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罪无可赦》作者:形骸 > 第311章 我们可不可以不结婚(12)

第311章 我们可不可以不结婚(12)

2025-04-02 01:14:45

闫思弦心情很好。

那张支票上的金额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但人就是这样,没指望能回头的钱,突然拿回来了,就有种捡了钱的感觉。

所以闫思弦立即提议去他家吃夜宵,他还掏出手机来,这就要让自家酒店送货上门。

吴端制止了他。

附近找家店吃点得了,吃完我还得回来继续勘验现场。

闫思弦挑挑眉,我以为你要先去跟熊思超聊聊。

有什么好聊的,咱们大陆法系本来就看中证据,看轻证言。

眼下,虽然有了一份那贩毒小子的证言,可你仔细想想,证言没有关键证据来得扎实。

熊思超的谎已经撒出来了,他不会凭着一个人的证言就认罪。

闫思弦回头看了一眼疑似案发现场的出租屋方向,天黑,看不见了,他干脆回过身来倒着走,可就那个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出租房,你还指望从那儿找到什么?吴端叹了口气:那你有什么思路?闫思弦道:我觉得是时候去见见李洁玉了。

可她有精神问题。

你担心……吴端突然伸手拽了一把倒着走的闫思弦,看路。

局促的小巷里,闫思弦被他拽得脚下一踉跄,扶了一把吴端的肩膀,躲过了横在路上的两块砖头。

我去这谁啊,太不讲公德了吧?!闫思弦再不敢倒着走。

他又继续道:李洁玉虽然有精神问题,但从熊思超的描述来看,她在医院接受了正规治疗,并且出院回了家,说明她的病情绝非不可控。

而且她还有意识跟熊思超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从这一点来看,正常交流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然,不排除她跟咱们装疯卖傻,但这么一来她就露了破绽,我们可以从侧面知道她有事隐瞒。

吴端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精神病人的证词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你知道的吧?闫思弦点点头,又摇摇头,所以我的目标不是李洁玉。

那是……?吴端改口道:那个男人!你觉得他跟李洁玉有关系?闫思弦笑道:他是关键人物,你想啊,他既然能去林岚那儿拿钥匙,还见过熊思超,就说明在整件事中,他至少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况且他还很有可能直接参与了杀人。

说不定她跟李洁玉也有某种联系呢。

你想从李洁玉那儿得到更多这个男人的信息?只能试试,闫思弦道:至少比你在那小黑屋里找线索强点吧。

吴端耸耸肩,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还是要回去复勘一遍现场。

明白明白,闫思弦道:痕检是我短板,就不跟着掺和了。

……第二天一早,闫思弦车上。

吴端没精打采地歪在副驾驶座上。

闫思弦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道:少侠,看你这脸色,昨儿晚上少说一夜七次啊。

滚!骂完,吴端又道:是不顺,跟你说的一样,我连那屋里地上有几捧灰都搞清楚了,就是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看来痕检的线是彻底断了。

闫思弦却道:这不是正常现象吗,可不像你啊,以往你可不会因为这种情况灰心。

吴端道:也不像你啊,我以为你会开嘲讽技能呢。

嘲讽?为什么?因为你把一条线索跟到底?你也太小看我了。

闫思弦道:从一开始,我们在这方面的意见就是一致的,但凡有线索,必然追查到底,要么有所发现,要么彻底凉凉。

咱们之所以能找到人证——就是贩毒那小子,不就是因为坚持了这一原则吗。

他恰好能遇见隔壁的人概率其实很小,咱们不还是顶着压力把人揪出来了吗?要是昨儿因为概率小就不往下查,就会错失这一线索。

吴端终于也露出了老父亲特有的慈祥笑容,你知道就好。

闫思弦故意忽略他这蓄意报复的笑容,使得吴端有劲儿没处使,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又暗自皱起了眉头。

闫思弦没忍住,噗嗤一声乐了出来。

吴端:你笑什么?没,求生欲让闫思弦赶紧岔开话题道:你快睡会儿吧,等到了地方见了人还有好多事儿呢。

见吴端眼睛里满是血丝,他又从两人中间的杂物匣里摸出一瓶眼药水,我没用过呢,新的。

吴端:握草你怎么啥都有,哆啦A梦吗?可能是因为……闫思弦认真想了想,我有钱。

吴端:可以可以,很强势,很社会,真想给你鼓掌啪啪啪啪……点了眼药水,没几分钟吴端便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一会儿梦见熊思超小时候受他指使,逃学去网吧挂QQ等级,结果被家长暴揍一顿,一会儿又梦见熊思超在留置室里可怜巴巴的样子。

梦不停,等到醒的时候,只觉得头痛欲裂,仿佛整个前半生都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闫思弦一直专心开车,直至吴端醒来,他看了一眼对方脸色,顿时皱起了眉。

病了?他伸手就去摸吴端的脑门,刚一摸上便感觉到烫得要命。

啧。

闫思弦也不多话,四下里看着。

吴端显然也知道自己这是病了,起身从后座捞过一件衣服盖上,又拿起车门内侧置物匣里的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

你干吗?闫思弦道。

喝点凉的,物理降温。

靠!闫思弦一把抄过余下的半瓶水,却见吴端没事人似的,还提醒他道:你好好看路,发烧小毛病,我可不想交代在这高速路上。

闫思弦无奈,这种时候又不愿跟他多说,只道:你再睡会儿吧,我找就近的医院。

真不用,咱们以正事为……他话才说了一般,闫思弦已经从一条岔路拐出了国道。

在那岔路的出口处有个交通提示牌,牌子上写着距离某县18公里的字样。

吴端便不再说什么,闭起了眼睛。

闫思弦将车开得飞快,到了那某县,吴端听到他用手机导航往医院开,也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吴端便跟着下车,一边往医院门诊大楼里走,一边小声嘟囔道:真没事,八成昨儿晚上勘察那出租屋的时候穿得单,这点小病能扛过去……闫思弦回头看了他一眼,他认怂地噤声。

进了医院,挂号时吴端还逞能,要求自己去,结果被闫思弦拎到等待区坐着。

一番忙前忙后地挂号、排队,吴端终于挂上了吊瓶。

也不知闫思弦是花了钱还是怎么的,小小的发烧,竟然被安排进了一间还不错的病房,一安顿下来,吴端还开玩笑道:这医院能办VIP啊?闫思弦只顾着叮嘱小护士送热水来,一时顾不上接话。

过了片刻,闫思弦也闲下来,吴端便又道:你该干啥干啥去吧,我自个儿在这儿就行。

闫思弦道:你这人真怪,怎么病了反倒还话多。

转而,他想明白了吴端的目的,无奈道:跟我抢着排队挂号,又强打起精神装没事儿人,合着就是想赶紧撵我走,案子比你命重要啊?怎么说话呢,吴端翻了个大白眼,什么命不命的,搞得好像明天就要办遗体告别似的,你少咒我。

闫思弦一笑,行吧,还能贫嘴呢,看来病得是不重,那我真走了。

嗯,走吧,我输完液要是好了,就过去找你。

别别别,您是祖宗,闫思弦道:你让人怎么看我啊?自个儿亲生的队长,病了还要干活儿,我是周扒皮啊?滚滚滚!闫思弦依言麻溜滚了。

大夫说吴端没事,他也不矫情,继续向目的地进发。

一个半小时后,闫思弦到了李洁玉所在的村子。

这是个相对贫困落后的村子,从村里的房屋就能看出。

村里虽也有几栋二层小楼,大部分却都是普通的砖瓦平房。

闫思弦在村口停了车,跟几个在大石上晒太阳的老太太打听李洁玉家。

几个老太太一听李洁玉的名字,登时就知道了闫思弦要找的人了。

一个抢话最快的老太太道:后生,你找那疯子干哈?闫思弦问道:她疯得很厉害?那可不,在大街上追着人打哩。

闫思弦又道:那是刚疯的时候吧?现在还那样?另一个老太太道:从医院接回来就没见过她了吧?她询问地看着其余老太太,大家点头认同。

那老太太便又感慨道:哎!可怜啊!我们村穷,十里八乡都知道,外村女娃不愿意嫁到我们村来,我们村的女娃想嫁出去,也难啊。

李家那闺女生的花儿一样,好不容易嫁出去了,大伙都说她是过好日子去了,谁知道成这样……老太太们一阵感慨,闫思弦也终于明白了,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对熊思超的母亲来说,这姑娘是她选中的,能被选中。

自然是她的福气。

所以,当得知这姑娘可能无法生育时,抛弃她自然就可以毫不犹豫,理直气壮。

老太太指了路,闫思弦并没有立即走,而是问道:我看附近各个村子都在搞第三产,种花种水果什么的,都富起来了,咱们村就没搞?一个老太太道:啥?显然,她们的消息十分闭塞。

一个听懂了闫思弦意思的老太太道:我们不行,我们村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这两年工地少,挣不上钱……闫思弦一看没得聊,便告辞,往李洁玉家去了。

李洁玉家只有两间砖房。

闫思弦已经了解到,李洁玉是家里老三,上头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头还有一个弟弟。

这样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却只有两间砖房,显然就不能指望家里还有客厅了。

果然,闫思弦进门时透过门帘看到两间屋里至少各摆了两张床。

给他开门的是李洁玉的母亲,据当地派出所民警介绍,为了给李洁玉治病,她的父亲常年出外打工,留下母亲在家照看,兄弟姐妹因为都应成家,且经济条件有限,能够帮衬的地方不多,也就聚众去熊思超家闹事的时候凑个人数。

用当地民警的话来说:还不是为了钱吗?丫头疯了,能多要点钱就多要点呗。

闫思弦懒得指责同行的冷漠,并拒绝了他们陪同前来的建议。

第一眼看到李洁玉的母亲,闫思弦便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

女儿精神失常,她也一并遭受着折磨。

她浑身都透着一股沉重的疲惫,应该很久都没睡好了,眼睛里红血丝多得整个眼白的部分都泛着一种非常不健康的黄色。

闫思弦刚一亮出警官证,她便道:我们没再去过熊家了。

显然,这不是她第一次跟警方打交道。

闫思弦赶忙道:您误会了,我是来调查熊思超家对您的女儿李洁玉的虐待案。

啥?……啥啥啥?女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闫思弦便又解释道:您女儿精神失常,难道不是因为在婆家受了虐待?我就是来查这个事儿……他话没说完,女人竟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双手合十,口中叨念着:苍天有眼啊,老天爷你可算开眼了,看看我苦命的闺女吧……闫思弦受不了这场面,一把将女人拉起来,您别这样,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说正事吧。

女人抬手擦擦挂在眼角的泪,连连点头道:诶诶,都听你的,你要问啥,直接问我闺女吧。

说着,她便把闫思弦往屋里让。

闫思弦却没动,只道:不急,我想先跟您了解点情况。

没问题啊,你说吧。

李洁玉在婆家都受了哪些欺负,您能跟我讲讲吗?说到这个,女人的眼泪便又掉了下来。

他们一家缺德啊,我闺女坐月子,天天就给吃点馍馍沾菜汤,还不管饱。

人接回来的时候都瘦成啥了。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6斤多,养了俩月也没见长多少,还跟生下来的时候一个样,小脸儿那个黄啊,你说说,这家人多缺德。

还有她那个小姑子,十几岁的小姑娘,将来也要做媳妇的人,心咋就那么狠呢,成天到晚挑事儿,让我闺女过不安生……哎呦我可怜的闺女啊,头发一大把一大把掉啊……闫思弦眯了下眼睛,问道:熊家欺负李洁玉最多的人是谁?女人想了想,道:小姑子。

熊蕊蕊?好像是叫这名吧,女人又补充道:反正我闺女跟我说的,小姑子最可恨,小小年纪满身心眼,到处挑拨,见不得她一天好……屋里的李洁玉应该听到了两人说话,下床走了出来,并问道:妈,你干啥呢?。