迈到大殿正中央,对上首的几位掌事人一撩衣袍优雅下拜——儿臣归来,叩见皇祖母,叩见母后。

然后我再转向张芃芃的方位,对她行了个平礼:皇嫂万安。

我清楚地知道,我获救回朝的消息对于盛都的臣民来说相当于一剂强心针,所以哪怕再疲惫,我也要保持很高的姿态和气度,以完美从容的形象示于人前。

好……好孩子。

这一刻我清楚地从两位老人家眼里捕捉到一丝热泪,她们更是亲自从座位上起身,走下来将我扶起,一个劲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小九,你受委屈了,那个逆子有没有把你如何?呃……我想了想,决定还是暂时隐瞒赵王对我做过什么,于是便摇摇头说:没有,二哥对儿臣还算客气。

都伤成这样了,还说没有?!我话音刚落,太后娘亲就托着我的手腕,满脸疼惜的轻抚着上面被铁锁勒出的紫痕:他竟忍心对你上锁拷!母后切莫伤心,儿臣不是平安地站在这里了么。

我见她一脸泫然欲泣,忙不迭地主动宽慰她:儿臣想,二哥那边很快就会发觉今晚的变故,他恐怕会恼羞成怒,并在天亮时对盛都发起总攻;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须得尽快商量对策才行。

小九,你真的成长了不少。

太皇太后欣慰地拍拍我的手背,叫人去宣召太医并为我准备席位和晚饭,随后对诸位将领抬手道:九王所说的你们可听见了?都平身,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便是。

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我将赵王带队伏击我和齐晟,后来得到豹符并一路往回赶,以及计划到盛都谋夺皇位的全过程跟众人讲述了一遍;在这期间,所有太医都围在我身边为我施针诊疗,而我任由他们摆弄,嘴上却一刻不敢停,无论贺秉则他们问什么都是有问必答,生怕耽搁一分一秒。

多方分析下来,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如今二哥铤而走险准备不足,而我方已将皇城围护得水泄不通,二哥首战失利又失了先机,长久拖下去对他绝对不利。

等那七万援军一到,胜负就成定局了。

所以,他在天明时一定会疯狂地全力攻城;距离援军赶到最少需要一日,我们能死守熬过这一天就好,否则就只能鱼死网破。

又商议了一会儿,我转向贺秉则问道:秉则,如今都城周围的战备情况,可否与本王详细说说?臣遵旨。

他拱手应了,当即禀道:原本敌我双方兵力差距有五万之多,经过今天的初次交手就只差三万了;而城内粮草充足,布防也没有损耗,哪怕赵王集中所有力量硬碰硬,想抵挡一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终究不是上策。

我沉吟一瞬,表示希望能找个减少伤亡的战术:若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不过的了……殿下有何良策?贺秉则对我端正了身子,双眼发光地看着我征询意见;我又仔细思考片刻,才谨慎地回答:秉则你太高看本王了,若论良策,本王那点小伎俩,怎么及得上你出神入化的驭兵之术?本王如今所想的,不过是尽量据守不战,不愿眼看生灵涂炭而已;只是本王思来想去,有一点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我绞尽脑汁努力回想当初阿九速成教授给我的兵法战术,以及后来在实地战场上学到的经验,很快便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从我脑中闪过。

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是谓有失人和。

我食指轻扣案几,轻描淡写地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殿下的意思是……贺秉则喃喃重复一遍我方才所言,恍然悟出我的用意,对我信心百倍地回道: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

不过臣以为,此事还是需要殿下您亲自出马,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自然。

如此重要的一环,本王岂能缺席。

我与他暗示的战略,其实就是策反赵王手下的军士,将他们掌控在自己手里。

赵王虽然来势汹汹,但根据我的观察,那些士兵大多数并不清楚他此番实为谋逆之举,即便有知情的,也因着军令如山而不得不奉命行事。

简单来说,赵王阵营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心不稳人心不齐,若能在临阵成功策反使其倒戈,就有望实现我兵不血刃的理想。

小九所言甚是。

始终听着我们相商的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眼中的精光闪了闪,随即对身边伺候的宫人们抬了抬手;他们得到某个命令,皆恭敬地走下台阶并俯下身子,太皇太后身边的首席太监更是尖着嗓子说了一句——肃静!此话一出,满堂都自动噤了声并原地跪下来,同时面带疑惑的看向太皇太后;在众人的注目下,太皇太后林氏凤眼微眯,满脸庄严正色地开口,浑厚的声线回荡在大殿——九王齐翰,德性卓然,聪颖□□,威望颇高,众望所归;今仰承天命,传哀家懿旨,册立为摄政王,兼任临时兵马大元帅,掌控三军朝政。

……!!!不光是我,所有人都震惊地说不出来话;我不可置信地仰头看向她,只见太皇太后眉眼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对我缓慢地重复一遍:九王,接旨。

皇祖母,孙儿……我仍未从最初的冲击里回过神,一时间不免有些踌躇,脑中更是空白一片。

如今皇帝不在,当朝地位最高的就是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林氏,她的确有这个权力和资格。

至于她的打算,我更是很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册封阿九为位高权重的摄政王,一是为了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个信号:从今往后阿九便是他们效忠的主君;二是通过确立阿九正统的名位,给赵王那边施加无形的压力,毕竟与正统对抗的必定是乱贼,人人得以诛之。

好吧,道理我都懂,也承认老太太这步棋走的很关键,但我却忽然有些信心不足;摄政王这个座位的滚烫程度不亚于那把龙椅,尤其是在此等生死存亡关头,我若是坐不稳当,岂不要把大家的性命都搭进去了……没什么可犹豫的。

看出我的摇摆不定,老太太声音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接旨!是。

我接触到她目光中饱含的信心和期冀,以及对我的鼓励和信任,顿时感觉心上如同微风拂过,将积攒的愁绪都一扫而空;我不再有任何退缩,起身行至殿中央的位置复又双膝落地,将手背抵在前额,对她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谨遵太皇太后慈谕;孙儿必不负先祖所托,定将恪尽己责,与家国臣民同生死共进退!我话音刚落,在座除了皇后、皇太后与太皇太后的所有人皆转向我的方位,整齐划一地说——恭贺殿下。

摄政王千岁!太皇太后眸光中隐隐闪着激动的神色,她深吸一口气,对侍奉在侧的贴身嬷嬷挥手示意,对方便快速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她就回来了,双手举着个华丽的托盘,上面叠放了一件看上去很厚重的外袍。

不仅如此,那件衣服上还放置着镶嵌金蟒的黑色发冠,冠上插着光泽明辉的玉簪,尾部更是以纯金镶着流纹,规格也比我平日所佩的王冠要稍大一些。

太皇太后从座位上缓缓站起,白净的素手伸向那身一看就意义不凡的行头,拖着长长的凤尾向我走过来,边走边解释道:这身服制曾经的主人,是你皇爷爷的幼弟、即你皇叔祖父,也是当年的摄政王齐宣。

他与先帝辞世之后,哀家顺手将一些旧物保存下来以做念想。

如今你临危受命,时间紧迫,来不及为你赶制册封的冠服,哀家就替你皇叔祖父做回主,把这服制暂借给你了。

说着,当即有近侍前来将我头顶的发冠摘下,而太皇太后亲自捧起摄政王冠,将它小心地戴在我头上;满意地端详几秒钟后,她俯下身将我从地上扶起来,指挥女官为我穿上厚重的外袍。

随着我起身,跪了一地的重臣侍卫也都纷纷平身;无数双眼睛盯在我身上,而整个过程中,我则完全任由太皇太后和女官摆弄,不仅大气不敢出,双肩更是绷得僵直,毕竟这样的时刻真的是太不同寻常,估计任何人都会多多少少感到紧张。

穿戴完毕后,不知是不是心理错觉,我只感觉头上和身上的重量似是有千斤,压得我连呼吸都困难;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肩负千斤重担吧?如今亲身体会了,方知果真不是说说而已。

简单的册封仪式结束后,我又跟贺秉则紧密地商议了一会儿军防部署,许是折腾了那样久再加上药物的效果还残留着,我忽而感到眼前阵阵眩晕袭来,身子忍不住晃了一下;太后娘亲眼尖地捕捉到我的异样,连忙对我温言嘱咐说:小九,时候不早了,你奔波劳累了大半夜,快回宫歇息吧。

没等我回答,太皇太后也点点头,关切地望着我:等天明还有硬仗要打,你身为统帅,应当懂得保重身子的道理。

……她们一唱一和,将我已到嘴边的婉拒给硬生生顶了回去;我心知她们说的对,便也不再勉强自己,跟其他人最后说了几句话,就告退离开了太皇太后的宫殿。


作者有话要说:喜大普奔!!小叶子获救回朝,回到了众人身边。

现在的九王齐翰是众人拥护的唯一正统和对象,他的存在真真正正关乎到家国天下和皇朝未来的命运,在这紧要关头,小叶子一定可以挺住的,麻麻相信你哦!!果然是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时刻啊,小叶子,或者说九王齐翰这个身份终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不再是有名无实的郡王,而是天下的焦点,朝臣们的主心骨,唯一有权把持朝政操控军国大事的摄政王!小叶子你应该由衷的感到自豪,此时的你责任重大,手中掌控天下和历史发展的脉络,也为日后齐翰按部就班成为帝王迈出很重要的一步。

一切不过只是个开始呢,历史的轨迹早为你和小九铺设开了,请勇敢的、不要犹豫的走下去,完成你最终的蜕变。

你,还有齐翰,你们当之无愧。

齐翰他就是历史早已定下的、天选的帝王,这个逻辑和原因会在后面的情节里进行具体详细的解释。

到目前我可以提前透露的是,后世之人对于齐晟之后的大夏【就是一统天下后的南夏的名称】开国圣祖究竟是谁,始终是存在不小的争议的,在史学界各占50%。

大夏开国圣祖神秘的真身一直是史学界未解之谜之一,一半人认为仍然是齐晟,一半则认为是齐翰。

而真正的答案我现在就可以揭晓——是齐翰。

不过在后世的现代,截止到目前的这个时间点为止,圣祖身份之谜仍然未解开,一切都会在后来的几年揭晓。

这是我全文精心设计的一个最大最深伏笔暗线,关于历史发展的设定,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