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星象

2025-04-02 01:14:18

卫律不明所以被秦嫣喷了一通, 心里正纳闷。

要我怎么帮?说吧。

冤有头债有主,秦嫣气的是徐副将,跟卫律没JSG关系,何况爹和哥哥们也还在城外, 她喷完之后, 又一副仗义的语气说起了正事。

卫律调整一番心态:好吧,你听我说……很快, 晋王府中的秦落雁收到消息, 说是秦三姑娘找,这相当于暗语, 即便门房小厮不知道秦嫣是谁,秦落雁一听这称呼, 大概也能猜到是秦嫣。

秦落雁惊讶之余,也还是亲自出门看个究竟, 没想到果真见到秦嫣一身清淡地出现在府门前, 少女嫣然含笑,活力十足地冲她招招手:落雁!原本昨日跟晋王争吵,一大早就被晋王接来王府,秦落雁心情不安得很,她拿不准晋王想干什么。

正忐忑的时候, 秦嫣来了。

平日里秦落雁养在深闺,甚少有朋友谈心,难得秦嫣主动来找她, 她的心情好了许多, 身后的丫鬟红叶上次没有跟着进宫,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秦嫣的真容, 不禁问:那便是秦太后?嗯。

秦落雁点头, 正要上前,姐姐进来坐吧……话音未落,一阵马蹄声急急而来,马背上的黑衣男子蒙着面罩,俯身一捞,把秦落雁勾上了马背,策马远去。

红叶大惊失色,秦嫣已经比她先一步尖叫了:救命啊——!有刺客!秦落雁被抓上了马背,身后结实的胸膛撞得她眼冒金星,她惊恐地回过神来,发现他们在街上疾驰,她冲着路人大喊救命。

晋王府的府兵紧追其后,卫律一把捂住她的嘴巴,飞身下马,单手扣着她的细腰,轻盈飞跳下马,迅速地窜进一条小巷里。

秦落雁惊慌之中,就着他的手低下头,用力地咬了一口。

卫律吃痛地叫了出声:嘶——!还挺烈的!说罢,他一掌敲向她的后颈,秦落雁一下子晕了过去。

卫律把她扛在肩上,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还是打晕了安静点。

——府兵追不上卫律,匆匆跑去指挥营向晋王禀报。

你说什么?!落雁又被劫走了?!晋王噌一声站起来,勃然大怒,秦太后怎么会出宫?!她现在在哪?要不是清楚秦落雁胆小懦弱,他简直都要怀疑是不是连秦落雁也是秦太后一伙的!府兵回答:秦太后受惊过度,呼叫官府去追人,说是受惊了要回宫,她要走,小的们也不好拦着。

报——!又一名府兵跑进来,恭敬一拜,王爷,贵太妃不见了!晋王捏紧了拳头,手上青筋暴突,狠狠地咬着后槽牙:好你个秦太后,果真是睿王一伙的!府兵还安静地等待指示,晋王怒道:还愣着干什么?!派人去找啊!他想了想,阴沉着脸色:派出死士跟着秦太后,还有宫里那两位,必要时……晋王使了个眼色,府兵当即明白,领命离开。

——秦嫣在人前做了一场戏,但思及有过灵芜宫骗晋王的前科,她不认为晋王会相信她。

卫律成功劫持秦落雁,潜入后宅的同伴也把贵太妃带走后,秦嫣也不作逗留了,她带着春香去茶舍跟秦泽会合,听书一个时辰,然后到酒楼里吃了个下午茶,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她才去了星相楼等待小皇帝。

姑娘,是不是有人跟着我们?春香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

我觉得应该是,毕竟我们弄走了秦落雁和贵太妃,晋王不找人跟着我们才怪呢!秦嫣长叹一声。

她没有感知到高手的存在,但以男主的尿性,肯定会安排人跟着她们了,她只好专挑人多不好下手的地方去。

阿姐,我们会不会树敌太多?秦泽担忧地问。

秦嫣苦笑一下:小泽,晋王本来就是看我们不顺眼了。

秦泽想了想,被说服了:也是,也不在意多得罪几次了。

皇城最边上有一座高塔,塔有名为星相楼,星相楼不在皇城之中,却比邻皇城。

平日里观星仪式在星相楼进行,国师约了皇帝在子时开始观星象。

天黑以后,秦嫣和秦泽来得最早,国师不敢怠慢,让人备了茶水点心伺候着,没多久皇帝就到了,让人意外的是,王太后也跟着一起来。

哟!王太后也来了?秦嫣意外地调侃一声。

王太后板起脸:怎么?秦太后能来,哀家就不能来?哀家还真不知你进宫不过百日,竟然能同陛下相约深夜离宫。

秦嫣:???这不就跟现代中学生约同学一起出来看流星的道理差不多么?王太后好大一股醋味是怎么回事?参见陛下、太后娘娘。

秦泽恭敬地行礼。

四郎,不必多礼。

小皇帝熟稔地虚扶一把秦泽,兴高采烈地说道,四郎看这观星仪式准备得如何?回陛下,泽寡见少闻,有幸得陛下相邀,才能一睹国师观星风采。

秦泽笑答。

秦嫣扫了一眼上头的摆设,实在搞不懂,观星就观星,居然还有仪式搞?真是花样越多,信的人越多。

小皇帝也是第一次来星相楼,他兴致勃勃地跟秦嫣秦泽聊了许多。

王太后得知皇帝和秦嫣深夜观星,一时放心不下跟着过来,现在年轻人们聊天,完全把她这个中年人晾在了一边。

秦嫣不禁感慨,代沟真是从古至今的亲子大难题。

皇帝和太后一起出行,一大堆太监宫女跟在身后,浩浩荡荡向着星相楼的天台移动,一时间热闹得很。

高祖信佛,大齐境内建了许多佛寺,先帝中年改信道,还招了个老道进宫当国师,斥巨资打造了星相楼,到了晚年体弱,更是沉迷丹药治病,国师三岔五日就要进宫送丹药。

这都是走在路上无聊,皇帝感慨起来说了一些旧事,秦嫣姐弟才得知这种深宫秘辛。

秦嫣免不了唏嘘一顿,迷信害人啊!丹药是以丹砂为主要原料,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水银,吃多了只会中毒,堪称慢性毒药,杀人于无形。

老皇帝的死,除了年老体衰,估计也有国师一份功劳。

星相楼顶层有个开阔的平台,站在边上,能鸟瞰半个京城,许多高官府邸都在可视范围之内,就连承德门、金銮殿也尽收眼底,若是白天,估计能看见百官上朝的盛况。

秦嫣不禁皱眉,这要是比邻后宫,岂不是把大半个内宫的生活都纳入了视线范围之中?先帝是有多糊涂,才将这一切暴露在国师的监视之下?又或者,其实是先帝想借机监视百官?国师开始观星,神神叨叨的做了一顿法,秦泽和秦嫣一直在留意,防着他有什么小动作。

王太后趾高气扬地盯着秦嫣姐弟,好像就等着他们做出什么举动,好抓住把柄挖苦一顿,秦嫣牙尖嘴利,她那弟弟倒是瞧着好欺负,温温吞吞,说话都是顺着陛下,马屁精一个。

坐在一旁的皇帝,以往他是太子,为了避嫌,几乎没上过星相楼,先帝驾崩后,他忙于朝政,也没空上来,现在才是认认真真坐在此处,少年心生好奇,四下张望。

京城地势平坦,星相楼是京城最高的塔楼,远远的甚至能看得见城外的高山。

忽然,他见城内星火点点,疑惑不已:今夜是什么日子?没宵禁?此言一出,把秦嫣和秦泽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王太后气定神闲地坐在椅子上,捻起水晶叉子叉起一瓣糕点放进嘴里,才慢吞吞地说道:这几日,西北军即将抵京,睿王带了五万兵马,有袭京嫌疑,唯恐生变,晋王跟哀家奏请加强京师布防,以应对突发状况。

加强京师布防?朕为什么不知道?皇帝蹙眉。

事发突然,也是白天的时候,晋王来找哀家和丞相商量的,哀家觉得可行,便应允了。

王太后从容地回答。

朕已经下旨,只让有军功的将士进城封赏,他们不会带那么多人的了,为何还要加强布防?小皇帝显然不满,这样岂不是明晃晃地告诉西北军,朕不信任三皇兄吗?陛下,您是君,睿王是臣,他还能不听你的?王太后反问,他在西北多年,拥兵自重,君主不信任他不是正常么?别说你了,就连先帝也很提防他,不然也不会老死不相往来。

皇帝一时语塞。

也许一开始,先帝的老死不相往来是气话,但睿王控制了西、凉二州的兵权后,先帝大概是忌惮,才不想让他回京。

秦嫣瞥了一眼皇帝,少年一脸惊愕,除了最初的困惑,随之是愤怒与不甘,他身为天子,太后、晋王和丞相居然绕过他做决策,过后只是不咸不淡地知会一声。

这是多没存在感的皇帝啊。

秦泽一听,立即意识到不妥,他正要开口相劝,秦嫣拉住他,拦在他前面先说了:突发状况?王太后,且不管你们没有事先请示过陛下,哀家倒要问你,哀家的父亲是西北军主将,我们秦家是纯臣,就算睿王有反意,哀JSG家的父兄也绝不会妥协。

你这么说,是怀疑我们秦家居心不良?呵……王太后扬了扬红唇,不是哀家不相信秦家,可众所周知,西北军的实权握在睿王的手中,哀家这么做,也是考虑到秦将军的安危啊。

若是考虑到家父的安危,不应该出动这么多兵力吧?秦泽指向京城越来越多移动的火把,这么大的阵容,怕不是要跟西北军开战?放肆!你算什么东西?敢妄议朝廷的做法?王太后板起脸来。

秦嫣示意秦泽别说话,秦泽无官职,即便有家族势力支撑,终究也不够弥补本身的地位,王太后跟秦嫣不对付,自然会挑软柿子捏。

好!秦四郎不能问,朕呢?母妃和丞相、晋王擅作主张,却没有问过朕的意见,母妃这是何意?皇帝冷着脸。

平日私下里皇帝依然按从前一样,称王太后为母后,现在他在所有人面前称她为母妃,高声质问,让王太后心中一梗,她又气又委屈地反问:陛下,哀家所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秦家姐弟给了你什么?你要这般信任他们?而不相信自己的母亲?皇帝不语,他不是不相信王太后,而是怕王太后被利用。

儿时他不懂父皇教导他削弱外戚势力的重要性,如今他是越来越能清晰地看清。

王太后没有主见,对母族言听计从,转过来就会把他们想到的强加在他身上,逼迫他去做,她认为王丞相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并且逼着他按王丞相的意思去做。

王太后对他带着刻在天性中的母爱,她的霸道是建立在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来管制的基础上。

可王丞相就未必了,这般下去,天下都要改姓王了。

不是朕不相信母妃,而是母妃没有与朕商量,朕才是皇帝,如果谁都能跳过朕调动京师军队,那朕这个皇帝当得也未免太窝囊了!皇帝冷下脸来,把道理摊开来讲。

王太后被亲儿子正面怼,还一口一声母妃,整个人都不好了,她怨怼的望着秦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哀家也有参与的资格,陛下有什么事情也应该与哀家商量才是,而不是私下去找秦太后。

秦嫣震惊不已,王太后话里话外暗示着皇帝私下去找秦嫣,其实皇帝私下找她的次数不多,秦嫣推测很有可能就是秦落雁在宫中那次。

也就是说,要么王太后派人监视她,要么就是监视皇帝。

皇帝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正要发脾气,国师却蹦蹦跳跳地过来抖擞着:不妙,大事不妙。

何事?皇帝转过身去,语气里充满被打断对话的不悦。

秦嫣暗暗嘲笑,皇帝登基已三个月,除了封后那天,秦嫣今晚才是第二次见国师,显然小皇帝没有老皇帝那么迷信,对国师也就没有老皇帝那般敬仰了,不会经常召见他问东问西。

这会儿国师如果识趣,就应该早点告老还乡。

然而,国师并没有这个觉悟,他蹦跶到他们跟前,神神叨叨得像个神经病:星象告变,国运有厄!有大事发生!请陛下和娘娘们摆驾回宫!王太后大惊,倏地站起来:国师,发生何事?国师恭恭敬敬地作揖:臣建议先加强京师布防,以免乱臣贼子乘机袭京,谋朝篡位。

王太后和国师一唱一和,皇帝板着脸默不作声,秦嫣和秦泽也都没说话,反倒显得他们两个的对话很尬了。

等他们说完,秦嫣不留情面地问:我们今晚不是来算先帝入陵的黄道吉日的么?怎么变成算国运了?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这星象预示未来,臣之所以看到了这个,也就是说要先渡过难关,才能让先帝入陵。

国师解释道。

如此我们也不便留在宫外太久,陛下,不如先回宫吧。

王太后见好就收,皇帝也没什么心思看国师跳大神了,也就摆驾回宫了。

分别前,秦嫣拉着秦泽在马车跟前低声叮嘱:我看情况不妙,你回家立即写信给爹,让他们小心有诈。

我知道的,秦泽点头,阿姐,你也要小心。

好,我会的。

秦嫣点点头,抬手摸了摸秦泽的脑袋,他又长高了点,比她高出半个头了,明明小时候姐弟俩差不多。

秦嫣收起了许多感慨,掉头上了马车,现在形势不太乐观,秦夫人又不肯离开将军府,她只希望秦家能平安度过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