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被攻略的长公主 > 第二十五章 [V]

第二十五章 [V]

2025-04-02 01:14:23

晋恪心不静。

她想静,但静不下来。

她忍不住去想,去想唐识刚开始,是不是与蒋年真心相交?会去想,他到底有没有过一点真心?但这些事情,根本想不出个结果。

晋恪只能克制住思绪。

她一遍遍告诉自己,我是晋恪,我是大晋长公主。

套上了这层身份,喜悲都会少一些。

皇宫不远处,有座不大的佛堂。

晋恪不信佛,但最近,她时常过去。

因为那里很静。

京中还是夏,但那佛堂中树木郁葱,风过竟带了凉意,恍惚有秋日的感觉。

佛堂里只有寥寥几个僧人静修,晋恪有自己的一间居室。

她坐在里面,一呆就是一下午。

只有风声和念经声,难得的不嘈杂。

她不看经书,只是看看奏折,想想以后的事情。

有些事情,她不敢回头想,怕想一想就难受。

她只能往前看。

前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她没有失去过任何东西。

没有失去过一个叫丰竹的姐姐,没有失去过一个叫蒋年的哥哥,更没有失去过一个可以做驸马的男儿。

晋恪要看整个天下。

屯田案还在查,但是过程艰难。

晋恪安排的人手沿着唐识这条线查,中间遇到了很多障碍。

很多朝臣忽然和以往不一样了。

他们的奏折上仍然说着好听的话,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劝她不要查了。

这是对晋国有害的事情,晋恪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但太多人牵涉其中。

奏折上说的义正言辞,说官员们恪尽职守,很少有这样的事情。

还说让每个州的长官查自己的官员即可。

但自己查自己,又能查出什么来?她的朝堂上,不见得有哪一个是干净的。

晋恪自然不会认输。

官员们屯了田,把好好的农户变成了佃户,私自在自己的佃户里调高朝廷规定的赋税。

那些本可以收于百姓农仓中的粮食,全都进了官员的粮仓。

中间牵牵扯扯,涉及太多人和关系。

这事,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她要查。

被她安排去查这些事的人,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

一个月后,递交给晋恪的名单,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人物。

朝堂上的那些人,没一个在里面。

但这份名单上来后,朝臣们又义正言辞了起来,纷纷上折要严惩。

一群替罪羊,严惩后这事就尘埃落定了。

之后,他们不会因此而不去屯田,而是做事会更加谨慎。

背后的弯弯绕绕,晋恪都知道,但现在无计可施,她被推着走到了这一步。

晋恪坐在朝堂上,她看着下面的臣子们,缓缓舒了口气。

君臣,君臣,君在臣前,但君离不开臣。

朝臣为皇帝,为公主出谋划策,但皇帝、公主也不应该动了他们本来就有的利益。

一朝臣,就要有一朝臣的体面。

手里没点田,不多些奴仆,怎么显得和普通百姓不一样,怎么有臣的体面?病就在这里,但晋恪现在治不了。

这事不了了之。

但晋恪记在了心里,若是以后有了机会,她定要治了这病。

晚上,晋恪留了步蟾。

她让步蟾坐了。

步蟾不敢:奴才站着就行。

晋恪抬了抬眉,示意他坐:坐了吧,我有些事想和你说。

他们两个围着小木案坐下。

查屯田这事,没人能做。

她语气平和:有身份去查这事的,其实多多少少都屯了田。

步蟾接了话:奴才知道。

他笑了一下:其实,奴才家里还没被抄时,就有这个迹象了。

他家里的官不算大,但田亩不少。

晋恪说了自己的安排:我想让你去接着查。

步蟾是个太监,背后没那么多牵连,查起来许是没那么多阻碍。

步蟾懂她的意思:奴才明白。

步蟾看了公主一眼。

有灯盏的光从公主背后倾来,在她脸上留下浅浅的阴影。

他是个太监。

他只是个太监。

他不完整,他从泥沼里厮打出来。

有时候,他看不起自己的存在。

但这会儿,他心里忽然生出来一些久违的豪气来。

为了晋国,步蟾默默地想。

为了公主。

这件事,不能急,只能暗中进行。

但现在有件着急的事情要做。

大将军要回京述职了。

晋国有武威将军,有怀远将军,有宣平将军。

但能被称为大将军的,只有一个。

大将军是晋恪的亲舅,驻守边关,如无战事,两年回京一次。

他武艺高绝,军功盖世。

因了他的存在,晋国再无草原外患。

只是,大将军功太高了。

在边疆数城,他的名头比皇帝还大。

虽然他年纪大了,但若是他有了别的念头,那些城立刻就不姓晋。

更何况,他已经把草原的蛮人全都打退。

大将军,已经没了用处,他自己就成了最大的威胁。

晋恪的皇帝亲哥未病时,就已经在打算处理了大将军。

皇帝卧床了,但这件事,晋恪是要继续做的。

京中对大将军,多是猜忌。

若是把他除了,也算是功绩一件。

她已多年不见这个舅舅,只依稀记得小时候,他也曾对自己好过。

但这个好,谁又知道是不是利益的权衡。

在皇家,一点好,可不足以保谁的命。

皇帝不见得对后妃皇子不是真情,但该处理时,也没有一点犹豫。

功高盖主,就是该死的命。

皇帝多年前就在大将军身边安插了人手,只是大将军自己武艺高强,身边护卫众多,不好下手。

他这次回京是个好机会。

晋恪拿定了主意,也想好了大将军没了之后,边疆该派去的人手。

有些事,她做不了,但也有些事,她能做。

晋恪今日睡在了佛堂里。

她想给自己静静心。

静了心,洗干净一些不应该有的喜悲,当个贵人,别再和百姓有牵扯了。

她闭了眼睛,听着外面的晚风和虫鸣,慢慢入睡。

她清醒时,天还黑着。

以往她醒来时,就算天色还黑,但也有了依稀的一点亮光。

但今日很奇怪,天黑得古怪。

一点光都没有。

晋恪瞪大了眼睛,眼前仍然只有一片空无。

她伸出手,使劲挥舞着,也看不到一点东西。

她有些懵,这天怎么能黑成这样?外面有了脚步声,她没注意,手一下子就打在了小跑过来的那人身上。

呀。

有女子的声音惊了一下。

然后,来人问:小姐,可是要起了?晋恪努力安了安心,嗯了一声。

那个女子俯了身,把晋恪抱起。

她现在身形尚小,被人抱起轻而易举。

另外又有女子过来,和之前的女子配合顺利,给晋恪穿了衣服。

甚至,她们还把她抱到了一个椅子上坐下,给她梳了发。

梳发时,有人问:小姐,今日想穿桃红的外裳,还是鹅黄的?晋恪没说话,那个女子就自己做了决定:桃红的吧,老爷说小姐穿桃红的好看。

晋恪不敢说话。

因为在做这些事时,她眼前都是黑乎乎的一片。

而那女子说着桃红、鹅黄,认真选着颜色。

晋恪明白了一件事。

只有她眼前是黑的。

她是个盲的。

刚意识到这件事时,晋恪有些兴奋。

晋恪没盲过。

盲了这件事,对她来说非常新奇。

等丫鬟给她穿戴好后,晋恪站起身,她伸出手,抓到了一片空寂。

丫鬟想伸手来扶她,晋恪把丫鬟的手推开。

然后,她试探着往前走了一步。

前面是空的,她什么都没碰到,就继续往前走了一步。

然而,几步后,她的脚尖就碰到了一个东西。

幸亏她步子迈得不大,没有撞疼。

但晋恪不知道撞到了什么。

她问:那是什么?丫鬟温柔解释:是老爷给您准备的软凳。

晋恪继续往前探索。

她不敢走快,一步步慢慢腾挪。

每次遇到了东西,她都要问一句,这是什么。

丫鬟一一解释。

这是老爷准备的棉布兔子,这是包了软边的桌子……能看得出来,盲眼女孩的家里人对她极好。

晋恪摸索了很久,也没有受伤,屋子里的边边角角都用棉布缠了起来。

她走了许久,终于感受到了疲惫。

身后一直跟着的丫鬟,适时地送来了软凳。

晋恪坐下。

有风吹来,微微吹动她的头发。

晋恪发现,当眼睛看不到东西时,其他的感觉就会敏锐很多。

头发被吹触到她的脸颊上时,都比之前明显很多。

她的耳朵,也更加敏锐地捕捉其他的声音。

草丛里的虫鸣,树梢上鸟儿翅膀的扑扑棱棱,甚至还有身后丫鬟衣服的摩梭声。

这都是之前的晋恪从没有过的体验,她探索够了,就开始研究眼前的黑色。

她睁眼,闭眼,那黑一直都在。

晋恪盯着那黑色看,看了很久。

那黑色似乎没有尽头,一直蔓延到她查探不到的地方。

她动一动,那黑色都跟着她。

晋恪觉得自己是能看到东西的,只是,她现在只能看到黑了。

看久了,黑色有些不像黑色。

像是一片空。

这让她渐渐开始有些慌乱。

她很不喜欢这种一切都脱离掌控的感觉。

身后的丫鬟跟了小姐很久,看小姐静下来,就开始了每日都做的事情。

小姐,今日您穿的是桃红的外裳,戴的是镶红玉的金簪……您前面是红色的花,是老爷喜欢的颜色,老爷觉得红色最配小姐。

丫鬟讲了一些东西,然后又讲起了一些能给孩子听的故事。

但晋恪盯着自己眼前,她看的越久,就有些忘记,黑色到底应该是不是这个颜色?丫鬟说过的红色,是个什么样子?她伸出手,把袖子放在眼前。

可她看不到桃红。

晋恪站起身,用力捕捉,想抓住一些能让她看到的东西。

可她眼前仍然只有一片说不出来是空洞,还是黑色的天地。

丫鬟们慌乱阻拦她:小姐怎么了……但晋恪只想看到一些东西而已。

她觉得自己置身于荒芜的天地,没有自己,也没有任何东西。

她奋力挣脱丫鬟的拉扯,跌跌撞撞往前跑。

晋恪的心砰砰跳,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

她跑着,碰落了很多东西,也撞疼了自己的胳膊。

然后,她撞上了一个身体。

她的腋下被插入了两只手。

晋恪腾空而起。

我的小乖乖,这是怎么了?有人把她抱进了怀里。

晋恪的脸被轻柔按在那人的肩头,她才恍然察觉,脸颊上已经有了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