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城门禁闭,就连城墙上也没站着人,处处透露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萧景淮示意停下,徐阳时刻保持着警惕:王爷, 有何不妥?不要走太近, 小心有诈。
萧景淮招了护卫过来。
秦天南眉头紧皱:城门这么高,能行吗?可以的。
萧景淮微微颔首, 让人去叫门吧。
他并没有遵从圣旨只带立了功的将士过来, 而是安排初七快马加鞭,在城门关闭前潜入了城中。
秦威带着大军在七十里外扎营, 只挑了五千精兵随萧景淮前来,并且安排了人, 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回头调动所有兵马进城。
一名士兵上前:西北军班师回朝!请开城门!话音刚落, 一支利箭从城墙上飙了出来, 秦源手疾眼快,扔出佩剑挡下,厉声喝道:谁在那放冷箭?!城墙上很快就出现了黑压压的人影,他们有序地铺开,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 几乎同步地架上了弓箭。
秦天南大骇:这是在做什么?!吾乃镇北将军秦天南!旁边是睿王殿下!让你们的管事出来说话!萧景淮眯起眼睛盯着上面,很快就有另一个身影出现了,旁边的随从点着火把, 映出了那人的脸。
秦源蹙眉:晋王?晋王站在城墙上, 高声道:睿王萧景淮、镇北将军秦天南违逆圣意, 带兵袭京, 意图谋反, 本王守护京畿安全,剿杀逆贼!秦天南闻言脸色一变,怒斥:晋王此言何意?!秦某一生光明磊落,忠贞报国,岂会做出背主之事?!晋王莫要听信谗言!晋王冷傲一笑:本王若没有证据,岂会信口开河?睿王与秦家父子、秦太后互相勾结,图谋不轨,秦将军还是到刑场上再狡辩吧!晋王高声道。
萧景淮眸色一凛,这段日子阿嫣没再来信,难不成被晋王发现了什么?在宫中为难她了吗?秦天南压抑着怒火:晋王要污蔑秦某,秦某无话可说,可是你为难秦太后作甚?!秦太后一个弱女子在深宫之中,晋王就是如此编排她的?!秦源怒问。
秦家逆贼,不必狡辩!晋王扬手一挥,放箭!后撤!萧景淮一声令下,前排后退了几丈,城门高,弓箭射程不够,没有伤到他们。
王爷,如何是好?徐阳拉着缰绳,我们进不了城不说,还被污蔑成反贼。
萧景淮勒住缰绳,盯着城墙上的晋王,道:晋王萧景贤挟持天子、两宫太后,图谋逼宫,西北军听令!随本王攻城勤王!保护我大齐天子!秦天南瞪大了眼睛,怔了半晌,只听见长子秦源抱拳:卑职遵命!他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不想到了晚年,竟然连城门都进不了,还被污蔑成谋逆。
他们父子三人手握重兵,被盯上无可厚非,可他不能忍的是,晋王居然将他的宝贝闺女拖下水,硬说秦太后跟他们勾结,这就触了他的底线了。
阿嫣被迫进宫时他没能护她,如今他们父子都回来了,还能让家眷被欺负不成?!秦天南捏紧了剑柄,一鼓作气,敞开粗犷的嗓门威严地命令:列阵!攻城!——秦嫣回宫后几乎一夜没睡,一闭眼就浮现出那个噩梦,父兄都死于乱箭之中的噩梦。
这一次再睁开眼,一看窗外,天色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她不禁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回娘娘,卯时了。
张嬷嬷欲言又止。
娘娘醒了,赶紧起来梳洗吧!春香直截了当地催促道。
怎么了?春香一向不做僭越之事,她这般焦虑,定是有急事,秦嫣本能地掀开被子起床,疑惑地问,发生什么事了?方才陛下命人过来传信,让咱们到金銮殿去,睿王带兵打进成里,现在快到宫门前了。
春香心急如焚,为了避免后宫慌乱,晋王提议让宫中所有人到金銮殿去,大家在一起,总比在宫中分散逃窜好。
秦嫣惊愕,她只不过是睡了半宿,睿王的兵马就打到了宫门了?昨晚晋王不是还在紧急布防吗?京师军队就这么不堪一击?那……爹和哥哥们呢?也在吗?秦嫣下意识地问。
娘娘稍安勿躁,奴婢知道您担心老爷和公子们,但是我们在宫里也帮不了什么忙JSG,先去金銮殿吧。
春香劝道。
秦嫣并不平静,她心不在焉地应下春香,大家都去金銮殿?百官在前朝集中,后妃在金銮殿的后院等候,这简直像极了影视剧里亡国的画面。
秦嫣换了一身简便的短打,束起了马尾,带上她的峨眉刺藏于袖中,执剑配在腰间。
少女褪去华贵的宫装,此时英姿飒爽,张嬷嬷心中骇然:娘娘这般打扮是要做甚?秦嫣深呼吸,收起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模样,一脸凛然:若是打进来了,哀家总不能任人宰割。
哀家要亲自问一声父兄,是否自愿。
她说得坚定,仿佛秦家父子若不是自愿的,她就能追随他们共同进退。
张嬷嬷晃了晃神,此刻不得不佩服这位主子,她无比感慨地在想,若当年江皇贵妃能有如此魄力,至少不会那么容易被压垮。
此时冬雪慌忙地跑回来,气喘吁吁:秉娘娘!西北军在撞宫门,估计很快就会破门而入了!什么?!秦嫣握紧了佩剑。
晋王爷说睿王带兵攻城意图谋反,睿王爷说晋王挟持陛下,西北军只是前来勤王。
冬雪皱了眉头,现如今百官在金銮殿吵了起来,陛下也不知信谁。
秦嫣当即心一横:走!去金銮殿!——金銮殿外重重包围着三层禁卫军,外面的官员议论纷纷,殿内也并不太平。
晋王这是何意?!把我们召集起来困在金銮殿,这就是保护?!带头吵闹的是御史大夫祝开成,犬子押粮送往西北,此次随西北军一同回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让人进城是怎么回事?就是啊。
臣子的侄子也在。
臣的儿子也在。
附和祝开成的有好一部分人,都是上次护送粮草一起前往西北的亲属。
也有反对的声音,王丞相努力煽风点火,他道:睿王离京多年,臣听闻昨夜不过要求他们下马检验,睿王就发难攻城了,此般行事,说不是造反,谁信啊?!让大家来金銮殿是为了保护朝廷命官的安危!晋王若是能成功剿灭逆贼睿王一党,就是保护陛下和百官。
若没能,就是晋王逼宫,睿王救驾。
最好这二王相争,两败俱伤,此后就再没人是他王家的对手了,小皇帝到头来还得听他的。
王丞相家里送了个最不受宠的庶子去,他儿子众多,死一个无关痛痒。
百官都在吵,有人认为是睿王带兵袭京谋朝篡位,有人认为是晋王逼宫。
晋王一党说得天花乱坠,竭力吹捧晋王的功德。
太尉鲁盛、御史大夫祝开诚等大臣试图争辩,前些日子他们家中有子侄前去给西北军押粮,此次也在班师回朝之列,思及自家人的安危,鲁盛和祝开诚都在为西北军说话。
小皇帝只觉得脑子里嗡嗡响,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他茫然地扫视着慌乱的大臣们,一时间竟生出了悲凉感,他竟不知该相信谁。
王太后整个人慌得很,是她听信了晋王和王丞相的谏言,让晋王调动兵马守卫京城的,可是朝臣说晋王逼宫,她才发现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
此时,刘公公踮着小碎步进来,附在小皇帝耳边说了句话,小皇帝当即惊愕。
王太后敏感地发现了,肃着脸问:何事?贵太妃不见了,不在宫中。
皇帝有点紧张,如果晋王没有图谋不轨,怎么贵太妃会不见了呢?王太后骇然,她已经坐不住了,在上首来回踱步,视线落在了另一旁的空位上:秦太后怎么还不来?该不会是也逃了吧?秦天南就在西北军之中,总不会已经把她带出去了,把我们拘在此处吧?!秦嫣在赶来的路上就听到春香说了个大概。
西北军一共五万兵马班师回朝,昨夜提前回到了城门外,寅时百官在宫门等候上朝,睿王派使者请求早朝前入城。
晋王像是提前得了信一般,在他们到达之前的两个时辰开始紧急布防,正是秦嫣和皇帝他们在星相楼看到的情景。
睿王只带五千兵马进城,后方队伍由秦威带领,全数驻扎在城外七十里,岂料刚进城就遭到了伏击,睿王也不是软柿子,果断就开打了。
西北军长年在战场,势如破竹,京师三万兵马全数出动,竟打不过睿王的五千精兵。
睿王攻进了内城,来势汹涌,但下令西北军不得伤及百姓。
双方厮杀到天亮,皇宫很快就被西北军包围了,睿王的下属在宫门外喊门,说是晋王狼子野心,含血喷人,意图挟持陛下,西北军赶来救驾。
而晋王现在就带禁卫军的精兵守在宫门,不让西北军入内。
秦嫣大受震撼,好一会儿才理清了思路。
所以说……晋王说睿王谋逆,睿王说晋王逼宫?双方就这样打起来了?秦嫣嘴角僵硬地抽了抽,这借口就像哥哥说弟弟打他,弟弟说哥哥先动的手。
跟熊孩子打架的理由一样烂!谁都看得出双方都不老实!是的。
春香点头承认了秦嫣的一句话概括。
张嬷嬷忧心忡忡,以她对少年睿王的了解,他恨先帝,如果先帝还在,他没准还真能干出谋朝篡位的事情来。
可是睿王幼时与新帝关系还算可以,他还会谋反么?忽然外面轰然一声巨响,仿佛有什么东西被震破了,继而一阵冲锋陷阵的喧闹。
太监宫女尖锐的声音直刺人心:宫门失守!西北军攻进来了!秦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